白话算法设计分析

白话算法设计分析

上一文结束了排序算法和分治策略的一些基本操作,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这数据结构就是算法的工具了。本节内容包括有散列表,链表,栈,队列,树等一些基本的数据结构,而对于图,可合并堆(斐波那契堆),跳表,b树等一些高级数据结构,我们尽量在掌握贪心在来使用。话不多说,开整。

所有的数据据机构都是一种动态集合的概念,为了就是可以模拟数学上的集合操作。只是集合有一些特定的约束条件。

散列表

对于散列表来说,就是有一个超大集U,也就是全集。他的上下界是[0,n]
其中有一个S子集,表示数据,其中数据满足0<=ai<=n
现在需要将这些需要使用的数据存储起来,又必须要满足一部分集合的基本操作。这是时候就会用到散列表了。需要支持的操作右search,insert,delete;其他操作可按情况支持。

直接寻址散列表

这种最为简单,以集合中的一个数据为key,该数据的其他都为卫星数据,不影响散列表的工作。但是,如果是一个对象的话,一般是存放指向这个对象的指针,来避免数据的重复复制工作,仅需要改变指针就好。
现在了解了存放的是什么,这时候就要用什么来存放了,这里是直接寻址,又要满足insert操作,所以直接使用数组来存放数据就好,开辟一个n长度的数组,然后存放头指针,这里面就需要涉及链表这个数据结构了,假定现在并没有重复数据key,所以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直接读取存放就好,经需要让头指针指向这些数据就好,指向为空就表示没有数据。

Code

public class PointerTable<V> {
    static class Node<V>{
        V data;
        Node<V> next;
    }
    private Node<V>[] nodes;
    private int len;

    public PointerTable() {
        len = 0;
        nodes = new Node[16];
        for(int i = 0;i<nodes.length;i++){
            nodes[i] = new Node<>();
        }
    }
    
    private void insert(int key,V x){
        if(key > 16){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越界");
        }
        Node temp = new Node();
        temp.data = x;
        nodes[key].next = temp;
    }
    
    private void delete(V x){
        for(int i = 0;i<nodes.length;i++){
            if(nodes[i].next == null){
                continue;
            }
            if(nodes[i].next.data == x){
                nodes[i].next = null;
            }
        }
    }
    
    private Node search(V x){
        Node result = null;
        for(int i = 0;i<nodes.length;i++){
            if(nodes[i].next == null){
                continue;
            }
            if(nodes[i].next.data == x){
                result = nodes[i].next;
            }
        }
        return result;
    }
    
}

直接寻址的弊端一下就出现了,数据冲突,内存的高要求,这些都是弊端,所以就有扩容机制,链表来解决内存高的要求,而数据冲突则是通过散列函数来解决的,最后,你会发现,java中的hashMap就是一个很好的散列表,有很好的hash函数解决数据冲突问题,以及引用红黑树来查询数据,而不是链表。散列表的介绍就到此结束吧,后面也会右一些改进的代码出现。

tips: 集合的基本操作

包括有Insert(S,x) 表示可以插入数据
search(S,x) 查找数据并返回数据的指针
delete(S,x) 表示可以删除数据
minximum(S) 表示返回最小数据
Maximum(S) 表示返回最大数据
extract-max(S) 表示返回并删除最大数据
successor(S,x)一个查询操作,返回前缀码
predecessor(S,x)返回后缀码

散列表的使用 试题 算法提高 地图

炫炫发现了一张藏宝图,图是由一些点和一些连接两个点的边组成的,他知道了每一条边连接哪些点,现在他想知道每个点连了哪些边。点和边都从1开始编号。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 m,分别表示点的数量和边的数量

接下来m行,每行两个整数,第i行表示编号为i的边连接哪两个点。
  
输出格式
  输出n行,每行若干个整数,第i行表示编号为i的点连接了哪些边。边的编号从大到小输出

样例输入
2 1
1 2
样例输出
1
1

这个就是散列表的典型例题,以n为数组,以边为链接,这样就可以知道那些点链接哪条边了,然后遍历数组,输出每个结点的链表就好,应为边本来就是升序出现的,所以在插入新的结点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头插法,这样优先输出的就是后进入的,也就是模拟一个栈的操作

Code

import java.util.Scanner;

/**
 * 地图问题 炫炫发现了一张藏宝图,图是由一些点和一些连接两个点的边组成的,他知道了每一条边连接哪些点,现在他想知道每个点连了哪些边。点和边都从1开始编号。
 * }
 * https://lx.lanqiao.cn/problem.page?gpid=T2663
 */
public class MapProblem {

    static class Node{
        int key;
        Node next;
        public Node(){

        }

        public Node(int key, Node next) {
            this.key = key;
            this.next = nex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m = scanner.nextInt();
        Node[] nodes = new Node[n+1];

        for(int i = 1;i<nodes.length;i++){
            nodes[i] = new Node(0,null);
        }

        for(int i = 1;i<=m;i++){
            int prev = scanner.nextInt();
            int next = scanner.nextInt();
            insert(nodes[prev],i);
            insert(nodes[next],i);
        }

        for(int i = 1;i< nodes.length;i++){
            while(nodes[i].next!=null){
                System.out.print(nodes[i].next.key+" ");
                nodes[i] = nodes[i].next;
            }
            System.out.println();
        }
    }

    private static void insert(Node head,int i){
        Node temp = new Node(i,null);
        temp.next = head.next;
        head.next = temp;
    }
}

时间复杂度还是渐进O(n^2)的,空间没有浪费也就是O(n+m)

链表

链表的解释我大致是忘了,满脑子都是怎么实现,这里我们就不使用其他简单的单链表,循环链表,还是选用常用的双向链表来实现这个数据结构,支持的操作还是上述的一些。
散列表的时候忘记了算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基本也都能看出,这里就跳过吧。
链表的指针在java中实现==>是一个对象,java中对象的传值就是传地址,也就是引用类型,所以,直接以对象最为指针实现。
Code

/**
 * 双向链表
 */
public class PointerList {
    public int len;
    public Node head;

    static class Node{
        int key; // 关键字
        Node prev; // 前驱
        Node next; // 后继

        public Node(int key, Node prev, Node next) {
            this.key = key;
            this.prev = prev;
            this.next = next;
        }
        public Node(Node prev,Node next){
            this.prev = prev;
            this.next = next;
            this.key = Integer.MIN_VALUE; // 默认是最小值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ode{" +
                    "key=" + key +
                    '}';
        }
    }

    public PointerList(){
        this.len = 0;
        this.head = new Node(null,null);
    }

    public Node getHead(){
        return head;
    }

    public int getLength(){
        return len;
    }

    public static Node createNode(int key,Node prev,Node next){
        return new Node(key,prev,next);
    }

    /**
     * 头插法
     * @param x
     * @return
     */
    // 插人前结点
    public boolean insert(int x){
        return insert(1,x);
    }

    // 固定点插入
    public boolean insert(int index, int x){
        if(index>len+1 || index<=0){
            return false;
        }
        Node node = createNode(x,null,null);
        Node temp = getHead();
        int i = 1;
        while(i<index){
            temp = temp.next;
            i++;
        }
        if(temp.next!=null){
            node.next = temp.next;
            temp.next.prev = node;
            temp.next = node;
            node.prev = temp;
        }else{
            node.next = temp.next;
            temp.next = node;
            node.prev = temp;
        }

        len++;
        return true;
    }

    /**
     * 尾插法
     * @param x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insert_tail(int x){
        return insert_tail(len+1,x);
    }

    public boolean insert_tail(int index,int x){
        return true;
    }

    // 查询结点
    public Node search(int x){
        Node temp = getHead();
        while(temp.next!=null && temp.key!=x){
            temp = temp.next;
        }
        return temp.key == x?temp:null; // 如果找不到就是尾巴节点
    }

    // 删除结点
    public void delete(int x){
        Node search = search(x);
        if(search == null){
            return;
        }
        search.prev.next = search.next;
        if(search.next!=null){
            search.next.prev = search.prev;
        }
        len--;
    }

    public void readList(){
        Node temp = getHead();
        while(temp.next!=null){
            System.out.print(temp.next+"->");
            temp = temp.next;
        }
        System.out.println();
    }
}

这里只解释插入结点,所以,其他的操作还得自己慢慢体会。
在一个新的结点进入之时,首先就是先调整新的结点,因为他不会破坏原来的链表,也就是让他的next指向插入点的后面,让他的prev指向插入点的前面。这样,新结点就处理好了。
之后就是让插入点后面的prev指向新的几点,让插入点前面的next指向新结点
这是有数据的情况,如果就一个头指针呢?这里就不说了,一些都在代码里面。伪代码的话好像更加特殊。。。
本来还想拿一个反转链表的题目来解释一下的,发现双向链表是多么苍白无力,就算了

就是一种先进后出的结构,这里可以想想成弹夹,支持栈顶进栈顶出,线性栈我们这就不写了,使用链栈来模拟这个栈的数据结构。支持两个操作,一个是push也就是压栈或叫入栈,类似于insert操作,但是只能从栈顶操作。还有一个pop,也叫弹栈或是出栈,类似于delete操作,但是只能从栈定操作。

默认有图,脑补图

Code

/**
 * 链栈
 */
public class PointerStack<T> {

    public Node<T> top;
    public int len;

    static class Node<T>{
        T key; // 关键字
        Node<T> prev; // 前驱
        Node<T> next; // 后继

        public Node(T key, Node<T> prev, Node<T> next) {
            this.key = key;
            this.prev = prev;
            this.next = next;
        }
        public Node(Node<T> prev, Node<T> next){
            this.prev = prev;
            this.next = next;
//            this.key = new Object(); // 默认是最小值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ode{" +
                    "key=" + key +
                    '}';
        }
    }
    public PointerStack(){
        this.len = 0;
        this.top = new Node<T>(null,null);
    }

    public Node<T> getTop(){
        return top;
    }

    public int getLength(){
        return len;
    }

    public void push(T x){
        Node<T> node = new Node<T>(x,null,null);
        if(top.next!=null){
            top.next.next = node;
        }
        node.prev = top.next;
        top.next = node;
        len++;
    }

    public T pop(){
        if(top.next == null || len == 0){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栈:栈下溢");
        }
        Node<T> result = top.next;

        top.next.next = null;
        top.next = top.next.prev;

        len--;
        return result.key;
    }

    public void readStack(){
        while(top.next!=null){
            System.out.print(pop()+"<-");
        }
        System.out.println();

    }
}

这里的阅读栈是一个测试操作,当然,标准测试还是应该找好边界测试。

栈的运用地方可是无法想象的多,函数运行就是一个例子,这里自己脑补也就是函数中调函数,那么子函数一定在父函数的上面,将他们进栈考虑的话。题目的话还是后面补吧,太多了

队列

在栈的基础上可以改一下,进在尾巴进,而出在头出,这里一个标准的队列运用地方就是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类似于收银操作,插入的是等待时间最短的,出去的是等待时间最长的,这才是对列的运用点,也就是说,让看见这种描述的时候,或者可以兑换成这种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队列了。这里的实现就不写了。给出了运用地方基本就是最好的记录。

树的运用地方那就更多了,文件中,函数中等等,什么是树呢,这个还是百度快,这里就不描述了。

这里展示树有多种存储状态,比如数组来实现树,堆就是一个满二叉树,而他的实现就是数组。还有链接的树,这里面也是需要使用结点的,结点包括有parent,left,right 三个指针,这里相对常用的树多加一个parent指针,也就是指向父节点的指针。
实现树是很简单的,只要分治和递归用的好,树就会变得很简单。
树节点定义
Code

static class Node{
        int key;
        Node parent;
        Node left;
        Node right;
        }

这样就很简单了。
包括的基本操作可以有遍历,查高,创树等
像遍历就有好几种,这里介绍一下先序遍历,意思就是,先拿根节点然后左遍历,在右遍历。
Code

import java.util.ArrayDeque;
import java.util.Queue;
import java.util.Stack;

/**
 * 二叉树
 */
public class PointerTree {

    public int treeDeepth; // 树的深度
    public Node root; // 树的根节点

    static class Node{
        int key;
        Node parent;
        Node left;
        Node right;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ode{" +
                    "key=" + key +
                    '}';
        }

        public Node(int key, Node left, Node right) {
            this.key = key;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

    public void createTree(){
        // 建树
        Node n5 = new Node(2,null,null);
        Node n9 = new Node(21,null,null);
        Node n10 = new Node(5,null,null);
        Node n3 = new Node(4,n10,null);
        Node n7 = new Node(7,null,null);
        Node n1 = new Node(12,n7,n3);
        Node n4 = new Node(10,n5,n9);

        root = new Node(18,n1,n4);
    }

    // 先序遍历
    public void readTree(Node root){
        // 遍历树
        if(root == null){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root);
        readTree(root.left);
        readTree(root.right);
    }

    public void readTreeWithStack(Node root){
        // 深度优先遍历
        Stack<Node> stack = new Stack<>();
        stack.push(root);
        while(!stack.isEmpty()){
            Node pop = stack.pop();

            System.out.println(pop);

            if(pop.right!=null){
                stack.push(pop.right);
            }
            if(pop.left!=null){
                stack.push(pop.left);
            }
        }
    }

    public void readTreeWithQueue(Node root){
        // 广度优先遍历
        Queue<Node> queue = new ArrayDeque<>();
        queue.add(root);
        while(!queue.isEmpty()){
            Node poll = queue.poll();
            System.out.println(poll);
            if(poll.left!=null){
                queue.add(poll.left);
            }
            if(poll.right!=null){
                queue.add(poll.right);
            }
        }

    }

    private int updateTreeDeepth(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0;
        }

        return Math.max(updateTreeDeepth(root.left)+1,updateTreeDeepth(root.right)+1);
    }

    public int getTreeDeepth(){
        treeDeepth = updateTreeDeepth(root);
        return treeDeepth;
    }

    public Node getRoot(){
        return root;
    }

}

这里建树就没有使用中序遍历配合的建树方法,后面补齐,现在只是测试动态集合一些基本操作。上面的代码就是分治的一种表现,而得到书的高度无非就是左树的高度与右树的高度作比较+1.这个就不需要多讲解了。
时间有点匆忙,红黑树就后面在记录吧

在基本的数据结构掌握之后,就可以开始一些高级算法设计分析了。
后面的计划就是一整章的动态规划,从傻瓜式到原理解读,最后就是经典题型和经典动态规划的记录,明天好运。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BoyC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