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实思纪 02]整理自2023雷军年度演讲——《成长》(下篇)创业之旅(创业与成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谦实思纪]整理自2023雷军年度演讲 ——《成长》(下篇)创业之旅(创业与成长)

0. 写在前面

  • 该文章整理自2023年8月14日雷军的2023年年度演讲——《成长》
  • 该文章主要精摘演讲中的经历分享部分,不涉及新品发布相关的内容。
  • 成长是最重要的事情。
  • 该文章的整体框架将以雷总在演讲中的观点为引子,而作者本人(以一个计算机专业准大四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这些引子上进行一些适当的发散的探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讨论和交流。
  • 对于主题——《成长》
  • 我觉得成长这个词我很喜欢,其实在人生的很多时候,我们对成长的定义会误把成功当成是唯一的成长,而带着这种认知,当我们有时候停滞的时候,或者当有时候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走入一种内耗的狭路中去,我们就会开始失去动力或者陷入自卑的境地。
  • 但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认识,结合雷总在年度演讲中的种种分享,我更愿意称成长是一个复杂的曲折向前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创业!(创业与成长)

1.1 找互补的朋友一起干,更容易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雷总在提前完成了自己两年修完学分的任务之后,就开始尝试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在大二的时候的五一假期在武汉的电子一条街认识了大自己4岁的学长王全国,认识久了之后,两人很投机,于是雷总就开始经常在王学长工作的店里帮忙介绍最新款电脑,帮忙的同时也能使用演示机来写程序。
  • 再进一步认识之后,王学长认可了当时雷总的技术水平,于是他们就约定在暑假写技术软件,而之所以选择写加密软件的原因,则是加密软件比较难。
  • 其实从这个小经历中就可以看出了,对就业角度来说,提前出去了解公司是怎么样的情况和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学校的环境和商业的环境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没有了学业上的硬性的压力之后,雷总专注于追逐自己的梦想的时间和精力就多得多了。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层面上,雷总也有自己的追求,去写一个有难度的产品——写一款加密软件。
  • 图中所给出的,就是雷总和王全国历时15天没日没夜的奋斗所开发出来的加密软件——BITLOK超级软件加密系统
  • 后来这款软件在圈内有不小的受众,也持续升级了几代,让雷总真真切切地挣了不少钱。
  •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雷总已经慢慢体验了开发产品,产品迭代和创造营收的一个正向的商业过程了。
  • 而真正的重点,才在此刻揭晓!第一次小创业就大获成功,还创造了不小的营收,这种事情无论是谁遇到了,我想,其实心里都肯定会多少有点膨胀,而雷总真正意识到的则是成功背后的原因!
  • 任何的成功固然有其背后的偶然性,但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它背后的必然性。雷总对这第一次的成功的总结是,成功的背后不仅仅是自己,更重要的是同伴王全国的很多重要的甚至的不可替代的因素。——若没有王全国的资源和经验,光靠当时只是一个在读大三的自己,是想都想不到要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雷总总结出了他的很深的感悟——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找互补的朋友一起干,更容易成功。
  • 听到这一句话,其实我个人的感悟挺深刻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想能很好地指出雷总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功。
  • 其实由于我们人的感官的问题,我们习惯于只主观地以自己的维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且其实去麻烦别人对一些小伙伴们来说是一件挺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容易比较社死。但现实是,社会上的很多事情的运行的最小单位往往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每个人往往都很难做到对很多的事情都精通,大家也总会有自己擅长或者不擅长的事情,所以综合来看,便正如此言: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找互补的朋友一起干,更容易成功!
  • 个人的能力有限,那对我们自己个人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去找到我们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或者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更准确地说,我们要办法去找到我们个人的定位!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后,在团队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自己的特点,做到扬长避短,同时也更能知道我们自己的缺点,这样更方便我们知道要找什么样的互补的伙伴!
  • 找互补的伙伴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现实往往没有那么容易,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那么好的运气能在自己的社交环境内找到志同道合的互补朋友,而且似乎更加困难的一件事情是,有时候我们不太敢于去打开这一个沟通的口子。我想这件事情其实是需要去刻意训练的。我们让自己意识到团队和队友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得在内心里鼓励自己要主动敢于去迈出与人沟通交流的这一步。我觉得这个过程就像雷总解决自己的学分问题去问学长的这个逻辑是一致的,勇敢地迈出沟通这一步,思考好自己的问题,找个懂的人问问,然后可能就会发现大家似乎是志同道合的。
  • 另外,提问是一门很深刻的学问,尤其是提好的问题,需要经过足够的信息收集,信息筛选。

1.2 创业中必须要有领导者——核心思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刚创办三色公司的时候,雷总和他的其它三个创业伙伴们因为大家都是好朋友,所以按的是股份均分的方式来协商。但是当公司的人数变多的时候,这样的股权的分布就会出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了一个可以真正做最终的决策的人,这样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大家商量着来,会极大影响公司运行的效率。
  • 关于公司运营中的管理体系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所以小编在这里就不深入展开,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基于此,我其实更想谈谈一个更普遍的思维——核心思维。也就是我们需要肯定的是,一个更有效率的团队,必然应该是一个具有稳定的领导的核心的团队,有坚实的领导核心才能确保整个团队的行稳致远。我想这一点是十分十分重要的。
  • 但是!既然是一个团队,那就肯定有领导者,也会有需要辅助的非领导者。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领导者,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好领导者,也不是一个团队就只有领导者最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我们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需要担任其它不同的角色。所以对于这个命题。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是既要学会去成为一个更好的辅助者,也要学会去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者。 学会去判断自己在不同的领域下可能是更适合什么样的角色,并且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从失败开始——学海无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第一次靠热血创办的三色公司,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倒闭的结局。雷总和他的合伙人们在创办之初没有商量好牵头人,没有商量好要做什么,只是赚了一个生意就做一个生意,赚了一个生意就做一个生意,然后稀里糊涂地迎来了自己的终局。
  • 而最终雷总得出的感叹是,办公司非常的不容易,对他本人而言,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要学的东西还是太多太多了。确实办公司从来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自己的一生读书就业,想的都只是当一名打工人,能存活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办公司这种事情,简直是超纲的事情,甚至有的人活了一声都和办公司这三个字扯不上关系。
  • 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条很热血的路子,也必将是一条艰难万险的路子。
  • 站在大众的视角下,我觉得鼓励大家都去办公司这是一种笑话。但是办公司这件事本身,如果拿它和找工作这件事来对比,其实它在这个语境下有另外一层更深的逻辑含义——“打开另一扇窗”。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于具体的去办一个公司这件事情显然不是多数人可以去实际操作的,但是!某种程度上,直接把办公司这件事情不经思考就一棍子打死,这个思维上锁的过程,我觉得我是不提倡的。
  • 不过,雷总尝试办公司这件事情真正让我想到的是在现实能力客观考究的情况下,有些时候,我们要给思维留一些创造性,可以去认真思考一些比较走出自己舒适区的,更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小尝试,去迎接一些有价值有难度的挑战,或许,命运的齿轮就会开始转动。

1.4 金山35周年——与友同行,方行稳致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一个人可能得更快,但是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 这是雷总指出的金山公司创立35周年最深的一条感悟。我觉得这条感悟其实蕴含了雷总前面所总结的许多的经验,也指出了雷总思考问题的时候的很深刻的思维——以人为本,合作共赢。 不管是学生时代的两年修完所有的学分的挑战中所提出的找个懂的人问问,还是第一次创业和王全国开发加密软件的时候分析成功的原因所提出的,找个互补的朋友一起干,还是这里最后强调的金山公司35周年的深度的感悟——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这些都指向了一件事,人的因素,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一群人的力量会大于一个人的力量!思考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不要站在一个人的视角去看问题,要懂得站在一个团队,一个群体的视角去看问题,这样会看清很多。这是雷总在"人"的这个因素上的思考。
  • 不过,在这些雷总所提到的这一切的基础上,我还想再加上一条。我觉得雷总说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但是要使得这一切能够被盘活,有一个隐性的条件是,我们自己首先得让自己成为一个努力的向上的人。雷总在总结经验的时候,因为是采用现身说法来分享自己的一些见闻感悟。所以雷总的视角出发会把雷总自身带有的一些前置因素给隐藏起来了。在参考各种经验和感悟之外,首先得有愿意去用心总结这一切,愿意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再愿意去带领大家一起去挑战难题的雷总本人。也就是说,一个自立自律自强的自己才是让这一起的一起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基础。我们首先是严格要求自己的,然后才可以去谈其它。
因此我认为:严以律己,诚以待人。以人为本,致远行稳。

2 为发烧而生!——小米公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用小米做高端!——无限进步,攀登与进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小米的高端探索是从小米10开始的,开局不错,但是紧接着小米11发生了重大挫折,大家又努力做了小米12,但是结果依然是不达预期。
  • 做高端确实很难,投入也很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高端之路的去留问题上,小米陷入了史上最激烈的争议。但是雷总非常坚定:我们创业的梦想就是把小米办成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无论多难,我们咬着牙也要用小米品牌做高端。
  • 以及,雷总清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行业特别特别特别难,有苹果,有华为,有三星等科技巨头,竞争的压力极其激烈,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自己在技术上寻求突破,才能为未来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做高端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动摇,必须死磕到底!
  • 我觉得小米品牌冲刺高端是一个特别有远见的一个决定,也确实是一个很有胆魄的一个决定。继续做好低端和中端,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这确实是一种选择,但是向上求生,倒逼自己锐意进取,我觉得真的是一种更具有顺应历史的车轮的前进惯性的一种选择。小米的高端之路还在路上,手机市场的高端竞争依然激烈,到目前为止,无法判断未来会怎么样。但是回到这个现象背后的逻辑,回到成长的话题上来,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或许是,只要我们还在一直走,我们就终有一天会碰到自己的桎梏,同样地,只要我们还想要一直走,那我们也就终有一天必须要坚定自己打碎桎梏的决心。
  • 我期待小米在高端之路上的继续的探索和坚持。我也希望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或许,类似于敢想敢做,有时候,最有效的压力得是来自于自己,在个人发展的路上,寻求自己的高端之路,寻求更好地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复的重要的命题。

2.2 高端影像探索——好的产品不是一昧追求极致参数。

2.2.1 追求极致的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XIAOMI 11 Ultra是小米探索高端影像之路的一个重要的产品,甚至打出了巅峰影像,安卓之光的称号。在参数的比较上,XIAOMI 11 Ultra获得了DXO评分全球第一 的优秀成绩。
  • 但是。。。。。
  • 却在上线后被用户疯狂吐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明明做好了参数,但是事实上却依然没办法做好高端这件事情,其实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高端真的很难。如果在各方面都追求着极致的参数,那必然会有部分追求与追求之间产生了比较尖锐的对抗性,也并不是所有的理想效果都可以轻易满足。随着参数的进一步堆叠,这种极值间的矛盾就会最大化起来。
  • 对于小米11Ultra的失败,小米团队很棒的一点是懂得反思,尤其是懂得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 参数拉满,DXO第一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拍出好的照片,也不一定就代表用户满意。
  • 在做事这件事情上,还是得就事论事。
  • 在做产品这件事情上,还是得多了解了解用户。
2.2.2 参数不是万能的,用户体验更重要
怎么拍出用户满意的照片?
  • 找徕卡聊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只要徕卡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用心学,我们的能力就一定会成长!我觉得成长比什么事情都重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所以想要真正地做好产品,就得和用户能聊到一块去。按正式的话讲就是要走群众路线,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切实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才能做出用户体验好的作品。
  • 合作之后,就立刻办班,办摄影培训班。——徕卡大师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长城上办了一次特别盛大的摄影展。
  • 办活动可以增加对这件事情本身的一种情怀。有时候,人是需要情怀来触发的,人是需要仪式感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面向专业用户和大众用户都准备好了合适的调教方案。
  • 不能生产了手机却只是适合专业的摄影爱好者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这个产品正是在雷总真正了解了摄影,真正了解了摄影爱好者之后,才终于在第三次让这个立项通过了,而事实证明,这个产品爆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小屏幕旗舰难做。
  • 手感是最重要的客户体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体验优先
高端的三要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只有认知的突破,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雷总近十年来最大的收获。
  • 给出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的回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那么既然只有认知的突破才是真正的正常,那什么才算得上是认知的突破呢?
  • 重视自己的每一段经历和每一次蜕变。它们都是一次认识的突破,更是一次关键的成长!
最后用雷总的结束语来共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成败得失都不那么重要,所有的人生难题都将在成长中找到答案。
  • 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

一些关键词

  • 梦想
  • 问题
  • 目标
  • 成长
  • 认知
  • 人和事

如果感兴趣的话!

[谦实思纪 01]整理自2023雷军年度演讲——《成长》(上篇)武大回忆(梦想与成长)

参考资料

【演讲回顾】2023年雷军年度演讲纯净版
【全程回放】2023雷军年度演讲
《雷军请回答》第一弹——雷军的 MBTI 首次揭密
《雷军请回答》第二弹——雷军为什么建议大家少刷手机?
《雷军请回答》第三弹——雷军建议不要给年轻人太多建议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驼同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