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加载的过程为: 加载-->连接(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
加载:
- 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
- 将这个字节流所代表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
- 在内存中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
java.lang.Class
对象,作为方法区这个类的各种数据的访问入口
连接-验证:
目的在于确保Class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信息符合当前虚拟机要求,保证被加载类的正确性,不会危害到虚拟机的安全。
连接-准备:
准备阶段是进行内存分配。为类变量也就是类中由static修饰的变量分配内存,并且设置初始值,这里要注意,初始值是默认初始值0、null、0.0、false等
,而不是代码中设置的具体值,代码中设置的值是在初始化阶段
完成的。另外这里也不包含用final修饰的静态变量,因为final在编译的时候就会分配了。这里不会为实例变量分配初始化,类变量会分配在方法区中,而实例对象会随着对象一起分配到Java堆中。
连接-解析:
解析主要是解析字段、接口、方法。主要是将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直接引用就是直接指向目标的指针、相对偏移量等。
初始化:
- 初始化阶段就是执行类构造器方法
<clinit>()
的过程 - 此方法不需要定义,是javac编译期自动收集类中所有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代码块中的语句合并而来
- 构造器方法中指令按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执行。
<clinit>()
不同于类的构造器(构造器是虚拟机视角下的<init>()
)- 若该类具有父类,JVM会保证子类的
<clinit>()
执行前,父类的<clinit>()
已经执行完毕 - 虚拟机必须保证一个类的
<clinit>()
方法在多线程下被同步加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