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软件工程基础&软件测试》笔记

本文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软件的定义、分类和软件危机。详细阐述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强调提高软件质量、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性。讨论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和测试。在需求分析中,提到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重要性,以及结构化分析方法,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此外,还概述了结构化设计方法,如模块化和程序设计原则。最后,简要介绍了软件测试的目的、准则和不同类型的测试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软件工程基础

1. 软件

1.1 软件

  • 软件是程序数据文档构成的集合
  • CMU SEI的Watts Humphrey指出:软件产品必须首先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功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什么产品都没有意义。

1.2 软件分类

  •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汇编程序、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 应用软件

事物处理软件、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实时处理软件、人工智能软件

  • 支撑软件(工具软件)

需求分析工具软件、编译工具软件、测试工具软件、维护工具软件

1.3 软件危机

  • 需求增长
  • 开发难控
  • 质量难保
  • 难以维护
  • 成本提高
  • 生产率低

2. 软件工程

2.1 软件工程的概念

  • ==软件工程:==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

  • 其目的是提高软件生产率、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成本

  • 其核心思想是把软件当作一个工程产品来处理

2.2 软件工程三要素

  • 方法是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 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和文档生成
  • 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2.3 软件生命周期

  • 将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 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运行维护3个时期。维护是持续时间最长,花费代价最大的一个时期。
  • 软件工程学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降低维护代价

2.4 软件生命周期3个时期的8个阶段

  • 定义阶段:
  1. 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2. 需求分析
  • 开发阶段:
  1. 概要设计
  2. 详细设计
  3. 实现
  4. 测试
  • 运行维护阶段
  1. 使用
  2. 维护

2.5 软件需求分析

  • 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逻辑模型。参加人员有用户、项目负责人和系统分析员。

  • 其工作

    1. 需求获取

    需求获取的目的是确定对目标系统的各方面需求。涉及到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获取用户需求的方法框架,并支持和监控需求获取的过程。

    1. 需求分析
    • 需求分析是对获取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综合,最终给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和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 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发展需求、求精、建模和定义需求的过程。需求分析将创建所需的数据模型、功能模式和控制模型。

    1.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