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安全相关介绍及Windows下扫描WiFi
无线基础
802.11标准
802.11标准是1997年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WLAN(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在2.4GHz开放频段,支持1Mbit/s和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定义了物理层和MAC层规范,允许无线局域网及无线设备制造商建立互操作网络设备。基于IEEE802.11系列的WLAN标准已包括共21个标准,其中802.11a、802.11b和802.11g最具代表性.
简单来说:IEEE提出的,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无线协议。
802.11标准和补充
802.11 ,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2.4GHZ频道)。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5GHz频道)。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2.4GHZ频道)。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802.11e ,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支持。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nteroperability)。
802.11g,物理层补充(54Mbit/s,2.4GHZ频道)。
802.11h,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频段)。
802.11i,安全和鉴权(Authentification)方面的补充。
802.11n,导入多重输入输出(MIMO)和40Mbit信道宽度(HT40)技术,基本上是802.11a/g的延伸版。
WiFi标准
是由wifi联盟提出的一个802.11标准的一个子集,wifi联盟保证了各种不同的无线产品能一起工作。
目前wifi主流应用的协议
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
概念
无线AP(Access Point):即无线接入点,它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无线AP是移动计算机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可以覆盖几十米至上百米。无线AP(又称会话点或存取桥接器)是一个包含很广的名称,它不仅包含单纯性无线接入点(无线AP),同样也是无线路由器(含无线网关、无线网桥)等类设备的统称。
AP的分类
无线AP通常可以分为胖AP(Fat AP)和瘦AP(Fit AP)两类,不是以外观来分辨的,而是从其工作原理和功能上来区分。当然,部分胖、瘦AP在外观上确实能分辨,比如有WAN口的一定是胖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