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忙,没来得急看文献,现在因为自己任务,读到一篇交叉偶极子天线。
一、文献基本信息
标题: 《开槽宽带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
作者: 花鹏成 张帅 龚书喜
发表期刊: 《微波学报》-201608
二、文章摘要
摘要重点:它与传统 的交叉偶极子天线的不同在于它拥有较宽的阻抗匹配带宽和轴比带宽。为了实现圆极化,在两个偶极子单元之间添加了 弯曲延迟线以实现正交相位差。通过选择合适的弯曲延迟线的半径,可以实现一个较宽的输入阻抗。
三、核心内容
因为大多数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的带宽不容易拓宽,但是本文章实现了驻波比带宽41.5% (2.08~3.17 GHz)和3dB轴比带宽32.8% (2.19~3.05 GHz)。而且结构较为简单,都是常见的圆极化、拓宽带宽的方式。
在设计交叉偶极子天线的同时,也在旁边添加辐射贴片,产生谐振,拓展带宽。
因为是双面天线,但实现的是右旋极化,是通过反射面,将后向左旋圆极化,反射回前向,增加前向的右极化效果。
1、设计原理:
该天线的辐射贴片可分为交叉偶极子和偶极子边上的耦合辐射贴片。交叉偶极子的臂长产生一个2.45GHz的谐振频点,偶极子臂旁的耦合辐射贴片产生另一个谐振频点。以两个谐振频点工 作频段的重合达到频带展宽的效果。在耦合辐射贴片上开U型槽可改变电流路径,使其增大,从而达到使工作频带往低频偏移的效果。
其中强调,U型槽的长宽和在贴片上切角的大小对偶极子谐振产生影响。同样辐射贴片长宽对辐射贴片谐振产生影响。
以下是本文章的天线结构图:
该天线的各种尺寸经过调试,根据频点来确定,得到了最终宽频带的结果。
相关尺寸信息请看原文。
2、仿真结果
天线HFSS仿真的驻波比,工作带宽可达41.5%(2.6GHz中心频率上)。轴比带宽为32.8%。
天线最大增益为6.89dB,原文给出了在2.30GHz,2.50GHz, 2.90GHz的辐射模式图,并且强调反射面大小对定向性的影响。下面就给出工作频率2.45GHz频率上的增益范围,和2.30GHz的辐射模式图。
此外,还给出了该天线的8×8阵列设计,就是采用的常见的单元旋转排针的方式,从而减少恶化。
四、相关知识学习
读这篇文章,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点上知识模糊,下面是总结相关知识点:
1、偶极子天线
目前对交叉偶极子天线的研究越来越多,在讨论交叉偶极子天线之前,先来了解偶极子。偶极子天线是目前使用最早、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天线。
由两段长度相等的直导体(振子)对称排列,中间通过馈电点连接。最常见的是半波偶极子天线,如图所示。
馈电方式:偶极子天线的中间馈电点同时向两个对称的振子(极子)馈电,但馈电方式是通过平衡的差分信号实现的,而非单独给某一极子供电。
并且半波偶极子天线也是天线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入门天线,他的增益方向图如下图所示。
当然偶极子天线也有很多类型,如贴片偶极子天线、锥形偶极子等等,就不在这一一列举了。
2、交叉偶极子天线
交叉偶极子天线由两个正交放置的偶极子组成。因为偶极子结构比较单一,所以仅支持单极化,交叉偶极子则通过正交叠加,支持双极化或圆极化。
如果是两偶极子同相馈电,合成45°线极化。相位差90°且幅度相等,生成圆极化(左旋或右旋)。而且还可以实现双极化。
交叉偶极子天线根据结构可以拓展带宽。
交叉偶极子还在学习中,发现形式有好多,以后可以往下延申。自己也算个小白,可能在总结和学习中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