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求职过程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满怀期待地投递简历,结果HR一句“请完成我们的笔试题”,瞬间让人兴趣全无。到底是笔试筛人,还是筛掉了真正有能力的人?
寒窗苦读十数载,毕业之后,你还愿意考试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的。但有一种考试,却是在招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笔试。
笔试说白了就是出一套题,打印出来,或者说在电脑上,让来找工作的候选人做,然后根据笔试结果来进行下一轮面试。
对于候选人来说,说起笔试就怨声载道,甚至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但对于面试官来说,笔试能提高效率、考察候选人的实力,不然那么多候选人一个个面试,不得累死。
大约 10-15% 的求职者可能会像您一样,避开要求笔试的公司。笔试通常是面试的一部分,用来评估求职者的技能和知识,尤其在技术或写作相关岗位中很常见。研究显示,许多求职者接受笔试,但一些人可能觉得它耗时或压力大,因此选择避开这类公司。
但有很多人觉得笔试题环节没必要,认为应该直接谈技术,谈项目,明白人自然能辨别出来,但是每家公司有自己的流程,初面二面终面,如果你没做准备,很多你想当然有把握的东西,可能会因为某个环节失误被卡住。所以笔试环节也是强迫面试者要做准备,否则裸面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小的。
一般公司的笔试环节分为软件测试的基础性题目和给一个图例设计用例,还有就是一道逻辑题或是一道智力题。
-
从个人角度,笔试可以帮助认清自己的不足,可以通过笔试题了解公司岗位的能力要求以及测试实力。
-
从公司角度,精力有限,不是所有人都要面面,就会通过笔试筛掉一批候选人,也可以让公司更快了解面试者对岗位的胜任能力,在面试环节更有针对性的问问题。
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候选人可能对需要完成笔试题的公司感到犹豫,甚至选择放弃应聘。这种反应可能源于以下因素:
-
时间成本考虑:笔试通常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尤其对于在职求职者或同时面试多家公司的候选人而言,可能会觉得负担过重。
-
对公司文化的猜测:部分求职者可能将笔试视为公司对员工不信任或流程过于繁琐的信号,进而推测公司文化可能不够开放或人性化。
-
对自身能力的担忧:有些候选人可能对笔试内容感到不自信,担心表现不佳影响应聘结果,因此选择避开需要笔试的公司。
然而,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笔试是评估候选人专业能力和岗位匹配度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有助于筛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还能为双方提供一个了解彼此期望和能力的机会。
建议求职者:
-
调整心态:将笔试视为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而非负担。
-
充分准备:了解目标岗位可能涉及的笔试内容,提前复习相关知识,提高自信心。
-
沟通疑虑:如果对笔试流程或内容有疑问,及时与招聘方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考核方式和期望。
总之,面对需要笔试的公司,求职者应理性看待,权衡利弊,做出最符合自身职业发展的选择。
笔试真的没用吗?
不可否认,笔试对于校招生或经验较少的求职者来说是个公平的评估方式。但对于3年以上经验的职场人,更重要的是项目经验、实战能力,而不是解答套路化的问题。
那么,面对笔试,我们该怎么做?
✅ 遇到合理笔试,衡量投入产出比:如果笔试内容合理,与岗位需求匹配,可以考虑投入时间。
✅ 遇到复杂笔试,主动沟通:有些公司会提供替代方案,比如技术面试或过往项目展示,可以尝试协商。
✅ 遇到无理笔试,直接放弃:如果公司要求繁琐,甚至是让你免费“干活”,那么及时止损是最好的选择。
**你的求职观是什么?**你是否也会因为笔试题而直接放弃一家公司的机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