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 计时任务at和crontab

目录

计划任务(crond服务)

注意事项

计划任务分类  

 at命令

注意:

 人为的停止

 启动服务

at命令的访问控制

at命令的选项和格式

batch:系统有空时才进行背景任务

选项

参数

实例

crontab

说明:

 启动服务

crontab命令的访问控制

 语法格式及参数说明

 实例

 注意事项

脚本无法执行问题

系统的crontab设置

系统自带的计划任务

anacron服务


计划任务(crond服务)

 创建和管理在指定时间自动执行的任务

注意事项

要使任务计划在指定时间自动运行,计划任务的服务必须是启动的

计划任务分类  

  1. 使用at命令(centos8默认没有,需要安装)调用 atd进程设置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执行一次任务
  2. 使用crontab命令调用crond进程,设置按固定的周期(如每天、每周等)重复执行预先计划好的任务

 at命令

  1. 在指定的日期、时间点自动执行预先设置的一些命令操作,属于一次性计划任务
  2. 系统服务的名称:/etc/init.d/atd
  3. 存放一次性计划任务的文件:/var/spool/at/a开头的文件

注意:

 --d (如atd、mysqld):daemon 守护进程:一直在内存里运行的进程,直到我们人为地停止它的运行,不然它是一直在内存中运行的,因为一直在内存里运行,所以我们的用户可以随时去访问

 人为的停止

service crond stop

 启动服务

at 命令要想正确执行,还需要 atd 服务的支持。atd 服务是独立的服务,启动的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service atd start

正在启动 atd: [确定]

如果想让 atd 服务开机时自启动,则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atd on

当然,独立服务的自启动也可以修改 /etc/rc.local 配置文件,具体怎么做看个人习惯。

at命令的访问控制

at 命令的访问控制是依靠 /etc/at.allow(白名单)和 /etc/at.deny(黑名单)这两个文件来实现的,具体规则如下:

  • 如果系统中有 /etc/at.allow 文件,那么只有写入 /etc/at.allow 文件(白名单)中的用户可以使用 at 命令,其他用户不能使用 at 命令(注意,/etc/at.allow 文件的优先级更高,也就是说,如果同一个用户既写入 /etc/at.allow 文件,又写入 /etc/at.deny 文件,那么这个用户是可以使用 at 命令的)。
  • 如果系统中没有 /etc/at.allow 文件,只有 /etc/at.deny 文件,那么写入 /etc/at.deny 文件(黑名单)中的用户不能使用 at 命令,其他用户可以使用 at 命令。不过这个文件对 root 用户不生效。
  • 如果系统中这两个文件都不存在,那么只有 root 用户可以使用 at 命令。

 系统中默认只有 /etc/at.deny 文件,而且这个文件是空的,因此,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使用 at 命令。不过,如果我们打算控制用户的 at 命令权限,那么只需把用户写入 /etc/at.deny 文件即可。

对于 /etc/at.allow 和 /etc/at.deny 文件的优先级,我们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ls -l /etc/at*
-rw-r--r--.1 root root 1 1月 30 2012 /etc/at.deny
#系统中默认只有at.deny文件
[root@localhost ~]# echo user1 >> /etc/at.deny
[root@localhost ~]# cat /etc/at.deny
user1
#把user1用户写入/etc/at.deny文件
[root@localhost ~]# su - user1
[user1@localhost ~]$ at 02:00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use at.
#没有权限使用at命令,切换成user1用户,这个用户已经不能执行at命令了
[user1@localhost ~]$ exit
logout
#返回root身份
[root@localhost ~]# echo user1 >> /etc/at.allow
[root@localhost ~]# cat /etc/at.allow
user1
#建立/etc/at.allow文件,并在文件中写入user1用户
[root@localhost ~]# su - user1
[user1@localhost ~]$ at 02:00
at>
#切换成user1用户,user1用户可以执行at命令。这时user1用户既在/etc/at.deny文件中,又在/etc/at.allow文件中,但是/etc/at.allow文件的优先级更高
[user1@localhost ~]$ exit
logout
#返回root身份
[root@localhost ~]# at 02:00
at>
#root用户虽然不在/etc/at.allow文件中,但是也能执行at命令,
#root用户虽然不在/etc/at.deny文件中,但是也能执行at命令,
#说明root用户不受这两个文件的控制

这个实验说明了 /etc/at.allow 文件的优先级更高,如果 /etc/at.allow 文件存在,则 /etc/at.deny 文件失效。/etc/at.allow 文件的管理更加严格,因为只有写入这个文件的用户才能使用 at 命令,如果需要禁用 at 命令的用户较多,则可以把少数用户写入这个文件。/etc/at.deny 文件的管理较为松散,如果允许使用 at 命令的用户较多,则可以把禁用的用户写入这个文件。不过这两个文件都不能对 root 用户生效。

at命令的选项和格式

 接下来正式介绍 at 命令。at 命令的格式非常简单,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 at [选项] [时间]

有关此命令常用的几个选项及各自含义如表 1 所示。
 

表 1 at 命令选项及含义
选项含义
-m当 at 工作完成后,无论命令是否输出,都用 E-mail 通知执行 at 命令的用户。
-c 工作标识号显示该 at 工作的实际内容。
-t 时间在指定时间提交工作并执行,时间格式为 [[CC]YY]MMDDhhmm。
-d删除某个工作,需要提供相应的工作标识号(ID),同 atrm 命令的作用相同。
-l列出当前所有等待运行的工作,和 atq 命令具有相同的额作用。
-f 脚本文件指定所要提交的脚本文件。


另外,表 2 罗列了此命令中关于时间参数可用的以下格式。
 

表 2 at 命令时间参数可用格式
格式用法
HH:MM比如 04:00 AM。如果时间已过,则它会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执行。
Midnight(midnight)代表 12:00 AM(也就是 00:00)。
Noon(noon)代表 12:00 PM(相当于 12:00)。
Teatime(teatime)代表 4:00 PM(相当于 16:00)。
英文月名 日期 年份比如 January 15 2018 表示 2018 年 1 月 15 号,年份可有可无。
MMDDYY、MM/DD/YY、MM.DD.YY比如 011518 表示 2018 年 1 月 15 号。
now+时间以 minutes、hours、days 或 weeks 为单位,例如 now+5 days 表示命令在 5 天之后的此时此刻执行。


at 命令只要指定正确的时间,就可以输入需要在指定时间执行的命令。这个命令可以是系统命令,也可以是 Shell 脚本。举几个例子。

【例 1】

[coot@localhost ~]# cat /root/hello.sh
#!/bin/bash
echo "hello world!!"
#该脚本会打印"hello world!!"
[root@localhost ~]# at now +2 minutes
at> /root/hello.sh >> /root/hello.log
#执行hello.sh脚本,并把输出写入/root/hello.log文件
at> <EOT>
#使用Ctrl+D快捷键保存at任务
job 8 at 2013-07-25 20:54 #这是第8个at任务,会在2013年7月25日20:54执行
[root@localhost ~]# at -c 8
#查询第8个at任务的内容
...省略部分内容...
#主要定义系统的环境变量
/root/hello.sh >> /root/hello.log
#可以看到at执行的任务

【例 2】

[root@localhost ~J# at 02:00 2013-07-26
at> /bin/sync
at> /sbin/shutdown -h now
at> <EOT>
job 9 at 2013-07-26 02:00
#在指定的时间关机。在一个at任务中是可以执行多个系统命令的

在使用系统定时任务时,不论执行的是系统命令还是 Shell 脚本,最好使用绝对路径来写命令,这样不容易报错。at 任务一旦使用 Ctrl+D 快捷键保存,实际上写入了 /var/spool/at/ 这个目录,这个目录内的文件可以直接被 atd 服务调用和执行。

表 1 中提到了 atq 命令和 atrm 命令。atq 命令用于查看当前等待运行的工作,atrm 命令后者用于删除指定的工作,它们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这里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 3】atq 命令的用法。

[root@localhost ~]# atq
9 2013-07-26 02:00 a root
#说明root用户有一个at任务在2013年7月26日02:00执行,工作号是9
[root@localhost ~]# atrm [工作号]
#删除指定的at任务

【例 4】atrm 命令的用法。

[root@localhost ~]# atrm 9
[root@localhost ~]# atq
#删除9号at任务,再查询就没有at任务存在了

batch:系统有空时才进行背景任务

选项

-f:指定包含具体指令的任务文件;
-q:指定新任务的队列名称;
-m:任务执行完后向用户发送E-mail。 


参数

日期时间:指定任务执行的日期时间。

实例

其实 batch 是利用 at 来进行指令的下达!只是加入一些控制参数而已。这个 batch 神奇的地方在于:他会在 CPU 的工作负载小于 0.8 的时候,才进行你所下达的工作任务啦!

那什么是工作负载 0.8 呢?

这个工作负载的意思是: CPU 在单一时间点所负责的工作数量。不是CPU 的使用率! 举例来说,如果我有一只程序他需要一直使用 CPU 的运算功能,那么此 时 CPU 的使用率可能到达 100% , 但是 CPU 的工作负载则是趋近于“ 1 ”,因为 CPU 仅负责一个工作!如果同时执行这样的程序两支呢? CPU 的使用率还是 100% ,但是工作负载 则变成 2 了! 所以也就是说,当 CPU 的工作负载越大,代表 CPU 必须要在不同的工作之间进行频繁的工 作切换。 因为一直切换工作,所以会导致系统忙碌啊! 系统如果很忙碌,还要额外进行 at ,不太合理!所以才有 batch 指令的产生!

下面来实验一下 batch 好了!为了产生 CPU 较高的工作负载,我们用了 计算 pi 的脚本,连续执行 4 次这只程序, 来仿真高负载,然后看看batch 的工作现象。

#计算PI的脚本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root@localhost:~# 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1] 994
root@localhost:~# 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2] 996
root@localhost:~# 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3] 998
root@localhost:~# 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root@localhost:~# uptime
 20:17:59 up 49 min,  2 users,  load average: 5.09, 3.89, 2.40

root@localhost:~# batch
at> /usr/bin/updatedb
at> <EOT>
job 17 at Sat Jan  2 20:18:00 2021

root@localhost:~# date ;atq
Sat 02 Jan 2021 08:20:22 PM CST
17      Sat Jan  2 20:18:00 2021 b root
# 可以看得到,明明时间已经超过了,却没有实际执行 at 的任务!

root@localhost:~# jobs
[1]   Running                 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2]   Running                 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3]-  Running                 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4]+  Running                 echo "scale=10000; 4*a(1)" | bc -l &
root@localhost:~# kill -9 %1 %2 %3 %4
# 这时先用 jobs 找出背景工作,再使用 kill 删除掉四个背景工作后,慢慢等待工作负载的下降
root@localhost:~# uptime;atq
 20:25:02 up 56 min,  2 users,  load average: 1.82, 4.73, 3.62
17      Sat Jan  2 20:18:00 2021 b root
root@localhost:~# uptime;atq
 20:26:13 up 57 min,  2 users,  load average: 0.52, 3.68, 3.34
# 在 20:52 时,由于 loading 还是高于 0.8,因此 atq 可以看得到 at job 还是持续再等待当中! 
# 但是到了 20:01 时, loading 降低到 0.8 以下了,所以 atq 就执行完毕!

crontab

Linux crontab是用来定期执行程序的命令。

当安装完成操作系统之后,默认便会启动此任务调度命令。

crond 命令每分锺会定期检查是否有要执行的工作,如果有要执行的工作便会自动执行该工作。

存放crontab周期性计划任务的文件:/var/spool/cron/用户名  (按用户分类)

cron服务的日志文件 (记录创建、查看、执行文件):/var/log/cron  

crontab服务的配置文件:/etc/crontab

注意:新创建的 cron 任务,不会马上执行,至少要过 2 分钟后才可以,当然你可以重启 cron 来马上执行。

而 linux 任务调度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 1、系统执行的工作:系统周期性所要执行的工作,如备份系统数据、清理缓存
  • 2、个人执行的工作:某个用户定期要做的工作,例如每隔10分钟检查邮件服务器是否有新信,这些工作可由每个用户自行设置

说明:

crontab 是用来让使用者在固定时间或固定间隔执行程序之用,换句话说,也就是类似使用者的时程表。

-u user 是指设定指定 user 的时程表,这个前提是你必须要有其权限(比如说是 root)才能够指定他人的时程表。如果不使用 -u user 的话,就是表示设定自己的时程表。

 启动服务

 crond 服务的启动和自启动方法如下:

[root@localhost ~]# service crond restart
停止 crond: [确定]
正在启动 crond: [确定]
#重新启动crond服务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crond on
#设定crond服务为开机自启动

其实,在安装完成操作系统后,默认会安装 crond 服务工具,且 crond 服务默认就是自启动的。crond 进程每分钟会定期检查是否有要执行的任务,如果有,则会自动执行该任务。

crontab命令的访问控制

该命令和 at 命令类似,也是通过 /etc/cron.allow 和 /etc/cron.deny 文件来限制某些用户是否可以使用 crontab 命令的。而且原则也非常相似:

  • 当系统中有 /etc/cron.allow 文件时,只有写入此文件的用户可以使用 crontab 命令,没有写入的用户不能使用 crontab 命令。同样,如果有此文件,/etc/cron.deny 文件会被忽略,因为 /etc/cron.allow 文件的优先级更高。
  • 当系统中只有 /etc/cron.deny 文件时,写入此文件的用户不能使用 crontab 命令,没有写入文件的用户可以使用 crontab 命令。
  • 这个规则基本和 at 命令的规则一致,同样是 /etc/cron.allow 文件比 /etc/cron.deny 文件的优先级高,Linux 系统中默认只有 /etc/cron.deny 文件。

每个用户都可以实现自己的 crontab 定时任务,只需使用这个用户身份执行“crontab -e”命令即可。当然,这个用户不能写入 /etc/cron.deny 文件。

 语法格式及参数说明

crontab [ -u user ] file

crontab [ -u user ] { -l | -r | -e }

与此同时,表 1 罗列出了此命令常用的选项及功能。
 

表 1 crontab 命令常用选项及功能
选项功能
-u user用来设定某个用户的 crontab 服务,例如 "-u demo" 表示设备 demo
用户的 crontab 服务,此选项一般有 root 用户来运行。
-e编辑某个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内容。如果不指定用户,则表示编辑当前用户的 crontab 文件。
-l显示某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内容,如果不指定用户,则表示显示当前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内容。
-r 从 /var/spool/cron 删除某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如果不指定用户,则默认删除当前用户的 crontab 文件。 
-i在删除用户的 crontab 文件时,给确认提示。


其实 crontab 定时任务非常简单,只需执行“crontab -e”命令,然后输入想要定时执行的任务即可。不过,当我们执行“crontab -e”命令时,打开的是一个空文件,而且操作方法和 Vim 是一致的。那么,这个文件的格式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内容。文件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crontab -e
#进入 crontab 编辑界面。会打开Vim编辑你的任务
* * * * * 执行的任务

 这个文件中是通过 5 个“*”来确定命令或任务的执行时间的,这 5 个“*”的具体含义如表 2 所示。
 

表 2 crontab 时间表示
项目含义范围
第一个"*"一小时当中的第几分钟(minute)0~59
第二个"*"一天当中的第几小时(hour)0~23
第三个"*"一个月当中的第几天(day)1~31
第四个"*"一年当中的第几个月(month)1~12
第五个"*"一周当中的星期几(week)0~7(0和7都代表星期日)


在时间表示中,还有一些特殊符号需要学习,如表 3 所示。
 

表 3 时间特殊符号
特殊符号含义
*(星号)代表任何时间。比如第一个"*"就代表一小时种每分钟都执行一次的意思。
,(逗号)代表不连续的时间。比如"0 8,12,16***命令"就代表在每天的 8 点 0 分、12 点 0 分、16 点 0 分都执行一次命令。
-(中杠)代表连续的时间范围。比如"0 5 ** 1-6命令",代表在周一到周六的凌晨 5 点 0 分执行命令。
/(正斜线)代表每隔多久执行一次。比如"*/10****命令",代表每隔 10 分钟就执行一次命令。

 实例


当“crontab -e”编辑完成之后,一旦保存退出,那么这个定时任务实际就会写入 /var/spool/cron/ 目录中,每个用户的定时任务用自己的用户名进行区分。而且 crontab 命令只要保存就会生效,只要 crond 服务是启动的。知道了这 5 个时间字段的含义,我们多举几个时间的例子来熟悉一下时间字段,如表 4 所示。
 

表 4 crontab举例
时间含义
45 22 * * *命令在 22 点 45 分执行命令
0 17 * * 1命令在每周一的 17 点 0 分执行命令
0 5 1,15 * *命令在每月 1 日和 15 日的凌晨 5 点 0 分执行命令
40 4 * * 1-5命令在每周一到周五的凌晨 4 点 40 分执行命令
*/10 4 * * *命令在每天的凌晨 4 点,每隔 10 分钟执行一次命令
0 0 1,15  * 1命令在每月 1 日和 15 日,每周一的 0 点 0 分都会执行命令,注意:星期几和几日最好不要同时出现,因为它们定义的都是天,非常容易让管理员混淆


现在我们已经对这 5 个时间字段非常熟悉了,可是在“执行的任务”字段中都可以写什么呢?既可以定时执行系统命令,也可以定时执行某个 Shell 脚本,这里举几个实际的例子。

【例 1】让系统每隔 5 分钟就向 /tmp/test 文件中写入一行“11”,验证一下系统定时任务是否会执行。

[root@localhost ~]# crontab -e
#进入编辑界面
*/5 * * * * /bin/echo "11" >> /tmp/test

这个任务在时间工作中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可以很简单地验证我们的定时任务是否可以正常执行。如果觉得每隔 5 分钟太长,那就换成“*”,让它每分钟执行一次。而且和 at 命令一样,如果我们定时执行的是系统命令,那么最好使用绝对路径。
 

【例 2】让系统在每周二的凌晨 5 点 05 分重启一次。

[root@localhost ~]# crontab -e
5.5 * * 2 /sbin/shutdown -r now

如果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比较大,则建议每周重启一次,让系统状态归零。比如绝大多数游戏服务器每周维护一次,维护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重启,让系统状态归零。这时可以让我们的服务器自动来定时执行。

【例 3】在每月 1 日、10 日、15 日的凌晨 3 点 30 分都定时执行日志备份脚本 autobak.sh。

[root@localhost ~]# crontab -e
30.3 1,10,15 * * /root/sh/autobak.sh

这些定时任务保存之后,就可以在指定的时间执行了。我们可以使用命令来查看和删除定时任务,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crontab -l
#查看root用户的crontab任务
*/5 * * * * /bin/echo "11" >> /tmp/test
5.5 * * 2 /sbin/shutdown -r now
30.3 1,10,15 * * /root/sh/autobak.sh
[root@localhost ~]# crontab -r
#删除root用户所有的定时任务。如果只想删除某个定时任务,则可以执行“crontab -e”命令进入
#编辑模式手工删除
[root@localhost ~]# crontab -l
no crontab for root
#删除后,再查询就没有root用户的定时任务了

 注意事项

 在书写 crontab 定时任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 6 个选项都不能为空,必须填写。如果不确定,则使用“*”代表任意时间。
  • crontab 定时任务的最小有效时间是分钟,最大有效时间是月。像 2018 年某时执行、3 点 30 分 30 秒这样的时间都不能被识别。
  • 在定义时间时,日期和星期最好不要在一条定时任务中出现,因为它们都以天为单位,非常容易让管理员混淆。
  • 在定时任务中,不管是直接写命令,还是在脚本中写命令,最好都使用绝对路径。有时使用相对路径的命令会报错。

脚本无法执行问题

如果我们使用 crontab 来定时执行脚本,无法执行,但是如果直接通过命令(如:./test.sh)又可以正常执行,这主要是因为无法读取环境变量的原因。

解决方法:

  • 1、所有命令需要写成绝对路径形式,如: /usr/local/bin/docker。

  • 2、在 shell 脚本开头使用以下代码:

    #!/bin/sh
    
    . /etc/profile
    . ~/.bash_profile

    3、在 /etc/crontab 中添加环境变量,在可执行命令之前添加命令 . /etc/profile;/bin/sh,使得环境变量生效,例如:

    20 03 * * * . /etc/profile;/bin/sh /var/www/runoob/test.sh

系统的crontab设置

“crontab -e”是每个用户都可以执行的命令,也就是说,不同的用户身份可以执行自己的定时任务。但是有些定时任务需要系统执行,这时就需要编辑 /etc/crontab 这个配置文件了。

当然,并不是说写入 /etc/crontab 配置文件中的定时任务在执行时不需要用户身份,而是“crontab -e”命令在定义定时任务时,默认用户身份是当前登录用户。而在修改 /etc/crontab 配置文件时,定时任务的执行者身份是可以手工指定的。这样定时任务的执行会更加灵活,修改起来也更加方便。

那我们打开这个文件看看吧,如下:

[root@localhost ~]# vi /etc/crontab
SHELL=/bin/bash
#标识使用哪种Shell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指定PATH环境变量。crontab使用自己的PATH,而不使用系统默认的PATH,所以在定时任务中出现的
#命令最好使用大写
MAILTO=root
#如果有报错输出,或命令结果有输出,则会向root发送信息
HOME=/
#标识主目录
# For details see man 4 crontabs
#提示大家可以去“man 4 crontabs”查看帮助
# Example of job definition:
#.——————————— minute (0 - 59)
# |.———————— hour (0 - 23)
# | |.——————— day of month (1 - 31)
# | | |.———— month (1 - 12) OR jan,feb,mar,apr……
# | | | | .———day of week(0-6)(Sunday=0 or 7)OR sun,mon,tue,wed,thu,fri,sat
# | | | | |
# * * * * * user-name command to be executed
#分 时日月周执行者身份命令
#列出文件格式,并加入了注释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需要定时执行的工作写成脚本程序,并赋予执行权限,然后直接把这个脚本复制到 /etc/cron.{daily,weekly,monthly} 目录中的任意一个。比如,我需要让某个脚本每周执行,就把这个脚本复制到 /etc/cron.weekly/ 目录中。这样这个脚本就会每周执行一次,具体的执行时间要参考 anacron 的配置文件。

第二种方法就是修改 /etc/crontab 这个配置文件,加入自己的定时任务,不过需要注意指定脚本的执行者身份。例如:

[root@localhost ~]# vi /etc/crontab
…省略部分输出…
* * * * * root run-parts /root/cron/
#让系统每分钟都执行一次/root/cron/目录中的脚本,脚本执行者是root用户
#虽然在CentOS 6.x中不直接通过此配置文件调用/etc/cron.{daily,weekly,monthly}这些目录,但是run-parts脚本还是可以使用的。所以我完全可以参照CentOS 5.x的方法来写定时任务
#使用run-parts脚本调用并执行/root/cron/目录中所有的可执行文件
[root@localhost ~]# mkdir cron
#建立/root/cron/目录
[root@localhost cron]# vi /root/cron/hello.sh
#/bin/bash
echo "hello" >> /root/cron/hello.log
#在/root/cron/hello.log文件中写入“hello”
[root@localhost cron]# chmod 755 hello.sh
#赋予执行权限
#因为hello.sh脚本放入了/root/cron/目录中,所以每分钟执行一次。

只要保存 /etc/crontab 文件,这个定时任务就可以执行了。当然要确定 crond 服务是运行的。

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具体看个人的习惯。不过,要想修改 /etc/crontab 文件,必须是 root 用户,普通用户不能修改,只能使用用户身份的 crontab 命令。

系统自带的计划任务

[root@lamp-test cron.d]# ls /etc/cron.*
/etc/cron.deny

/etc/cron.d:
0hourly

/etc/cron.daily:  每天需要执行的脚本
logrotate  man-db.cron

/etc/cron.hourly:  每小时需要执行的脚本
0anacron

/etc/cron.monthly:  每个月需要执行的脚本

/etc/cron.weekly: 每周执行的脚本

[root@lamp-test cron.daily]# pwd
/etc/cron.daily
[root@lamp-test cron.daily]# ls
logrotate  man-db.cron

anacron服务

弥补cron在系统关机后不能执行计划任务的问题
    不能替代cron
    按天、周或月为单位去检查系统未进行的cron任务
    /var/spool/anacron
    服务名称:/etc/init.d/anacrond
    开机时自动运行,然后将未执行的计划任务执行一遍后,anacron 就会自动停止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