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入门知识大全-1

磁盘分区 (Disk Partitioning)

  • 基本流程: 通常先分区,再格式化

  • 格式化 (Formatting): 建立文件系统的过程。

    • 文件系统 (File System): 定义了如何在硬盘上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将硬盘划分为逻辑上的“小格子”。不同的文件系统划分方式不同。

    • 示例: FAT16, FAT32, NTFS, ext2。

    • 兼容性: 不同文件系统通常不兼容。

  • 数据存储: 类似于哈希表,数据不是连续存放,而是稀疏分布在硬盘的各个“小格子”中。磁盘整理可以优化数据存放位置。

  • 分区目的: 可以在同一块硬盘上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或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

  • 分区信息记录: 硬盘的分区信息记录在硬盘的第一个扇区(通常是第一个柱面的第一个磁道的第一个扇区)的主引导记录 (MBR) 中的分区表 (Partition Table) 里。

    • 重要性: 分区表记录着每个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 破坏后果: 分区表被破坏会导致操作系统无法识别分区,数据看似丢失 (除非使用数据恢复工具)。

    • CIH病毒: 曾有病毒(如CIH)通过破坏分区表来损坏硬盘数据。

  • 分区类型 (Windows 示例):

    • 主分区 (Primary Partition): 通常用于安装操作系统。

    • 扩展分区 (Extended Partition): 一个特殊的非格式化分区,用于容纳逻辑分区。一块硬盘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

    • 逻辑分区 (Logical Partition): 在扩展分区内部划分的实际用于存储数据的分区。可以在一个扩展分区内划分多个逻辑分区。

  • 分区数量限制:

    • 硬盘的分区表(MBR)只能记录四条记录

    • 因此,一块硬盘最多只能有四个主分区或主分区加扩展分区的总和。

    • 逻辑分区的数量没有限制。

  • Windows 磁盘管理中的表示: 绿色通常代表扩展分区,蓝色代表主分区。扩展分区可以包含多个逻辑分区。

  • 数据存储方式: 类似于哈希表,数据不一定连续存放,可能稀疏分布。磁盘整理可优化存储。

  • 分区目的: 在同一硬盘上使用不同文件系统、安装多个操作系统等。

  • Linux 分区: 可以在某个分区中安装Linux。如果已有空白分区,可直接安装;如果原有分区不再使用,可擦除后格式化为Linux分区。

  • 全新硬盘安装 Linux: 如果是全新硬盘或整个硬盘都是其他系统,通常需要重新分区,这会导致原有数据丢失。

  • 无损分区工具: 一些工具可以在不丢失原有数据的情况下调整分区大小或重新划分分区,通常通过压缩和移动数据实现。

Linux 硬件管理:一切皆文件

  • 核心理念: 在 Linux 下,所有的硬件设备、文件、目录等都被视为文件

  • 文件类型 (在设备管理中):

    • 字符设备: 数据以字符流方式读写 (例: 键盘、打印机)。

    • 块设备: 数据以固定大小的数据块读写 (例: 硬盘、U盘、光驱)。

  • 好处: 简化编程,对设备的操作如同文件操作 (例: 向打印机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