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读ISO26262安全标准:功能安全管理,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进阶学习—网络安全热修复原理

下文的表中,一些方法的推荐等级说明:
“++”表示对于指定的ASIL等级,高度推荐该方法;
“+” 表示对于指定的ASIL等级,推荐该方法;
“o” 表示对于指定的ASIL等级,不推荐该方法。

1 安全生命周期

安全生命周期包含了在概念阶段、产品开发、生产、运行、维护和报废期间的主要安全活动,而计划、协调和记录安全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安全活动是关键的管理任务。允许根据实际项目需求对安全生命周期进行裁剪。
这里有个相关项(item)的概念,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功能单元,比如电驱系统。

功能安全管理分为几个阶段:概念阶段、产品开发阶段、生产发布之后的阶段。

1.1 概念阶段

在概念阶段,要完成这几件事:
(1)定义相关项item
安全生命周期的初始任务是对相关项(item)的功能、接口、环境条件、法规要求、已知危害等进行描述,以确定它的边界、接口,以及与其它相关项、要素、系统和部件相关的条件。
(2)安全生命周期启动
在完成相关项定义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所开发的相关项是一个全新的开发,还是对现有相关项的修改,来启动安全生命周期。
如果是对现有相关项的修改,可以根据(1)得到的影响分析的结果用于对安全生命周期进行裁剪。
(3)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hazard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 HaRa
在本阶段,进行以下操作。
首先,通过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来预测,与该相关项相关的危害事件所处工况的暴露概率、危害事件的可控性和严重度,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危害事件的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然后,通过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来确定相关项的安全目标。安全目标(safety goal)是相关项的最高层面的安全要求,将所确定的危害事件(hazardous event)的ASIL等级分配给相应的安全目标。后续阶段和子阶段中详细的安全要求就是来自于安全目标,这些安全要求会继承相应安全目标的ASIL等级。
(4)功能安全概念(functional safety concept) – FSC
功能安全概念是通过分配给相关项(item)要素(element)的功能安全要求(functional safety requirement)来定义的。如果能够对涉及的其它技术或与外部措施接口的期望行为进行确认,功能安全概念可包括其它技术或与外部措施的接口

1.2 产品开发阶段

在产品开发阶段,要做这几件事:
(1)产品开发
(2)安全确认
(3)功能安全评估
(4)生产发布

产品开发包括系统/硬件/软件几个方面的开发,这几个方面的流程都要遵循V模型的概念。

  1. 系统层面:
    系统开发流程的V模型,左侧包含技术安全要求的定义、系统架构、系统设计和实现,右侧包含集成、验证、确认和功能安全评估。 软硬件接口要在该阶段定义清楚,形成HSI文档。
    从系统层面来说,包括了对其它几个阶段发生活动的确认。
    (1) 确认功能安全概念FSC的技术实现。
    (2) 确认外部措施的有效性,以及能达到的性能。比如,附加的车载装置如动态稳定控制器或防爆轮胎,以及道路防护置如防撞栏或隧道消防系统等,不在本标准使用范围,因此可作为外部措施加以考虑。
    (3) 确认人员的反应,这里可以指驾驶员,包括可控性和操作任务。可控性指HaRa分析中,驾驶员或其他涉险人员控制危害情况能力的可信度。
  2. 硬件层面: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网络安全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网络安全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网络安全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X:vip204888 (备注网络安全获取)
img

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X:vip204888 (备注网络安全获取)**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VACYPlIp-1712603144803)]

  • 8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ndroid安全架构深究》一文主要讲解了Android系统的安全架构。Android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对其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介绍了Android系统的四个核心组件,包括Linux内核、硬件驱动和抽象层、应用框架和应用程序,这四个组件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Android的整体安全网络。 文章指出,Linux内核是Android安全网络的核心,负责提供整个系统的基本服务。硬件驱动和抽象层负责与硬件设备的交互,应用框架则是整个系统的接口层,负责协调不同组件之间的工作,应用程序则运行在最高层,是整个系统的最终用户界面。由于这四个组件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Android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权限管理、应用签名、沙盒机制、安全隔离和加密技术等等。其中,应用签名可以保证应用程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沙盒机制和安全隔离可以防止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干扰和信息泄露,而加密技术则可以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 综上所述,Android安全架构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多个组件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只有采取全面的安全策略,才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随着Android系统的普及和发展,未来的安全挑战也会越来越严峻,因此,研究Android安全架构的相关问题,对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