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社交活动。重庆也有一些地方很适合跑步,一起来看看都是哪里吧。
渝中区
大田湾体育场
优点:重庆体育地标
大田湾体育场,这座1951年在贺龙主持下修建的体育场、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座甲级体育场,是重庆体育的地标,在此健身别有一番感受。目前,大田湾体育场经过翻修,铺上了塑胶地面,十分适合跑步。运动技术学院和体校的运动员也在此训练,可见场地的专业程度。
提示:只有晨间开放。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需要为运动技术学院和体校的运动员腾出训练场地,体育场只在早上6点半至8点半对外开放,运动爱好者需要注意开放时间。
渝北区
龙头寺公园
优点:闹中取静
龙头寺公园就像闹市中的一个小乐园,跑道周边的植被、供人休息的座椅都十分齐全。不少跑步团队的集体活动,也会选择在此进行。以渝跑团为例,平时大家都有各自熟悉的跑步线路,但团队成立周年庆的跑步活动,就曾选择在龙头寺公园举行。
提示:路面是地砖,常见的跑道种类主要为塑胶地、土路、草地、沥青、水泥、地砖,跑步时对膝盖的保护程度依次递减,“最好的是塑胶、土路、草地、沥青,而水泥和地砖都比较硬。”龙头寺公园的跑道以地砖为主,跑友在进行锻炼时,需注意保护膝盖。
江北区
石子山体育公园
优点:道路材质好
石子山体育公园环境舒适,除了可以跑步,公园内还有篮球、网球等运动场地。公园内有一个塑胶场地的操场,公园内的道路也为塑胶路,坡度不大,十分适合跑步。
提示:操场只能晨跑,虽然有一个塑胶场地的操场,但只在早上开放,要想跑步的跑友只能赶早。
滨江路
◆ ◆ ◆ ◆ ◆
南滨路、北滨路、长滨路
优点:道路条件好
滨江路适合跑步,除了有长长的道路,还有沿途的风景。重庆举办的四届马拉松都选择在滨江路边,被称为“中国马拉松赛最美赛道”之一,就是最好的证明。
北部新区
◆ ◆ ◆ ◆ ◆
照母山公园
优点:风景美空气好
照母山交通方便,任何主城的核心地带到这里都很便利。另外,照母山公园面积大、跑步路线长,跑道基本是沥青路面,可选择的跑步路段很多。“公园的出入口多,随时上山看到公路就可以跑步”,江毅表示,照母山最大的优点是环境,“照母山风景很好,景色四季分明,最好的一点是空气很好。”
提示:坡度大,需要慢跑,照母山风景好,但路面坡度相对较大,对跑者的膝盖有一定的考验。对此,江毅建议跑步速度尽量慢,不论是上坡还是下坡,都不宜跑太快。
沙坪坝区
各大高校
优点:操场很适合跑步
学校操场,无疑是最适合长跑锻炼的场所之一。没有车辆和行人,全天都可以锻炼,以圈为计数单位,也方便跑者记录自己的跑步距离。沙坪坝各大高校聚集,给了跑者很多就近锻炼的选项。同时,高校学生大多喜欢锻炼,营造了非常好的跑步氛围。
提示:塑胶地最适合跑步,长跑有益于健康,但对跑者的膝盖会有损耗,因此选择有缓冲作用的地面,十分重要。江毅表示,最好的跑步路面是塑胶地,其次是土路,草地和沥青路。各大高校的跑道多为上述道路,十分适合长跑。
九龙坡区
奥体、巴国城公园
优点:交通方便、环境优美
奥体交通便利,不论是乘坐公交车、轻轨还是自己驱车前往,都十分方便。同时,奥体作为全民健身的“集结点”,运动氛围浓,在围着场地慢跑时,很容易被周围的运动气氛所带动。
巴国城公园环境优美,跑道两边有很多植被,适宜跑步。“跑道一圈有1.3公里,起伏也不是很大,很适合跑步。”渝跑团创建人江毅对市内各个长跑地点都十分熟悉,其表示奥体和巴国城公园的跑道都为沥青路,有较好的缓冲,对膝盖的保护比较好。
提示:奥体不适合夜跑,交通方便,氛围浓厚,奥体每天都会吸引大批爱好者前来进行跑步、篮球、足球、游泳、网球等锻炼。项目多,市民多,这也让奥体的道路两旁的停车较多。“奥体比较适合晨跑,到了晚上,路上的车多了,对夜跑有一定局限性。”江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