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推文我们掌握了apache监控与调优技术,今天学习日志文件分析知识。后续文章都会系统分享干货,带大家从0到1学会性能测试。
为了有效地管理web服务器,以及获取有关服务器活动和性能相关的数据反馈。Apache HTTP Server提供了非常全面和灵活的日志功能。这里主要介绍如何配置日志文件以及理解日志文件中所包含的内容。
日志文件有两类:access_log日志文件和error_log日志文件。
01access_log日志文件
access_log日志文件主要是记录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所有请求信息。access_log日志文件所在位置由customLog指令设置,其指令语法如下:
CustomLog "logs/access_log" common
设置access_log日志文件格式可以使用LogFormat指令,日志的格式设置参数如下:
LogFormat "%h %l %u %t \"%r\" %>s %b \"%{Referer}i\" \"%{User-Agent}i\"" combined
LogFormat "%h %l %u %t \"%r\" %>s %b" common
日志格式设置有两种:common和combined。一般我们使用的是默认的common格式。
上面是日志记录内容的格式定义,格式是由百分号和相关指令组成,每个指令都表示服务器的一条特定的日志信息,文字字符也以字符串复制到日志输出中,如果要表示引号字符必须使用反斜杠进行转义,以防止将其解释为格式字符串的结尾。
common格式的日志内容如下:
192.168.40.134 - - [19/Oct/2019:16:23:19 +0800] "GET /ecshop3/images/201605/thumb_img/62_thumb_G_1462952557730.jpg HTTP/1.1" 200 2064
192.168.40.134 - - [19/Oct/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