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管理需求背景
1、带宽资源被非关键应用大量占用:
2、传统的缓存丢包式的流控无法控制P2P下行流量:
3、空闲时带宽利用率低:
4、一刀切的流量控制手段,影响员工使用体验:
主流的流量管控技术:
流量检测方法
应用检测技术
应用控制技术
识别控制组网模式
流量检测方法:
主动检测方法 | 被动检测方法 | |
检测过程 | 使用网络爬虫(Crawler),像普通网络节点一样,主动加入网络,尽可能多的获取相关的网络特性,搜集IP地址集、端口号及所有元数据信息。 |
通常是在网络的不同位置部署一定数量的测量点,使用特定的软、硬件设备被动监测相关P2P流量信息。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代表性,测量点通常位于骨干网络的核心路由器或某个ISP网络的边缘出口。 |
作用 | 主要用于测量网络拓扑、延迟、内容可用性、上传/下载等微观行为特性。 |
主要用于测量P2P网络的流量大小、连接数量、连接持续时间等宏观流量特性。 |
优点 | 直接获取网络的特征信息,具有可行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 |
①
被动测量方法信息既不会增加网络负载,也不会对PEER本身造成影响。
②
可以用于测量多种P2P应用,通用性较好。
③
通过控制测量点的位置,还可以给出P2P流量对特定网络区域的影响。
|
缺点 |
①
需要相当的先验知识。
②
仅针对特定应用测量,通用性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