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码在最后)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2.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3. 课程设计总体方案及分析
  4. 结束语
  5. 附录(源代码)
  6. 参考文献

1.课程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各种数据的组织方法、存储方法及在各种数据结构上执行操作算法学科。此次“数据结构实验系统”,把所有重要算法合并为一个大的实验系统,该系统设计有选择式菜单,可以通过选择菜单的各项来执行对应的算法。即课程设计的目的为理解整个数据结构的知识,并且了解如何将多个功能模块组合成为一个应用程序,使我们能使用数据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来提高编写程序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2.1问题描述    

1各个子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总的数据结构实验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2怎样将多个子系统组装在一起成一个数据结构实验系统。

(3)怎样面对各种特殊情况或实验数据。

2.2设计要求

  1. 整个系统全部采用菜单控制。
  2. 一级菜单为各子系统的名称,二级菜单为每个子系统的算法(个别的在二级菜单下建立三级菜单)。
  3. 系统全部采用中文提示的人机交互方式工作。
  4. 完成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
  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课程设计总体方案及分析

3.1 问题分析

 (1)将各模块功能要求相对独立,即对系统维护、系统扩充是非常有利的,通过选择菜单来执行各模块也十分方便,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步骤调试程序,来解决检验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首先,调试各子系统的各程序,直到无错误为止,调试时每个函数再分别调试,直到整个程序全部通过,然后再来调试运行主调函数。在调试主调过程中,如果直接将所有的头文件都包含在实验系统主函数时,若程序有太多问题就不容易找到出现问题的地方。所以在调试整个系统时,要先将文件包含命令只添加一个头文件。

(2)怎样将各个子系统组装在一起成一个数据结构实验系统涉及到c语言的多个源代码文件的大程序结构的知识。main()里的代码太长了适合分成几个函数,一个源代码文件太长了适合分成几个文件,可是两个独立的源代码文件不能编译成可执行的程序。解决以上问题即解决了本次课设主要面对的问题。本次课设我运用的软件是Visual Studio 2022,首先打开视图点击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再在源文件添加现有项的所有功能模块,把每个void main()转化为普通的功能函数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3)第三个问题,即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用特殊的数据来测试功能并不断完善,如线性表中在已经销毁的情况下是否还能销毁、在清空的条件下是否还能删除...这样才能实现好的算法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次数据结构实验系统的第一层模块,其结构如图所示:

第二层模块结构:

      

3.3 测试数据与结果

设计选择式菜单如下:

以下对7个子系统分别进行测试

  1. 主菜单输入1进入链式线性表子系统,并对基础功能测试12组:

运行结果时,首先显示菜单,然后由用户输入数字0~11进行各种操作。

当在菜单中选择1时,由用户输入线性表长度,按此表长度建立线性表。

当在菜单中选择2时,插入一个元素,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3时,从链表中删除一个元素,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4时,在链表中按位置查找一个元素。让用户输入一个链表中的位置,得到当前位置的元素值,结果如下:

⑤当在菜单中选择5时,在链表中按元素的值进行查找。让用户输入一个元素值,得到该元素值在链表中的位置,结果如下:

⑥当在菜单中选择6时,输出该链表中的元素个数(即表长),结果如下:

⑦当在菜单中选择7时,在链表中按位置求元素的直接前驱。让用户输入一个链表中的位置,得到当前位置的前驱,结果如下:

⑧当在菜单中选择8时,在链表中按位置求元素的直接后继。让用户输入一个链表中的位置,得到当前位置的后继,结果如下:

⑨当在菜单中选择9时,遍历链表,结果如下:

⑩当在菜单中选择10时,清空链表,结果如下:

⑪当在菜单中选择11时,销毁链表,结果如下:

⑫当在菜单中选择0时,返回主菜单。

(2)以下是链式线性表子系统的特殊情况测试,包括删除、查找、求前驱后继以及求表长的特殊情况测试共11组:

①在表长以外的位置使用删除元素功能:

②在使用清空链表功能后使用删除元素功能:

③在使用位置查找功能时输入表外位置:

④在使用清空链表的功能后输入位置查找元素:

⑤输入表中不存在的元素值来查找:

⑥在空表的情况下输入值进行查找:

⑦求空表的表长:

⑧求前驱时输入第一个元素:

⑨空表求前驱:

⑩求后继时输入最后一个元素:

⑪求后继时输入表外位置:

以上测试全部成功,功能正常运行。

(3)主菜单输入2进入顺序线性表子系统,并对基础功能测试12组:

(菜单和链式线性表一样,故省略菜单的图片)

当在菜单中选择1时,由用户输入线性表长度,按此表长度建立线性表。

当在菜单中选择2时,插入一个元素,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3时,从链表中删除一个元素,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4时,在链表中按位置查找一个元素。让用户输入一个链表中的位置,得到当前位置的元素值,结果如下:

⑤当在菜单中选择5时,在链表中按元素的值进行查找。让用户输入一个元素值,得到该元素值在链表中的位置,结果如下:

⑥当在菜单中选择6时,输出该链表中的元素个数(即表长),结果如下:

⑦当在菜单中选择7时,在链表中按位置求元素的直接前驱。让用户输入一个链表中的位置,得到当前位置的前驱,结果如下:

⑧当在菜单中选择8时,在链表中按位置求元素的直接后继。让用户输入一个链表中的位置,得到当前位置的后继,结果如下:

⑨当在菜单中选择9时,遍历链表,结果如下:

⑩当在菜单中选择10时,清空链表,结果如下:

⑪当在菜单中选择11时,销毁链表,结果如下:

⑫当在菜单中选择0时,返回主菜单。

(4)以下是顺序线性表子系统的特殊情况测试,包括清空、销毁、删除、查找、插入、求表长以及遍历的特殊情况测试共8组:

①在已清空线性表的情况下清空线性表:

②在已销毁线性表的情况下销毁线性表:

③在已销毁线性表的情况下清空线性表:

④在已清空/销毁线性表的情况下删除元素:

⑤在已清空/销毁线性表的情况下查找元素:

⑥在已清空/销毁线性表的情况下求前驱后继:

⑦在已清空/销毁线性表的情况下插入元素:

⑧在销毁线性表后进行显示表长和遍历的功能:

以上测试全部成功,功能正常运行。

(5)主菜单输入3进入栈子系统,并对基础功能测试8组:

运行结果时,首先显示菜单,然后由用户输入数字0~7进行各种操作。

当选择“1”时,完成栈的初始化操作。

当选择“2”时,进行入栈操作。输入要入栈的元素个数和各个元素值,完成入栈操作,本程序可反复进行入栈操作。

当选择“3”时,进行出栈操作。输入要出栈的元素个数,完成出栈操作,程序显示出栈的元素顺序,本程序可反复进行出栈操作。

当选择“4”时,取栈顶元素值并显示。

当选择“5”时,从栈顶元素开始输出栈中的每个元素值。

当选择“6”时,进行十——二进制之间的转换。输入一个十进制整数,输出对应的二进制数。

当选择“7”时,进行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并求其值的算法。从键盘输入一个算术表达式,以回车结束。程序会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并输出该表达式的结果。

当选择“0”时,返回主菜单。

以上测试全部成功,功能正常运行。

(6)主菜单输入4进入二叉树子系统,并对基础功能测试10组:

如下图建立二叉树:

运行结果时,首先显示菜单,然后由用户输入数字0-9进行各种操作。

当在菜单中选择1时,建立二叉树,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2时,用广义表表示法显示刚建立的二叉树,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3时,输出该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4时,输出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5时,输出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6时,输出该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序列,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7时,输出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目,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8时,输出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目,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9时,输出该二叉树的深度,运行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0时,返回主菜单。

以上测试全部成功,功能正常运行。

(7)主菜单输入5进入图子系统,并对基础功能测试15组:

建立如下一个无向图一个有向图:

运行结果时,首先显示菜单,然后由用户输入数字0-7进行各种操作。

当在菜单中选择1时,建立图的运行结果如下(有向图):

当在菜单中选择2时,用深度优先搜索方法访问图的每个顶点,在选择某一顶点为起始顶点后,输出以该顶点为起始点的深度优先搜索序列,可反复选择该菜单来以图中各顶点为起始点进行深度优先搜索。运行两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3时,用广度优先搜索方法访问图的每个顶点。在选择某一顶点为起始顶点后,输出以该顶点为起始点的广度优先搜索序列,可反复选择菜单来以图中各顶点为起始点进行广度优先搜索。运行两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4时,插入顶点。运行一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5时,删除顶点。运行两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6时,插入边。运行一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7时,删除边。运行一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1时,建立图的运行结果如下(无向图):

当在菜单中选择2时,用深度优先搜索方法访问图的每个顶点,在选择某一顶点为起始顶点后,输出以该顶点为起始点的深度优先搜索序列,可反复选择该菜单来以图中各顶点为起始点进行深度优先搜索。运行两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3时,用广度优先搜索方法访问图的每个顶点。在选择某一顶点为起始顶点后,输出以该顶点为起始点的广度优先搜索序列,可反复选择菜单来以图中各顶点为起始点进行广度优先搜索。运行两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4时,插入顶点。运行一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5时,删除顶点。运行一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6时,插入边。运行一次结果如下:

当在菜单中选择0时,返回主菜单

以上测试全部成功,功能正常运行。

(8)主菜单输入6进入查找子系统,先对其基础功能测试5组,再对二叉排序树子系统测试5组

当选择“4”时,进入二叉排序树子菜单,显示如下:

当选择“0”时,返回数据结构实验系统的主菜单

当选择“1”时,由用户输入表的长度及关键字,建立查找表,输入一个要查找的关键字,显示该关键字在表中的位置(或不在表中)。

当选择“2”时,由用户输入表的长度及有序的关键字,建立有序查找表。输入一个要查找的关键字,显示该关键字在表中的位置(或不在表中)。

当选择“3”时,由用户输入表的长度,并输入一个块内无序,块间有序的关键字序列,建立查找表和索引表,并显示自动建立的索引表信息。输入一个要查找的关键字,显示该关键字在表中的位置(或不在表中)。

当选择“4”时,进入二叉排序树的子菜单,子菜单显示如下:

输入0-4选择要执行的操作。

当选择“1”时,建立一个二叉排序树,建立成功后用广义表法显示该二叉排序树。

当选择“2”时,在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新元素,并显示插入后的二叉排序树。

当选择“3”时,在二叉排序树中删除一个元素,并显示删除后的二叉排序树。

当选择“4”时,在二叉排序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显示该元素是否在二叉排序树中。

以上测试全部成功,功能正常运行。

(9)主菜单输入7进入排序子系统,并对基础功能测试9组

运行结果时,首先显示菜单,然后由用户输入数字0-8进行各种操作。

①当选择“1”时,输入排序表的表长,然后输入各记录的关键字,建立排序表。然后,在下面2-7的各选项中都要先选择1后再选择各排序算法选项,可以输出排序后的各关键字。

②当选择“2”时,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显示排序后的顺序结果。

③同理,更新排序数据,当选择“3”时,进行希尔插入排序,显示排序后的顺序结果。

④同理,更新排序数据,当选择“4”时,进行冒泡排序,显示排序后的顺序结果。

⑤同理,更新排序数据,当选择“5”时,进行快速排序,显示排序后的顺序结果。

⑥同理,更新排序数据,当选择“6”时,进行直接选择排序,显示排序后的顺序结果。

⑦同理,更新排序数据,当选择“7”时,进行堆排序,显示排序后的顺序结果。

⑧同理,更新排序数据,当选择“8”时,进行归并排序,显示排序后的顺序结果。

⑨当选择“0”时,返回主菜单。

以上测试全部成功,功能正常运行。

4.结束语

本次课程设计为数据结构实验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工作:一、根据需求提出了三个问题,并分析问题,然后进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二、将所学的各实验程序合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实验系统”。三、逐步进行测试。课设经过基本的功能测试和特殊情况的检验后,测试全部通过,功能正常运行。此次课程设计的核心就是将各个子系统整合在一起,并且考虑算法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建立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意识。通过阅读配套书籍的第十章10.1.1系统模块设计规则知识,进行模块和模块设计、模块结构图和功能设计,考虑设计优化原则即“一、耦合越低,系统独立性越强;内聚性越高,系统独立性越强;因此我们要使模块内部自身联系紧密,模块外部相互之间的信息联系尽可能减少。二、整个模块的设计即以流程图为依据,根据功能需求从上层开始层层分解,直到抽象具体化为止。”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更好的设计系统与程序,完成此次课程设计。

5. 附录(源代码)

主菜单:

链式存储结构线性表:

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

栈子系统:

图子系统:

参考文献

 【1】刘畅,姚学峰.数据结构【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6.

 【2】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 12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数据结构》实验题目 实验一 学生成绩管理(链表) 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单链表操作的基本算法实现。  实现功能:以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为存储结构,实现如下学生成绩管理的设计要求。  实验机时:6  设计要求: (1)定义学生成绩链表结点结构类型,以xscjList和*XscjLink命名,数据域:学号NO、姓名Name、手机号MTel、邮箱地址Email、籍贯 BornAddr、A分成绩AScore、B分成绩BScore,指针域:*next; (2)实现创建学生成绩链表函数void Build(XscjLink &T),输入学号、姓名、手机号、邮箱地址、籍贯、A分成绩、B分成绩,建议用文件操作来输入数据; (3)实现函数void Update(XscjLink T, char *Name, float *ScoreA),将姓名为Name的学生的A分成绩改为ScoreA; (4)实现输出学生成绩信息void OutPut(XscjLink T),输出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手机号、邮箱地址、籍贯、A分成绩、B分成绩; (5) 实现函数void Insert(XscjLink T, char *Name, char *No),插入学号为NO,姓名为Name学生信息,将链表中学号≤NO的结点放到该结点的前面,将学号>NO的结点放到该结点后面; (6)实现函数void Sort(XscjLink T),将该学生按照B分成绩进行非递减排序; (7)实现函数void Merge(XscjLink &T1;, XscjLink &T2;),将两个按B分成绩非递减排序的学生成绩单合并为一个按B分成绩非递增排序的通讯录,B分成绩相同且学号相同的成绩记录在结果中只保留一个;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超过两个链表的长度之和O(m+n); (8)实现函数int Count(XscjLink T);统计籍贯是“广州”的学生人数; (9)实现函数void MoveK(XscjLink T, int k),将学生成绩链表中倒数第k个结点之后的所有结点移到头结点后面(保持结点间的先后顺序),注意:严禁采用先计算链表长度n再减k(即n-k)的方法;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超过个链表的长度O(n); (10)实现函数void ReverseN(XscjLink T),将学生成绩链表的正中间位置结点之后的全部结点倒置,注意:严禁采用先计算链表长度n再除以2(即n/2)的方法;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超过个链表的长度O(n); (11)主控函数main()调用以上函数,分别输出(2)、(3)、(5)、(6)、(7)、(8)、(9)(10)处理后的链表内容、输出籍贯是“广州”的学生人数。 可能用到的函数: 从文件中读取学生成绩数据:fscanf(文件指针,"%s %s %s %s %s %f %f", p->NO, p->Name, p->Mtel, p->Email, p-> BornAddr, p->AScore, p->BScore); 输出学生成绩数据:printf("%s %s %s %s %s %f %f", p->NO, p->Name, p->Mtel, p->Email, , p-> BornAddr, p->AScore, p->BScore); 字符串赋值函数:char * strcpy(char *, const char *); 字符串比较函数:int strcmp(const char *, const char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定义学生成绩链表结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XscjNode { char NO[10]; //学号 char Name[16]; //姓名 char MTel[11]; //手机号 char EMail[16]; //邮箱地址 char BornAddr[20]; //籍贯(值域:"北京"、"上海"、"大连"等等,只写城市名称) float AScore; // A分成绩 float BScore; //B分成绩 struct XscjNode *next; //指针域 }XscjList, *XscjLink; 实验二 Huffman编码(二叉树) 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二叉树应用(Huffman编码)的基本算法实现。  实现功能:对输入的一串电文字符实现Huffman编码,再对Huffman编码生成的代码串进行译码,输出电文字符串。实现功能如下: • Huffman树的建立 • Huffman编码的生成 • 编码文件的译码  实验机时:10  设计思路: 数据结构: #define n 100 //叶子结点数 #define m 2*n-1 // Huffman树中结点总数 typedef struct { char data; 字符 int weight; //权值 int lchild , rchild , parent; //左右孩子及双亲指针 }HTNode; //树中结点类型 typedef HTNode HuffmanTree[m+1]; //0号单元不用 主要实现函数:  统计字符串中字符的种类以及各类字符的个数的函数  构造Huffman树的函数  Huffman编码的函数  建立正文的编码文件的函数  代码文件的译码函数  主函数 实验三 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 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内部排序算法的实现。  实现功能:编制一个演示内部排序算法比较的程序。要求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起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等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并通过样本数据比较各个算法的时空特性  实验机时:4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