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概述

1.网络,互联网和因特网之间的关系

先了解几个概念

若干结点(node)和链路(link)形成网络

就如我所画的图,该图就可以当作一个简单的有线链路网络

网络网络之间经过路由器来进行互联

若干网络经过多个路由器互联形成互联网(internet)

因特网(Internet)是当今最大的互联网

网络之间需要路由器来进行互联

internetInternet
通用名词专有名词
互连网(互联网)因特网
任意通信协议只能用TCP/IP协议
主机非主机
网络上的结点都可以当作主机路由器不是主机

2.三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分组交换

这是计算机网络交互用的最多的一种交互方式:

我们把表示消息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在网络传输从过程中,数据包的大小是有限制的,为了防止报文太长,所以我们将大的数据报文分割成多个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前面设置一个首部

首部包含了分组的目的地址,它包含了控制信息和数据,用于在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传输和交换。首部中包含了多个字段,例如目标地址、源地址、协议类型、数据包长度、序号、校验和等信息,这些信息都对数据包的传输和转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部的作用不仅仅是方便找到转发的目的地址,它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标识和识别数据包:首部中的标识符和序号字段用于标识和识别数据包,以便在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排序和重组。
  2. 确定数据包的长度和格式:首部中的数据包长度字段用于确定数据包的长度和格式,以便在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分割和重组。
  3. 指定协议类型和版本号:首部中的协议类型和版本号字段用于指定数据包所使用的协议类型和版本号,以便在网络中进行协议的识别和处理。
  4. 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首部中的校验和字段用于实现数据包的错误检测和纠正,以便在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可靠传输。

最后,到达目的地址后再把每个数据包中的首部取出来,组合成完整的报文

但是分组交换依然存在一些缺点:

  1. 传输延迟高:由于数据包需要在网络中进行分割和传输,因此会增加传输延迟。
  2. 处理复杂度高:分组交换需要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中进行数据包的处理和转发,因此需要更多的处理和存储资源。
  3. 安全性低:由于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速度进行传输,因此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数据窃听的威胁。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就没有分割成多个数据包了,而是整个报文进行传输,交换节点将报文整体接收完成后,才能查找转发表,将报文转发给下一个节点

三种交换方式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传输之前需要建立连接不需要建立连接不需要建立连接
结束传输的时候需要释放连接不需要释放连接不需要释放连接
整个报文直接交换整个报文直接交换分成多个数据包进行交换
电路交换的转发表是在通信开始之前建立的,而不是等待报文整体接收完成后再查找转发表。交换节点将报文整体接收完成后,才能查找转发表交换节点不用将报文整体接收完成后,才能查找转发表,它收到一个数据包就可以了

3.网络的覆盖范围

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
个域网PAN

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4.1速率

每秒传输多少比特

(比特)b基本单位
(字节)B1B = 8b
KB1KB = 2^10B
MB1MB = 2^10KB
GB1GB = 2^10MB
TB1TB = 2^10GB

速率的基本单位是比特/秒记作bit/s又叫做b/s又叫做bps

然后速率基本上都是什么兆比特每秒,千比特每秒啥啥啥的,所以要是你算出来是什么字节每秒啊,那么就再把它除以8

比如现在出一个题:

数据块大小为100MB,网卡的发送速率为100Mbps

问:网卡发送完该数据段所用的时间?

就是100MB/100Mbps 并不是直接等于8而是先化成

100* 2 ^20 * 8

/

100 * 10^6

最后结果应该是220*8/106

4.2带宽

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是:b/s

线路的带宽越宽,其所传输数据的最高数据率也就越高

数据传送速率 = min[主机接口速率,线路带宽,交换机或路由器的接口速率]

4.3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接口的实际数据量

受网络带宽的限制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eAStvUGE-1683875387862)(../../assets/image-20230510200511442.png)]

4.4时延

数据从网络的一端到另一端所耗费的时间

时延是由:

1.发送时延

2.传播时延

3.排队时延

4.处理时延

四大时延组成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6WTF35kI-1683875387863)(../../assets/image-20230510201549587.png)]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发送端,一个接收端和一台路由器


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是:源主机将分组发往传输线路所用的时间,计算公式

:分组长度/发送速率

发送速率 = min[主机接口速率,线路带宽,交换机或路由器的接口速率]


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是:发送端将分组的电信号在链路上传播的时间,计算公式

:信号长度/信号传输速率

信号传输速率:

自由空间中: 3*10^8m/s

铜线中:2.3*10^8m/s

光纤中:2*10^8m/s


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是:分组在路由器的输入队列和输出队列排队缓存所消耗的时间就是排队时延

无法计算


处理时延

处理时延是:指数据包在发送方的网络设备中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包括数据包的检查、校验和寻址等。

无法计算

例如下题目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NY4KxzR-1683875387863)(../../assets/image-20230510205725900.png)]

前面的(1000B/100Mb/s)*(980000B/(1000B-20B))算的是传输所有分组所需的时间

后面的1000B/100Mb/s *2 算的是分组在路由器中的排队和转发所需的时间

4.5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是传播时延带宽的乘积

表示:这样的链路所能容纳的比特数量

4.6往返时间(RTT)

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分组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接收端发来的相应确认分组为止,总共耗费的时间。

即:通信双方双向交互一次所耗费的时间

比如:

A和B是两个网络节点,数据包从A向B发送请求,B接收到请求后进行处理并返回应答数据包,A再收到应答数据包,整个过程中所用的时间间隔就是往返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是我在测试本地主机(即自己)与本地网络之间的连接状况。

其中往返时间小于1ms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g6t6kB2b-1683875387864)(../../assets/QQ图片20230512134325.png)]

这个我是在测试自己的电脑分别和bilibili.com还有flymetothemoon.cn的连接情况。

bilibili的延迟还比较小,flymetothemoon的延迟还比较大

卫星链路的往返时间较长36000km/(3x10^8)= 240ms

4.7利用率

链路利用率

某条链路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完全空闲的链路利用率为0

网络利用率

网络中所用链路的链路利用率的加权平均


某链路的利用率增大时,链路引起的时延就会增加

当网络的通信量较少时,产生的时延并不大,但在网络通信量不断增大时,分组在交换节点(路由器或交换机)中的排队时延会随之增大,因此网络引起的时延就会增大。

令D0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那么在理想的假定条件下,可用下式来表示D、D0和网络利用率U之间的关系。
D=D0/(1-U)

4.8丢包率

一定时间范围内,传播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分组数量的比率

分组丢失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被传输路径中的节点交换机 (例如路由器)或目的主机检测出误码而丢弃
2.节点交换机根据丢弃策略主动丢弃分组

丢包率可以反映网络的拥塞情况
无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0。
轻度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1%~4%。
严重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5%~15%。

5.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