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本地机yum源,chown命令,硬盘分区,虚拟机添加硬盘

Linux命令:
        (1)Linux yum 命令

          yum(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 Fedora 和 RedHat 以及 SUSE 中的 Shell 前端软件包管理器。基于 RPM 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 RPM 包并且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并且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件包,无须繁琐地一次次下载、安装。yum 提供了查找、安装、删除某一个、一组甚至全部软件包的命令,而且命令简洁而又好记。

yum语法

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

  • options:可选,选项包括-h(帮助),-y(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全部为 "yes"),-q(不显示安装的过程)等等。
  • command:要进行的操作。
  • package:安装的包名。

yum命令

  • 1. 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check-update
  • 2. 更新所有软件命令:yum update

  • 3. 仅安装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 4. 仅更新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update <package_name>

  • 5. 列出所有可安裝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list

  • 6. 删除软件包命令:yum remove <package_name>

  • 7. 查找软件包命令:yum search <keyword>

  • 8. 清除缓存命令:

    •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 headers
    •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 headers
    • yum clean, yum clean all (= yum clean package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
    • 下的软件包及旧的 headers

Linux yum命令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runoob.com/linux/linux-yum.html

​编辑 Linux 命令大全

(2)Linux rpm命令

Linux rpm 命令用于管理套件。

rpm(英文全拼:redhat package manager) 原本是 Red Hat Linux 发行版专门用来管理 Linux 各项套件的程序,由于它遵循 GPL 规则且功能强大方便,因而广受欢迎。逐渐受到其他发行版的采用。RPM 套件管理方式的出现,让 Linux 易于安装,升级,间接提升了 Linux 的适用度。

语法

rpm [-acdhilqRsv][-b<完成阶段><套间档>+][-e<套件挡>][-f<文件>+][-i<套件档>][-p<套件档>+][-U<套件档>][-vv][--addsign<套件档>+][--allfiles][--allmatches][--badreloc][--buildroot<根目录>][--changelog][--checksig<套件档>+][--clean][--dbpath<数据库目录>][--dump][--excludedocs][--excludepath<排除目录>][--force][--ftpproxy<主机名称或IP地址>][--ftpport<通信端口>][--help][--httpproxy<主机名称或IP地址>][--httpport<通信端口>][--ignorearch][--ignoreos][--ignoresize][--includedocs][--initdb][justdb][--nobulid][--nodeps][--nofiles][--nogpg][--nomd5][--nopgp][--noorder][--noscripts][--notriggers][--oldpackage][--percent][--pipe<执行指令>][--prefix<目的目录>][--provides][--queryformat<档头格式>][--querytags][--rcfile<配置档>][--rebulid<套件档>][--rebuliddb][--recompile<套件档>][--relocate<原目录>=<新目录>][--replacefiles][--replacepkgs][--requires][--resign<套件档>+][--rmsource][--rmsource<文件>][--root<根目录>][--scripts][--setperms][--setugids][--short-circuit][--sign][--target=<安装平台>+][--test][--timecheck<检查秒数>][--triggeredby<套件档>][--triggers][--verify][--version][--whatprovides<功能特性>][--whatrequires<功能特性>]

参数说明

  • -a  查询所有套件。
  • -b<完成阶段><套件档>+或-t <完成阶段><套件档>+  设置包装套件的完成阶段,并指定套件档的文件名称。
  • -c  只列出组态配置文件,本参数需配合"-l"参数使用。
  • -d  只列出文本文件,本参数需配合"-l"参数使用。
  • -e<套件档>或--erase<套件档>  删除指定的套件。
  • -f<文件>+  查询拥有指定文件的套件。
  • -h或--hash  套件安装时列出标记。
  • -i  显示套件的相关信息。
  • -i<套件档>或--install<套件档>  安装指定的套件档。
  • -l  显示套件的文件列表。
  • -p<套件档>+  查询指定的RPM套件档。
  • -q  使用询问模式,当遇到任何问题时,rpm指令会先询问用户。
  • -R  显示套件的关联性信息。
  • -s  显示文件状态,本参数需配合"-l"参数使用。
  • -U<套件档>或--upgrade<套件档> 升级指定的套件档。
  • -v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 -vv  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便于排错。
  • -addsign<套件档>+  在指定的套件里加上新的签名认证。
  • --allfiles  安装所有文件。
  • --allmatches  删除符合指定的套件所包含的文件。
  • --badreloc  发生错误时,重新配置文件。
  • --buildroot<根目录>  设置产生套件时,欲当作根目录的目录。
  • --changelog  显示套件的更改记录。
  • --checksig<套件档>+  检验该套件的签名认证。
  • --clean  完成套件的包装后,删除包装过程中所建立的目录。
  • --dbpath<数据库目录>  设置欲存放RPM数据库的目录。
  • --dump  显示每个文件的验证信息。本参数需配合"-l"参数使用。
  • --excludedocs  安装套件时,不要安装文件。
  • --excludepath<排除目录>  忽略在指定目录里的所有文件。
  • --force  强行置换套件或文件。
  • --ftpproxy<主机名称或IP地址>  指定FTP代理服务器。
  • --ftpport<通信端口>  设置FTP服务器或代理服务器使用的通信端口。
  • --help  在线帮助。
  • --httpproxy<主机名称或IP地址>  指定HTTP代理服务器。
  • --httpport<通信端口>  设置HTTP服务器或代理服务器使用的通信端口。
  • --ignorearch  不验证套件档的结构正确性。
  • --ignoreos  不验证套件档的结构正确性。
  • --ignoresize  安装前不检查磁盘空间是否足够。
  • --includedocs  安装套件时,一并安装文件。
  • --initdb  确认有正确的数据库可以使用。
  • --justdb  更新数据库,当不变动任何文件。
  • --nobulid  不执行任何完成阶段。
  • --nodeps  不验证套件档的相互关联性。
  • --nofiles  不验证文件的属性。
  • --nogpg  略过所有GPG的签名认证。
  • --nomd5  不使用MD5编码演算确认文件的大小与正确性。
  • --nopgp  略过所有PGP的签名认证。
  • --noorder  不重新编排套件的安装顺序,以便满足其彼此间的关联性。
  • --noscripts  不执行任何安装Script文件。
  • --notriggers  不执行该套件包装内的任何Script文件。
  • --oldpackage  升级成旧版本的套件。
  • --percent  安装套件时显示完成度百分比。
  • --pipe<执行指令>  建立管道,把输出结果转为该执行指令的输入数据。
  • --prefix<目的目录>  若重新配置文件,就把文件放到指定的目录下。
  • --provides  查询该套件所提供的兼容度。
  • --queryformat<档头格式>  设置档头的表示方式。
  • --querytags  列出可用于档头格式的标签。
  • --rcfile<配置文件>  使用指定的配置文件。
  • --rebulid<套件档>  安装原始代码套件,重新产生二进制文件的套件。
  • --rebuliddb  以现有的数据库为主,重建一份数据库。
  • --recompile<套件档>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rebulid"参数类似,当不产生套件档。
  • --relocate<原目录>=<新目录>  把本来会放到原目录下的文件改放到新目录。
  • --replacefiles  强行置换文件。
  • --replacepkgs  强行置换套件。
  • --requires  查询该套件所需要的兼容度。
  • --resing<套件档>+  删除现有认证,重新产生签名认证。
  • --rmsource  完成套件的包装后,删除原始代码。
  • --rmsource<文件>  删除原始代码和指定的文件。
  • --root<根目录>  设置欲当作根目录的目录。
  • --scripts  列出安装套件的Script的变量。
  • --setperms  设置文件的权限。
  • --setugids  设置文件的拥有者和所属群组。
  • --short-circuit  直接略过指定完成阶段的步骤。
  • --sign  产生PGP或GPG的签名认证。
  • --target=<安装平台>+  设置产生的套件的安装平台。
  • --test  仅作测试,并不真的安装套件。
  • --timecheck<检查秒数>  设置检查时间的计时秒数。
  • --triggeredby<套件档>  查询该套件的包装者。
  • --triggers  展示套件档内的包装Script。
  • --verify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q"参数相同。
  •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 --whatprovides<功能特性>  查询该套件对指定的功能特性所提供的兼容度。
  • --whatrequires<功能特性>  查询该套件对指定的功能特性所需要的兼容度。

搭建本地yum源

(1)下载 Centos-7-X86_64-DVD-2009.iso

https://mirrors.bfsu.edu.cn/centos/7.9.2009/isos/x86_64/CentOS-7-x86_64-DVD-2009.iso

 上传iso

创建挂载镜像的文件夹

mkdir -p /mnt/iso

挂载镜像到指定的文件夹

mount -o loop /data/CentOS.iso /mnt/iso/

 备份原yum源

cp /etc/yum.repos.d/redhat.repo /etc/yum.repos.d/redhat.repo.bak

 删除原yum源

[root@localhost ~]# cd /etc/yum.repos.d/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ls
redhat.repo  redhat.repo.bak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rm -rf redhat.repo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ls
redhat.repo.bak

 新建本地源文件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vim /etc/yum.repos.d/local.repo

 添加内容

[base]
name=Server
baseurl=file:///mnt/iso
enabled=1
gpgcheck=0

 清除原yum源并生成缓存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yum list

 chown 、chmod命令每一个参数的含义。

一、chmod每个参数的含义

使用权限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

说明 : Linux/Unix 的档案存取权限分为三级 : 档案拥有者、群组、其他。利用 chmod 可以控制档案如何被他人所存取。

mode : 权限设定字串,格式如下 : [ugoa...][[+-=][rwxX]...][,...],其中:

u 表示该档案的拥有者,

g 表示与该档案的拥有者属于同一个群体(group)者,

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

a 表示这三者皆是。
+ 表示增加权限、

- 表示取消权限、

= 表示唯一设定权限。
r 表示可读取,

w 表示可写入,

x 表示可执行,

X 表示只有当该档案是个子目录或者该档案已经被设定过为可执行。
-c : 若该档案权限确实已经更改,才显示其更改动作
-f : 若该档案权限无法被更改也不要显示错误讯息
-v : 显示权限变更的详细资料
-R : 对目前目录下的所有档案与子目录进行相同的权限变更(即以递回的方式逐个变更)
--help : 显示辅助说明
--version : 显示版本

此外chmod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权限如 chmod 777 file
语法为:chmod abc file

其中a,b,c各为一个数字,分别表示User(文件所有者即属主)、Group(文件所有者所在的用户组的其他用户)、及Other(其他用户组的用户)的权限。

r=4,w=2,x=1
若要rwx属性则4+2+1=7;
若要rw-属性则4+2=6;
若要r-x属性则4+1=7。

范例:
chmod a=rwx file 和 chmod 777 file效果相同
chmod ug=rwx,o=x file 和 chmod 771 file效果相同
扩容操作

在自己的虚拟机上创建一个/zy ,虚拟机新添加一块5G的盘,创建lv挂载/dxj目录,并再次扩容到10G。

一个是一点是硬盘格式化开机自动挂载,另一个是lvm卷创建以及lvm卷扩容

fdisk partd硬盘分区命令 用法

fdisk是一个常用的硬盘分区命令,在Linux系统中使用。它可以用来创建、编辑和删除硬盘分区。

使用fdisk命令时,需要以root用户身份运行,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使用fdisk:
```
sudo fdisk /dev/[硬盘设备名]
```
其中,[硬盘设备名]应替换为你要分区的硬盘设备,如/dev/sda。

进入fdisk命令行界面后,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操作分区:
- n: 创建一个新分区
- d: 删除一个分区
- p: 显示当前分区表
- w: 保存并退出

具体的用法如下:
1. 创建新分区:
   - 输入n,选择创建新的分区
   - 选择主分区(输入p)或逻辑分区(输入l)
   - 输入分区的起始扇区和结束扇区(或大小)
   - 可以选择对新分区设置分区类型(输入t)或分区名(输入c)

2. 删除分区:
   - 输入d,选择删除分区
   - 输入要删除的分区号

3. 显示当前分区表:
   - 输入p,显示当前分区表信息

4. 保存并退出:
   - 输入w,保存分区表的更改并退出fdisk。

一、添加硬盘

二、查看系统分区挂载情况

lsblk -f

三、创建物理卷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b
  Physical volume "/dev/sdb" successfully created.
查看创建是否成功

pvdisplay

 四、创建逻辑卷组

vgcreate myvg /dev/sdb

 五、创建逻辑卷

创建大小为1G的逻辑卷mylv 附加到myvg的卷组中

lvcreate -L 4.9g -n mylv myvg

 格式化逻辑卷

mkfs -t ext4 /dev/myvg/mylv

挂载逻辑卷

mount /dev/myvg/mylv  /zy

 设置自动挂载

UUID 可以使用lsblk -f查看

修改文件/etc/fstab

 

mount -a 重新加载该文件;mount 显示该文件的内容

重启检查是否自动挂载

reboot

df -l

扩容

再挂载一个新的硬盘5G sdc

根据上面的步骤加入到myvg的mylv中: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c
  Physical volume "/dev/sdc"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vgextend myvg /dev/sdc
  Volume group "myvg" successfully extended
[root@localhost ~]# lvextend -L +5G /dev/myvg/mylv 
  Size of logical volume myvg/mylv changed from 4.90 GiB (1255 extents) to 9.90 GiB (2535 extents).
  Logical volume myvg/mylv successfully resized.

 拓展文件系统分配新的空间

[root@localhost ~]# resize2fs /dev/myvg/mylv 
resize2fs 1.42.9 (28-Dec-2013)
Filesystem at /dev/myvg/mylv is mounted on /dxj; on-line resizing required
old_desc_blocks = 1, new_desc_blocks = 2
The filesystem on /dev/myvg/mylv is now 2595840 blocks long.

 扩容完毕

fstab这个配置文件每个字段的含义

在Linux系统中,fstab(file systems table)是一个重要的配置文件,用于定义系统启动时要挂载的文件系统。

对于给定的一行配置,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1. 第一个字段:文件系统的标识符
   - 通常使用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标识符)或设备文件路径来标识文件系统。
   - 在你提供的示例中,UUID="93ce6cdb-1f9c-4b70-b055-31adec159d89"表示使用指定UUID标识的文件系统。

2. 第二个字段:挂载点
   - 指定文件系统将被挂载到的目标目录路径。
   - 在你提供的示例中,/data表示文件系统将被挂载到/data目录。

3. 第三个字段:文件系统类型
   -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
   - 通常使用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如ext4、ntfs、vfat等。

4. 第四个字段:挂载选项
   - 指定文件系统的挂载选项,如defaults、noatime、ro等。
   - 在你提供的示例中,defaults表示使用默认的挂载选项。

5. 第五个字段:备份频率
   - 指定文件系统备份的频率。
   - 通常设置为0,表示不备份。

6. 第六个字段:fsck(文件系统检查)顺序
   - 指定系统在启动过程中检查文件系统的顺序。
   - 通常设置为0,表示不检查。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凌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