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诚可贵

母爱诚可贵,父爱价更高。可能世间母亲奉献付出的太多,父亲相对少一些,一旦有一位特别用心付出的父亲,人们对他的赞美似乎就更多一些。

“父爱如山”这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切合男性特点,一位父亲给孩子的爱,象大山一样沉稳踏实,象大山一样坚毅刚强,象大山一样博大深沉,他给到孩子的是力量是坚强是自信,也给到孩子安全感。

但这种如山的父爱用不好,可能就会变成另一种意象,它沉重,它逼迫,甚至会压垮孩子,变成一座“毁你花果山,诛你不死心”的压在孙悟空头上的五指山,它让人动弹不得,甚至摧毁生机和生命。

最近的一则消息令人痛心:

图片

没有看到更多的详细消息,也不想简单地把这孩子的自杀归咎于父亲的对待。

但看一看这位父亲的微博公号以及以往的相关报道,会感到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的确太沉重了,真的象如来佛压向孙猴子的五指山,且来看看这沉重体现何在。

1

过度付出

父母养育孩子,都是需要付出的,这付出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爱心等等。孩子在和父母的相处中会感受到对方的付出,孩子如果成长得好,正直善良,将来也会感恩和回报父母。

但很多父母的付出,却是建立在失去自己,牺牲自己的基础上的,这样的付出绝对是过度的付出。

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得爹,曾经是企业高管,儿子一岁时妻子离开。为了弥补亲情,老得辞职卖房,搬到郊外,在山上一个房子里生活,全职独自带儿子张一得,靠卖菜卖鱼卖鸡卖破烂生活。

张一得先后在广州、苏州读书,小学每学期学费约4、5万,初中学费更是高达二十万。老得是负担不起的,圈子里的人自发借钱给他,9年后才还清。和儿子在一起生活的十七年,他每天做菜不重样给孩子吃。

我们试想一想,这个事实可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感受呢?爸爸为了我,他的生活完全改变了,他为我牺牲了事业,他为我债台高筑,为我每天辛苦。

不仅仅是一得爹,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过度付出。中科院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中国82%的家长已经做好了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这个数字的背后,传达着家长的一种声音:“孩子,你是我的一切,我愿意为你付出我的所有。”

放弃自我式的付出,可能并不会让孩子感到幸福,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内疚和痛苦,也会让孩子不堪重负。“是我造成了父母目前的不幸,父母将来的幸福全在我一人身上,我必须成功我必须优秀,否则会辜负父母。”

作家蒋勋说过:“一个真的懂得爱的人,第一个是爱自己。彻底地了解自己以后,你那个爱比较健全。所以当你跟另外一个人相处的时候,你不是依赖、不是霸占。”

但过度付出的父母他们几乎没有自我,他们没有力量去真正地爱孩子,他们的内在是空洞的,这时候更容易形成吞噬。他们更没有想过,孩子是否愿意或需要他们这样过度的付出。

看看一得爹,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不知道他自己的特长和事迹,唯一的称呼和符号就是“一得爹”,他的微博每篇的内容都是关于儿子的,儿子是他存在的唯一价值,是他活着的唯一内容和希望。那么儿子很可能也只能为父亲的希望和期待而活。

有人总结出一个现象,网络上那些有名的育儿大V和ID,结局都不怎么好,他们的名字不是**妈就是**爸,他们其中很多是全职带孩子,他们天天教别人怎么教育孩子,他们写自己的育儿心得,但最后孩子并不能如其所愿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和反思的现象。

这样的父母,人生所有的成就感仅仅来源于孩子的优秀,孩子背负着自己和全职家长两个人的人生,又怎么能真正地快乐呢?

2

过度关注

一得爹对于孩子的关注可谓是全情的投入,全方位聚焦。最突出最特别的是他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小小博物柜,里面陈列着一得的第一双鞋子、第一块玉、第一个玩具,各种获奖证书和奖杯、拍下他成长过程二十万张照片的五台照相机......

实话说看了这些让人叹为观止,可能一个老人过完一生都没有这样多的记载。一个年轻人成长的点点滴滴被这样记录,感到他是被放在聚光灯下看。他愿意被这样聚焦吗?他受得住强烈的光线吗?

一个人成长发展过程对关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小婴儿时期,他需要父母的高度关注,饿了渴了尿了无聊了,都需要养育者快快过来照顾。

等到大一点,他可以行走他可以到外面找小伙伴玩,他就需要适当地离开父母的视线;青春期乃至成年,更需要同父母分离,活出自己的天地和人生。

一得爹的的这个博物柜,就象一得爹注视一得的目光一样,专注而执着,如影随形地伴着一得的成长。

他生命中的一切,不管他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都由父亲记录和纪念着。父亲所留存的,有的可能真的是孩子也感到珍贵的,有的却可能是孩子希望忘掉和消失的。

很多网友看到博物柜的照片,感受到的也不是一个父亲的爱,而是压抑和难过。

爱是积极关注,但是过度的关注,会让我们偏离生命的中心点,这种关注,会让被关注的人感到憋闷和窒息,让思维变得狭窄,让爱无法流动。

3

过度透明

这里所谓的透明,是指个人生活在大众面前的曝光度。一得从小到大,他的生活被父亲所记录所传播,父亲开了公号和微博,写他的育儿生活。他们生活的家,被父亲起名为“一得楼”并刻成牌子挂在门上。

父亲还开了视频号写了书,都是围绕一得的生活。这本《一得他爹的童话故事》是父亲专门为他所写,全书用2001个字写成,11个陪伴他长大的小宠物出场演绎故事,由7个部分组成。因为儿子是2001年11月7日出生的。

一得不仅生活在父亲目光的注视下,也生活在很多读者观众的注视下。这让人不由得想起电影《楚门的世界》,楚门的生活被大众观看,他原来是不知道的,后来知道后他奋起反抗,他要逃离那个被监控的世界。

为什么反抗,因为不自由。那么我们想想,一得愿意自己的生活让更多人知道看到吗?他被父亲拍的二十万张照片愿意与他人分享吗?即使不愿意他忍心拒绝和反对这么爱他的父亲吗?

个人生活的过度透明意味着不自由,很多名人名星也不喜欢被媒体曝光自己的私生活,但他们享受着出名带来的名利不得不付出这种代价,一得的被曝光是他自愿和乐意付出代价的吗?

我们不知道答案,但他的离去,意味着以后再也没人可以去晒他的生活了,他可以休息了。

4

序位的颠倒

任何系统,包括家庭,都是有它特定的序位的,序位乱了,秩序就会乱,就会出问题。

在家庭中,父母就得呆在父母的位置,孩子只能在孩子的位置。这个位置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一旦家庭系统中爱的序位错乱,很多义务和责任也会紊乱。

一得爹说,“我太爱儿子了,以至于不时与他转换角色,他当爸爸,我当儿子”。我们不清楚他们以什么具体的方式来体现父子俩角色的转换,但这样的转换就属于序位的颠倒,而且这是父亲一方的抽离和出让,儿子是被动接受的。

看起来父亲很大度,出让了自己的权利,给儿子以自由以特权,但儿子可能是不舒服的不情愿接受的。

这样的位置调换,孩子很容易发生精神问题,“稚嫩的肩膀”扛不起沉重的负担。从某种角度来说,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有一定道理的,去掉封建腐朽的那些含义,这样的秩序和架构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和谐性的。

5

边界规则的缺失

我们知道,养育孩子,既要给孩子以自由,也要建立一些规则和边界,两方面都具有而且是平衡的,孩子的内在世界和行为才能够平衡,就是既有创造性又懂得遵守规则,不逾越红线。

在一得的生活中,一得爹给了孩子很多的宠爱,他对孩子基本是依从。一得爹说,儿子12岁时给我写了一封信,信里说:“爸爸,你要学会对我say no。”我回他,“儿子,估计爸爸这辈子,是没办法学会这个了”。

不会对孩子说No的父母,可能带来两种结果,要么孩子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考虑法律和道德,这样的例子应该很多,比如“李天一”。

要么孩子会觉得父母太虚弱,不可信任,会感到生活缺乏规则,在心理上没有安全感,不知道很多事情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容易焦虑和抑郁。我想一得是属于后者的。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有能力拒绝他甚至惩罚他,对他提要求的父母,才是有力量值得信任的好父母,父母偶尔说NO,孩子就可以知道父母的真实情绪,就可以知道一些事情到底是不是该做,他才可以把握真实把握界线,否则,孩子心里是没底的,是虚弱的。

图片

做父亲不易,做孩子也很难。一得父子俩都让我们可怜和心疼,我们无意于归罪或谴责谁,但怎样做一个好父亲,在经验和反思中摸索应该是我们的任务。

“父爱如山”,这山可以让孩子依靠可以让孩子歇脚,也可以任孩子攀爬探索,等孩子练就了本领,有了勇气胆量和更远的目标,那就让孩子走远。

也许他也会变成一座山,和你遥遥相望,和你致意祝福。但如果你爱他护他过甚,这座山就真的会变成沉重的五指山把孩子压垮。

最后引用温尼科特关于父亲功能的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父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成为孩子攻击的对象;

男人们要小心,不要让自己心中的童年挤占了孩子自己的童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