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测试Mock神器:轻松模拟HTTP请求(1),2024年最新2024年软件测试大厂面试分享

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以使用requests-mock快速验证他们的代码对于不同的HTTP响应的处理情况。

通过Mock能够帮助我们模拟系统各种行为,包括网络请求、文件读写、数据库操作、系统时间等等。这能够在测试代码时降低对外部依赖的需求,从而提高代码的可测试性。

现在我也找了很多测试的朋友,做了一个分享技术的交流群,共享了很多我们收集的技术文档和视频教程。
如果你不想再体验自学时找不到资源,没人解答问题,坚持几天便放弃的感受
可以加入我们一起交流。而且还有很多在自动化,性能,安全,测试开发等等方面有一定建树的技术大牛
分享他们的经验,还会分享很多直播讲座和技术沙龙
可以免费学习!划重点!开源的!!!
qq群号:110685036【暗号:csdn999】

3、安装

安装必要的模块:requests, requests_mock。

pip install requests
pip install requests_mock

4、使用示例

示例一:使用Mock模拟GET、Post请求

以下是一个使用requests-mock模拟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示例:

import requests
import requests_mock

# 模拟GET请求
with requests_mock.Mocker() as m:
# 模拟post请求内容,返回的json格式,返回码为200
m.get(‘http://example.com/api/data’, json={“name”:“测试开发技术”}, status_code=200)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api/data’)
print(response.json())

# 模拟POST请求
with requests_mock.Mocker() as m:

# 模拟post请求内容,返回的json格式,返回码为200
m.post(‘http://example.com/api/submit’,json={“name”:“测试开发技术”}, status_code=201)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example.com/api/submit’, data={‘key’: ‘value’})
print(response.json())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requests-mock模拟了一个GET请求和一个POST请求。在每个模拟的上下文中,我们使用requests_mock.Mocker()创建了一个模拟器,并使用m.get()和m.post()分别定义了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模拟响应。然后,我们使用requests库发送了实际的GET和POST请求,并打印了模拟的响应内容。

示例二:requests-mock在测试脚本中的用法

import requests
import requests_mock

def get_data():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api’)
return response.json()

def test_get_data():
adapter = requests_mock.Adapter()
mock_response = {“status”: “ok”, “datas”: [{“name”: “狂师”, “description”: “公众号:测试开发技术”}]}
adapter.register_uri(‘GET’, ‘http://example.com/api’, json=mock_response)

with requests.Session() as session:
session.mount(‘http://’, adapter)
data = get_data()
assert data[“status”] == “ok”
assert len(news_data[“datas”]) == 1
assert news_data[“datas”][0][“name”] == “狂师”

示例三:requests-mock模拟请求错误异常

正常请求接口的时候,都会出现接口异常情况,比如超时哈,或者请求服务器异常等操作,接下来小编通过requests-mock进行模拟服务器异常的情况。

import requests
import requests_mock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软件测试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软件测试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软件测试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img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9-1712792946301)]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19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使用JUnit+Mock进行自动化测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创建一个测试类,使用JUnit和Mockito等工具进行测试。 ```java @RunWith(MockitoJUnitRunner.class)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Test { @Mock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InjectMocks private 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 private MockMvc mockMvc; @Before public void setUp() { mockMvc = MockMvcBuilders.standaloneSetup(userController).build(); } @Test public void testGetUserById() throws Exception {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Id(1L); user.setName("Test"); user.setAge(18); Mockito.when(userService.getUserById(1L)).thenReturn(user); mockMvc.perform(MockMvcRequestBuilders.get("/users/{id}", 1L)) .andExpect(MockMvcResultMatchers.status().isOk()) .andExpect(MockMvcResultMatchers.jsonPath("$.id").value(1L)) .andExpect(MockMvcResultMatchers.jsonPath("$.name").value("Test")) .andExpect(MockMvcResultMatchers.jsonPath("$.age").value(18)); } } ```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RunWith和@Mock注解来配置测试环境,使用@InjectMocks注解来注入需要测试的UserController对象,使用@Before注解来配置MockMvc对象,使用Mockito.when和MockMvc.perform等方法来进行测试。 2. 运行测试用例,查看测试结果。 在Eclipse、IntelliJ IDEA等IDE中,可以右键点击测试类并选择Run As JUnit Test来运行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将会在控制台中输出。 在这个例子中,UserController中有一个getUserById方法,用于获取ID为1的用户信息。在测试用例中,使用Mockito.when方法来模拟UserService的getUserById方法的返回值,使用MockMvc.perform方法发送GET请求,并使用MockMvcResultMatchers.jsonPath和MockMvcResultMatchers.status等方法来验证返回结果的正确性。注意,这个例子使用了MockMvcBuilders.standaloneSetup方法来配置MockMvc对象,表示不依赖于Spring容进行测试。如果需要依赖于Spring容进行测试,可以使用@SpringBootTest注解和WebMvcTest注解等方法进行配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