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详细LVS负载均衡(Linux virual server)解读

LVS 官网: The Linux Virtual Server Project - Linux Server Cluster for Load Balancing

一、实验环境

主机名 角色
LVS 调度器(VS)
webserver1 服务器(RS)
webserver2 服务器(RS)

二、lvs集群的类型及运行原理

LVS负载均衡常见的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地址转换(简称NAT模式)、IP隧道(简称TUN模式)和直接路由(简称DR模式),其实企业中最常用的是 DR 实现方式,而 NAT 配置上比较简单和方便,下面总结 DR 和 NAT 原理和特点

工作原理:VS根据请求报文的目标IP和目标协议及端口将其调度转发至某RS,根据调度算法来挑选RS

2.1LVS相关术语

  1. DS:Director Server, 指的是前端负载均衡器节点。

  2. RS:Real Server, 后端真实的工作服务器。

  3. VIP:向外部直接面向用户请求,作为用户请求的目标的IP地址。

  4. DIP:Director Server IP, 前端负载均衡器IP地址,主要用于和内部主机通信。

  5. RIP:Real Server IP, 后端服务器]的IP地址。

  6. CIP:Client IP, 访问客户端的IP地址

2.2nat模式

Ivs-nat:

1.本质是多目标IP的DNAT,通过将请求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修改为某挑出的RS的RIP和PORT实现转发 2.RIP和DIP应在同一个IP网络,且应使用私网地址;RS的网关要指向DIP 3.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都必须经由Director转发,Director易于成为系统瓶颈 4.支持端口映射,可修改请求报文的目标PORT 5.VS必须是Linux系统,RS可以是任意OS系统

2.2.1nat数据逻辑模型结构

  • 用户发送请求到Director Server,请求的数据报文(源IP是CIP,目标IP是VIP)到达内核空间。

  • 内核空间判断数据包的目标IP是本机,此时IPVS比对数据包请求的服务是否为集群服务,若是,修改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为后端服务器IP,重新封装数据包(源IP为CIP,目标IP为RIP),然后选路将数据包发送给Real Server。

  • Real Server比对发现目标IP是本机的IP,重新封装报文(源IP为RIP,目标IP为CIP)发回给Director Server。

  • Director Server重新封装数据包,将源IP地址修改为自己的VIP地址,然后响应给客户端。 此时报文的源IP为VIP,目标IP为CIP。

2.3DR模式

DR:Direct Routing,直接路由,LVS默认模式,应用最广泛,通过为请求报文重新封装一个MAC首部进行转发,源MAC是DIP所在的接口的MAC,目标MAC是某挑选出的RS的RIP所在接口的MAC地址;源IP/PORT,以及目标IP/PORT均保持不变

2.3.1DR数据逻辑模型结构

  • 用户发送请求到Director Server,请求的数据报文(源IP是CIP,目标IP是VIP)到达内核空间。

  • 由于DS和RS在同一个网络中,所以是通过二层数据链路层来传输。

  • 内核空间判断数据包的目标IP是本机IP,此时IPVS比对数据包请求的服务是否为集群服务,若是,重新封装数据包,修改源MAC地址为DIP的MAC地址,目标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