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哈希表

🌈感谢阅读East-sunrise学习分享——[进阶数据结构]哈希表
博主水平有限,如有差错,欢迎斧正🙏感谢有你
码字不易,若有收获,期待你的点赞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我们上一篇博客分享了优异的数据结构——红黑树
✏️利用红黑树可封装容器set/map,但是由于一些需求,还有一个牛逼的数据结构——哈希表
🚩那就来掌握它吧
开始起飞🚀

一、unordered map/set

以红黑树作为底层实现的map和set已经十分优秀了🎈但是还是诞生了以哈希表作为底层实现的unordered map/set

两者在使用的接口上大致相同,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性质

  • map和set遍历是有序的,unordered map/set是无序的
  • map和set是双向迭代器,而unordered map/set只是单向迭代器

上面列举了这两个不同性质,看上去好像是map和set比较优秀,那为什么还需要提供unordered map/set呢💭

因为当面对大量数据时,增删查改的效率unordered系列更优秀;尤其是查找🚀
因为以搜索树为底层的map和set,在查找时是需要通过比较值的大小去一层层遍历的,而底层使用哈希结构的unordered系列的关联式容器,能够通过映射去快速查找✨✨


二、哈希概念

顺序结构以及平衡树中,元素关键码与其存储位置之间没有对应的关系,因此在查找一个元素时,必须要经过关键码的多次比较顺序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N)平衡树中为树的高度,即O( l o g 2 N log_2 N log2N),搜索的效率取决于搜索过程中元素的比较次数。

理想的搜索方法:可以不经过任何比较,一次直接从表中得到要搜索的元素

如果构造一种存储结构,通过某种函数(hashFunc)使元素的存储位置与它的关键码之间能够建立一一映射的关系,那么在查找时通过该函数可以很快找到该元素

当向该结构插入和搜索时:

  • 插入元素:根据待插入元素的关键码,以此函数计算出该元素的存储位置并按此位置进行存放
  • 搜索元素:对元素的关键码进行同样的计算,把求得的函数值当做元素的存储位置,在结构中按此位置取元素比较,若关键码相等,则搜索成功

该方式即为哈希(散列)方法,哈希方法中使用的转换函数称为哈希(散列)函数,构造出来的结构称为哈希表(Hash Table)(或者称散列表

🧮🧮🧮🧮🧮

例如:数据集合{1,7,6,4,5,9};

哈希函数设置为:hash(key) = key % capacity; capacity为存储元素底层空间总的大小。

若我们按照哈希函数将元素存储在capacity为10的哈希表中,则各个元素存储位置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FqACitF9-1681182412471)(C:\Users\DongYu\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331022536779.png)]

用该方法进行搜索不必进行多次关键码的比较,因此搜索的速度比较快

问题:按照上述哈希方式,向集合中插入元素44,会出现什么问题?—— 哈希冲突

三、哈希冲突

不同关键字通过相同哈希哈数计算出相同的哈希地址,该种现象称为哈希冲突或哈希碰撞。比如上面我们举例的再插入44,44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后,其存储地址和数据4是一样的,这时就产生了哈希冲突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BpH1WGiN-1681182412471)(C:\Users\DongYu\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331022928999.png)]

SO what can we do?


四、哈希函数

引起哈希冲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哈希函数设计不够合理

哈希函数设计原则

  • 哈希函数的定义域必须包括需要存储的全部关键码,而如果散列表允许有m个地址时,其值域必须在0到m-1之间
  • 哈希函数计算出来的地址能均匀分布在整个空间中
  • 哈希函数应该比较简单

常见哈希函数

  1. 直接定址法–(常用)
    取关键字的某个线性函数为散列地址:Hash(Key)= A*Key + B

优点:简单,均匀

缺点:需要事先知道关键字的分布情况

使用场景:适合查找比较小且连续的情况(假如存储元素间隔过大或数值过大,会导致浪费大量空间)

  1. 除留余数法–(常用)
    设散列表中允许的地址数为m,取一个不大于m,但最接近或者等于m的质数p作为除数,按照哈希函数:Hash(key) = key% p(p<=m),将关键码转换成哈希地址

优点:不受场景限制

缺点:需要解决哈希冲突,冲突越多,效率越低

  1. 平方取中法–(了解)
    假设关键字为1234,对它平方就是1522756,抽取中间的3位227作为哈希地址;再比如关键字为4321,对它平方就是18671041,抽取中间的3位671(或710)作为哈希地址

平方取中法比较适合:不知道关键字的分布,而位数又不是很大的情况

  1. 折叠法–(了解)
    折叠法是将关键字从左到右分割成位数相等的几部分(最后一部分位数可以短些),然后将这几部分叠加求和,并按散列表表长,取后几位作为散列地址

折叠法适合事先不需要知道关键字的分布,适合关键字位数比较多的情况

  1. 随机数法–(了解)
    选择一个随机函数,取关键字的随机函数值为它的哈希地址,即H(key) = random(key),其中random为随机数函数

通常应用于关键字长度不等时

  1. 数学分析法–(了解)
    设有n个d位数,每一位可能有r种不同的符号,这r种不同的符号在各位上出现的频率不一定相同,可能在某些位上分布比较均匀,每种符号出现的机会均等,在某些位上分布不均匀只有某几种符号经常出现。可根据散列表的大小,选择其中各种符号分布均匀的若干位作为散 列地址。例如: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gzBK4C86-1681182412472)(C:\Users\DongYu\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331024632400.png)]

假设要存储某家公司员工登记表,如果用手机号作为关键字,那么极有可能前7位都是 相同的,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后面的四位作为散列地址,如果这样的抽取工作还容易出现 冲突,还可以对抽取出来的数字进行反转(如1234改成4321)、右环位移(如1234改成4123)、左环移位、前两数与后两数叠加(如1234改成12+34=46)等方法。

数字分析法通常适合处理关键字位数比较大的情况,如果事先知道关键字的分布且关键字的若干位分布较均匀的情况

注意:哈希函数设计的越精妙,产生哈希冲突的可能性就越低,但是无法避免哈希冲突


五、解决哈希冲突

解决哈希冲突两种常见的方法是:闭散列开散列

5.1 闭散列

闭散列:也叫开放定址法,当发生哈希冲突时,如果哈希表未被装满,说明在哈希表中必然还空位置,那么可以把key存放到冲突位置中的“下一个“ 空位置中去。那如何寻找下一个空位置呢?

1️⃣线性探测
比如上文的情形中,在需要插入元素44,先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哈希地址,hashAddr为4,因此44理论上应该插在该位置,但是该位置已经放了值为4的元素,即发生哈希冲突。

线性探测:从发生冲突的位置开始,依次向后探测,直到寻找到下一个空位置为止

  • 插入
    🚩通过哈希函数获取待插入元素在哈希表中的位置

    🚩如果该位置中没有元素则直接插入新元素,如果该位置中有元素发生哈希冲突,使用线性探测找到下一个空位置,插入新元素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wgvv9hFy-1681182412472)(C:\Users\DongYu\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403171237028.png)]

  • 删除
    哈希表的查找是出了名的快,查找时根据哈希函数的规则找到位置,而由于使用线性探测,所以可能有的元素并不在其根据哈希函数计算出来的位置上(入上图的元素44)因此当我们删除时,不能随便物理删除哈希表中已有的元素,若直接删除元素会影响其他元素的搜索。假如删除元素5,如果直接删掉,查找44时在44本该存在的位置~未到44的位置中途,存在空元素,则会停止遍历;如此一来则影响了查找的正确性。因此线性探测采用标记的伪删除法来删除一个元素

    // 哈希表每个空间给个标记
    // EMPTY此位置空, EXIST此位置已经有元素, DELETE元素已经删除
    enum State{EMPTY, EXIST, DELETE};

通过对线性探测法的了解,我们可能也会不自觉地觉得这貌似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此方法,自己的位置被别人占了就去抢占别人的位置,哈希表中的数据一旦增多,产生的哈希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增大📈而哈希冲突一多,很可能会导致连续冲突的情况,如上图,插入44时连续出现了4次哈希冲突💢

📌📌总结

线性探测的优点:结构简单,代码实现难度不大

线性探测的缺点:一旦发生哈希冲突,所有的冲突连在一起,容易产生数据“堆积”,即:不同关键码占据了可利用的空位置,使得寻找某关键码的位置需要许多次比较,导致搜索效率降低。如何缓解呢?

2️⃣二次探测

线性探测的缺陷是产生冲突的数据堆积在一块,这与其找下一个空位置有关系,因为找空位置的方式就是挨着往后逐个去找,因此二次探测为了避免该问题,找下一个空位置的方法为:以2的i次方进行向后探测

📌📌二次探测对比线性探测来说,降低了发生连续冲突的可能性,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以上的两个方法,都有其较为明显的局限性,那能如何再加以改善呢?而哈希表又需要在什么时候扩容呢?

为了在扩容时能再次降低冲突的可能性,此时引入了负载因子:
负载因子 = 表中有效数据个数/空间的大小

  • 负载因子越大:表中的空位置越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增删查改的效率越低
  • 负载因子越小:表中的空位置越多,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增删查改效率越高,但是空间利用率越低(浪费空间)

因此我们在闭散列(开放定址法)中对负载因子的标准定在了0.7~0.8,一旦超过0.8查表时缓存未命中率呈曲线上升。因此,一些采用开放定址法的hash库,如Java的系统库限制了负载因子为0.75,超过此值则扩容

研究表明:当表的长度为质数且表装载因子a不超过0.5时,新的表项一定能够插入,而且任何一个位置都不会被探查两次。因此只要表中有一半的空位置,就不会存在表满的问题。在搜索时可以不考虑表装满的情况,但在插入时必须确保表的装载因子a不超过0.5,如果超出必须考虑增容。

⭕因此:闭散列最大的缺陷就是空间利用率比较低,这也是哈希的缺陷。

5.2 闭散列实现

✏️结构设计

哈希表搜索的高效得益于其搜索遍历能够通过映射(哈希函数)快速定位到数据所在位置;但是从上文对哈希表闭散列的了解,我们知道,由于存在哈希冲突,所以有的数据并不是存在他本该存在的位置;在存储元素时,若其位置被别人占了,则顺位往后存储(遇到空位置则存入),也就意味着,元素在其本该存放的位置到其最后存放的位置之间不会存在空位置📌

所以,我们在遍历查找某个元素时,便可以先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哈希地址,若元素不在其哈希地址上则向后遍历,遍历到空则结束;因此当我们删除元素时不能真的物理删除它,否则在查找元素时会出错,因此我们可以给每个节点设置一个状态

状态分为三种

  1. EXIST:存在
  2. EMPTY:空
  3. DELETE:删除

对此我们可以用枚举实现:

//枚举标记状态
enum State
{
	EMPTY,
	EXIST,
	DELETE,
};

🚩如此一来,我们在每个节点初始化时就给为EMPTY,当元素被删除时,由于不能真的物理删除其节点,所以我们给其状态变为DELETE;这样我们在查找时,遇到节点是EXIST或DELETE的都要继续往后找,直到遇到EMPTY位置;而当我们插入元素时,可以将元素插入到状态为EMPTY或DELETE的位置上


所以哈希表的节点,不仅仅要包括数据,还要包括其节点的状态

//哈希表节点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
struct HashData
{
	pair<K, V> _kv;
	State _state = EMPTY;//给一个缺省值为空,不然就需要写一个构造函数给为空,否则是随机给值
};

对于哈希表,我们可以利用数组来实现闭散列,数组中的每个位置都存放着一个哈希节点,另外,为了在插入时便于计算负载因子,判断是否需要扩容,我们还要记录下哈希表中的有效数据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class HashTable
{
public:
    //构造函数
    HashTable()
		:_n(0)
	{
		_tables.resize(10);
	}
	//...
		
private:
	vector<Data> _tables;//哈希表
	size_t _n;//有效数据个数
};

✏️仿函数

在开始插入数据之前,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统计的是字符串的出现次数呢?kv.first还能取模吗?

为此我们可以写一个仿函数Hashfunc(这也正是库的实现方法)

  • key数据强制类型转换成size_t,若key是string类型则写一个string的特化版本(这样就可以不用显式地传要调用哪个Hashfunc)

这里的仿函数我们模仿库的实现,设计到了BKDR算法(不展开细讲)简单来说就是大佬们通过大量的运算和推理,总结出了此算法能够使得不同的string计算转换后相同的概率较小,使得出现哈希冲突的概率降低

//仿函数
template<class K>
struct HashFunc
{
	size_t operator()(const K& key)
	{
		return (size_t)key;
	}
};

//特化
template<>
struct HashFunc<string>
{
	size_t operator()(const string& key)
	{
		size_t hash = 0;
		for (auto ch : key)
		{
			hash *= 131;
			hash += ch;
		}
		return hash;
	}
};

如此一来,我们的哈希表模板就需要再传一个仿函数对象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class Hash = HashFunc<K>>

✏️数据插入

步骤如下:

  1. 查找该键值对是否存在,若存在则插入失败
  2. 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3. 插入键值对,有效元素个数++

扩容时,我们需要将旧表的数据重新映射到新表因为新表的容量不一样,所以每个数据的哈希地址也不同,因此不能将旧表的数据原封不动地搬过去。所以这里我们可以采用新建一个哈希表对象,然后复用插入函数进行插入,最后再将两个哈希表互换🌏

bool Insert(const pair<K, V>& kv)
{
	if (Find(kv.first))
	return false;

	//如果大于标定的负载因子,就需要扩容
	if (_n * 10 / _tables.size() >= 7)
	{
		//旧表的数据需要重新计算映射到新表
		//直接构造一个新的哈希对象,循环调用其insert函数,然后再交换就好(工具人)
		HashTable<K, V, Hash> newHT;
		newHT._tables.resize(_tables.size() * 2);
		for (auto& e : _tables)//引用减少拷贝代价
		{
			if (e._state == EXIST)
				newHT.Insert(e._kv);
		}

		//交换
		_tables.swap(newHT._tables);
	}

	Hash hf;
	size_t hashi = hf(kv.first) % _tables.size();
	//这里要模size不能模capacity
	//假如vector里面size是11,capacity是20,你模完是15,在物理上是可以存的
	//但是我们存值是用vector的[]进行操作,它插入的时候会检查那个下标是小于size才能存
	while (_tables[hashi]._state == EXIST)
	{
		hashi++;
		//循环检索
		hashi %= _tables.size();
	}

	//插入
	_tables[hashi]._kv = kv;
	_tables[hashi]._state = EXIST;
	_n++;

	return true;
}

✏️数据查找

步骤如下:

  1. 通过哈希函数算出对应的哈希地址
  2. 从哈希地址开始向后线性探测,直到遇到EMPTY则停止查找(说明数据不存在)

注意:在查找判断时不能只判断key值,还要判断状态;若key相同但是状态为DELETE则也不算查找成功

Data* Find(const K& key)
{
	Hash hf;
	size_t hashi = hf(key) % _tables.size();
	while (_tables[hashi]._state != EMPTY)
	{
		//记得加个状态判断,因为删除并没有删除节点,而是改变状态而已
		if (_tables[hashi]._kv.first == key && _tables[hashi]._state == EXIST)
		{
			return &_tables[hashi];
		}
		hashi++;
		hashi %= _tables.size();
	}
	return nullptr;
}

✏️数据删除

步骤如下:

  1. 检查哈希表是否存在该元素
  2. 若存在,则将其状态改为DELETE,哈希表有效元素-1

这样的删除方式也即是我们上文提到的伪删除法,即不是真正地物理删除节点,而是将状态改成DELETE,在插入新数据时可以将其覆盖

bool Erase(const K& key)
{
	Data* ret = Find(key);
	if (ret)
	{
		ret->_state == DELETE;
		_n--;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5.3 开散列

开散列又叫链地址法(开链法),首先对关键码集合用哈希函数计算哈希地址,具有相同地址的关键码归于同一子集,每一个子集合称为一个桶,各个桶中的元素通过一个单链表链接起来,各链表的头节点存储在哈希表中

如上文的例子中,当发生哈希冲突时就不再占用别人的位置,因此,开散列的每个桶中放的都是发生哈希冲突的元素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VvSWAN9D-1681182412473)(C:\Users\DongYu\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405103939847.png)]

📌开散列增容

桶的个数是一定的,随着元素的不断插入,每个桶中元素的个数不断增多,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个桶中链表节点非常多,会影响的哈希表的性能,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对哈希表进行增容,那该条件怎么确认呢?开散列最好的情况是:每个哈希桶中刚好挂一个节点,再继续插入元素时,每一次都会发生哈希冲突,因此,在元素个数刚好等于桶的个数时,可以给哈希表增容。

📌开散列与闭散列的比较

  • 开散列更节省空间
    开散列需要增设单链表,看似空间消耗更大,但是由于开散列不会影响到其他位置,因此开散列的哈希桶负载因子可以超过1,远远超过闭散列;而表项所占空间比指针大得多,所以使用链地址法比开地址法更节省空间
  • 极端情况处理更优
    哈希桶的极端情况就是:所有元素都冲突到了一个位置,此时效率为O(N),此时我们可以考虑用红黑树结构代替单链表,将红黑树的根存储在哈希表中

总而言之,开散列各方面都会比闭散列优异,而STL库中unordered系列容器也正是用开散列作为底层结构实现的🚩

5.4 开散列实现

🚩结构设计

在开散列的哈希表中,哈希表的每个位置存储的都是单链表的头节点的位置,所以哈希表其实是一个 指针数组
而由于发生哈希冲突时,是要以单链表的形式链接上,所以每个哈希节点都要存储一个节点指针用于指向下一节点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struct HashNode
{
	pair<K, V> _kv;
	HashNode<K, V>* _next;

	HashNode(const pair<K, V>& kv)
		:_kv(kv)
		, _next(nullptr)
	{}
};
template<class K, class V, class Hash = HashFunc<K>>
class HashTable
{
	typedef HashNode<K, V> Node;
public:
    //构造函数
    HashTable()
		:_n(0)
	{
		_tables.resize(10);
	}
	//...
	
private:
	vector<Node*> _tables;//指针数组
	size_t _n = 0;
};

⭕注:开散列同样需要用到仿函数,与闭散列同用即可

🚩数据插入

步骤如下:

  1. 查找该键值对是否存在,若存在则插入失败
  2. 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3. 插入键值对,有效元素个数++

扩容:如果哈希表中负载因子等于1则扩容;扩容方式为创建一个新表,遍历旧表,把节点依次头插到新表上,最后交换两个表

这里没有向闭散列一样采用复用插入函数的原因:若复用插入函数,则每个节点都要重新new,旧节点要销毁,如此一来消耗过大

bool Insert(const pair<K, V>& kv)
{
	if (Find(kv.first))
		return false;

	//负载因子控制在1,超过就扩容
	if (_tables.size() == _n)
	{
		vector<Node*> newTables;
		newTables.resize(2 * _tables.size(), nullptr);//创建一个新表
		//将旧节点头插到新表
		for (auto cur : _tables)
		{
			while(cur)
			{
				Node* next = cur->_next;
				size_t hashi = Hash()(cur->_kv.first) % newTables.size();
				cur->_next = newTables[hashi];
				newTables[hashi] = cur;
				cur = next;
			}
		}
				
		_tables.swap(newTables);
	}

	size_t hashi = Hash()(kv.first) % _tables.size();//匿名对象
	Node* newnode = new Node(kv);
	//头插
	newnode->_next = _tables[hashi];
	_tables[hashi] = newnode;
	++_n;

	return true;
}

🚩数据查找

步骤如下:

  1. 根据哈希函数计算出哈希桶地址
  2. 遍历哈希地址对应的单链表
Node* Find(const K& key)
{
	size_t hashi = Hash()(key) % _tables.size();
	Node* cur = _tables[hashi];
	while (cur)
	{
		if (cur->_kv.first == key)
			return cur;
		else
			cur = cur->_next;
	}
	return nullptr;
}

🚩数据删除

步骤如下:

  1. 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哈希桶地址
  2. 遍历哈希桶,寻找待删除结点
  3. 删除结点:头删 or 中间删
  4. 有效元素-1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mcKmuesD-1681182412473)(C:\Users\DongYu\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405140138673.png)]

bool Erase(const K& key)
{
	size_t hashi = Hash()(key) % _tables.size();
	Node* prev = nullptr;
	Node* cur = _tables[hashi];
	while (cur)
	{
		if (cur->_kv.first == key)//准备删除
		{
			//节点是头节点
			if (cur == _tables[hashi])
				_tables[hashi] = cur->_next;
			else
			{
				prev->_next = cur->_next;
			}
					
			delete cur;
			--_n;
			return true;
		}
		else
		{
			prev = cur;
			cur = cur->_next;
		}
	}
	return false;
}
  • 13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5
    评论
评论 1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KGoD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