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豪
1.OSI/TCP/IP模型都是用来定义数据的产生过程
2.OSI层数分为七层分别为 第七层应用层 第六层表示层 第五层会话层 第四层传输层 第三层网络层 第二层数据联络层 第一层物理层 其中7到5层统一分为控制层面 4到1层统一分为数据层面
3.应用层:接收用户数据,人机交互接口,面向的应用程序(产生数据第一步的第一步,作用在接收)
4.表示层:将逻辑语言(软件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二进制),翻译,加密(产生数据的第二步,作用重在翻译为电脑能识别的语言)
5.会话层:针对传输的每一种数据(流量)建立(管理:维持、终止)一条虚连接(为了防止不同类型的数据互相影响控制)(产生数据的第三步作用重在区分数据,防止数据混在一起)
6.传输层:区分流量和定义数据传输方式(产生数据的第四步,作用重在运输数据)
区分流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端口号(1-65535)静态端口(一一对应并绑定 1-1023)动态端口( 一一对应但不绑定 1024-65535)
重点常见端口号:
http---80tcp https---443tcp telent---远程登录服务 23tcp ssh---远程登录(安全性较高 加密 认证),22tcp
数据传输方式:不可靠传输方式(1大流量2实时性较高3对数据丢失不敏感) 可靠传输方式
可靠传输方式保证的机制:1.确认机制 2.重传输机制
传输层封装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三次握手机制:面向连接的保证,又称tcp的三次握手
确认机制分为显式确认和隐式确认(确认接收成功后不一定会反馈信息)
MTU:最大传输单元,默认为1500字节 PDU:协议数据单元 4次PDU:segment
7.网络层:编址 寻址(数据产生的第五步,作用在使用IP协议传输)
IPV4:采用32个二进制编址,其中一个二进制称为1位bit 网络掩码:32个二进制,由连续的1和0组成,连续的1代表网络位,连续的0代表主机位
完整的IP地址=IP地址+网络掩码
A类地址:0xxx xxxx 除去特殊地址转化为十进制即为1-126 此时网络掩码默认为255.0.0.0
B类地址:10xx xxxx---128-191,此时网络掩码默认为255.255.0.0
C类地址:110x xxxx---192-223,此时网络掩码默认为255.255.255.0
D类地址:1110 xxxx---224-239组播地址,无掩码
E类地址:1111 xxxx---240-255,科研地址
三层PDU:packet包
单播:一对一传输方式(ABC类) 组播:一对多传输方式 (D类) 广播:一对所有传输方式
8.数据联络层:定义数据传输介质,根据不同的物理封装定义二层封装(数据产生第六步)
二层地址:Mac地址(介质访问控制)
数据链路层在以太网分为两个小层:LLC层(描述上层使用协议)MAC层
MAC地址:48个二进制,书写使用12个十六进制
二层PDU:frame 帧
9.物理层:关注网络硬件的机械特性 光学特性 电学特性(数据产生第七步,作用重在保证数据在物理媒体上传输)
一层pdu:bit 比特流 传输介质:光纤 双绞线
双绞线:568b线序: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568A线序将568A中橙换成绿)
平行线:线序相同,不同层设备使用 交叉线:线序不同,同层设备使用 全反线:线序相反 用于用户控制网络设备。
10.数据封装:产生数据的过程 7-6-5-4-3-2-1
数据解封装:接收数据进行读取的过程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