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一章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互联网的演进,以及多层次ISP结构。定义了计算机网络并阐述了其分类,包括按作用范围、使用者、拓扑结构和数据交换技术。讨论了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如OSI模型和TCP/IP模型,并详细讲解了网络性能指标,如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和出错率。此外,还提到了非性能指标,如费用、标准化和可靠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image-20230201155000768

1 计算机发展历史:

1.1 阶段1:ARPANET->互联网

ARPANET:设计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ternet:网络的网络(互联网)

image-20230128161724494

Internet(因特网):全球最大的互联网

image-20230128161733083

1.2 阶段2:三级结构因特网

image-20230128161859965

第二阶段 比第一阶段更好管理,但随着逐渐扩大还需要更多的管理员

1.3 阶段3:多层次ISP结构

image-20230128162017626

ISP:(Internet Server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者。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等。

2 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定义: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洽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完整定义:把不同地理范围内若干台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用特殊的传输介质连接在一起,并配备完备的网络操作系统(NOS),使其可以实现数据传输,设备共享(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传输介质:

  • 无线:未来趋势(卫星)
  • 有线:未来趋势(光纤)

还有一种说法是: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结合的产物。

  • 数据通信:微信发信息都属于数据传输

  • 资源共享:软件(eg数据库,协同工作软件等)、硬件(eg打印机)、数据

image-20230128164221751

3 计算机网络分类

3.1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p20)

  • WAN广域网:跨国跨洲

  • MAN城域网:城市和城市之间

  • LAN局域网:教学楼、办公室、网吧

  • PAN个人区域网:个人几米范围(蓝牙手环、手表)

3.2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分类(p20)

  • 公用网(public network):中国电信、中国移动…

  •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专人专用,有一定权限才可以使用(军队,政府等)

3.3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

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相互连接形式。

image-20230128180935591

在拓扑结构中的圆圈代表的是:路由器,网桥交换机,手机等等。

记忆小tips:总线(蛇)包围住了星星形成了环后,二者融为一体变为网状。

每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拓扑结构优点缺点
形状树状做法简单,不需要过多元素各个节点对根依赖太大,容易出现瓶颈
总线状做法简单,没有技术含量单点故障全网瘫痪,故障排查难
星状布线简单,故障排查简单布线有技术含量,中心节点故障全网瘫痪,容易出现瓶颈(所有操作均和中心节点有关)
环状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单点故障,全网瘫痪
网状一条路截断,其他路均正常价格较高

3.4 按照数据交换技术分类

  1. 电路交换:当源需要的交换设备确定后,在发送时会独占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优点:电路交换较快。

image-20230128195810103

  1. 报文交换:直接将整个报文发送,其中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且不会独占资源。

  2. 分组交换(eg虚电路交换技术、数据报交换技术):将报文切开单独发送(单个分组就,报文的一部分),每个单独的数据块会经过网络计算来选择合适的道路,最终分别到达目的主机。但是到目的主机并不是按序到达所以需要重新排序。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同为存储转发方式:分组(单个or整个)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后查找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如何选择:

  1. 传送数据量大,且传送时间远远大于呼叫时,选择  电路交换,尽可能使得时延最小,实时性优于其他两种方式。
  2. 端到端多链路时,选择 分组交换传送。
  3. 信道利用率: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时延小,适合 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通信。

4 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1. OSI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image-20230128204502800

协议(p29):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 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
  • 语义:发出什么样的控制信息
  • 时序:事件实现顺序

服务:下一层为上一层提供服务

每一层次都叫做实体,相同层次对应的称为:对等实体

image-20230128202333422

  1. OSI如何传送数据:每一层都会对其进行层层分装(物理层不封装,直接将数据转化为0101比特流形式传送出去到接收方,从物理层逐层解封装,最终呈现为数据)

小tips:物联网淑慧试用。

  1. OSI每一层次的具体功能(后续文章将会继续深入学习):

    image-20230128205131502

其中 唯一具有路径选择功能(路由转发共嗯那个)的是网络层。

物理媒体:eg光纤、双绞线。

  1. TCP/IP参考模型

OSI作为国际标准,而TCP/IP作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image-20230128205616482

TCP/IP各层对应协议:

image-20230201110549626

网络接口层:1. 以太网:为用户提供基于IP的多种业务传输通道。2. X.25网:在DTE(数据终端设备,eg路由器)和DCE(数据网络通信设备,eg:光猫)之间建立链路与控制,并在之间以任何形式进行无差错传输。

ps:这里想稍微解释一下路由器和光猫(调制解调器)之间的关系,光猫的作用是将光纤、ADSL宽带等类似网络信号转化为电脑的网络信号,而路由器是将网络分给多台计算机,所以如果家里有宽带的话就一定需要光猫,而如果需要多台计算机接入网络就需要路由器。

网际层: 1.ARP:将IP地址转化为MAC地址。

2.RARP:MAC物理地址转化为IP地址。

运输层(P34): 1.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单位:报文段。

2.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单位:用户数据报。

应用层: 1. FTP: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2.DHCP: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自动获取IP需要DHCP的支持)

模型差异:

  • OSI缺点(失败的原因):

    1. OSI的专家缺乏实际经验,完成OSI标准时缺乏商业驱动力。
    2. OSI的协议过于复杂,而且运行效率更低。
    3. OSI的标准制定周期太长,使得按照OSI标准生产的产品没有办法及时投入市场。
  • TCP/IP的优点:

    1. 与OSI出发点不同:OSI最初作为国际标准制定,所以需要兼顾各种方面,所以协议数量多且复杂,但难以及时投入市场。TCP/IP是为军用网络ARPANET设计的体系结构,考虑了可用性、预存性、安全性等多种功能,并且作为最早的互联协议且与UNIX操作系统相结合,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2. 对以下问题解决方式不同:

      • OSI不能越层,其严格按照”层次“关系处理层间关系。TCP/IP可以越层使用更低层级提供的服务,减少开销,提高了协议的运行效率。

      • 可靠性问题强调不同。OSI认为可靠性是各种层的问题,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由运输层解决,虽然加重了主机的负担但是提高了运输效率。

      • 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并重,但是OSI最开始只强调面向连接。

        ps:稍微解释一下面向连接和无连接:面向连接在传数据之前会先握手建立连接

      • TCP/IP设计初始就考虑到了异构网互联问题(两种不同协议局域网的互连),并且把IP作为重要层次。

      • TCP/IP有较好的网络管理功能。

5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5.1 速率(p21)

  1. 定义: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比特率。

  2. 单位:bit/s或者b/s(bps)(比特每秒)

  3. 字母表示:K(103)、M(106)、G(109)、T(1012),在国际单位制词头,M表示Mega,1M=10的6次方=1000000。
      在计算机领域,M是MB的简称,即兆字节,1兆字节(MB,Megabyte)=1024千字节,1M=2的20次方=1024x1024。

注意:提到网络速率时,一般指的是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5.2 带宽

  1. 定义1: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注重范围) 定义2: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注重能力)

  2. 定义1.2联系:前者为频域,后者为时域,也就是说带宽越宽,所能传输的“最高数据率”就越高。

  3. 单位:bit/s(比特每秒)

5.3 吞吐量

  1.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
  2. 单位:bps

5.4 时延(p24)

  1. 定义:指数据(报文或分组、比特)从网络(链路)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2. 时延包含:

    •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

    •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一定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传输速率(m/s)

    • 处理时延:分析分组的首部,提取分组中的数据部分,差错检验,查找转发表等。

    • 排队时延: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的时候会经过很多路由器,首先需要进入输入队列等待处理,等待路由器确定转发接口后在输出队列中等待转发。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5.5 往返时间RTT

  1. 发送ACK到接受ACK的时间。

    什么是ACK (Acknowledge character)?

    :确认字符,在数据通信中,接收站发给发送站的一种传输类控制字符,表示发来的数据已确认接收无误。在TCP/IP协议中,如果接收方成功的接收到数据,那么会回复一个ACK数据。

    计算实例:

    A向B发送数据,如果数据长度是100MB,发送速率是100Mbit/s,已知其RTT为2s,计算其有效数据率(bit/s)。

    image-20230131230758609

5.6 利用率

  1. 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2. 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5.7 出错率(误码率)

  1. 定义:二进制位在传输中被传错的概率P。
  2.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求误码率低于10-6。

6 计算机网络非性能指标(p26)

6.1 费用

6.2 质量

6.3 标准化

6.4 可靠性

6.5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6.6 易于管理和维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