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规则》部分
1.锅炉的定义:蒸汽锅炉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来生产蒸汽的一种设备。
2.给水:直接进入锅炉,被锅炉蒸发或加热的水称为锅炉给水,它是由凝结水、补给水、生产返回水和疏水等组成。
3.凝结水:锅炉产生的蒸汽,作功后,经冷却冷凝而成的水。
4.补给水:锅炉在运行中由于取样、排污和泄漏等要损失一部分水,而且生产回水被污染不能回收利用,或无蒸汽凝结水时,都必须补充符合水质要求的水,这部分水叫补给水。
5.锅水: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着受热的水称为锅水。
6.排污水:为了除去锅水中的杂质和悬浮性水渣,必须从锅炉的一定部位排放掉一部分锅水,即排污水。
7.冷却水:锅炉在运行中因某种需要,将蒸汽冷凝用的水,称为冷却水。
8.减温水:用于调节过热器出口蒸汽在允许温度范围内的水。
二:简答
1.炉内水处理的目的?
1)防止锅炉本体及附属系统水、汽侧在运行中积聚沉积物和腐蚀。提高锅炉的传热传导效益。
2)确保蒸汽质量,防止汽轮机部件结垢和腐蚀
3)保证水质条件下,减少锅炉的排污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2.炉内水混浊的原因有哪些?
1)给水混浊或硬度过高,主要是给组成中凝结水,补给水等混浊或硬度太大;
2)锅炉长期不排污或排污不及时或排污量不够;
3)新炉或检修后锅炉在启动初期;
4)燃烧工况或水流动工况不正常,负荷波动较大。
3.锅炉的排污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锅炉的排污方式有:(1)连续排污;
(2)定期排污。
连续排污:是连续不断的从汽包中排出炉水。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锅炉水中的含盐量和含硅量过高排去一些细小或悬浮的水渣。
定期排污:是排出水渣,一般排污点设在水循环系统的底端;排污时最好在锅炉低负荷时进行。
4.什么是树脂的再生?
树脂经一段软化或除盐运行后,失去了交换离子的能力;这时可用酸、碱或盐使其还原再生,恢复其交换能力,这种使树脂恢复能力的过程称为树脂的再生。
5.降低酸碱耗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保证进水水质:
(2)保证再生质量,延长制水量的周期:
(3)保证再生液的质量、纯度,严格控制再生操作规程;
(4)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正常。
6.蒸汽含硅量、含盐量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
(1)炉水、给水量不合格;
(2)锅炉负荷、汽压、水位变化急剧;
(3)减温水水质劣化;
(4)锅炉加药控制不合理;
(5)汽、水分离器各元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