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上架流程

国内互联网公司使用的服务器品牌比较多,DELL 品牌的服务器是最多的,也是性价比较高的,将比较了解的品牌整理成一个简表,如表 1 所示:

表 1 服务器品牌简表

05_1.png

1:熟悉服务器的型号
Dell R730、Dell R720、Dell R410、Dell R430、Dell R440

2:熟悉服务器的主要配件
固态硬盘1T 2T 、机械硬盘 、内存条DDR3 DDR4 16G、电源线、角铁、网线、光纤线

3:服务器主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16、Centos 7.5等

服务器上架流程(R720):

一、在机柜上安装角铁,用螺丝固定好位置,R730的服务器较大,需要留出2U的位置。
二、将客户需求的内存大小,插入到服务器内。
三、将服务器小心的抬放到角铁上,一定要保证稳固。
四、将两根电源线插上,并按照理线规范理好。
五、按照需求,需要接入内网,管理卡和外网,准备好三根网线,分别在服务器后面板插上连接到上方的内网、管理卡和外网的交换机上。
六、看到那个两端的网线接口都亮灯,成功连接。按照理线的规范,把线分别扎在各自交换机的线堆里。
七、用硬盘架和螺丝装好硬盘,插入到服务器前面板的硬盘插槽里。
八、接上显示器和键盘,准备开始装系统操作。
九、开机,出现选择界面的时候,按F2进入,(选择IDRAC Settings下一步Network配置远程管理卡ip)默认账号密码(root/calvin)修改的IP跟账号密码做好记录。
十、服务器启动自检ctrl+R组磁盘阵列,根据生产环境需求组Raid 进入到组RAID的界面,F2选择clear config删除原有的分区,再F2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
十一、选择创建好的RAID,F2进入fast init 快速初始化一下。退出会要求重启。
十二、插入需求要安装的系统Centos7.4,确定U盘是需要哪种引导模式的,如果是UEFI模式引导的话,那需要重新在F2选择引导模式。
十三、进入选择的时候,按F11进入引导界面,然后选择bios引导,会出现USB3.1的选项,回车,就会自动安装了。
十四、进入到操作系统(centos7.4)的安装界面,语言选US,其他都默认。根据需求分区。关掉KDUMP(内核崩溃传储机制),会占用内存。设置管理用户密码,等待安装过程,然后安装完成重启ok,重启进入系统之后,根据需求配置内网和外网IP,做好记录
十五、如是Window2016的操作系统,激活码稍候再系统设置,然后设置分区C盘按需求给,剩下的空间在进入系统后的计算机管理给,设置管理密码,安装重启。配置ip,能够连通外网,然后在cmd里进入系统激活。

远程查看管理卡和服务器信息的方法(Dell R720服务器)

一、首先需要一台笔记本和一根网线,网线接在管理卡交换机上,然后修改笔记本的ip地址为服务器同网段的地址。然后再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管理卡ip,输入创建的用户密码默认账号密码(root/calvin)
二、登录进去就可以看到很多选项。可以查看服务器内存大小,可用插槽和已用插槽。
三、可以查看主板固件的版本。
四、可以查看硬盘的配置信息,容量大小。
五、可以在主界面查看报错日志,比较清晰。
六、可以通过管理卡远程安装系统

服务器报错总结

1.PDR1001 Fault detected on drive 0 in disk drive bay1 check drive
翻译:在磁盘驱动器bay1中的驱动器0上检测到故障小作坊硬盘制作机制针对机器,报错,但能正常使用。
2.RAID安装的硬盘容量必须是一样大,如果一个1T一个2T会自动降容量,你只能看到一个最小的盘
3.内存会有不同的插法,根据内存的容量频率规范插入服务器,同样所有内存容量或频率一致

光缆总结:

光模块区分及光纤跳线的标识
一、多模光模块:工作波长一般为850nm,2km以下的短距离传输。
二、单模光模块:工作波长一般为1310nm、1550nm,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50至200km。
光纤跳线的区别主要是看标识上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LC型)
插入损耗小于等于0.2dB
回波损耗PC≥45dB UPC≥50dB APC≥65dB

理线规范

一、区分管理卡交换机、内网交换机、外网交换机的网线。
二、做网线时确保测试通过,再者确定长度,不要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到布线的美观。
三、网线首先绕过安装的交换机下方的配线架,一根一根理好,然后直落到机柜后方,一根一根直落至服务器端口。
四、分完网线之后,将同个交换机的网线扎起来,固定在机柜边缘的卡扣里,
五、电源线的话,有的服务器是主备电源点,左边的电源插口接在左边的插排上,右边的电源插口接在右边的插排上。如果服务器没有备用电源的话,就插在右边的插排上,将线按先后顺序排好。



作者:一个小运维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ebabdc06c28

相关资源:

rabbitmq入门和实战 - Dcsdn 

GitOps 初探 - Dcsdn 

redis哨兵配置文件 - Dcsdn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集群服务器上架流程: 1. 确定服务器的用途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和数量。 2. 安装操作系统和必要的服务。通常情况下,集群服务器使用的操作系统是 Linux,可以使用自动化部署工具如 PXE 或 Kickstart 进行批量安装。必要的服务包括 SSH,NFS,DNS 等。 3. 创建集群管理账户和权限,以及各个节点的访问权限。这样可以确保管理员可以远程管理集群,并且各个节点之间可以互相访问。 4. 配置网络和存储。为了实现节点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需要为集群配置网络和存储。可以使用专用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和路由器,来实现节点之间的高速通信。存储可以使用本地硬盘、网络存储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 5. 部署集群管理软件。集群管理软件可以帮助管理员管理和监控集群的运行状态,调度任务和资源等。常用的集群管理软件包括 Hadoop,Kubernetes,Slurm 等。 6. 部署应用程序。根据集群的用途,部署相应的应用程序和服务。例如,如果集群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部署 Spark,Hive 等相关的应用程序。 7. 测试集群的性能和可靠性。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集群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满足要求。 总的来说,集群服务器上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和流程,确保集群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且可以高效稳定地运行。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