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一:精准检索与初筛文献
在知网先用主题词检索,再结合“引证排行”和“下载排行”双排序抓取核心文献。对年份、期刊等级和引用次数设置阈值(如近五年、CSCD+CSSCI、引用>30),初步筛得 40–60 篇。
指令
以下是我在知网导出的 50 篇题录,按‘出版年份’从新到旧排序,并删去重复记录,输出去重结果:[题录列表]
请统计题录中各期刊出现频次,列出 Top5,以判断核心期刊集中度。
将摘要内关键词提取为高频词云,删除停用词并保留单词根,输出前 15 个高频词。
请将引用次数低于 15 的文献标记为 ‘次要’,留待附录。
根据标题与关键词,预测这批文献可分为几大子主题,每个子主题给出 1 句定义。
步骤二:热点聚类与空白识别
利用《知网—参考文献网络》或外部工具(CiteSpace、VOSviewer)进行共现分析;随后在 DeepSeek 里让模型总结各聚类的研究重点与争议,并圈定尚未解决的关键痛点。
指令
这些文献已按共词聚类得到 3 类,请为每类写 70 字主题概述,并指出代表论文 2 篇:[聚类清单]
比较聚类 1 与聚类 2 的研究方法差异,列出实验设计、样本来源、统计工具三方面对照。
请从聚类 3 的摘要提炼两条学术争议,每条不超 40 字并注明论文编号。
根据争议点,提出本综述需回答的三个关键问题,每个问题需含 ‘why/how’ 结构。
用一句话概括当前文献最大的研究空白,并说明为何值得后续深入。
步骤三:确定逻辑框架与标题小节
综述通常采用“三层金字塔”或“时间—主题—方法”混合结构。DeepSeek 可根据聚类结果自动生成二级、三级小标题,并插入过渡句,保证阅读流畅。
指令
请把综述框架设计为‘背景—进展—空白—展望’,并给出每层 2 个二级标题。
依照时间线,在‘研究进展’部分设三个阶段小节,为每阶段写 1 句过渡句串联。
请为‘方法比较’章节列出实验法、建模法、质性访谈三小节,每小节标题不超 10 字。
检查以下标题是否冗长或重复,如有请重写更简练版本:[标题草稿]
生成一段 120 字的目录说明,引导读者快速理解综述逻辑骨架。
步骤四:分段生成内容草稿
将每个小节对应文献列表输入 DeepSeek,要求模型输出“主要结论 + 关键数据 + 代表文献”三要素;同时指定引用方式(作者-年份)和段落长度。
指令
针对‘建模法’子节,用 200 字总结 8 篇文献的核心模型及适用条件,并嵌入两处作者-年份引用。
请为‘质性访谈’小节写 180 字段落,突出数据来源与主题饱和度,并列 1 组表述性数据(例:受访者 n=32)。
以下文献缺乏对比度,请重写并加入与基准方法的性能提升百分比:[文献摘要块]
去除下段中的口号化修饰,将‘显著提升’改为具体 P 值或置信区间:[原段]
请在此段加入 1 句学术警示,指出现有研究在样本偏倚或外部效度上的局限。
步骤五:DeepSeek 去模板化、加强人味细节
AI 草稿通常模板感重。再用 DeepSeek 进行语气微调、术语替换、碎片重组、适度留白等处理,使文本更接近日常学术写作风格,弱化“AI 痕迹”。
指令
请将段落中的连续‘然而/此外’改成多样化连接,并插入 1 处倒装句。
把‘针对…问题’等模板句改写为更自然的转折表达,例如‘与此相比’‘在这一背景下’。
加入一个行业内俚语或行话,提升真实度,但不要破坏正式语气。
把总结句改写为半留白形式,鼓励读者思考下一步研究可能(使用‘…’)。
检查段落是否出现超过 3 次相似句式,如有请替换并随机调整顺序。
步骤六:统一格式、输出最终综述
使用 DeepSeek 检查段落长度、引用格式 (GB/T 7714) 与图表编号;生成自检清单,确认无格式跳号或缺漏引用后输出终稿。
指令
请核对全文作者-年份引用与末尾参考文献是否一一对应,如有缺失请标红并给出补充格式。
将全文段落控制在 180–220 字区间,若超限请自动拆分并补过渡句。
生成 8 条 ‘提交前检查’清单,覆盖图表编号、文献一致、段落衔接与排版。
请用排行榜形式列出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 5 个术语,若任何术语重复>5,请分别提供 2 个同义改写用于替换。
输出最终综述文稿,并注明总字数与参考文献条数,确保满足期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