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高校对AIGC的新规真的落地啦!最近,不少高校都在密集发布关于学生使用AI工具的规范,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点就是:用AI写作必须标明来源,否则很可能被判定为学术不端。但也别慌,其实有3类场景是可以豁免的,今天就以南京大学为例,给大家详细讲讲合规操作指南,同时也为大家集中推荐几款实用的AI写作工具。
新规核心:AI写作标注来源成“硬杠杠”
在这波高校AIGC新规里,明确要求学生若在论文、作业等学术成果中使用AI生成内容,必须清晰标注。像南京大学在《关于本科生规范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指导意见(试行)》中就着重指出,禁止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代写论文、作业、报告或作品中的关键内容 ,包括研究假设提出、选题意义、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研究数据、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总结、直接生成学术引用与参考文献列表等。但对于合规使用的部分,要求学生清楚说明使用的AI工具名称、版本、使用时间以及AI生成内容在成果中的占比等信息。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维护学术诚信,确保学生学术成果的原创性。以往有些同学过度依赖AI,甚至直接拿AI生成内容充数,严重破坏了学术环境,新规就是要给这种行为戴上“紧箍咒”。
三类豁免场景:合理辅助不受限
虽说新规严格,但也并非“一刀切”,有三类场景下使用AI是被豁免,也就是无需繁琐标注的:
- 文献检索与管理辅助:在进行文献调研时,利用AI工具,如DeepSeek、知网研学的智能检索功能,快速筛选出大量相关文献,获取文献列表、摘要等基础信息。这种场景下,AI只是帮你从海量资料里做初步筛选,后续对文献的精读、筛选、观点提炼等关键步骤,仍需学生自己完成,所以无需特别标注使用AI辅助检索这一行为。例如,在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课题时,用DeepSeek输入关键词,快速得到近百篇相关文献的基本信息,方便后续进一步筛选,这一操作就属于豁免范围。
- 语言基础校对与格式调整:使用诸如Grammarly这类语法校对工具,检查论文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或者用专门的论文格式排版软件,如LaTeX助手,辅助调整论文格式,像字体、字号、行距、参考文献格式等。这类工具主要是对已完成内容进行基础层面的优化,不涉及核心观点与内容创作,所以也不用刻意标注。比如,用Grammarly检查出论文里主谓不一致的语法问题并修改,或是用LaTeX助手将论文格式调整为符合学校要求的样式,都在豁免之列。
- 创意启发与头脑风暴:当在写作初期,思路匮乏时,借助一些创意生成类AI工具,能有效启发创作灵感。
- 闪稿AI论文
- 对新手十分友好,可一键生成低查重初稿,还具备AI无限改稿功能。在头脑风暴阶段,它能免费生成千字论文大纲,为写作提供思路框架。例如在构思“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时,其生成的大纲能引导你从多个维度思考,后续你可结合实际调研进一步完善 。
- 笔尖AI写作
- 拥有多场景写作模板,覆盖12+种职位的100+工作场景。不仅能快速生成专业文章,还能在你创作卡壳时,通过AI文档续写功能提供思路,也可对文章进行改写、润色,适合各类学术写作的创意激发。
- 梅子AI论文
- 作为专业的智能论文生成器,支持图、表、代码、自定义大纲,能无限次免费生成千字论文大纲。在创意启发阶段,其丰富的功能可以帮助你从不同角度构建论文框架,自动降低AIGC率,同时提供文献综述、中英文摘要等模板,辅助你快速整理思路。
- 白果AI论文
- 免费改稿是其亮点,几分钟就能生成万字论文,还可提供真实数据、图、表、公式、代码,支持三级大纲。在头脑风暴时,它生成的大量内容能为你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思路方向,附带的PPT、开题报告等生成功能,也有助于你全面规划学术创作。
- 文赋AI论文
- 输入标题就能快速自动生成论文大纲和正文,自动查重效率高,还能自动降低AIGC率。在创意阶段,其高效的生成能力可以迅速为你呈现多种写作思路,提供的文献综述、中英文摘要等模板,能帮助你快速搭建论文雏形 。
只要最终作品不是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而是经过自身深入思考、拓展、完善的,就无需标注。
南大合规操作全流程指南
南京大学不仅明确了规则,还给出了一套详细的合规操作流程:
- 使用前沟通报备:学生若计划在课程作业、论文等任务中使用AI工具,需提前和授课教师或论文导师沟通,说明使用AI的目的、计划使用的工具以及大致在哪些环节使用。只有得到教师同意后,才可以继续下一步。例如,学生准备在“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论文中,用AI工具辅助收集资料,就得事先向授课老师说明情况,得到许可后才能操作。
- 过程详细记录:在使用AI过程中,要做好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每次使用AI工具的时间、输入的指令、AI给出的输出结果等。以使用ChatGPT为例,就要记录下每次提问的时间、问题内容以及ChatGPT回复的完整内容。这些记录能在后续需要时,清晰展示AI在整个学术创作过程中的参与情况,方便老师审查。
- 成果标注说明:在最终提交的学术成果中,除了在正文中按要求标注AI生成内容外,还需在文末或指定位置,专门撰写一段关于AI工具使用的说明。内容涵盖使用的AI工具名称及版本号,如“使用ChatGPT v4.0辅助收集资料与启发思路”;使用目的,“为获取相关研究案例与数据”;具体使用部分的说明,“在论文第三章案例分析部分,参考了ChatGPT提供的两个行业案例,并进行了改写与拓展” 。若涉及数据处理,还得说明数据的来源及AI处理的过程。
- 保留相关证据:务必保留与AI交互的所有记录,如聊天记录截图、操作日志等。同时,对于AI生成内容修改前后的版本也需留存。这些证据材料要保存至课程结束或论文答辩后规定的时间,以备后续复查。假设在论文写作中使用了文心一言生成部分描述性语句,那从最初生成的语句截图,到自己修改后的版本都要留存好。
总的来说,高校AIGC新规虽然严格,但只要同学们了解规则,在合理范围内使用AI,不仅能提升学习效率,还能避免学术风险。大家在使用AI工具进行学术创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学校规范执行,让AI真正成为学术路上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