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选择GO还是JAVA语言开发,纠结吗?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物联网平台技术选型中,弃Java转用Go语言的决策,强调了Go语言的性能优势和团队技术栈的适应性。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插件化架构,实现了高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成功应用于多个智慧能源和环境监控项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物联网平台技术选型中,大多数人通常会选择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早些年,我们的物联网平台也是采用了Java开发。然而,Go语言也是一个出色的选择。有一年,我们接到了一个二轮换电柜的项目,对服务器性能和灵活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尽管我们的团队都是Java开发人员,虽然Java也可以胜任,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我们团队的技术栈,我做出了选择,决定采用Go语言进行开发。

       结果非常令人满意,我们只需要一台4核8GB的服务器,性能资源利用率不到30%,每天能够处理约10多万个订单。这个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四年多,以至于我们几乎忘记了服务器的存在。现在回头看,这个选择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慢慢地,我们开始将之前用Java开发的产品逐步迁移到Go语言开发。如今,我们的物联网平台已经全部采用Go语言开发。尽管我知道Java目前有一些非常流行的物联网开源项目,比如thingsboard以及国内的jetlinks,但我仍然选择了自己开发。这并不是为了重复造轮子,而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定位和客户需求不同。另外,我一直不太喜欢过于重的架构体系,我希望以更轻量的方式实现我们的目标。在这一套技术栈下,我们能够应用在边缘网关、云服务、桌面端、嵌入式环境等各个领域。最初的构想是打造一套松耦合的底层平台,专为应用服务而生。业务架构图

业务架构

       模块化设计:我们采用插件化架构,将应用程序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专注于处理特定功能。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可扩展性:通过支持动态加载和卸载插件的方式,应用程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功能模块,而不会影响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松耦合设计:插件化架构将各个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解耦,使得这些模块能够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

插件服务管理:

应用服务管理

基于这一能力平台,我们成功开发了以下产品:

  1. 智慧能源综合管理平台(适用于燃气行业)
  2. 智能换电SaaS系统
  3. 动环监测系统
  4. 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涵盖水、电、气)
  5. 智慧公厕系统
  6. 环境监控系统
  7. SCADA系统
  8. WEB组态
  9. GIS系统
  10. 三维平台

这些产品在不同领域中发挥作用,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