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ccm螺旋桨气动仿真

1.模型预处理

从openvsp中导出的螺旋桨模型如下图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处理方法为在catia创成式外形设计模块进行处理,修复-封闭曲面-结合,将曲面转化为包络体
这里考虑到螺旋桨轮毂过大,考虑两种处理方法:1.轮毂不做修改,但后续监测时不勾选轮毂 2.将轮毂修改为水滴形状
这里选择方法2进行修改,转化为包络体后螺旋桨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导入表面网格

新建starccm文件,选择并行,计算进程数取决于本地电脑性能,与cpu核心数相关,示例中选择1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文件-导入-导入表面网格,将几何模型导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上方横排第15个选择启动表面修复-确定,点击右下角的执行全部,右边红色、绿色和蓝色部分都为0,或者红色部分不为0但较小,则说明模型没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表面准备

1.将螺旋桨表面进行区分,分为轮毂和叶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创建旋转域、远场和几个加密域(对远场有以下尺寸要求:半径大于5D,前方大于5D,后方大于10D,其中D为螺旋桨直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进行减运算,生成流体域,这里分为内外两个流体域,其中外流场为远场减旋转域,内流场为旋转域减螺旋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将计算域(即内外两个流场)分配给区域,下方选定为11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连续体设置

创建连续体,并依次选择以下参数:三维-气体-耦合流体-理想气体-隐式非稳态-湍流-Komega湍流-解算方案插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参考值,参考压力可设置为当前状态下的标准大气压。
初始条件中速度设置为0.01,静态温度随工况调整。

5.边界设置

1.创建内外两个流场的交界面,选择两个旋转域壁面,右击创建交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将远场类型设置为自由流,将物理条件-自由流体选项修改为高度-马赫数,修改物理值:高度,流向和马赫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首先在最下方工具-参考坐标系处右击创建旋转,设置好轴方向,轴原点和旋转速率。然后将内流场-物理值-运动指定-参考坐标系改为旋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网格划分

在几何-操作处右键创建自动网格,内外流场分两步进行划分,其中外流场选择表面重构、自动表面修复、多面体网格(不选棱柱层),内流场则选择表面重构、自动表面修复、多面体网格、棱柱层。棱柱层计算时选择30层,增长率1.2,特征长度取螺旋桨直径,参考速度选择螺旋桨叶片75%处的线速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定义控制中则是加密部分设置。外流场进行两层的体加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流场对螺旋桨轮毂、叶片表面进行面加密,对交界面禁用棱柱层,对螺旋桨进行线加密,另外进行两层的体加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终网格结果如图所示(在衍生部件处创建截面用于观察网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求解器设置

在停止准则处,改最大步长为最大迭代时间,取约旋转5圈的时间(例如示例中是5000RPM的转速,则对于5转的时间为0.06s)。内部迭代次数修改为15。求解器-隐式非稳态中的时间步定义一度或者两度的时间(例如示例中5转即1800度,对应总时长为0.06s,那么一度对应的时间为0.06除以18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设置报告

新建力和力矩监测螺旋桨的推力和扭矩。并根据报告创建监视器和绘图。之后直接运行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分析

悬停工况(静拉力)

最终得到推力和扭矩图像,推力为168.76N,扭矩为12.17N-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标量场景处生成螺旋桨后1D位置处截面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螺旋桨的功率
P = ω ⋅ Q P = \omega \cdot Q P=ωQ
其中 ω \omega ω为角速度,Q为扭矩
对于螺旋桨的力效
η = 1000 ⋅ T g ⋅ P \eta = \frac{1000 \cdot T}{g \cdot P} η=gP1000T
其中T为拉力,g为重力系数,P为功率

前飞工况(动拉力)

最终得到推力和扭矩图像,推力为88.94N,扭矩为7.93N-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标量场景处生成螺旋桨后1D位置处截面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这里网格不是很密,收敛效果不是很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螺旋桨的进动系数
J = V n ⋅ D J = \frac{V}{n \cdot D} J=nDV
其中V是来流速度,n是转速,D是螺旋桨直径
对于螺旋桨的拉力系数
K T = T ρ ⋅ n 2 ⋅ D 4 KT = \frac{T}{\rho \cdot n^2 \cdot D^4} KT=ρn2D4T
其中T是拉力, ρ \rho ρ是空气密度,n是转速,D是螺旋桨直径
对于螺旋桨的扭矩系数
K Q = Q ρ ⋅ n 2 ⋅ D 5 KQ = \frac{Q}{\rho \cdot n^2 \cdot D^5} KQ=ρn2D5Q
其中Q是扭矩, ρ \rho ρ是空气密度,n是转速,D是螺旋桨直径
对于螺旋桨的效率
η = J 2 π ⋅ K T K Q \eta = \frac{J}{2\pi} \cdot \frac{KT}{KQ} η=2πJKQKT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