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工信部发布《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的通知,我们该关注什么?在国内光伏市场竞争激烈、整体低迷以及外部环境对我国光伏产品贸易制裁的情况下,国家颁布该指南的目的何在?
关注重点:
1.在指南中搭建了一个体系框架,包含了上游、中游、下游所涵盖的9个重点方向,包含基础通用、光伏设备、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和组件、光伏部件、光伏系统、光伏应用、智能光伏和绿色光伏。
2.在这份指南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总体要求】中提到“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0项以上,支持我国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光伏产业全球化发展。”
3.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坚持】,表明接下来要将高技术科技成果走向低成本化、市场普及化。同时,要以技术为带动,引领国际标准。
目的:
1.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通过明确标准体系,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融合方向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强化标准协同作用:发布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确保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标准相互衔接、协调一致,提高产业运行效率和协同发展能力。
3.增加先进标准供给:随着技术进步,及时制定新标准以规范新产品、新技术,推动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4.提升标准实施成效:加强标准实施监督和管理,引导企业对标达标,提高标准执行力和实施效果,淘汰落后产能。
5.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光伏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
总之,国家发布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于推动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给大家推荐一个超级好用的工具——羲和能源气象大数据平台,它可以根据气象数据,模拟在某个地理位置预设光伏电站,或还原某光伏电站的历史发电功率曲线。通过明确地点、时间、数据源及光伏电站参数,得到精准的小时级功率曲线哦,甚至可以一键生成光伏电站项目建议书~快来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