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因:解决 “初始状态不确定性”
数字电路的核心功能依赖时序逻辑(由触发器、寄存器等存储单元构成),而存储单元的输出状态(Q端)并非 “天生确定”,这是复位信号存在的根本原因。
1. 存储单元的物理特性:上电状态随机
触发器(如 D 触发器、JK 触发器)是时序逻辑的基本单元,其工作依赖时钟信号(Clock),但上电瞬间(Power-On)的输出状态是随机的:数字电路中的存储元件(如触发器、寄存器)在上电瞬间处于随机状态(0或1)。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
-
状态机进入非法状态
-
计数器从随机值开始计数
-
控制逻辑产生错误的控制信号
- 从物理层面看,触发器内部由晶体管组成的反馈回路在电源电压刚达到阈值时,晶体管的导通 / 截止状态受工艺偏差、噪声、寄生电容等因素影响,无法预先确定,可能输出高电平(1)、低电平(0),甚至短暂的不稳定状态(亚稳态)。
- 例如:一个用于计数的 4 位寄存器,上电后可能随机处于
0000、0110、1111等任意状态,而非设计预期的初始值(通常是0000)。
2. 初始状态不确定会导致电路 “失控”
如果没有复位信号强制设定初始状态,电路的后续行为将完全不可预测,具体表现为:
- 功能失效:例如,一个 UART 串口模块的 “发送状态机” 上电后若随机进入 “数据发送中” 状态,可能在未准备好数据时就向总线发送乱码;一个计数器若从随机值开始计数,会导致计时结果完全错误。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8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