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外观数列 - 力扣(LeetCode)

基础知识要求:

Java:方法、for循环、if eles语句、StringBuilder类

Python: 方法、for循环、if else语句、字符串拼接

题目: 

「外观数列」是一个数位字符串序列,由递归公式定义:

  • countAndSay(1) = "1"
  • countAndSay(n) 是 countAndSay(n-1) 的行程长度编码。

行程长度编码(RLE)是一种字符串压缩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连续相同字符(重复两次或更多次)替换为字符重复次数(运行长度)和字符的串联。例如,要压缩字符串 "3322251" ,我们将 "33" 用 "23" 替换,将 "222" 用 "32" 替换,将 "5" 用 "15" 替换并将 "1" 用 "11" 替换。因此压缩后字符串变为 "23321511"

给定一个整数 n ,返回 外观数列 的第 n 个元素。

示例 1:

输入:n = 4

输出:"1211"

解释:

countAndSay(1) = "1"

countAndSay(2) = "1" 的行程长度编码 = "11"

countAndSay(3) = "11" 的行程长度编码 = "21"

countAndSay(4) = "21" 的行程长度编码 = "1211"

示例 2:

输入:n = 1

输出:"1"

解释:

这是基本情况。

提示:

  • 1 <= n <= 30

思路解析:

  1. 理解问题
    • 首先,理解外观数列的定义。它从一个单独的字符 "1" 开始,后续每一项都是对前一项的行程长度编码(RLE)。
    • 行程长度编码(RLE)是将连续的相同字符替换为它们出现的次数和该字符的串联。
  2. 初始化
    • 对于基本情况,即 n = 1,直接返回字符串 "1"。
    • 对于其他情况,我们需要一个循环来迭代地从 n = 2 构建到 n
  3. 迭代构建
    • 在循环中,我们需要两个变量:一个是 prev(存储前一项的外观数列),初始化为 "1";另一个是 curr(存储当前项的外观数列),初始化为空字符串。
    • 还需要一个变量 count 来跟踪 prev 中连续相同字符的数量,初始化为 1。
    • 遍历 prev 字符串,每次迭代时检查当前字符与前一个字符是否相同。如果相同,count 加 1;如果不同,将 count 和前一个字符添加到 curr 中,并重置 count 为 1。
    • 在遍历完 prev 后,别忘了处理最后一个字符的计数,因为循环中可能没有捕获到它。
    • 最后,将 curr 设置为新的 prev,以便下一次迭代。
  4. 返回结果
    • 当循环结束时,prev 将包含外观数列的第 n 个元素。
    • 返回 prev 即可。
  5. 编写代码
    • 根据上述思路,编写代码实现外观数列的生成。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迭代的方式构建出外观数列,并返回第 n 个元素。

Java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CountAndSay {  
    public String countAndSay(int n) {  
        if (n == 1) {  
            return "1";  
        }  
  
        String prev = "1"; // 外观数列的前一项  
        for (int i = 2; i <= n; i++) {  
            StringBuilder curr = new StringBuilder(); // 当前项,使用StringBuilder更高效  
            int count = 1; // 连续字符的计数  
  
            // 遍历前一项字符串  
            for (int j = 1; j < prev.length(); j++) {  
                if (prev.charAt(j) == prev.charAt(j - 1)) {  
                    count++; // 连续字符,计数加1  
                } else {  
                    // 字符不连续,将前一个字符的计数和字符本身添加到当前项中  
                    curr.append(count).append(prev.charAt(j - 1));  
                    count = 1; // 重置计数  
                }  
            }  
  
            // 处理最后一个字符的计数  
            curr.append(count).append(prev.charAt(prev.length() - 1));  
  
            // 更新前一项为当前项  
            prev = curr.toString();  
        }  
  
        // 返回外观数列的第n个元素  
        return prev;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untAndSay solution = new CountAndSay();  
        System.out.println(solution.countAndSay(4)); // 输出: 1211  
        System.out.println(solution.countAndSay(1)); // 输出: 1  
    }  
}

Python代码示例:

def countAndSay(n: int) -> str:  
    if n == 1:  
        return "1"  
      
    prev = "1"  # 初始化prev为外观数列的第一个元素  
    for i in range(2, n + 1):  
        curr = ""  # 用于构建当前外观数列元素的字符串  
        count = 1  # 初始化计数为1,用于计算连续字符的数量  
          
        # 遍历prev字符串,统计连续字符的数量并构建curr字符串  
        for j in range(1, len(prev)):  
            if prev[j] == prev[j - 1]:  
                count += 1  
            else:  
                curr += str(count) + prev[j - 1]  # 将前一个字符的计数和字符本身添加到curr中  
                count = 1  # 重置计数  
          
        # 处理最后一个字符的计数  
        curr += str(count) + prev[-1]  
          
        # 更新prev为curr,以便下一次迭代  
        prev = curr  
      
    return prev  
  
# 示例  
print(countAndSay(4))  # 输出: "1211"  
print(countAndSay(1))  # 输出: "1"

  • 14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千小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