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这样戴耳机!危害超乎想象,骨传导耳机或许成为趋势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 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因为戴耳机时,音频都集中在小小耳塞机的振动片上,耳膜接受的音频效应比扬声器放音时集中,且伴随着音乐的起伏,精神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那么长时间戴入耳式耳机有哪些危害?

1、损伤听力,长时间佩戴耳机这就可能会让声波对耳蜗造成持续性的冲击,从而让我们耳朵中的毛细胞因过度刺激而发生死亡,从而这可能就会容易导致我们的听力为此受损从而发生听力下降的情况。

2、引发炎症,确实经常戴耳机听歌,耳机就会长时间地塞在耳朵里,那么如此一来这样耳朵里着实也是会很容易的产生细菌的,而时间久了,这些细菌可能就会导致我们的耳朵出现发炎的情况……

3、分散注意力(增加安全隐患),当我们戴上耳机的时候,不管听的是什么,我们都会为此分神去倾听。而如果此时我们正行驶在马路上,这也不仅会听不清汽车的喇叭声,同样也还会很容易分散我们注意力,导致我们往往很难能够及时地发现周围的危险情况,为此这确实也就大大的增加了我们的安全隐患。

如何使用耳机来减少对耳朵的伤害?

1、音量要适中

很多人在使用耳机时会将耳机的声音调整到最大,但他们不知道这是最容易损害听力的。一些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调整太大,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以免在短时间内过度刺激耳朵。

2、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一般来说,每天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是安全的,所以使用60分钟后要注意停止使用耳机,让耳朵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注意耳机的使用环境

你应该知道,如果你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机,你会因为噪音而无意识地增加耳机的音量,这很容易损坏耳朵。因此,如果环境嘈杂,尽量不要让自己使用耳机。

4、选对耳机很重要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迫不得已要带上耳机,一般来说,如果你想在保护耳朵的同时使用耳机,入耳式的耳机对我们的耳朵健康危害最大。

那这个时候我会建议你使用这种不需要入耳的骨传导耳机,骨传导耳机是采用先进的骨传导黑科技,声音通过骨头振动传播到内耳,耳机不入耳也可听到高品质声音,有效的降低了长时间佩戴耳机对耳朵的危害。

骨传导耳机因为独特的发声原理,可以有效避免入耳式耳机带来的各种耳类疾病,一直被耳科医生、听力专家所推荐,对于一些患有耳膜炎或者敏感人群来说,骨传导耳机也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骨传导耳机在近两年国内厂商的不断发力下,骨传导技术是越来越成熟并且已经非常完善,例如NANK南卡家的,之前他们家的入门级CC2骨传导也是被丁香医生商场上架了,南卡这个品牌是拥有骨传导核心技术的,并且是真正做到能保护听力的一款耳机。

这款南卡RunnerPro3,也是目前最受人们入手的一款骨传导耳机,在数码圈类也是很受数码达人的喜欢,南卡Runner Pro3外观设计上专为国人的耳朵研制,通过收集的8000份亚洲人耳数据库打造出最适合亚洲人耳形的造型。无论是男女老少、短发长发戴眼镜,都能很好的兼容,机身采用高科技低敏硅胶材质,婴儿肌肤般的触感佩戴更加舒适。

NANK南卡在骨传导耳机领域的技术是国内最为领先的,有着独家的降漏音技术以及骨振子技术,这款Runner Pro3正是搭载了全新的OT闭合降漏音3.0技术。可以有效降低90%的漏音问题,全新的AF全震指向性技术则是提高了耳机的整体音质表现,使其空间感更强,骨传导的音质特色表现的更为突出。

功能方面作为南卡骨传导的旗舰机型,几支持了高于行业标准的IPX8级防水等级,配备了16G机身内存,以及最新的蓝牙5.2,在蓝牙5.2的加持下,产品性能、体验将得到全面的改善,或将促使骨传导耳机走向生活更多场景。

总而言之,要避免耳机产生的不良影响,要选择合适的耳机,并且最好不要选择内入式耳机。听音乐时,科学使用耳机,并且不要过长时间佩戴,此外,平时的生活中使用,要注意耳机的卫生情况,切忌戴耳机入睡。多按摩耳垂前后的穴位可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听力。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