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部署网页版 vscode (code-server)

本文介绍了code-server,一个基于VisualStudioCode的云端开发环境,支持跨平台、移动设备访问和团队协作。同时,AlpineLinux以其轻量级和安全性被提及,作为部署code-server时的轻量级基础。文章还展示了如何通过docker快速部署code-server和使用Alpine作为基础镜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 code-server

code-server 是一个基于 Visual Studio Code 的开源项目,它允许你通过 Web 浏览器来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 的编辑功能。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设备上,只要有浏览器和网络连接,就可以访问和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而无需在本地安装开发环境。

以下是 code-server 的一些特点和功能介绍:

  1. 编辑器功能和体验
    代码编辑:code-server 提供了与 Visual Studio Code 相同的强大的代码编辑功能,包括语法高亮、代码折叠、智能代码补全等,使得编码更加高效和舒适。
    调试功能: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调试,通过调试器可以进行断点调试、变量监视等操作,有助于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2. 跨平台性
    多平台支持:无论是 Windows、Linux 还是 macOS 等各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运行 code-server,实现跨平台的开发和协作。
    移动设备访问:通过移动设备的浏览器,例如平板电脑或手机,也可以访问 code-server,并进行代码编辑和开发工作,增强了灵活性和便捷性。
  3. 云 IDE 功能
    共享工作空间:可以创建和管理共享工作空间,让团队成员在同一个开发环境中协作开发,促进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
    即时代码同步:支持实时代码同步功能,团队成员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代码变更,方便进行代码审查和交流。
  4. 插件扩展和定制化
    丰富的插件生态:code-server 支持安装各种插件来扩展功能,包括语言支持、主题定制、版本控制、集成开发环境等方面,满足不同开发需求。
    界面定制化:支持调整编辑器界面、字体样式、快捷键设置等,提供个性化的开发环境。
  5. 安全性和身份验证
    密码保护:可以设置密码来保护 code-server 的访问,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和编辑代码。
    单点登录:支持使用单点登录(SSO)系统进行身份验证,集成企业级身份管理解决方案,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性。
  6. 资源利用和性能
    轻量级:code-server 本身是轻量级的,不会占用过多系统资源,适合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运行。
    性能优化:通过优化代码和运行环境,使得 code-server 在浏览器中运行流畅,并保持高效的代码编辑体验。

什么是 Alpine

Alpine(全名 Alpine Linux)是一个轻量级的 Linux 发行版,专注于提供最小化的操作系统环境,同时保持足够的功能和灵活性。Alpine Linux 的设计目标是尽可能减小系统的体积和复杂性,以便于用于容器化、嵌入式系统、虚拟化等场景。以下是 Alpine Linux 的一些特点和相关信息:

  1. 轻量级
    Alpine Linux 的核心文件系统非常小,因此镜像体积较小,适合用作容器镜像或者部署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
    通过采用 musl libc 和 BusyBox 等轻量级工具,减小了系统资源占用和启动时间。
  2. 安全性
    Alpine Linux 专注于简洁和安全,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基础操作系统环境。
    镜像的精简设计和强调安全性的特点使得 Alpine Linux 在安全相关的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3. 包管理器
    Alpine Linux 使用 APK(Alpine Package Keeper)作为其包管理器,能够快速安装、更新和管理软件包。
    APK 提供了对软件包的依赖性管理和版本控制,使得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变得更加方便。
  4. 容器化
    由于其轻量级和安全性,Alpine Linux 在容器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许多 Docker 镜像的基础。
    Alpine Linux 的快速启动时间和小巧的镜像体积使得容器在部署和扩展方面更加高效和灵活。
  5. 开源社区
    Alpine Linux 是一个开源项目,拥有一个活跃的开发和用户社区,提供了持续的更新和支持。
    开源社区的参与使得 Alpine Linux 不断发展和改进,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

两行命令完成部署

docker pull codercom/code-server
docker run -d -p 8080:8080 -e PASSWORD=123456 codercom/code-serv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编写 dockerfile 文件,使用 Alpine 作为基础镜像,部署 code-server 。
不过有现成的谁还原意自己写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联想拯救者系列电脑重装 Windows 11 系统详细教程 #### 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顺利安装 Windows 11,在准备阶段需注意以下几点: - **创建可启动 U 盘**:使用 Rufus 或其他工具制作一个包含 Windows 11 安装文件的 U 盘。确保 U 盘容量至少为8GB以上[^1]。 - **备份重要数据**:在执行任何操作前,务必先备份个人资料至外部存储设备或其他安全位置,以防意外丢失。 - **关闭快速启动功能**:进入 BIOS 设置界面禁用 Fast Boot 功能,这有助于提高兼容性和稳定性[^3]。 #### 步骤说明 ##### 进入BIOS设置并调整启动顺序 将准备好的启动盘插入联想拯救者电脑上,重启机器后立即长按 F2 键(部分机型可能是 Delete),直到出现 BIOS Setup Utility 页面。导航到 "Boot" 标签页下找到 USB Storage Device 并将其设为首选项,保存更改退出。 ##### 启动安装向导 再次开机时持续按压 F12 来调出一次性引导菜单,从中挑选刚才插入的那个U盘作为临时启动源。随后便会加载 WinPE 环境下的图形化安装程序窗口。 ##### 执行全新安装流程 遵循屏幕上的指示完成语言选择、接受许可协议等必要步骤;当询问是否要自定义分区布局时,推荐删除所有现有磁盘分区以实现完全清洁的状态再新建简单卷分配整个可用空间给C:\盘用于新系统的安置[^4]。 ```powershell # 使用 diskpart 工具清理磁盘 (仅适用于高级用户) diskpart list disk select disk X # 将X替换为你实际的目标磁盘编号 clean # 清除选定磁盘上的所有分区或卷 convert gpt # 如果需要的话转换成GPT格式支持UEFI模式 create partition efi size=100 format quick fs=fat32 label="System" assign letter=S create partition msr size=16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format quick fs=ntfs label="Windows" assign letter=C exit # 结束命令行会话返回正常安装过程 ``` > 注意事项:上述脚本仅供理解原理之用,请谨慎对待真实环境中的磁盘管理动作! ##### 配置初始设定 随着进度条走完,最终到达欢迎页面——这里可以配置网络连接方式、输入法偏好以及其他个性化选项直至首次登录桌面为止。 ---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姬如祎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