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收到学习成果的反馈(比如成绩)时,如果不如预期,很容易会让你产生负面的感受,比如自责、沮丧、担忧等等。但比起让自己陷入这些情绪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学习反馈来观察你在学习时,是否有用对方法。在各种学习方法中,我们想邀请你注意最关键的两项:时间管理和笔记整理。
时间管理的秘诀:“先记录再规划”
时间管理包含观察自己学习时的专注力、课程单元重点的构建、在不同时机和心力状态中,安排特定的学习活动等等。为了有效运用有限的时间,你需要尽可能地准确估算每件事所需的时间,并试着按表操课来观察效果如何,帮助你更实际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一开始,你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活动(比如背一篇课文、写一份考卷、复习一个章节的课本内容……)记录下你所用的时长,这样在你进行时间规划时,就能更精准地评估自己在各个项目中需要安排多少时间。
四个小技巧提升专注力
此时你可能也会发现,长时间将精力投入于学习很容易造成精神疲乏,出现“越想投入就越无法投入”的困境,推荐你试试这四个方法:
-
番茄钟技术-让工作与休息时间交替循环。人的平均专注力大约可维持15分钟,如果勉强自己长时间投入在学习中,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你可以试着将学习时间划分成几个区块,比如每认真学习30分钟就休息5分钟,让精神适度放松,维持大脑运作效能。
-
启动专注的小仪式-通过自我暗示协助你进入专注状态。有时候你已经将课本和参考书放在书桌上,却始终无法进入其中。不妨尝试给自己一个小仪式,比如设定一个五秒的倒数计时,告诉自己数到零就要全神贯注于学习的内容中。通过这种自我暗示,能帮助你从放松状态切换到专心模式。
-
适度利用白噪音-抑制干扰信息的影响。要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需要同时“投入想要专注的事物”,并“排除其他分散注意的事物”。为了不让脑力浪费在排除影响专注的事物,你可以适度利用频率单一、少变化的“白噪音”来隔绝外在的干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一次只专注一件事-降低脑力耗损。有些人喜欢一次处理几件事,以为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然而事实上,所谓的一心多用是让大脑在不同事件中频繁切换,是格外消耗脑力的行为。最好的做法就是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上,才能让专注力发挥最佳的效果。
去粗取精搭配提问思考 掌握高效笔记法
除了上述提到的时间管理之外,笔记整理也很重要,它可以协助你建立认知的架构与图谱,强化各单元的重点纪录,包含应该如何思考的提问刺激、学习重点的凸显化等等。 在进行笔记整理时,可以分为基础的纪录、多个概念间的关系整理,并将犯错的地方记录下来,最后条列式地总结该单元的学习重点与要项。
这里要提醒你的是,笔记不是课本,并不是内容越多越好,而是要针对消化过的重点进行整理,所以你需要筛选真正需要做成笔记的内容。 在第一次整理笔记时,你可以适当地留白,好让自己事后可以再补充其他信息与观点。 另外,将笔记写整齐也很重要。 这并不是要你花时间把笔记做得五彩缤纷、过度追求美观,而是为了事后复习时不用花过多心力提取笔记内容,建议你尽量将笔记写得简单、清晰、好阅读。 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还有很多学习技术都可以让你的学习行为更有效,不妨多加探索和尝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