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五大组成部件之一。早期的计算机系统只有单一的存储器存放为数不多的数据和指令。
1.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在某一段时间内频繁访问某一局部的存储器地址空间,而对此范围以外的地址空间则很少访问的现象,称为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程序的局部性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
(1)时间局部性:最近被访问的信息很可能还要被访问。
(2)空间局部性:最近被访问的信息邻近地址的信息也可能被访问。
2.多级存储系统的组成
正在执行的程序的指令和数据存储在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中,这种狭义的存储器就是内存储器。
为了扩大存储容量,在内存储器之外增加容量更大但访问速度稍慢的外存储器(外存),或者称为辅助存储器(辅存)。
人们在常规内存储器与CPU之间增加了速度更高但容量更小的半导体高速缓冲存储器,即cache,用于存放常规内存中正在使用的一些信息块的副本。常规的内存被称为储存。
由以上三种存储器构成了三级存储系统。
二、存储器的分类
根据存储介质分类: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存储器称为半导体存储器。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储器称为磁表面存储器。
根据存取方式分类:如果存储器中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都能被随机存取,且存取时间和存取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这种存储器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如果存储器只能按照某种顺序来存取,也就是说存取时间和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这种存储器称为顺序存取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是半顺序(直接)存取存储器。
根据读写功能分类: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的半导体存储器称为只读存储器(ROM)。既能读出又能写入的半导体存储器称为读写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根据信息意识性分类:断电后信息消失的存储器称为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仍能保存信息的存储器称为非易失性存储器。
根据与CPU的耦合程度分类:根据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内存又可分为储存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三、存储器的编制和端模式
存放一个机器字的存储单元,通常称为字存储单元相应的单元地址称为字地址,而存放一个字节的单元称为字节存储单元,相应的地址称为字节地址。
当一个存储字的字长高于8位时,就存在一个存储字内部的多字节的排列顺序问题,其排列方式称为端模式。大端模式将一个字的高有效字节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低有效字节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而小端模式则将一个字的低有效字节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高有效字节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四、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内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后者通常可以用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存取周期)和存储器宽带(数据传送速率,频宽)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