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之因特网

1.因特网简介

1.1因特网的提出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作为响应,美国国防部(DoD)组建了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 。    

1961年7月,MIT的Leonard Kleinrock发表相关分组交换的论文:"Information Flow in Large Communication Nets"。     1967年,MIT的Lawrence G. Roberts发表第一篇关于ARPANET设计的论文"Multiple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computer Communication"。    

1968年,DARPA资助BBN开发ARPAnet,要求具有抗毁性;

1969年,使用BBN的IMP和AT&T的50kpbs的通信线路,构建了4个结点的ARPANET(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州大学)。    

1971年,ARPANET上连接了15个节点(23台主机):UCLA、SRI、UCSB、Univ of Utah、BBN、MIT、RAND、SDC、Harvard、Lincoln Lab、Stanford、UIU(C)、CWRU、CMU、NASA/Ames。    

1973年, ARPANET首次进行国际联网:伦敦大学(英国)和NORSAR(挪威)。其它厂商也在致力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974年, Vinton Cerf和Bob Kahn发表相关TCP协议设计的论文: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nnection;(TCP雏形)    

1978年, TCP分解成TCP和IP两个协议。

80年代初,DARPA启动“The Interneting Project”;采用TCP/IP协议集;      

1982年, “Internet”定义为通过TCP/IP协议连接起来的“internet”。DoD宣布将TCP/IP协议作为DoD标准网络协议;    

资助BBN+Berkeley公司将该TCP/IP嵌入UNIX。       

1983年1月1日,ARPANET从NCP协议切换为TCP/IP协议,入网主机必须执行TCP/IP协议集(83年);      

90年代初,MCI、IBM和MERIT公司联合组建“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对因特网实现商业化管理(91年容许商用);       政府资助 + 商业支持 + 缺乏更多的选择余地等,促进了TCP/IP技术和因特网的普及,渗透全球和各行各业。

1.2中国的因特网记事

1986年,国家“七五”项目:OSI标准的制定和验证;    

软件所、15所、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工学院等9所高校、科研院所,遵循OSI标准,实现上海和北京的机器互连通信,服务:MHS、FTAM和VT;  

1988年,中国科研网(CRN)启动;

1989年5月,CRN通过德国研究网(DFN)的网关与Internet沟通,开通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服务,成员单位包括:电科院、 15所、清华大学、30所、54所、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单位。  

1990年10月,中国注册登记顶级域名CN; 因中国尚未正式接入因特网,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

1993年12月,中关村地区教育/科研示范网络(NCFC)完工;    

1989年9月启动,覆盖北大、清华和中科院,高速互联网和超级计算中心。

1994年4月,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    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因特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成为开通因特网的国家。  

199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接管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  

1994年9月,电信启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2条64K专线:北京和上海,95年1月社会服务。  

1994年10月,启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连接全国大部分高校和中学,推动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1995年4月,中科院启动“百所联网”工程;1995年12月开通"中国科技网"(CSTNET);

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开通;  

1997年,公用网(CHINANET)、科技网(CSTNET)、教育网(CERNET)、金桥网(CHINAGBN)四大网络互连互通;  

1997年6月3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发布中国因特网的统计信息。   1999年2月,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CNISTEC)正式运行。 

1.3因特网的管理

1.4因特网的组成

因特网是由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是由路由器和用户端设备(包括主机)

构成的网络:    

        路由器:互连子网络;        

        用户端设备:辅助用户访问因特网的资源,向因特网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用户端接入因特网的必要条件:  

具有接入网络的接口(转发服务)  

运行统一的软件(TCP/IP协议集)  

具有全网的唯一标识(IP地址)

1.5因特网的结构

★  单网结构: 1983年起,执行TCP/IP协议集的ARPAnet;

★  层次结构:逐级覆盖和管理(1985年起)

主干网:由代表国家或者行业的有限个中心结点通过专线连接形成;覆盖到国家一级;连接各个国家的因特网互连中心,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次级网(区域网):若干个作为中心结点代理的次中心结点组成,容许级内分级,如CERNET,华东(北)片,…;

园区网(校园网、企业网):直接面向用户的网络。

★  多层次ISP结构:分级服务和管理(1993年起)。

2.因特网地址

2.1IP地址分类

1) A类地址(2^{^{7}}) :   X1取值: 1-126

2) B类地址(2^{_{14}}):   X1取值: 128-191

3) C类地址(2^{_{21}}) :   X1取值: :192-223

4) D类地址,用于多址投递系统。 X1取值:224-239

5) E类地址,保留备用。 X1取值:240-255      一般结构为:1111(4) ...

2.2特殊IP地址

Hostid为全‘0’:  不分配给任何主机,表示某个网络的网络地址;

Hostid为全‘1’:  不分配给任何主机,用作直接广播地址(directed broadcasting),用来使路由器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特定网络上的主机。

32位为全‘1’:    本网的广播地址,受限广播地址(limited broadcasting),用来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本物理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路由器则阻挡该分组通过,将广播功能限制在本网内部。

32位为全‘0’:    本身本机地址; 127.0.0.0:     为回送地址(lookback address),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及本机进程间通信,

Windows系统:/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文件 Unix/Linux系统:/etc/hosts文件    

文件中有一行:  127.0.0.1  localhost

Ping 127.0.0.1: 测试本机IP软件是否正常工作。

Http://127.0.0.1    访问本机的WEB服务。

2.3IP地址的分配

(1)子网接入

组网者可以根据网络的规模和用户的数目,向较高层次的网络管理中心申请IP地址;

网络中心根据申请分配若干个连续的网络号(Netid),网内的Hostid则由该网的管理员进行指定。

组网者:中国科技网(crn.cn)  中国教育科研网(edu.cn)中国电信网(Chinanet)

IP地址分配机构— ICANN(因特网命名和配号协会);    

区域因特网注册机构:ARIN(美国)、APNIC(亚太)、RIPENCC(欧洲);本地因特网注册机构:CNNIC

因特网网络地址数 = 2(8-1)(A)+ 2(16-2)(B) + 2(24-3)(C)

(2)IP地址的分配问题

问题:原定地址分配方法的弊端:缺乏灵活性。    

机构IP地址获取的最小单位:C类地址(256个)

结果:     地址浪费(尤其是A类和B类地址) 、地址紧缺;

解决方法:  ① 缩小地址分配空间:地址掩码(MASK);  ② 动态分配IP地址;  ③ 地址空间转换:专用IP地址(虚拟IP地址)    ④ 扩展地址空间,IPv6(32位→128位);

(3)子网掩码地址(subnet mask address)

目的:缩小子网的地址分配空间,减少地址浪费。 方法:将Hostid的一部分作为网络Netid的延伸; 掩码地址的格式:前N位1+后M位0;(N+M=32) 掩码地址“与”IP地址 = 对应子网的“实际网络地址”。

注意:掩码地址的应用使得实际网络地址(Netid)共占N位。

(4)划分子网

1. 从两级 IP 地址到三级 IP 地址 两级的 IP 地址(网络号+主机号)不够灵活

从 1985 年起在 IP 地址中又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的 IP 地址变成为三级的 IP 地址。 划分子网(subnetting) 。划分子网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协议。

2.4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必须是一样的。图中的网络号就是 IP 地址中的 net-id

  • 22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