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写在前面:

本栏内容均为笔者学习所做笔记自用,读者使用时可参考数目《计算机网络(第8版)谢希仁编著》

目录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1.2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2互联网概述

1.2.1网络的网络

1.2.2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1.3互联网的组成

1.3.1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1.3.1.1客户-服务器方式

1.3.1.2对等连接方式

 1.3.2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1.3.2.1互连网的核心部分概述

1.3.2.2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三种方式的比较

三种方式的区别和特点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略)

1.5计算机网络都为类别

1.5.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几种不同类别的计算机网络

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的网络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示例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7.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协议与划分层次

网络协议

协议的两种形式

网络异质性问题

划分层次

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分层的优缺点

各层完成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

 传递过程

 对等层通信的实质

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概念

相邻两层之间的关系

1.7.5TCP/IP的体系结构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1世纪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信息时代,以网络为核心,大众所熟悉的三大类网络包括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其中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如今,已实现三网融合,即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都融入计算机网络。

1.1.2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互联网的2个重要基本特点

(1)连通性,彼此连通,交换信息

(2)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软硬件共享

以上两点是Internet提供许多服务的基础

1.2互联网概述

1.2.1网络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

(1)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2)节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互连网

(1)多个网络通过一些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

(2)网络的网络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一些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注:互联网和互连网并不等同,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互连网。

1.2.2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1969-1990,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

1985-1993,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网,NSFNET

1993-现在,全球范围的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Internet

1.3互联网的组成

1.3.1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端系统之间的两种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简称C/S方式

(2)对等方式,简称P2P方式

“计算机之间通信”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1.3.1.1客户-服务器方式

1.3.1.2对等连接方式

 1.3.2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1.3.2.1互连网的核心部分概述

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向网络边缘主机提供连通性,网络核心是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转发分组。

分组转发是网络核心部分中最重要的功能

1.3.2.2交换技术

典型的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等,互联网的核心部分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交换的含义,就是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占用通信资源)

通话:主叫和被叫双方相通电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释放连接:释放刚才使用的专用的物理通路(归还通信资源)

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特点

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

基于存储转发原理

分组交换

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端,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更小的等长的数据段,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就构成了分组,分组又称为“包”,为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包头”。

分组交换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互联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发送端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原来的报文

 要注意的是,每个分组独立选择传输路径

三种方式的比较

 
三种方式的区别和特点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发送。

报文交换,整合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略)

1.5计算机网络都为类别

1.5.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精确定义并未统一,这里我们采用定义:

“可编程都为硬件”表明这种硬件一定含有中央处理器CPU

计算机网络所连接的硬件包括:一般的计算机,智能手机,电视等

计算机网络可以传送数据,支持多种应用

1.5.2几种不同类别的计算机网络

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的网络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是从不同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包括速率,带宽,吞吐率,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等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注意,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有本质上的不同,发送时延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中,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或信号传送的距离)没有任何关系;传播时延则发生在机器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而与信号的发送速率无关,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传播时延就越大

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一般来说,小时延的网络优于大时延的网络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低速率,小时延的网络很可能要优于一个高速率但大时延的网络

当看减小某种时延是否能减少总时延是要具体分析谁占总时延中的主导地位

注意,“在高速链路上,比特传送的更快些”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示例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带宽

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7.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法律上的国际标准OSI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但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体系结构,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

1.7.2协议与划分层次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个组成要素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时间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协议的两种形式

文字描述和程序代码

网络异质性问题

划分层次

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分层用功能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何进行交互?——服务与接口

通信双方的数据传输要遵循哪些规则?——协议

综上,层次结构方法包括三个内容:分层及每层功能,服务与层间接口,协议

分层的优缺点

各层完成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

 传递过程

 对等层通信的实质

OSI参考模型禁止不同主机的对等层之间的直接通信,为什么?

实际上,每一层必须依靠相邻层提供的服务来与另一台主机的对应层通信

对等层实体之间通过协议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

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概念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服务: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服务访问点SAP

相邻两层之间的关系

1.7.5TCP/IP的体系结构

 

  • 46
    点赞
  • 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