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江苏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常州工学院学子再次证明了自己实力和潜力。其中,光电工程学院22级能源专业的朱佩韦同学,凭借其出色的职业规划方案,荣获了大赛的银奖,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学生的个人努力,也彰显了学校和指导老师的支持与帮助。
“星辰与夜空相互映照——个人与学校”
学生的努力
获奖学生朱佩韦,在准备参赛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深入研究职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市场调研、职业分析和个人兴趣的结合,精心设计了他的职业发展路径。指导老师表示,他经常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度过周末,反复修改和完善他的规划方案,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完美。
指导老师的帮助
在这一过程中,指导老师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领队学工办高静老师,与光电工程学院指导老师岳丰婕老师,不仅提供了专业的职业规划知识,还帮助学生分析行业趋势,指导他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准备方案的每个阶段,指导老师都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了在职业规划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学校的帮助
常州工学院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学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设施,如图书馆的资料、实验室的设备,还组织了多场职业规划讲座和工作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升他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学校还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参加比赛。
“我听见日子翻页的声音——给成功一点时间”
朱佩韦同学的成功,并非在一日之内,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而拼来的。在光电工程学院,朱佩韦同学不仅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学习,另外还把部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各种比赛中。作为常州工学院NEC团队maintainer,朱佩韦同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各种技术层面问题,研究开源代码等等。从凭靠着自身实力过硬与团队合作,从一无所有而走出今天的天地。比如在近几个月,由朱佩韦同学带领的25赛季NEC团队,在新比赛项目中,已经有所进展。通过团队内部沟通,将团队分为电控组、采购组、运营组等。在小组组长带领下,已经建立机器人基本的外框架,采购合适的电机,以及设计出雏形的团队logo与队服。
从追光少年到硬核开发者,朱佩韦同学付出了不少努力。正因为在各类比赛中“摸爬滚打”,使其一步一步的成长。比如没有去年机器人比赛前的一个礼拜的熬夜奋斗,就不会在第一次参赛而获得奖项,朱佩韦同学也就不会突破自我,成就更高的自我。他时常喜欢带一杯咖啡在身边,有人问天天喝不苦吗?他说:“咖啡哪有生活苦”。正应为这种乐观而又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才使他一次又一次的登上成功的山巅。
总结
常州工学院学生在江苏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荣获银奖,是学生个人努力、指导老师专业指导和学校全面支持的共同成果。这一成就不仅为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常州工学院赢得了荣誉,展现了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实力。
常州工学院将继续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学校期待在未来的职业规划大赛中,能够看到更多常州工学院学子的身影,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