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Warren McCulloch和Walter Pitts提出神经元逻辑模型,意味着人工智能在人类历史上正式诞生。
1949年:香农(Shannon)提出了信息论。
1950年,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同年10月,图灵发表论文《机器能思考吗》,这一划时代的作品使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称号。
1951年:马尔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Walter Pitts的学生)和迈克尔·沃尔波特(Warren McCulloch)发明了第一台神经网络模型——SNARC。
1954年:美国人乔治·戴沃尔(George DeCesare)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
1956年夏天,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Artificial Intelligence),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会上,麦卡锡(J. McCarthy)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这个概念,纽厄尔(A. Newell)和西蒙(H. A. Simon)则展示了编写的逻辑理论机器。
1957年:美国空军将第一台人工智能计算机LISP编译器引入实验室。
1966年~1972年期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研制出机器人Shakey,这是首台采用人工智能的移动机器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魏泽鲍姆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