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类型一

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0;
	temp = *a;
	*a = *b;
	*b = temp;
}

void (*p)(int*, int*);
p = swap;
int main() {
	return 0;
}
错误:
  • error C2374: “a”: 重定义;多次初始化。

  • message : 参见“a”的声明。

解释:
  • 写成两次会被编译器理解为定义了两个全局变量,所以出错。

  • 全局定义一个变量后,不能单独对其赋值。编译时会报错。但是在定义时对其赋值就不会报错。

  • 如果是在函数内部,也不会报错, 放全局时就报错了。

类型二

代码:

错误:
  • 无法正常打印所需内容
解释:
  • else —age <=6的条件不成立才执行这里,因此没必要再判断age > 6了

  • 若要两个条件都满足,使用"与"运算: if( (age >6) && (age<=16) ) //年龄大于6岁,且年龄少于等于16岁

  • 若要两个条件满足任意一个都行,使用"或"运算: if( (age<6) || (age>60)) //年龄少于6岁,或者年龄大于60岁,小孩子或老人

  • 若要条件不成立,使用"非"运算: if( !(age>=18)) //注意感叹号,表示非运算. 年龄低于18岁,未成年人。

类型三

代码:
  • 计算sinx的值,直到最后一项的绝对值小于10时为止。要求在计算的过程中统计出参与累加的项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t main() {

	float x;
	int n = 1;
	double sin, UP;
	scanf("%f", &x);
	sin = x;
	UP = x;

	for (; fabs(UP) >= 1e-5; n += 2) {

		UP = -UP * x * x / (n + 1)* (n + 2) ;
		sin = sin + UP;
	}
	printf("%lf", sin);

	printf("累加了%d", n + 1);
	return 0;
}
错误:
  • 死循环,计算错误
解释:
  • (n + 1)* (n + 2)整体参与运算并非先除再乘。

类型四

代码:
void Add(char* a, char* b, int x, int y) {
	int x[10086] = { 0 }, y[10086] = { 0 };
	int i = 0, j = 0;
	for (; i < x; i++)
		x[i] = a[x - 1 - i] - '0';
}
错误:
  • 表达式必须包含指向对象的指针类型,但它具有类型“int“。
解释:
  • 和前面的一个变量名重复了

类型五

错误:
  • fatal error LNK1168: 无法打开 E:\c语言\vs\大数算法.exe 进行写入
解释:
  • 退出上一次运行窗口

类型六

错误:
  • error LNK2019: 无法解析的外部符号 _Multiply,函数 _main 中引用了该符号
代码:
int main() {
	scanf_s("%s%s", a, sizeof(a), b, sizeof(b));
	//scanf_s("%d", &fa);
	int la = strlen(a), lb = strlen(b);
	//printf("%d", compare(a, b));
	printf("\tAdd:   ");
	Add(a, b, la, lb);		putchar('\n');
	printf("\n\tFactorial:   ");
	//Factorial(c, fa,1000);		putchar('\n');
	printf("\n\tSubtract:   ");
	Subtract(a, b, la, lb);         putchar('\n');
	printf("\n\tMultiple:   ");
	Multiple(a, b,m,la, lb);         putchar('\n');
}
解释:
  • 定义的时候时multiple,但写的时候时multiply。

类型六

错误:
解释:
  • 之前的减法进行了数值交换,各数值的属性,长度之类的发生改变。

待更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第十一章 指针 11.1 理解指针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存放在存储器中的。一般把存储器中的一个字节称为一个内存单元。为了正确访问内存单元,必须为每个内存单元编号,根据一个内存的编号即可准确找到该内存单元,内存单元的编号也叫地址,通常把这个地址称为指针(pointer)。一个指针变量的值就是某个内存单元的地址(或称某个内存单元的指针)。 在一个指针变量中存放一个数组的首地址,因为数组是连续存放的,通过访问指针变量取得数组的首地址,也就找到了该数组。在C语言中,一种数据类型或数据结构往往占有一组连续的内存单元,用指针描述一个数据结构的首地址,该指针指向这个数据结构。 11.2 指向变量的指针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1,*pi=&i; printf("%d",sizeof(pi)); return 0; } 变量i的三个属性: (1)值:为1,通过变量名访问,如i+5。 (2)地址:占用内存空间的位置,通过&i访问。 (3)类型:为int,决定该变量能参加的运算,决定了其占用空间的大小(从起始地址开始占用的连续字节数),占用空间的大小用sizeof运算符计算,sizeof(i)或sizeof(int)。 变量的指针就是变量的地址,存放变量地址的变量是指针变量。C语言中允许用一个变量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变量。 11.2.1 指针变量定义 指针变量定义的一般形式: 类型说明符 *变量名; 如: int *pi; 对指针变量的定义包括3个内容: (1)指针类型说明:*表示这是一个指针变量。 (2)指针变量名:pi为指针变量名。 (3)指针所指向的变量的数据类型:int为指针变量所指向的变量的数据类型,说明pi只能存储整型变量的地址。 如: float *pf; /*pf为指向浮点变量的指针变量*/ char *pc; /*pc为指向字符变量的指针变量*/ 11.2.2 指针变量引用 未经赋值的指针变量不能使用,否则将造成系统紊乱,甚至死机。指针变量只能赋予地址。C语言中,变量的地址是由编译系统分配的。 与指针相关的两个运算符: (1)&:取地址运算符 一般形式: &变量名 表示取一个内存变量的地址。 (2)*:指针运算符(或称“间接访问”运算符) 一般形式: *指针变量名 通过指针变间接访问指针变量所指向变量的数据。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1,*pi=&i; printf("%d",sizeof(pi)); return 0; } 对指针变量的应用的说明: a.对*要区别类型说明符与间接访问符。 b.不能用一个数给指针变量赋值,但是指针可用0赋值,代表空指针,即不指向任何数据。 c.给指针变量赋值时,指针变量前不能加*。 如:int i; int *pi; *pi=&i; /*写法错误,应该为pi=&i*/ pi赋值&i后可用*pi间接访问i d.指针变量为指向具体有效地址时,直接访问会有危险。 如: int *pi; /*指针变量pi为赋值,不知道指向哪里*/ *pi=200; /*向pi所指向的地址空间赋值200*/ C语言对未赋值的指针变量的值是不确定的。上面语句中使pi所指向的空间赋值200,这时,当pi指向有用数据空间时,该数据将被200覆盖,导致数据破坏;当指针pi指向系统空间时,系统遭到破坏,严重时将导致系统瘫痪。 指针变量定义时,编译系统就会给定一个值,如何判定一个指针变量是否指向有用数据空间,建议定义指针时初始化为0,间接访问前让它指向有效空间,这样间接访问时可以判断指针是否指向有效地址。如: int *pi=0; · · · if(pi!=0) *pi=200; 省略号部分,若未使pi指向有效空间,对*pi的赋值不会进行。 e.指针变量的值可以改变,像普通变量一样被重新赋值,就是说可以改变指针变量的指向。 f.指针变量只能用同类型的地址赋值。 g.同类型指针变量间可以相互赋值。 例:交换指针变量的值。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1=3,i2=4; int *pi1=&i1;,*pi2=&i2;,*pi3=0; printf("*pi1=%d\t*pi2=%d\n",*pi1,*pi2); pi3=pi1; pi1=pi2; pi2=pi3; printf("*pi1=%d\t*pi2=%d\n",*pi1,*pi2); return 0; } 运行结果: *pi1=3 *pi2=4 *pi1=4 *pi2=3 交换了指针变量的值,导致指针变量交换了指向。 例:交换指针变量所指向的数据的值。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1=3,i2=4,temp=0,*pi1=&i1;,*pi2=&i2; printf("i1=%d\ti2=%d\n",i1,i2); temp=*pi1; *pi1=*pi2; *pi2=temp; printf("i1=%d\ti2=%d\n",i1,i2); } 运行结果: i1=3 i2=4 i1=4 i2=3 11.3 数组与指针 一个数组包含若干元素,每个数组元素都在内存中占用内存单元。数组的指针是指数组的起始地址,数组元素的指针是指数组元素的地址。 11.3.1 一维数组与指针 一个数组是由连续的一块内存单元组成的,数组名就是这块连续内存单元的首地址(常量)。一个数组元素的首地址也是指它所占有的内存单元的首地址。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5]; printf("%d",arr==&arr;[0]); return 0; } 运行结果: 1 arr与&arr;[0]指向同一内存单元,都是数组的首地址,也是0号元素的首地址。arr是常量地址,&arr;[0]是整型变量arr[0]的地址。 1.指针相关的运算符 (1)取地址运算符& (2)间接访问运算符* (3)赋值运算符=,给指针变量赋值。 (4)算术运算符+、-、++、-- p1+i:结果为p1地址值位置跳过(i*p1所指类型字节数)个字节后的地址。 p1-i:结果为p1地址值位置跳回(i*p1所指类型字节数)个字节后的地址。 p2-p1:结果为相差字节数÷指针变量所指类型字节数。 p2++:结果为p1地址值位置跳过p1所指类型字节数后的地址。 (5)关系运算,支持六种关系运算符,用来比较地址的大小。 例: int arr[5]; int *p1,*p2; p1=&arr;[0]; p2=&arr;[4]; ①*p1++:*和++同优先级,结合方向从右到左,所以*p1++等价*(p1++),先执行*p1,然后p1加1。表达式的值为arr[0],p1的值为&arr;[1]。
银行家算法是一种资源分配算法,用于解决进程在系统中请求资源分配时可能引发的死锁问题。它的原理是通过安全性检查,确保分配资源不会导致系统陷入死锁状态。 具体来说,银行家算法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概念:进程、资源、最大需求、分配矩阵和可用资源向量。 - 进程:系统中运行的程序或任务。 - 资源:系统中可供进程使用的资源,如内存、处理器时间等。 - 最大需求:进程对每种资源的最大需求量。 - 分配矩阵:记录系统当前已分配给进程的资源数量。 - 可用资源向量:记录系统当前可用的各种资源数量。 在运行过程中,当进程请求资源时,银行家算法会检查该请求是否可以满足,而不会导致系统陷入死锁。具体的步骤如下: 1. 进程发出资源请求。 2. 系统检查该请求是否小于等于进程的最大需求量。 3. 系统检查该请求是否小于等于系统当前可用资源数量。 4. 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系统先分配资源给进程,并更新分配矩阵和可用资源向量。 5. 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判断是否分配资源后系统仍然处于安全状态。 6. 若安全性检查通过,则资源分配成功;否则,系统回滚资源分配。 通过以上步骤,银行家算法可以预防死锁的发生,确保资源分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这个解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对银行家算法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问我。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