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redis常见数据结构及其底层,redis单线程读写效率高于多线程的理解,

redis常用数据结构及底层

  • 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无序集合、zset有序集合、hash哈希

1.string

  • 底层结构是SDS简单动态字符串
  • 可以存字符串整型浮点型二进制数据
  • 作为redis的key实现
struct sdshdr {
    int len;     // 已用长度(字符串实际长度)
    int free;    // 剩余可用空间
    char buf[];  // 数组,存储实际字符数据
};
  • 相较于c字符串,它通过lenfree字段实现O(1)长度查询,自动扩容,支持二进制存储

2.list

  • 是一个有序可重复链表结构,会根据数据量和长度,自动选择不同数据结构,提升性能
  • 底层实现主要三种:
    • ziplist压缩列表:redis3.2之前,元素数量<512,元素大小<64用压缩列表
    • linkedlist双链表:redis3.2之前大数据量使用。
    • quicklist快速列表:redis3.2之后的默认存储,所有情况都用quicklist,他是由多个ziplist组成的双向链表

3.set

  • 无序,元素唯一的集合类型,会根据数据量和内容,自动选择不同数据结构,提升性能
  • 底层两种实现:
    • intset整数集合:适用于,都是整数数量<=512。内存连续升序排列,插入删除慢
    • hashtable哈希表:适用于,多数据类型,数量多。标准hash,内存开销较大(存储指针、哈希表结构)操作效率高

redis会根据数据自动切换,添加非整数/数量超512自动转hashtable,但是不会重新转回来

4.zset

  • 元素唯一,通过每个元素关联的score自动排序的结构,支持范围查找,范围排名等操作
  • 底层两种实现:
    • skiplist跳表:跳表提供有序遍历和范围操作
    • hashtable哈希表:哈希表提供快速查找

为什么用跳表而不是红黑树?
实现简单插入删除性能好(时间复杂度平均 O(log n)),更容易实现范围操作

  • 跳表原理:通过分多个索引层加速查询底层完整的有序链表,上层是索引层,每上一层减少一半,所以log₂n
第3层:1 --------------------------> 9
第2层:1 ------> 5 ------> 7 ------> 9
第1层:1 -> 3 -> 5 -> 6 -> 7 -> 8 -> 9

5.hash

  • 一个键值对集合,常用于存对象(用户配置)等,会根据字段数量和内容自动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
  • 底层两种实现:
    • ziplist压缩列表:对象用压缩列表,(字段数<512,长度<64)连续内存,占用少,节省空间,查询速度稍慢,字段超过阈值时,会自动转换为hashtable
    • hashtable哈希表:对象用hash表,读写效率更高

为什么小数据用 ziplist?
内存利用率高(无指针开销)

Redis 的哈希表如何扩容?
采用 渐进式扩容:扩容时同时保留新旧两个哈希表,分批次迁移数据

关于hash渐进式扩容,可以看我的这篇https://blog.csdn.net/m0_74282926/article/details/147522876

总结

数据类型底层结构说明
Stringint / embstr / raw(SDS)根据长度和内容选择优化方式:int 表示整数,embstr 表示小字符串,raw 是通用 SDS
Listziplist(旧) / quicklistRedis 3.2+ 默认用 quicklist(多个 ziplist + 双向链表)
Setintset / hashtable小量整数用 intset,其他情况用 hashtable
ZSetskiplist + hashtable哈希表查找,跳表排序;两个结构同时维护
Hashziplist / hashtable字段少且短用 ziplist,否则用 hashtable

为什么redis单线程反而更快?

  1. 一个误区:并不是多线程一定比单线程快:
  • 在mysql中我们对于耗时较长的磁盘io操作往往采用多线程并发执行,因为多线程产生的线程切换开销往往于磁盘读写开销,所以并发等待可以提高效率;
  • 而redis是内存存储,本身单线程速度就很快,如果用多线程,
    涉及cpu上下文切换,锁竞争,这些耗时可能会超过内存中取数据的时间,从而降低性能。
  1. redis的性能瓶颈往往是网络或者内存,而非cpu,内存访问的速度高于切换线程的开销

  2. Redis 6.0 起引入了I/O 多线程模型,用于并行处理高并发下,客户端的网络读写数据(网络 I/O),但命令执行仍是单线程,以保证数据一致性

网络线程并发提速,核心逻辑线程保证安全。

  1. redis的数据协议设计很高效,比如HashTable,理想情况下只需要O(1)的时间复杂度就可以找到数据。

例如 Hash 的 ziplist + hashtable 组合,在数据量小时用 ziplist(节省内存),时转 HashTable(O(1) 查询)。


优化版数据结构底层分析,面经二次优化

redis常用数据结构,及其底层(string、list、hash、set、zset)

  • string:
    • SDS简单动态字符串,可以存整数,浮点数,字符串,二进制数据,
    • 存有一个长度字段,可以在O(1)获取字符串长度,一个free字段,显示剩余空间
    • 支持动态扩容
    • 用来做key的存储结构,利用incr自增做计数器,
  • lsit:
    • redis3.2之前使用ziplist和双向链表,ziplist就是一个压缩链表,主要是让内存排列更紧凑,压缩空间,双链表就是支持两端插入删除,操作效率高。
    • redis3.2之后统一用quicklist,他是由多个ziplist组成的双向链表,他就整合了两者的优点,ziplist节省空间,双链表提升操作效率
    • 可以用来做消息队列,利用lpush和rpush还可以做队列,栈等。
  • hash:
    • 使用ziplist+hashtable
    • hashtable,通过哈希函数进行hash计算,快速定位,具有O(1),他支持动态扩容,当然,会有hash碰撞,常见hash碰撞处理方法,开放寻址法拉链法
    • 开放寻址指得就是当前位置冲突,就顺位下移一个位置,但是这种处理后续会带来更多的hash冲突,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
    • 拉链法:将用来存数据的数组的元素链接一个链表,发生冲突就把元素放到链表尾部
    • 由于他的查找具有O1复杂度,它也可以用来存排行榜上需要实时更新的一些数据,因为榜的话我们刷新频率较高,所以对这个数据更新速度要求比较高,可以用hash来做
  • set:无序集合
    • hashtable+intset
    • intset整数集合,存各种类型的int(int8,int16,int32,int64),会根据存入int的大小,自动紧凑排列,(常规的整型数组想要存下上述不同大小int,需要用int64,对于8 16 32来说会有空间浪费问题),节省空间,并且是有序的,所以查找的时间复杂度可以到logn,支持多种整数类型,自带动态扩容
    • 因为他本身无序,可以用来做抽奖活动,还可以利用集合的并差交操作,做那个共同关注可能认识的人
  • zset:
    • set多了一个score分数,通过这个score分数排序实现有序
    • 跳表和hashtable
    • 跳表,大致结构是底层是完整的数据链表,向上会有索引层,每向上一层,索引数就减半,跳表是有序的,并且由于这种索引层机制,使得范围查询很高效, 插入删除操作也有logn
    • 可以做热榜排行,每当检测到词条被点击,就可以让分数+1

https://github.com/0voic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