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常见面试题(含答案,持续更新中~~)

目录

1、JVM、JRE和JDK的关系

2、什么是字节码?采用字节码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3、Java和C++的区别与联系

4、Java和GO的区别与联系

5、== 和 equals 的区别是什么?

6、Oracle JDK 和 OpenJDK 的对比

7、String 属于基础的数据类型吗?

8、final 在 java 中有什么作用?

9、如何将字符串反转?

10、super关键字的用法

11、this与super的区别

12、static存在的主要意义

13、break ,continue ,return 的区别及作用

14、String 类的常用方法都有那些?

15、普通类和抽象类有哪些区别?

16、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17、Java 中 IO 流分为几种?

18、BIO、NIO、AIO 有什么区别?

19、什么是反射?

20、throw 和 throws 的区别?

21、final、finally、finalize 有什么区别?

22、Math.round(1.5) 等于多少?Math.round(-1.5)等于多少?

23、Files的常用方法都有哪些?

24、什么是 java 序列化?什么情况下需要序列化?

25、手动装箱与自动装箱的区别和联系

26、为什么要使用克隆?如何实现对象克隆?深拷贝和浅拷贝区别是什么?

27、try-catch-finally 中,如果 catch 中 return 了,finally 还会执行吗?

28、常见的异常类有哪些?

29、equals和hashcode的关系

30、对Java中装箱和拆箱的理解

31、讲讲Java的内存模型和垃圾回收机制

32、java 中操作字符串都有哪些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33、Java 中都有哪些引用类型?

34、抽象类能使用 final 修饰吗?

35、在 Java 中,什么时候用重载,什么时候用重写?

36、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会更倾向于使用抽象类而不是接口?

37、short s1 = 1; s1 = s1 + 1和short s1 = 1; s1 += 1有错吗?

38、什么Java注释,作用是什么?

39、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 有什么区别?

40、list与Set区别

41、HashMap 和 Hashtable 有什么区别?

42、说一下 HashMap 的实现原理?​​​​​​​​​​​​​​

43、set有哪些实现类?

44、说一下 HashSet 的实现原理?

45、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是什么?

46、哪些集合类是线程安全的​​​​​​​

47、反射机制优缺点

48、String有哪些特性

49、是否可以继承 String 类

50、String str="i"与 String str=new String(“i”)一样吗?

​​​​​​​51、在 Queue 中offer()和add()有什么区别?​​​​​​​

52、在 Queue 中 poll()和 remove()有什么区别?

53、在 Queue 中peek()和element()有什么区别?

54、在做一个简单的查询接口的时候有什么考量吗?

55、迭代器 Iterator 是什么?

56、Iterator 怎么使用?有什么特点?

57、Iterator 和 ListIterator 有什么区别?

58、Java获取反射有哪些方法?

59、int 和 Integer 有什么区别?

60、Integer a= 127 与 Integer b = 127相等吗

61、什么是集合?

62、集合的特点

63、集合和数组的区别

64、使用集合框架的好处

65、常用的集合类有哪些?

66、List,Set,Map三者的区别?List、Set、Map 是否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List、Map、Set 三个接口存取元素时,各有什么特点?

67、说一下 ArrayList 的优缺点?

68、ArrayList 和 Vector 的区别是什么?

69、插入数据时,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谁速度较快?阐述 ArrayList、Vector、LinkedList 的存储性能和特性?

70、多线程场景下如何使用 ArrayList?

71、HashSet如何检查重复?HashSet是如何保证数据不可重复的?

72、HashMap的put方法的具体流程?

73、HashMap的扩容操作是怎么实现的?

74、HashMap是怎么解决哈希冲突的?

75、能否使用任何类作为 Map 的 key?

76、如果使用Object作为HashMap的Key,应该怎么办呢?

77、HashMap为什么不直接使用hashCode()处理后的哈希值直接作为table的下标?

78、HashMap 的长度为什么是2的幂次方

79、HashMap 和 ConcurrentHashMap 的区别

80、ConcurrentHashMap 和 Hashtable 的区别?

81、Array 和 ArrayList 有何区别?

82、如何实现 Array 和 List 之间的转换?

83、comparable 和 comparator的区别?

84、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 有什么区别?

85、TreeMap 和 TreeSet 在排序时如何比较元素?Collections 工具类中的sort()方法如何比较元素?

86、Java异常关键字有哪些?及其作用是什么?

87、Error 和 Exception 区别是什么?

88、 运行时异常和一般异常(受检异常)区别是什么?

89、JVM 是如何处理异常的?

90、NoClassDefFoundError 和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区别?

91、try-catch-finally 中哪个部分可以省略?

92、并发编程的优缺点

93、并发编程三要素是什么?在 Java 程序中怎么保证多线程的运行安全?

94、并行和并发有什么区别?

95、什么是多线程?多线程的优劣?

96、什么是线程和进程?

97、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98、什么是上下文切换?

99、守护线程和用户线程有什么区别呢?

100、什么是线程死锁?及形成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101、equalsIgnoreCase与equals()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102、字符流与字节流的区别?

103、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是什么?

104、为什么虚拟地址空间切换会比较耗时?


1、JVM、JRE和JDK的关系

JVM(Java虚拟机)、JRE(Java运行时环境)和JDK(Java开发工具包)是Java开发和运行环境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 JVM(Java虚拟机):JVM是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它负责将Java字节码解释或编译为特定平台的机器码。JVM提供了内存管理、垃圾回收、安全性检查等功能,使得Java程序可以跨平台运行。
  • JRE(Java运行时环境):JRE包含了JVM以及Java程序运行所需的核心类库和运行时资源,它是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当你只需要运行Java程序而不进行开发时,只需安装JRE即可。
  • JDK(Java开发工具包):JDK是Java开发的核心工具包,它包含了JRE、编译器(javac)、调试器(jdb)等开发工具,以及各种开发所需的类库、文档和示例代码等。如果你需要进行Java程序的开发,就需要安装JDK。

JVM&JRE&JDK关系图 

简而言之,JDK是最完整的Java开发套件,包含了JRE和一系列的开发工具;JRE是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包含了JVM和核心类库;而JVM则是Java程序的运行引擎,负责将字节码解释或编译为机器码并执行。

2、什么是字节码?采用字节码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字节码(Bytecode)是一种中间代码形式,它是由Java源代码经过编译器编译生成的,但与特定平台的机器码不同。字节码是一组指令序列,每个指令都被设计为在Java虚拟机上执行。

采用字节码的最大好处是跨平台性。由于字节码与特定平台无关,可以在任何支持Java虚拟机的平台上运行。当你编写Java程序时,只需将源代码编译成字节码,然后在目标平台上的Java虚拟机中执行字节码即可,而不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进行重新编译。

具体来说,采用字节码的好处包括:

  1. 跨平台:由于字节码是与特定平台无关的中间代码,使得Java程序可以在任何支持Java虚拟机的平台上运行,无需重新编写和调试代码。
  2. 安全性:字节码在运行时由Java虚拟机解释或编译成机器码,这种解释和编译的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性检查,可以确保程序的安全性。
  3. 高效性:虽然字节码不是直接在硬件上执行的机器码,但Java虚拟机对字节码进行了优化,使得执行效率接近于原生机器码。
  4. 反编译困难:由于字节码不同于源代码和机器码,对其进行逆向工程或反编译相对困难,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采用字节码作为中间代码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Java程序的跨平台运行,同时保证了安全性、高效性和一定的代码保护机制。

3、Java和C++的区别与联系

Java和C++是两种常用的编程语言,它们在语法、应用领域和运行环境等方面有一些区别与联系。

区别

  1. 语言设计和语法: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采用类和对象的概念进行编程。它具有较为简洁和一致的语法结构,对于内存管理和指针操作进行了封装和自动化处理。而C++是一种混合式编程语言,既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也支持底层的过程式编程,它的语法更为灵活和复杂,可以直接操作内存和指针。
  2. 运行平台和环境:Java程序通过Java虚拟机(JVM)来执行,实现了跨平台性,可以在任何支持Java虚拟机的平台上运行。而C++程序需要经过编译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因此在不同平台上需要重新编译和生成可执行文件。
  3. 内存管理:Java采用垃圾回收机制进行自动内存管理,开发者不需要手动管理内存。而C++需要手动分配和释放内存,开发者对内存的控制更加细致和灵活。

联系

  1. 面向对象:Java和C++都支持面向对象编程,具有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可以进行对象的定义和操作。
  2. 应用领域:Java和C++都是通用的编程语言,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的软件开发,包括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等。
  3. 类库和生态系统:Java和C++都有丰富的类库和生态系统,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现有的代码库和框架进行开发。
  4. 性能:在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下,C++通常比Java更加高效,因为C++可以更直接地对硬件进行控制,而Java需要通过虚拟机进行中间层的处理。

总体而言,Java和C++在语法、应用领域和运行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但也有相应的联系,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

4、Java和GO的区别与联系

Java和Go是两种不同的编程语言,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着区别与联系。

区别

  1. 语言设计和语法: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而Go则是一种并发编程和系统编程为主的编程语言。Java具有较为严格和繁琐的语法,包含了许多面向对象的概念和特性,而Go则更加简洁和清晰,语法相对于Java更容易学习和使用。
  2. 并发模型:Go内置了轻量级的协程(goroutine)和通道(channel)机制,使得并发编程更加简单和高效。而Java在早期版本中采用传统的线程和锁来实现并发编程,虽然在后续版本中引入了并发库(如java.util.concurrent),但仍然相对复杂。
  3. 内存管理:Java采用垃圾回收机制进行自动内存管理,开发者不需要手动管理内存。而Go采用了更简单而高效的垃圾回收算法,但是在某些场景下,需要开发者手动处理资源释放。
  4. 生态系统和类库:Java拥有庞大而成熟的生态系统,有丰富的类库和框架,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开发。而Go的生态系统相对较小,但是也有一些优秀的类库和框架,专注于并发编程和系统级开发。

联系

  1. 并发编程:虽然Java和Go的并发模型不同,但它们都注重并发编程。Java通过线程和锁来实现并发,而Go则通过协程和通道来实现并发,都可以处理并发编程的需求。
  2. 应用领域:Java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等领域,而Go则更适合于高性能网络服务、分布式系统、云平台等领域。
  3. 性能:Go在并发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Java在大规模企业应用和庞大的生态系统中表现出色。
  4. 可移植性:Java的跨平台性使得它可以在任何支持Java虚拟机(JVM)的平台上运行。而Go通过静态链接的方式将代码编译成独立的可执行文件,不依赖于虚拟机,因此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

综上所述,Java和Go在语法、应用领域、并发模型等方面有一些区别与联系,选择哪种语言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项目要求。

5、== 和 equals 的区别是什么?

在Java中,"=="和"equals()"是用于比较对象的常见方式,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1. "=="操作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是否相等,即判断两个对象是否指向同一个内存地址。如果两个对象的引用相同,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示例代码如下:
    Object obj1 = new Object();
    Object obj2 = obj1;
    System.out.println(obj1 == obj2);  // 输出:true
    
    在这个例子中,obj1和obj2引用了同一个对象,所以使用"=="比较时返回true。
  2. "equals()"方法是Object类的方法,用于比较两个对象是否逻辑上相等。默认情况下,它与"=="相同,即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是否相等。但是,很多类会覆盖这个方法,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其行为。示例代码如下:
    String str1 = "Hello";
    String str2 = 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tr1.equals(str2));  // 输出:true
    
    在这个例子中,str1和str2的内容相同,所以使用"equals()"方法比较时返回true。由于String类覆盖了equals()方法,改变了默认的引用比较行为,变为内容比较。

总结起来:

  • "=="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是否相等。
  • "equals()"用于比较两个对象是否逻辑上相等,可以根据具体的类实现进行内容比较或自定义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equals()"方法比较对象时,为了避免出现空指针异常,通常会先判断对象是否为null,再使用"equals()"方法进行比较。例如:

if (obj1 != null && obj1.equals(obj2)) {
    // 逻辑处理
}

6、Oracle JDK 和 OpenJDK 的对比

  1. 发布频率:Oracle JDK每三年发布一个版本,而OpenJDK每三个月发布一个版本。这意味着OpenJDK更加频繁地推出新功能和修复bug,而Oracle JDK的发布周期相对较长。
  2. 开源性:OpenJDK是一个开源项目,完全公开并接受社区贡献。而Oracle JDK是由Oracle基于OpenJDK进行开发的,尽管大部分代码是相同的,但其中一些组件(如Java Flight Recorder)是闭源的。
  3. 稳定性和可靠性:Oracle JDK被认为比OpenJDK更稳定。尽管两者代码几乎相同,但Oracle JDK经过了更多的测试、验证和错误修复,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适合开发商业软件。
  4. 响应性和性能:Oracle JDK在响应性和JVM性能方面提供了更好的表现。尽管具体差异可能不会太大,但Oracle JDK通常会专注于性能优化和改进。
  5. 长期支持:与OpenJDK不同,Oracle JDK不会为即将发布的版本提供长期支持。用户需要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以获得最新功能和支持。
  6. 许可证:Oracle JDK根据二进制代码许可协议获得许可,可能需要商业用户支付费用。而OpenJDK根据GPL v2许可获得许可,允许用户自由使用和修改代码。

总体而言,选择Oracle JDK还是OpenJDK取决于您的具体需求。如果您希望拥有更稳定、更成熟的解决方案,并且愿意支付费用获取商业支持,那么Oracle JDK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如果您更注重开源性、频繁的更新和社区参与,以及对特定的开源许可证的偏好,那么OpenJDK可能更适合您。

7、String 属于基础的数据类型吗?

在Java中,String并不属于基本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包括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和boolean。

String是Java的一个类,用于表示字符串。它是一个引用类型,用于存储和操作文本数据。虽然Java提供了"双引号"语法来创建字符串,但实际上它是通过String类来表示的。

String类提供了许多方法来处理字符串,如连接、截取、替换等。由于String类的常见使用,Java提供了一些语法糖(如使用"+"操作符连接字符串)来方便开发者操作字符串。

所以,尽管String在Java中经常被使用,但它不是基本数据类型,而是引用类型。

8、final 在 java 中有什么作用?

在Java中,final关键字有以下几种作用:

  • 声明不可变量:使用final修饰的变量表示一个常量,一旦被赋值后就不能再修改它的值。例如:final int MAX_VALUE = 10;
  • 声明不可继承类:使用final修饰的类不能被其他类继承。例如:final class MyClass { ... }
  • 声明不可覆盖方法:使用final修饰的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或覆盖。例如:public final void myMethod() { ... }
  • 声明不可改变的参数:使用final修饰方法的参数,表示该参数在方法内部不可被修改。例如:public void myMethod(final int num) { ... }
  • 线程安全性: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final修饰共享变量可以确保其在多个线程之间的可见性和一致性。
  • 性能优化:在某些情况下,编译器可以对final变量进行优化,例如直接将常量值替换到代码中,减少了对变量的读取操作。

总的来说,final关键字主要用于表示不可更改的常量、阻止类或方法的继承和重写,以及提供线程安全性和性能优化。它可以增加代码的可读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编译器优化机会。

9、如何将字符串反转?

要将字符串反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 使用StringBuilder或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类提供了reverse()方法,可以用于将字符串进行反转。示例代码如下:
String str = "Hello World";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str);
String reversedStr = sb.reverse().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reversedStr); // 输出:dlroW olleH
  • 使用char数组:将字符串转换为字符数组,然后对字符数组进行反转,最后再将其转换回字符串。示例代码如下:
String str = "Hello World";
char[] charArray = str.toCharArray();

int left = 0;
int right = charArray.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char temp = charArray[left];
    charArray[left] = charArray[right];
    charArray[right] = temp;
    left++;
    right--;
}

String reversedStr = new String(charArray);
System.out.println(reversedStr); // 输出:dlroW olleH
  • 使用递归:通过递归函数来逐个颠倒字符的顺序。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String reverseString(String str) {
    if (str.isEmpty()) {
        return str;
    } else {
        return reverseString(str.substring(1)) + str.charAt(0);
    }
}

String str = "Hello World";
String reversedStr = reverseString(str);
System.out.println(reversedStr); // 输出:dlroW olleH

10、super关键字的用法

  • 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在子类的构造方法中,使用super()来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这样可以在子类的构造过程中先执行父类的初始化操作。如果不显式调用,Java会默认添加无参的super()调用。示例代码如下:
class Parent {
    public Parent() {
        System.out.println("Parent constructor");
    }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public Child() {
        super(); // 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System.out.println("Child constructor");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ild child = new Child();
        //输出结果:
        //Parent constructor
        //Child constructor
    }
}
  • 访问父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使用super关键字可以访问父类中被子类隐藏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在子类中,可以使用super关键字加上父类的成员变量或方法名来访问它们。示例代码如下:
class Parent {
    public String name = "Parent";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Parent display");
    }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public String name = "Child";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Child display");
    }

    public void accessParent() {
        System.out.println(super.name); // 访问父类的成员变量
        super.display(); // 调用父类的方法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ild child = new Child();
        child.accessParent();
        //输出结果:
        //Parent
        //Parent display
    }
}
  • 用于在方法中调用被子类重写的父类方法:当子类重写了父类的某个方法后,可以使用super关键字来调用父类版本的该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class Parent {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Parent display");
    }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public void display() {
        super.display(); // 调用父类的display方法
        System.out.println("Child display");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ild child = new Child();
        child.display();
        //输出结果:
        //Parent display
        //Child display
    }
}


总的来说,super关键字用于访问父类的构造方法、成员变量和方法,以及调用被子类重写的父类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向对象的继承关系中更灵活地操作和管理父子类之间的关系。

11、this与super的区别

在Java中,this和super都是关键字,但它们的作用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1. 使用对象不同:
    super用于引用当前对象的直接父类中的成员,可以用来访问被隐藏的父类的成员数据或函数。this代表当前对象名,在程序中用于明确指明当前对象。当函数的形参与类中的成员变量同名时,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指明访问的是成员变量。
  2. 调用构造方法的方式不同:
    super()在子类中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而this()在本类内调用本类的其他构造方法。它们都需要放在构造方法的第一行。但是,虽然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来调用一个构造器,但是不能同时调用两个构造器。
  3. 使用限制不同:
    this和super关键字都不能在static环境中使用,包括静态(
    static)变量、静态方法和静态代码块。

总的来说:

  • this关键字用于指代当前对象,用来区分同名的成员变量和方法,以及在构造方法中调用本类的其他构造方法。
  • super关键字用于引用直接父类的成员,尤其是在子类中存在同名成员时可以用super来访问父类的成员。

12、static存在的主要意义

static是Java语言中的一个关键字,它存在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共享数据: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是属于类的,而不是属于对象的。这意味着无论创建多少个类的对象,这些对象都共享同一个静态变量的值。通过使用静态变量,可以在不创建对象的情况下访问和修改该变量,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2. 提高性能:由于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属于类本身,在类加载时就被初始化,并且在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内都存在。因此,对于频繁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将其定义为静态的可以避免重复创建对象,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3. 简化操作:通过使用静态方法,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该方法,而无需先创建对象。这样可以简化操作,减少代码的编写量。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工具性作用:static修饰的方法通常是工具类中的方法,例如Math类中的数学计算方法。这些方法不依赖于对象的状态,只与输入参数相关,因此可以设计为静态方法,提供一些常用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static修饰符也有一些使用限制:

  • 静态方法只能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和调用静态方法。
  • 静态方法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的成员变量和调用非静态的方法,必须通过对象引用来访问。
  • 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关键字,因为它不属于任何对象,而是属于整个类。
  • 静态方法中无法使用实例变量和实例方法。

总而言之,static关键字的存在主要用于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性能、简化操作以及在工具类中提供常用的功能。

13、break ,continue ,return 的区别及作用

break语句

  1. break语句用于在循环或者switch语句中提前结束当前的循环或者switch块的执行。
  2. 当break语句被执行时,程序会立即跳出当前循环或switch块,并继续执行紧接着该循环或switch块后面的代码。
  3. break语句通常用于满足某个条件时退出循环,避免不必要的循环迭代。

continue语句

  1. continue语句用于在循环中结束当前迭代,然后开始下一次迭代。
  2. 当continue语句被执行时,程序会立即跳过本次循环剩下的代码,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
  3. continue语句通常用于循环中的某些特殊情况,当满足特定条件时跳过当前迭代,而不是终止整个循环。

return语句

  1. return语句用于从函数中返回一个值,并结束函数的执行。
  2. 当return语句被执行时,程序会立即退出当前函数,并将指定的返回值传递给调用者。
  3. return语句可以在函数任何地方使用,但一旦执行到return语句,函数将立即终止,后续代码将不会再执行。

总结

  • break用于提前结束循环或switch块的执行。
  • continue用于结束当前迭代,直接进行下一次迭代。
  • return用于从函数中返回一个值,并结束函数的执行。

14、String 类的常用方法都有那些?

  • 字符串长度相关方法:
  1. length():返回字符串的长度(字符个数)。
  2. isEmpty():判断字符串是否为空,即长度为0。
  • 字符获取方法:
  1. charAt(int index):返回指定位置的字符。
  2. getChars(int srcBegin, int srcEnd, char[] dst, int dstBegin):将指定范围内的字符复制到目标字符数组中。
  • 子字符串相关方法:
  1. substring(int beginIndex):返回从指定索引开始到字符串末尾的子字符串。
  2. substring(int beginIndex, int endIndex):返回指定索引范围内的子字符串(包括开始索引但不包括结束索引)。
  • 字符串连接方法:
  1. concat(String str):将指定的字符串连接到原字符串的末尾。
  • 字符串比较方法:
  1. equals(Object obj):比较字符串内容是否相等。
  2. equalsIgnoreCase(String anotherString):忽略大小写比较字符串内容是否相等。
  • 字符串查找方法:
  1. indexOf(int ch):返回指定字符在字符串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
  2. indexOf(int ch, int fromIndex):从指定索引开始搜索,返回指定字符在字符串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
  3. indexOf(String str):返回指定字符串在字符串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
  4. lastIndexOf(int ch):返回指定字符在字符串中最后一次出现的索引。
  5. lastIndexOf(int ch, int fromIndex):从指定索引开始倒序搜索,返回指定字符在字符串中最后一次出现的索引。
  6. lastIndexOf(String str):返回指定字符串在字符串中最后一次出现的索引。
  • 字符串替换方法:
  1. replace(char oldChar, char newChar):将字符串中的指定字符替换为新的字符。
  2. replaceAll(String regex, String replacement):使用新的字符串替换所有匹配正则表达式的子串。
  • 字符串分割方法:
  1. split(String regex):根据正则表达式将字符串拆分成子字符串数组。
  • 字符串大小写转换方法:
  1. toLowerCase():将字符串转换为小写字母形式。
  2. toUpperCase():将字符串转换为大写字母形式。

15、普通类和抽象类有哪些区别?

Java中的类分为普通类和抽象类,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 实例化对象:普通类可以直接被实例化创建对象,而抽象类则不能直接被实例化,只能被继承后重写其中的抽象方法才能被实例化。
  2. 抽象方法:普通类中不能包含抽象方法,抽象类中必须包含至少一个抽象方法。
  3. 方法的实现:普通类中的所有方法都必须有具体的实现,而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没有具体实现,只有方法声明。
  4. 继承:普通类可以被其他类继承,抽象类也可以被其他类继承。由于抽象类本身不能被实例化,因此一般都是通过继承抽象类并覆盖其中的抽象方法来实现具体的子类。
  5. 多态:由于抽象类可以作为父类,所以通过抽象类定义的引用变量可以指向任意子类对象,而且可以调用子类中重写了父类抽象方法的实现。

总的来说,抽象类比普通类更为抽象和泛化,它在定义和实现对象行为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是它也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直接实例化和不能包含方法的具体实现等。因此,在设计类时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类类型,普通类或抽象类均可。

16、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接口(Interface)和抽象类(Abstract Class)是Java中两种常用的抽象化机制,它们在一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下面是它们的区别:

  1. 实现方式:抽象类通过继承的方式来实现,子类需要使用extends关键字继承抽象类;而接口通过实现的方式来实现,子类需要使用implements关键字实现接口。
  2. 单继承与多实现: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但可以实现多个接口。这使得接口在实现多重继承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3. 抽象方法与默认方法:抽象类可以包含普通方法、抽象方法以及构造方法,并且允许包含具体的方法实现;而接口只能包含抽象方法和默认方法(Java 8及以后版本),默认方法提供了接口中方法的默认实现。
  4. 成员变量:抽象类可以包含成员变量,可以是任何可见性的字段;而接口只能声明静态常量(即常量字段)。
  5. 构造函数:抽象类可以有构造函数,而接口不能有构造函数。因为接口是抽象的定义,而不是具体的实现。
  6. 使用情况:抽象类通常用于描述一种类的继承关系,它可以包含子类共有的属性和行为;接口则用于定义一种规范,描述类应该具有哪些方法,以便实现类能够满足规范。

总的来说,抽象类提供了一种更完整的设计,可以包含成员变量、普通方法和抽象方法的实现,而接口更注重规范和多态性,只能包含抽象方法和默认方法。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需求和设计目的选择合适的抽象化机制。

17、Java 中 IO 流分为几种?

在Java中,IO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字节流(Byte Stream)和字符流(Character Stream),每种类型又分为输入流和输出流。因此,总共有四种类型的IO流:

  1. 字节输入流(InputStream):用于从源中读取字节数据的流。常见的字节输入流包括FileInputStream、ByteArrayInputStream、SocketInputStream等。
  2. 字节输出流(OutputStream):用于向目标写入字节数据的流。常见的字节输出流包括FileOutputStream、ByteArrayOutputStream、SocketOutputStream等。
  3. 字符输入流(Reader):用于从源中读取字符数据的流。它能够将字节转换为字符,并提供了更方便的字符读取方法。常见的字符输入流包括FileReader、BufferedReader、InputStreamReader等。
  4. 字符输出流(Writer):用于向目标写入字符数据的流。它能够将字符转换为字节,并提供了更方便的字符写入方法。常见的字符输出流包括FileWriter、BufferedWriter、OutputStreamWriter等。

通过使用这些不同类型的IO流,可以实现对于文件、网络连接等数据来源或数据目标的读取和写入操作。在进行IO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流类型,并结合缓冲流等其他辅助流来提高性能和操作便利性。

18、BIO、NIO、AIO 有什么区别?

BIO、NIO和AIO都是Java中的IO模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IO操作上。

  • BIO(Blocking IO)是传统的同步阻塞IO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应用程序发起一个IO请求后,必须一直等待操作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种模型适用于连接数量较少且连接时间较短的场景,但在高并发应用中表现不佳。
  • NIO(Non-Blocking IO)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IO模型,它借助于Java NIO库提供的异步非阻塞通道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在NIO模型中,一个线程可以同时管理多个通道,从而实现高并发的处理能力,但它需要使用Selector轮询来检查每个通道的状态是否满足IO条件,因此编程模型比较复杂。
  • AIO(Asynchronous IO)也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IO模型,相比于NIO,AIO更加高效,它使用了完全异步非阻塞的方式,当数据准备好后,系统会自动通知进程进行读取或写入操作,无需像NIO那样手动轮询检查IO状态。因此,AIO适用于高并发、大量长连接和数据量较大的场景。

总的来说,

  1. BIO是传统的阻塞式 I/O 模型,相对简单,但性能较差,适用于低并发场景,在高并发场景下会造成阻塞;
  2. NIO 是同步非阻塞的 I/O 模型,适用于大规模并发场景;
  3.  AIO 是异步非阻塞的 I/O 模型,适用于高并发场景,并且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注意:NIO和AIO都是基于非阻塞IO模型的,相对于BIO更加高效,但编程难度较大,AIO相比NIO还要高效一些,但由于其不太稳定,因此应用场景也比较有限。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IO模型,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19、什么是反射?

反射(Reflection)是一种在运行时动态地获取、检查和修改类的方法、属性和构造函数等信息的能力。它允许程序在运行时通过名称获取类的相关信息,并可以动态地创建对象、调用方法和访问属性,而无需在编译时确定这些操作。

Java中的反射机制提供了一系列的类(例如Class、Method、Field等)和接口(例如java.lang.reflect包下的接口)来实现反射操作。下面是一些反射的常见应用场景:

  1. 动态加载类:通过Class.forName()方法可以根据类的完全限定名动态加载一个类,而不需要在源码中显式写明。这使得程序可以在运行时根据配置文件或其他条件决定使用不同的类。
  2. 动态创建对象:通过Class对象的newInstance()方法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创建一个类的对象,而不需要提前知道具体的类名。
  3. 调用方法:通过Method对象的invoke()方法可以在运行时动态调用类的方法,包括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
  4. 访问和修改属性:通过Field对象可以在运行时获取和修改类的属性,包括私有属性。
  5. 获取泛型信息:通过反射可以获取类、方法和字段的泛型信息,从而进行泛型类型的检查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反射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它会牺牲一定的性能,并且破坏了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在普通业务中,应优先使用静态类型和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开发,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反射。

20、throw 和 throws 的区别?

throw和throws是Java语言中与异常处理相关的两个关键字,它们的作用和用法有所不同。

  1. throw关键字用于在代码中手动抛出一个异常对象。当程序执行到throw语句时,会立即终止当前方法的执行,并将指定的异常对象抛出,程序将跳转到该异常对象对应的异常处理代码进行处理。通常,throw语句用于在遇到错误或不符合逻辑的情况下,主动抛出异常来中断程序的正常执行流程。
  2. throws关键字用于在方法声明处标识该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类型。在方法声明时,可以使用throws关键字列举可能抛出的异常类型,多个异常类型之间以逗号分隔。throws关键字告诉调用该方法的代码,该方法可能会抛出指定的异常,需要调用者进行相应的异常处理。在Java中,如果一个方法声明了可能抛出异常,但没有进行捕获和处理,就需要在调用该方法的代码处进行异常处理,要么使用try-catch语句捕获异常,要么在声明方法的上一层继续使用throws关键字将异常向上抛出。

简而言之,throw是用于手动抛出异常,而throws是用于声明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类型,需要调用者进行异常处理。throw用于方法内部,而throws用于方法声明。它们的目的是不同的,一个是抛出异常,一个是声明可能抛出异常。

21、final、finally、finalize 有什么区别?

final、finally和finalize是Java语言中的三个关键字,它们在语法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final关键字:

  1. final可以用来修饰类、方法和变量。
  2. 当final修饰一个类时,表示该类是最终类,不能被继承。
  3. 当final修饰一个方法时,表示该方法是最终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
  4. 当final修饰一个变量时,表示该变量是一个常量,只能被赋值一次,一旦赋值后就不能修改。

finally关键字:

  1. finally是与try-catch语句相关的一个代码块,用于定义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
  2. 无论try块中是否发生异常,finally块中的代码都会被执行。
  3. finally块通常用于释放资源、关闭连接等必须执行的清理操作。

finalize方法:

  1. finalize是Object类中定义的一个方法,用于在对象被垃圾回收之前执行一些清理工作。
  2. finalize方法在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之前被调用,但并不保证一定会被调用。
  3. 开发者可以重写finalize方法,在其中编写自定义的清理代码,如释放资源等。
  4.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过于依赖finalize方法进行资源管理,应该显式地使用try-finally或try-with-resources等机制来确保资源的正常释放。

总结: final关键字用于修饰类、方法和变量,表示最终性,不可修改或继承。finally关键字用于定义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块。finalize方法是Object类中的一个方法,在对象被垃圾回收之前执行一些清理工作。它们在语法和用途上有所不同,分别用于修饰、异常处理和垃圾回收方面的场景。

22、Math.round(1.5) 等于多少?Math.round(-1.5)等于多少?

Math提供了三个与取整有关的方法:ceil、floor、round。

  • Math.ceil() 方法返回大于或等于参数的最小整数,即向上取整。
    1. 如果参数为正数,则结果与 Math.floor() 相同;
    2. 如果参数为负数,则结果比 Math.floor() 小 1。
  • Math.floor() 方法返回小于或等于参数的最大整数,即向下取整。
    1. 如果参数为正数,则结果与 Math.ceil() 相同;
    2. 如果参数为负数,则结果比 Math.ceil() 大 1。
  • Math.round() 方法返回最接近参数的整数,其中 0.5 舍入到最近的偶数。
    1. 如果参数为正数,则结果与其相邻最小的整数的差值小于0.5,则结果为这个相邻最小整数,否则为相邻最大整数。
    2. 如果参数为负数,则结果与其相邻最大的整数的差值小于0.5,则结果为这个相邻最大整数,否则为相邻最小整数。

所以在 Math.round(1.5) 中,1.5 的小数部分大于 0.5,因此结果为 2。而在 Math.round(-1.5) 中,-1.5 的小数部分也大于 0.5,但由于向下舍入要取小于该数的最大整数值,因此结果为 -1。

23、Files的常用方法都有哪些?

  1. exists(Path path):判断指定路径的文件或目录是否存在。
  2. createFile(Path path, FileAttribute<?>... attrs):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
  3. createDirectory(Path dir, FileAttribute<?>... attrs):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4. write(Path path, byte[] bytes, OpenOption... options):将字节数组写入指定文件。
  5. readAllBytes(Path path):读取指定文件的所有字节。
  6. copy(Path source, Path target, CopyOption... options):复制源路径的文件或目录到目标路径。
  7. size(Path path):获取指定文件的大小。
  8. delete(Path path):删除指定路径的文件或目录。
  9. move(Path source, Path target, CopyOption... options):移动(或重命名)源路径的文件或目录到目标路径。

24、什么是 java 序列化?什么情况下需要序列化?

Java 序列化是指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的过程,以便在网络上传输或将其保存到持久存储介质(如磁盘)中。反之,从字节流中重新构建对象的过程称为反序列化。

当需要在不同的 JVM(Java虚拟机)之间进行对象传输或持久化时,就需要使用序列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下需要序列化的情况:

  1. 网络通信:在分布式系统中,对象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给远程服务器或其他计算节点时,需要将对象序列化成字节流进行传输,然后在目标节点进行反序列化。
  2. 缓存存储:当需要将对象存储在缓存中,例如使用 Redis、Memcached 等内存数据库时,需要将对象序列化成字节流后再存储,以便于后续从缓存中读取并反序列化。
  3. 对象持久化:将对象存储在文件系统、数据库或其他持久化存储介质中,以便于之后可以重新读取和恢复对象状态。
  4. 远程调用:在远程方法调用(Remote Method Invocation)中,需要将参数或返回值进行序列化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对象都可以被序列化。Java 中可序列化的对象必须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并且该对象的类及其内部引用的对象的类都必须是可序列化的。同时,一些敏感的数据或对象成员可以使用 transient 关键字标记为瞬态,不参与序列化过程。

此外,对于安全性和性能方面的考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默认的 Java 序列化机制进行定制,例如使用 Externalizable 接口或自定义序列化/反序列化方法。

25、手动装箱与自动装箱的区别和联系

手动装箱(Manual Boxing)是指通过调用包装类的构造函数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对应的包装类型,而自动装箱(Auto Boxing)则是 Java 编译器在编译源代码时自动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对应的包装类型。

手动装箱和自动装箱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语法:手动装箱需要显式地调用包装类的构造函数,而自动装箱只需要在赋值或传参时使用基本数据类型即可触发自动装箱。
  2. 性能:手动装箱通常会比自动装箱更快,因为自动装箱会涉及到额外的对象分配和装箱操作。把基本数据类型装箱成包装类型,就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实例并将基本类型的值复制到该对象中,这个过程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
  3. 空值处理:自动装箱与空值的处理方式不同。当基本数据类型的值为 null 时,自动装箱会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而手动装箱则可以将其转换为包装类型的 null 值。

手动装箱和自动装箱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可以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包装类型,从而方便地进行操作和处理。

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手动装箱或自动装箱。如果需要更好的性能和容错性,可以使用手动装箱;如果希望代码更简洁易读,则可以考虑使用自动装箱。

26、为什么要使用克隆?如何实现对象克隆?深拷贝和浅拷贝区别是什么?

使用克隆(Cloning)主要是为了创建一个与原始对象相同状态的新对象,而不是简单地引用或共享原始对象。通常情况下,克隆可以用于以下目的:

  1. 对象复制:通过克隆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其属性值与原始对象完全相同,以便对新对象进行独立操作,而不影响原始对象。
  2. 原型模式:克隆可以作为实现原型模式的一种方式,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更高效地创建大量相似对象。
  3. 备份和恢复:克隆可以用于创建对象的备份副本,以便在需要时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实现对象克隆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1. 实现 Cloneable 接口:要实现对象克隆,需要在类中实现 Cloneable 接口,并重写 Object 类中的 clone() 方法。在重写的 clone() 方法中,调用 super.clone() 来获取原始对象的浅拷贝,并根据需要对引用类型进行深拷贝的操作。
  2. 使用拷贝构造函数或工厂方法:除了实现 Cloneable 接口外,还可以使用拷贝构造函数或工厂方法来实现对象克隆。即在类中定义一个构造函数或静态工厂方法,接受另一个对象作为参数,并将其属性值复制到新创建的对象中。

深拷贝(Deep Copy)和浅拷贝(Shallow Copy)是两种不同的克隆方式,区别如下:

  1. 浅拷贝:浅拷贝只复制对象的引用,而不复制引用指向的对象本身。即新对象和原始对象会共享同一个引用类型的成员变量。如果修改其中一个对象的引用类型数据,则会影响到另一个对象。
  2. 深拷贝:深拷贝会复制对象的引用及其指向的对象本身。即创建一个全新的对象,并递归地复制所有引用类型的成员变量。深拷贝后的对象与原始对象完全独立,修改其中一个对象的引用类型数据不会影响到另一个对象。

实现深拷贝的方法可以通过在克隆方法或拷贝构造函数中递归地拷贝引用类型的成员变量,或者使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来实现深拷贝。需要注意的是,被复制的引用类型对象也必须是可克隆的或支持深拷贝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浅拷贝。

27、try-catch-finally 中,如果 catch 中 return 了,finally 还会执行吗?

在 try-catch-finally 结构中,如果 catch 块中执行了 return 语句,finally 代码块仍然会执行。无论 catch 中是否执行了 return,finally 块总会在方法返回之前执行。

当 catch 块中执行了 return 语句时,会先将返回值保存下来,然后执行 finally 块中的代码。在 finally 块执行完毕后,才会真正返回之前保存的返回值。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test());
    }

    public static int test() {
        try {
            int ret=1/0;
            System.out.println("try");
            return 1;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catch block");
            return 2;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Inside finally block");
        }
    }
}

//输出结果为:
//Inside catch block
//Inside finally block
//2

可以看到,在 catch 块中执行了 return 语句,但是 finally 块仍然被执行。最终返回的值为 catch 块中的返回值 2。无论 return 在哪个块中执行,finally 都会在最终返回之前执行,以确保执行必要的清理和资源释放操作。

28、常见的异常类有哪些?

在Java中,常见的异常类主要分为两类:Checked Exception(可检查异常)和 Unchecked Exception(不可检查异常)。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异常类:

  • Checked Exception(可检查异常):

  1. IOException:输入输出异常,用于处理输入输出操作可能出现的错误。
  2. SQLException:数据库异常,用于处理数据库操作可能出现的错误。
  3. FileNotFoundException:文件未找到异常,用于处理文件操作中文件不存在的情况。
  4. ClassNotFoundException:类未找到异常,用于处理在动态加载类时找不到相应的类。
  • Unchecked Exception(不可检查异常):

  1.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表示试图访问空对象的方法或属性。
  2.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非法参数异常,表示传递给方法的参数无效。
  3.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索引越界异常,用于处理访问数组、集合等数据结构时的索引错误。
  4. ArithmeticException:算术异常,当发生除以零或其他算术计算错误时抛出。
  5. ClassCastException:类转换异常,用于处理不兼容类型之间的转换错误。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如:

  1.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数组索引越界异常。
  2.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
  3. IllegalStateException:状态异常,表示对象在调用方法之前或之后处于不正确的状态。
  4.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不支持操作异常,表示不支持的操作。

29、equals和hashcode的关系

equals() 方法:

  • equals() 用于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默认情况下,equals() 方法比较的是对象的引用是否相等,即比较对象的内存地址。
  • 可以通过重写 equals() 方法来改变对象的相等性判断方式。一般而言,重写 equals() 方法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自反性:对于任意非空引用 x,x.equals(x) 应该返回 true。
  2. 对称性:对于任意非空引用 x 和 y,如果 x.equals(y) 返回 true,则 y.equals(x) 也应该返回 true。
  3. 传递性:对于任意非空引用 x、y 和 z,如果 x.equals(y) 返回 true,并且 y.equals(z) 也返回 true,则 x.equals(z) 也应该返回 true。
  4. 一致性:对于任意非空引用 x 和 y,多次调用 x.equals(y) 应该始终返回相同的结果,前提是对象上的信息没有被修改。
  5. 非空性:对于任意非空引用 x,x.equals(null) 应该返回 false。
  • 重写 equals() 方法时,通常需要比较对象的关键属性是否相等,例如使用 instanceof 判断类型,再根据具体属性进行比较。

hashCode() 方法:

  • hashCode() 用于计算对象的哈希码(hash code),它返回一个 int 类型的数值。哈希码用于快速确定对象是否可能相等,通常用于在哈希表等数据结构中存储和查找对象。
  • hashCode() 的默认实现是使用对象的内存地址转换而来的,与 equals() 方法默认比较的是引用是否相等一致。
  • hashCode() 方法的重写必须与 equals() 方法保持一致,即如果两个对象相等(equals() 返回 true),则它们的哈希码必须相等;反之,哈希码相等并不意味着对象相等,但是为了提高性能,尽量使不相等的对象的哈希码不同。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在 Java 中是有关联的,需要同时重写这两个方法以确保一致性和正确性。

一致性:

  1. 如果两个对象通过 equals() 方法比较返回 true,则它们的 hashCode() 方法应该返回相同的哈希码。
  2. 这是为了满足在哈希表等数据结构中使用对象作为 Key 时的一致性要求。如果两个对象是相等的,它们应该在哈希表中具有相同的位置,因此它们的哈希码也应该相同。

hashCode() 影响 equals() 的效率:

  1. equals() 方法在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时,通常需要先比较它们的哈希码是否相等,再进一步比较具体属性。
  2. 因此,如果两个对象的哈希码不相等,equals() 方法可以直接判断它们不相等,避免进一步的属性比较过程,提高效率。
  3. 如果 hashCode() 方法没有正确重写,可能导致不相等的对象具有相同的哈希码,从而导致 equals() 方法在比较时误判,影响程序的正确性和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hashCode() 方法的返回值不能完全用于判断对象是否相等,因为不同的对象可能具有相同的哈希码(哈希冲突),这种情况称为哈希碰撞。因此,在判断对象相等时仍然需要使用 equals() 方法进行准确比较。

综上所述,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在 Java 中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正确重写这两个方法可以确保对象在相等性判断和哈希表存储中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30、对Java中装箱和拆箱的理解

在 Java 中,装箱(Boxing)和拆箱(Unboxing)是指基本数据类型和对应的包装类之间的转换过程。

装箱(Boxing):

  • 装箱是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对应的包装类对象的过程。
  • 例如,将 int 类型的值装箱为 Integer 对象,将 boolean 类型的值装箱为 Boolean 对象。
  • Java 提供了自动装箱的功能,即在需要使用包装类对象的地方,可以直接使用基本数据类型,编译器会自动将其装箱为对应的包装类对象。
  • 也可以显式地通过调用包装类的构造方法或静态 valueOf() 方法进行装箱。

拆箱(Unboxing):

  • 拆箱是将包装类对象转换为对应的基本数据类型的过程。
  • 例如,将 Integer 对象的值拆箱为 int 类型,将 Boolean 对象的值拆箱为 boolean 类型。
  • 类似于装箱,Java 也提供了自动拆箱的功能,即在需要使用基本数据类型的地方,可以直接使用包装类对象,编译器会自动将其拆箱为对应的基本数据类型。
  • 也可以显式地通过调用包装类的 xxxValue() 方法进行拆箱。

装箱和拆箱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在基本数据类型和包装类之间进行转换,这样可以使用包装类提供的方法和功能,同时也能与需要基本数据类型的地方进行兼容。

需要注意的是,在装箱和拆箱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因为包装类对象可以为 null。此外,频繁进行装箱和拆箱的操作会对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性能敏感的场景中需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装箱和拆箱操作。

31、讲讲Java的内存模型和垃圾回收机制

Java 的内存模型指的是 Java 程序在运行时内存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堆、栈、方法区和程序计数器等几个重要的内存区域。

  • 堆(Heap):

  1. 堆是 Java 运行时内存中最大的一块区域,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和数组。
  2. 所有通过 new 关键字创建的对象都会分配在堆上,而且堆中的对象都是动态分配和回收的。
  3. 堆被所有线程共享,因此需要在多线程访问时注意线程安全。
  • 栈(Stack):

  1. 栈是 Java 运行时内存中每个线程独有的一块区域,用于存储方法调用、局部变量和操作数栈等。
  2. 每个线程在执行方法时,都会创建一个对应的栈帧(Stack Frame)用于存储方法的信息。
  3. 栈是自动分配和释放内存的,随着方法的执行完成,栈帧会被出栈销毁。
  • 方法区(Method Area):

  1. 方法区是用于存储类的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和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
  2. 由于方法区存储的内容与具体的对象实例无关,因此它是在 Java 虚拟机启动时创建,并且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
  •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1. 程序计数器是每个线程私有的,用于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地址。
  2. 在多线程环境中,程序计数器能够保证各个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

关于垃圾回收机制(Garbage Collection),它是 Java 的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用于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释放内存并提供给其他对象使用。Java 的垃圾回收机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核心思想:

  • 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
  1. 引用计数是一种简单的垃圾回收算法,它通过给对象添加引用计数器,记录对象被引用的次数。
  2. 当引用计数减少到 0 时,表示该对象不再被任何引用所使用,可以被认为是垃圾对象,可以进行回收。
  3. 但是引用计数算法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因为循环引用的对象之间的引用计数永远不会变为 0,导致无法回收。
  • 可达性分析(Reachability Analysis):
  1. Java 的垃圾回收机制主要基于可达性分析算法,它从一组称为 "GC Roots" 的对象开始,通过遍历对象的引用关系图确定哪些对象是可达的。
  2. 对于不可达的对象,即无法通过 "GC Roots" 链接到它们的对象,可以被认为是垃圾对象,可以进行回收。

Java 的垃圾回收机制由 Java 虚拟机自动调用和管理,开发者无需手动进行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在运行过程中,垃圾回收器会周期性地对堆中的垃圾对象进行标记、清理和压缩等操作,确保内存的高效利用和程序的正常执行。

32、java 中操作字符串都有哪些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 Java 中,常用的操作字符串的类有以下几个:

  • String 类:
  1. String 类是 Java 中最常用的字符串类,表示不可变的字符序列。
  2. String 对象一旦创建就无法修改,任何对 String 的操作都会返回一个新的 String 对象。
  3. String 类提供了许多方法来操作字符串,如拼接、截取、查找、替换、比较等。
  • StringBuilder 类:

  1. StringBuilder 类是可变的字符序列,用于高效地拼接和修改字符串。
  2. StringBuilder 对象可以进行多次修改操作,而不像 String 对象那样每次都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3. StringBuilder 类提供了许多方法来修改和操作字符串,如追加、插入、删除、替换等。
  • StringBuffer 类:

  1. StringBuffer 类与 StringBuilder 类类似,也是可变的字符序列。
  2. 与 StringBuilder 不同的是,StringBuffer 类的操作是线程安全的,适用于多线程环境。
  3. StringBuffer 类提供了与 StringBuilder 类相似的方法来修改和操作字符串。

这些类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 不可变性:

  1. String 类是不可变的,一旦创建就不能修改,任何对 String 的操作都会创建一个新的 String 对象。
  2. StringBuilder 和 StringBuffer 类是可变的,可以进行多次修改操作而不用每次都创建新的对象。
  • 线程安全性:

  1. String 类是线程安全的,可以在多个线程之间共享,因为它是不可变的。
  2. StringBuilder 类是非线程安全的,适用于单线程环境下的高效字符串操作。
  3. StringBuffer 类是线程安全的,适用于多线程环境下的字符串操作。
  • 性能:

  1. 由于 String 类是不可变的,每次对字符串进行修改都需要创建新的对象,对性能和内存消耗有一定影响。
  2. StringBuilder 和 StringBuffer 类是可变的,通过修改原来的对象来实现字符串操作,性能较好。

建议使用场景:

  • 如果字符串不需要频繁修改,且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可以使用 String 类。
  • 如果字符串需要频繁修改,且在单线程环境下使用,可以使用 StringBuilder 类。
  • 如果字符串需要频繁修改,且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应使用 StringBuffer 类。

33、Java 中都有哪些引用类型?

在 Java 中,有以下几种引用类型:

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

  • 强引用是最常见的引用类型,也是默认的引用类型。
  • 当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时,垃圾回收器不会主动回收该对象,只有当没有任何强引用指向该对象时,该对象才会被回收。

软引用(Soft Reference):

  • 软引用用于描述一些还有用但非必需的对象。
  • 当系统内存充足时,软引用指向的对象不会被回收;当系统内存紧张时,软引用指向的对象可能会被回收释放。

弱引用(Weak Reference):

  • 弱引用用于描述一些非必需对象,且只能生存到下一次垃圾回收之前。
  • 垃圾回收器在下次运行时,无论内存是否充足,都会回收掉弱引用指向的对象。

虚引用(Phantom Reference):

  • 虚引用是 Java 中最弱的引用类型。
  • 虚引用的存在主要用于检测对象是否已经从内存中彻底清除。
  • 通过虚引用,可以在对象被回收之前执行一些必要的清理操作。

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

  • 用于配合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使用的。
  • 当垃圾回收器准备回收一个对象时,会将其引用加入引用队列,可以通过判断引用队列中是否有引用来判断对象是否即将被回收。

这些引用类型主要用于垃圾回收机制中,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内存的使用。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引用类型,合理管理内存资源。

34、抽象类能使用 final 修饰吗?

在 Java 中,抽象类是可以使用 final 修饰符进行修饰的。当一个抽象类被声明为 final 时,它将变为最终的,即不能再被其他类继承。

使用 final 修饰抽象类有以下几个可能的用途:

  1. 防止子类化:当你希望某个抽象类不被继承,可以将其声明为 final。这样一来,其他类就无法继承该抽象类,从而确保抽象类的概念和设计不被篡改。

  2. 性能优化:final 修饰的类或方法在编译时可以进行一些优化,例如内联方法调用、常量折叠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将抽象类声明为 final 可以提供一定的性能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抽象类被声明为 final,则该类中的抽象方法无法被子类实现,因为不能创建该抽象类的子类。

35、在 Java 中,什么时候用重载,什么时候用重写?

在 Java 中,重载(Overloading)和重写(Overriding)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实现机制,它们应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的。

  • 重载(Overloading)是指在同一个类中定义多个同名方法,但参数类型、个数或顺序不同。通过重载,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列表来调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重载来提供更灵活的方法调用方式,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数据类型。重载方法之间具有相同的名称,但具有不同的参数列表。
  • 重写(Overriding)是指子类重新定义父类中已有的方法,具有相同的名称、返回类型和参数列表。重写方法主要用于实现多态性,让子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继承自父类的方法进行特定的实现。重写方法不能改变父类方法的名称、返回类型和参数列表。

总结起来:

  1. 当我们需要在同一个类中定义多个方法,根据不同的参数类型、个数或顺序来进行方法调用时,使用重载。
  2. 当我们需要在子类中重新定义父类已有的方法,以实现特定的功能实现需求时,使用重写。

需要注意的是,重写只能发生在父类和子类之间,即继承关系存在时才能使用重写。而重载是多态的集中体现,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类中。

36、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会更倾向于使用抽象类而不是接口?

在以下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抽象类而不是接口:

  1. 需要在基类中提供一些默认实现:抽象类可以包含具体的方法实现,因此可以在抽象类中提供一些默认的方法实现,子类可以选择性地进行重写或继承这些方法。这对于希望提供一些通用功能或共享代码的情况非常有用。
  2. 需要创建共享状态或成员变量:抽象类可以包含成员变量,而接口只能定义静态常量。如果有一些状态需要在多个子类间共享,或者有一些非常用的方法需要在多个子类中调用,抽象类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3. 需要限制多重继承:在 Java 中,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是只能继承一个类。如果一个类已经继承了某个类并且需要实现多个行为,可以通过将该类设计为抽象类,并实现所需的行为方法,以避免多重继承的问题。
  4. 需要逐步实现接口的功能:接口是完全抽象的,没有任何默认实现。但是,当一个接口需要逐步增加新的方法时,会导致所有实现该接口的类都需要修改。而抽象类可以先提供一些默认实现,当需要添加新的方法时,只需在抽象类中进行修改即可,不会影响已有的子类。

总之,抽象类适用于那些需要提供默认实现、共享状态和限制多重继承的情况。而接口适用于定义纯粹的契约,并强制实现类提供特定的行为。选择使用抽象类或接口取决于具体的设计需求和语义上的差异。

37、short s1 = 1; s1 = s1 + 1和short s1 = 1; s1 += 1有错吗?

​​​​​​​​​​​​​​​​​​​​​第一行代码会报错,因为当使用“+”运算符将一个 short 类型的变量和一个整型数值相加时,结果将被自动提升为整型,在将其赋值给 short 类型的变量 s1 时,需要强制类型转换才能编译通过。正确的写法应该是:

short s1 = 1;
s1 = (short)(s1 + 1);

而第二行代码没有问题,因为“+=”运算符会自动将右侧的整型数值转换为 short 类型的数值,不会出现数据溢出的情况。所以,可以直接写成:

short s1 = 1;
s1 += 1;

这两段代码的执行结果都是将 s1 的值从 1 变为 2。

38、什么Java注释,作用是什么?

Java 注释用于解释和说明程序的文字。

  • 单行注释以 "//" 开头,
  • 多行注释以 "/" 开头和 "/" 结尾,
  • 文档注释以 "/**" 开头和 "*/" 结尾。

注释的作用确实可以增加程序的可读性,便于程序的修改、调试和交流。在编译过程中,注释部分会被忽略,不会产生目标代码,也不会对程序的执行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多行注释和文档注释不能嵌套使用。嵌套使用会导致注释不被正确解析。

39、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 有什么区别?​​​​​​​

  • Collection: Collection 是 Java 集合框架中的顶层接口,它代表了一组对象的集合。它是所有集合类的父接口,定义了一些通用的操作和方法,如添加、删除、查询等。Collection 接口继承自 Iterable 接口,意味着它的子类可以通过迭代器遍历其中的元素。常见的 Collection 子接口包括 List、Set 和 Queue。
    Collection<String> collection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add("A");
    collection.add("B");
    collection.add("C");
    System.out.println(collection); // 输出:[A, B, C]
    
  • Collections: Collections 是 Java 提供的一个工具类,包含了一系列静态方法,用于对集合进行操作和算法的实现。它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如排序、搜索、拷贝等。Collections 类所有的方法都是静态的,不能被实例化,直接使用类名调用。
    例如,使用 Collections 类的 sort 方法对 List 进行排序: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3);
    list.add(1);
    list.add(2);
    Collections.sort(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 // 输出:[1, 2, 3]
    

总结:

  • Collection 是一个接口,代表一组对象的集合,定义了基本的集合操作和方法。
  • Collections 是一个工具类,提供了一系列静态方法,用于对集合进行操作和算法的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Collection 是针对集合进行抽象和定义的接口,而 Collections 是提供对集合进行操作和算法实现的工具类。它们是不同的概念,但在 Java 集合框架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40、list与Set区别

List 和 Set 是 Java 集合框架中两个常见的接口,它们用于存储一组元素,但在特性和使用方式上有一些区别。

有序性:

  • List 是一个有序集合,它的元素按照插入的顺序进行排序,并且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操作 List 中的元素。
  • Set 是一个无序集合,它不保留元素的插入顺序,也不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Set 中的元素是唯一的,每个元素在 Set 中只能存在一个。

元素的访问:

  • List 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和操作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根据索引位置添加、删除、修改元素。例如,通过 list.get(index) 方法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
  • Set 没有提供直接的索引访问方法,因为它是无序的。要访问 Set 中的元素,通常使用迭代器或者 foreach 循环遍历集合。例如,使用 foreach 循环遍历 set 集合:
    Set<String> set = new HashSet<>();
    set.add("A");
    set.add("B");
    set.add("C");
    for (String elem : set) {
        System.out.println(elem);
    }
    

元素的唯一性:

  • List 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即可以添加多次相同的元素到列表中。
  • Set 不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如果尝试添加重复元素,只会保留一个。Set 实现类会通过元素的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来判断元素的唯一性。

实现类:

  • List 的常见实现类有 ArrayList、LinkedList 和 Vector 等。
  • Set 的常见实现类有 HashSet、TreeSet 和 LinkedHashSet 等。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 List 或 Set 接口及其实现类进行集合操作。

41、HashMap 和 Hashtable 有什么区别?

HashMap 和 Hashtable 是 Java 中两种常见的键值对存储结构,它们具有一些区别和特点。

线程安全性:

  • Hashtable 是线程安全的类,在多线程环境下可以直接使用,因为它的方法都是同步的(synchronized)。通过 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确保对 Hashtable 的操作是原子的。
  • HashMap 不是线程安全的类,如果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 HashMap,需要额外考虑线程同步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来实现线程安全的 HashMap。

Null 值:

  • Hashtable 不允许键或值为 null。如果试图存储 null 键或值,将会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
  • HashMap 允许一个键为 null,并且允许多个值为 null。

继承关系:

  • Hashtable 是早期 Java 集合框架中的类,实现了 Map 接口,继承自 Dictionary 类。
  • HashMap 是 Java 集合框架中的类,也实现了 Map 接口,继承自 AbstractMap 类。

性能:

  • 由于 Hashtable 是线程安全的,它的操作会涉及到同步开销,因此在性能上可能略低于 HashMap。
  • HashMap 在大部分情况下比 Hashtable 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尤其是在单线程环境下。

综上所述,主要区别有:

  • 线程安全性:Hashtable 是线程安全的,HashMap 不是。
  • Null 值:Hashtable 不允许键或值为 null,HashMap 允许一个键为 null,多个值为 null。
  • 继承关系:Hashtable 继承自 Dictionary 类,HashMap 继承自 AbstractMap 类。
  • 性能:HashMap 在大部分情况下比 Hashtable 具有更好的性能。

在选择使用 HashMap 还是 Hashtable 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使用场景来决定。

如果需要线程安全性,可以选择使用 Hashtable;如果不需要线程安全性且追求更好的性能,可以选择使用 HashMap。

42、说一下 HashMap 的实现原理?​​​​​​​​​​​​​​

HashMap 是基于哈希表的键值对存储结构,它通过哈希算法将键映射到数组索引上,并使用链表或红黑树处理哈希冲突。以下是 HashMap 的实现原理:

1、数据结构:

HashMap 底层使用一个数组来存储 Entry(键值对)对象。每个数组元素是一个链表或红黑树的头节点,用于解决哈希冲突。

2、哈希函数:
HashMap 使用键的 hashCode() 方法计算哈希值,获取键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hashCode() 方法由 Object 类定义,不同对象的 hashCode() 可能相同,因此还需要通过 equals() 方法进行键的比较。

3、哈希冲突解决:
当不同的键映射到相同的索引位置时,发生哈希冲突。HashMap 使用链表或红黑树来处理哈希冲突,以有效地支持高效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 初始阈值为 8,链表长度大于等于该值时,链表将转换为红黑树,以提高性能。
  • 当链表长度小于等于 6 时,红黑树将转换回链表,避免过多的树节点消耗的空间。

4、扩容机制:
当 HashMap 中的元素数量超过负载因子(默认为 0.75)与当前容量的乘积时,将触发扩容操作。扩容会创建一个新的数组,并将所有的键值对重新插入到新的数组中,以减少哈希冲突。

扩容涉及以下步骤:

  1. 创建一个新的两倍大小的数组。
  2. 遍历旧数组中的每个非空链表或红黑树。
  3. 将每个键值对重新计算哈希值并插入到新数组中。

5、迭代顺序:
HashMap 在迭代时不保证元素的顺序,即迭代顺序是不确定的。如果需要有序性,可以使用 LinkedHashMap,它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来保持插入顺序或访问顺序。

HashMap 的实现原理使得它在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上具有高效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键的 hashCode() 方法实现不好或者产生了较多的哈希冲突,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甚至退化为链表的线性查找。因此,在使用 HashMap 时,需要确保键的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正确实现,以获得最佳性能。

43、set有哪些实现类?

​​​​​​​在 Java 中,Set 接口是存储不重复元素的集合,它有多个实现类。常见的 Set 实现类有以下几种:

1、HashSet:

  • HashSet 是基于哈希表实现的,使用 HashMap 来存储元素。
  • 元素是无序的,不保证顺序。
  • 它通过对象的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来保证元素的唯一性。
  • HashSet 是最常用的 Set 实现类之一,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2、LinkedHashSet:

  • LinkedHashSet 是 HashSet 的子类,同时使用哈希表和链表来实现。
  • 它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来保持元素的插入顺序。
  • LinkedHashSet 也通过对象的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来保证元素的唯一性。
  • LinkedHashSet 可以按照插入顺序迭代元素。

3、TreeSet:

  • 基于红黑树(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实现。
  • 元素按照自然排序(Comparable 接口)或指定的比较器进行排序。
  • 不允许存储 null 值。
  • 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N)。

4、EnumSet:

  • 专门用于枚举类型的 Set 实现类。
  • 内部使用位向量实现,提供高效的存储和操作。
  • 元素按照枚举常量在枚举类中的声明顺序进行迭代。

除了上述常见的 Set 实现类,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实现,如 CopyOnWriteArraySet、ConcurrentSkipListSet 等,它们在特定的使用场景下提供了不同的特性和性能表现。

每个 Set 实现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实现类取决于具体的需求,比如是否需要有序性、是否允许重复元素等。

44、说一下 HashSet 的实现原理?

HashSet 的实现原理是基于哈希表(HashMap)的。

当向 HashSet 中添加元素时,HashSet 首先会调用元素的 hashCode() 方法来获取其哈希值(hash code),然后根据该哈希值计算出在哈希表中的存储位置。如果该位置已经有元素存在,那么会进行比较确保元素的唯一性。如果位置为空,元素会被直接插入到该位置。

在哈希表中,每个位置对应一个链表或红黑树结构,用于解决哈希冲突。当多个元素哈希值相同时,它们会被放入同一个位置的链表或红黑树中。这样,在进行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时,可以根据元素的哈希值快速定位到对应的位置,然后在链表或红黑树中进行操作。

下面是 HashSet 的主要步骤:

  1. 调用元素的 hashCode() 方法获取哈希值。
  2. 根据哈希值计算出在哈希表中的位置。
  3. 如果位置为空,直接插入元素。
  4. 如果位置已经有元素存在:
    • 如果元素已经存在于链表或红黑树中,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 如果元素不存在于链表或红黑树中,则将其插入到链表末尾或红黑树中。
  5. 当链表长度超过阈值(默认为8)或红黑树节点数达到 64 时,会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结构,提高查找效率。
  6. 当哈希表的大小超过负载因子(默认为0.75)乘以容量时,会进行扩容,重新调整哈希表的大小。

通过使用哈希表,HashSet 可以快速插入、删除和查找元素,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1)。但是,在哈希冲突较多的情况下,性能可能会下降,因为会退化成链表或红黑树的操作。因此,在设计元素的 hashCode() 方法时,应该尽量保证哈希值的分布均匀,以减少冲突的概率,提高 HashSet 的性能。

45、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是什么?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是 Java 中常用的两种列表(List)实现类,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底层数据结构:

  • ArrayList 底层使用数组来存储元素。可以随机访问元素,根据索引快速获取元素,但插入和删除元素需要移动其他元素。
  • LinkedList 底层使用双向链表来存储元素。插入和删除元素的开销较小,但随机访问元素需要从头或尾开始遍历链表。

2、随机访问效率:

  • ArrayList 通过索引可以以 O(1) 的时间复杂度快速访问元素。
  • LinkedList 需要从头或尾开始遍历链表,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是链表的长度。

3、插入和删除效率:

  • ArrayList 在末尾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1),但在中间或首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需要移动其他元素,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
  • LinkedList 在任意位置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1),因为只需要修改相邻节点的指针即可。

4、内存消耗:

  • ArrayList 需要连续的内存空间,会预分配一定大小的数组,默认情况下,元素的个数和数组的长度相等。如果元素数量超过数组长度时,会触发扩容操作。
  • LinkedList 通过链表存储元素,每个节点都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存储指针,因此相对于 ArrayList 来说,会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

综上所述:​​​​​​​

  • ArrayList 是基于动态数组的数据结构实现,它的优势在于查找和遍历元素的效率较高,因为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1)。然而,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需要移动其他元素以保持连续性,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
  • LinkedList 是基于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实现,它的优势在于在任意位置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效率较高,只需要修改指针即可,时间复杂度为 O(1)。然而,在查找和遍历元素时,需要从头或尾开始遍历链表,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

所以,当需要频繁进行元素的查找和遍历操作时,选择 ArrayList 更为适合;而当需要频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选择 LinkedList 更为适合。

46、哪些集合类是线程安全的​​​​​​​

在 Java 中,以下几个集合类提供了线程安全的实现:

  • Vector:Vector 是一个被 synchronized 关键字修饰的线程安全类。它提供了与 ArrayList 类似的功能,支持随机访问元素,但是性能相对较低。
  • Hashtable:Hashtable 是一个线程安全的哈希表实现。它通过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确保多个线程之间操作的同步性。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可以使用 Collections 类中的 synchronizedList() 方法,将普通的 ArrayList 转换为线程安全的 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Set():可以使用 Collections 类中的 synchronizedSet() 方法,将普通的 HashSet 或 TreeSet 转换为线程安全的 Se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可以使用 Collections 类中的 synchronizedMap() 方法,将普通的 HashMap 或 TreeMap 转换为线程安全的 Map。
  • ConcurrentHashMap:ConcurrentHashMap 是一种高效而线程安全的 HashMap 实现。它通过使用分段锁机制来支持并发访问,可以避免多个线程同时修改同一段数据的情况,从而提高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些集合类提供了线程安全的操作,但在多线程环境下,仍需小心处理并发访问的情况,以避免出现竞态条件等问题。此外,Java 5 引入了 java.util.concurrent 包,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灵活的线程安全集合类,如 CopyOnWriteArrayList、LinkedBlockingQueue、ConcurrentSkipListMap 等。这些类通常是在并发场景下更推荐使用的。

47、反射机制优缺点

反射机制是 Java 提供的一种强大的机制,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获取类的信息、调用方法和访问属性。它的优点和缺点如下:

优点:

  • 动态性:反射机制使得程序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加载、探知和使用类,可以通过字符串形式的类名来创建对象,调用方法和访问属性,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适应性:反射机制可以处理未知类型的对象,使得代码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例如,框架和库可以使用反射来操作任意用户提供的类,而不需要事先编写与特定类相关的代码。
  • 动态代理:反射机制可以用于实现动态代理,通过在运行时生成代理对象来拦截对目标对象的访问,并在执行前后做一些额外的处理。这在 AOP (面向切面编程) 中非常有用。

缺点:

  • 性能开销:由于反射是在运行时进行的,相比直接调用方法和访问属性,使用反射机制会引入额外的性能开销。反射调用方法的速度通常较慢,因为需要通过方法名查找对应的方法并进行动态调用。
  • 安全限制:使用反射机制可以绕过 Java 的访问控制机制,例如私有方法和私有属性也可以被访问和修改。这可能会破坏封装性,增加代码的脆弱性和安全风险。
  • 编译器检查失效:反射调用方法和访问属性时,编译器无法进行静态类型检查,会导致部分错误在运行时才能发现。这增加了调试和维护的难度。

总结: 反射机制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用,尤其是在框架、库和一些特定需求下。但是,由于性能开销、安全限制和编译器检查失效等缺点,应该谨慎使用反射,并在必要的地方进行权衡和合理的使用。

48、String有哪些特性

String 类是 Java 中一个重要的核心类,具有以下特性:

  1. 不可变性:String 对象一旦创建就不能被修改,其值在创建后不可改变。这意味着当你对一个字符串进行操作时,实际上是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字符串,而原始的字符串不会受到影响。这种不可变性使得 String 对象在多线程环境下是线程安全的。
  2. 字符串池:String 类维护了一个字符串池(String Pool),它是一块存储字符串对象的内存区域。当程序创建字符串时,如果字符串池中已经存在相同内容的字符串,那么新创建的字符串引用会指向池中的对象,从而避免了重复创建相同内容的字符串,节省了内存空间。
  3. 值比较:String 类重写了 equals() 方法和 hashCode() 方法,以便进行值比较而不是引用比较。两个字符串对象的内容相同,即表示它们的值相等。
  4. 字符串连接:String 类提供了丰富的字符串连接操作。通过 "+" 运算符或 concat() 方法,可以将多个字符串连接成一个新的字符串。
  5. 不可变哈希码:String 类计算并缓存了字符串对象的哈希码(hash code)。由于字符串的不可变性,哈希码的计算只需要在第一次请求时进行,之后可以直接返回缓存的结果,提高了哈希集合和哈希映射等数据结构的性能。
  6. 支持正则表达式:String 类提供了丰富的正则表达式操作方法,例如 matches()、split()、replaceFirst() 等,方便进行字符串匹配和替换等操作。
  7. Unicode 支持:String 类使用 UTF-16 编码来表示字符串。这使得 String 类能够支持各种语言和字符集,包括 ASCII、Unicode 和其他字符编码。

总的来说,String 类是一个非常常用和重要的类,它的不可变性、字符串池等特性使得字符串操作更加方便、高效和安全。

49、是否可以继承 String 类

在Java中,String类被声明为final,这意味着它是一个不能被继承的类,无法被其他类所继承。这是因为String类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不可变的字符串对象,如果允许继承,可能会导致字符串对象的可变性,破坏了不可变性的特性。

虽然不能直接继承String类,但可以通过使用String类来创建自定义的类,并在自定义类中添加需要的功能和方法。这种方式称为组合而非继承,通过将String对象作为成员变量,可以利用String类提供的方法来操作字符串。

例如,可以创建一个名为MyString的类,其中包含一个String类型的成员变量,然后在该类中定义自己的方法来扩展字符串的功能。

public class MyString {
    private String value;

    public MyString(String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 自定义方法
    public int length() {
        return value.length();
    }

    // 其他自定义方法...

    // 通过getter方法获取原始的String对象
    public String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

这样就可以通过创建MyString对象来操作字符串,并且可以通过调用getValue()方法获取原始的String对象。

总而言之,尽管不能继承String类,但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在自定义类中使用String对象,并添加自定义的方法来扩展其功能。

50、String str="i"与 String str=new String(“i”)一样吗?

  1. 字符串池是Java中用于存储字符串常量的特殊内存区域。当使用字符串字面量赋值给String变量时(例如String str = "i"),Java虚拟机会首先检查字符串池中是否已经存在相同值的字符串对象,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该对象的引用。这样可以节省内存开销,提高效率。
  2. 而对于String str = new String("i"),它首先会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新的String对象,然后将值为"i"的字符串复制到这个对象中。注意,这里使用了new关键字,因此无论字符串池中是否已经存在相同值的字符串对象,都会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总结一下,虽然两种方式都可以创建String对象,并且存储的内容相同,但是它们在内存分配和对象引用上是有区别的。

​​​​​​​51、在 Queue 中offer()和add()有什么区别?​​​​​​​

在Queue接口中,offer()和add()方法都用于将元素添加到队列中,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队列已满时的处理方式:

  • offer()方法:如果队列已满,offer()方法会返回false,表示添加失败。
  • add()方法:如果队列已满,add()方法会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异常。

2、返回值:

  • offer()方法:无论添加是否成功,offer()方法都会返回一个布尔值。如果添加成功,返回true;如果添加失败(例如队列已满),返回false。
  • add()方法:只有在添加成功时,add()方法不会返回任何值。如果添加失败,则会抛出异常。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offer()和add()方法的使用:

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 使用 offer() 方法添加元素
System.out.println(queue.offer(1)); // 输出:true
System.out.println(queue.offer(2)); // 输出:true

// 使用 add() 方法添加元素
queue.add(3);  // 添加成功,没有返回值
queue.add(4);  // 添加成功,没有返回值

// 添加失败情况
System.out.println(queue.offer(5)); // 输出:false

// 遍历队列
while (!queue.isEmpty()) {
    System.out.println(queue.poll());  // 输出:1 2 3 4
}

总结一下,offer()方法和add()方法在添加元素时的处理方式不同,但它们的返回值和异常处理机制不同。

52、在 Queue 中 poll()和 remove()有什么区别?

在Queue接口中,poll()和remove()方法都是用于从队列中获取并删除元素的操作,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异常处理上:

  • 当队列为空时,poll()方法会返回null,表示没有可供获取的元素;而remove()方法会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 如果队列不为空,poll()方法会返回队列头部的元素并将其删除,而remove()方法也会返回队列头部的元素并将其删除。两者的唯一区别是,当队列为空时,remove()方法会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而poll()方法会返回null。

因此,在使用remove()方法时,我们需要确保队列不为空,否则会抛出异常。而poll()方法则更为灵活,它可以在队列为空时返回null,我们可以根据返回值来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以下示例代码演示了poll()和remove()方法的使用:

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 添加元素
queue.offer(1);
queue.offer(2);

// 使用 poll() 方法获取并删除元素
System.out.println(queue.poll()); // 输出:1
System.out.println(queue.poll()); // 输出:2
System.out.println(queue.poll()); // 输出:null

// 使用 remove() 方法获取并删除元素
System.out.println(queue.remove()); // 抛出 NoSuchElementException 异常

53、在 Queue 中peek()和element()有什么区别?

在Queue接口中,peek()和element()方法都用于获取队列头部的元素,但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当队列为空时的处理方式:

  • peek()方法:如果队列为空,peek()方法会返回null,表示没有可获取的元素。
  • element()方法:如果队列为空,element()方法会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返回值:

  • peek()方法:无论队列是否为空,peek()方法都会返回队列头部的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返回null。
  • element()方法:只有在队列不为空时,element()方法才会返回队列头部的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会抛出异常。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peek()和element()方法的使用:

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 添加元素
queue.offer(1);
queue.offer(2);

// 使用 peek() 方法获取队列头部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queue.peek()); // 输出:1

// 使用 element() 方法获取队列头部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queue.element()); // 输出:1

// 清空队列
queue.clear();

// 空队列情况
System.out.println(queue.peek()); // 输出:null
System.out.println(queue.element()); // 抛出 NoSuchElementException 异常

总结一下,peek()方法和element()方法都可以获取队列头部的元素,但它们在处理空队列和返回值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54、在做一个简单的查询接口的时候有什么考量吗?

在设计一个简单的查询接口时,有一些考虑因素可以帮助您提供用户友好、高效和可靠的查询功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虑因素:

  1. 查询参数:确定接口需要哪些查询参数。这可能包括关键词、过滤条件、排序方式、分页参数等。确保参数的清晰性和一致性,并提供必要的默认值。
  2. 接口设计:设计易于理解和使用的接口,确保接口名称、路径和方法等表达意图明确。考虑接口的版本管理和向后兼容性,以便将来进行更改和扩展。
  3. 数据库索引:针对常用的查询字段,设置合适的数据库索引可以显著提高查询性能。通过分析查询模式和访问模式,选择合适的索引策略,避免全表扫描和性能瓶颈。
  4. 高并发性能:在实际项目中,可能会面临大量的并发查询请求。确保查询接口在高并发情况下仍能保持性能稳定。可以采用数据库连接池、缓存机制、异步处理等手段来提升性能。
  5. 查询优化:对于复杂的查询,可能需要优化查询语句、调整数据库参数或使用缓存技术来提高查询效率。使用数据库性能分析工具进行性能诊断和调优,找出慢查询的原因并加以优化。
  6. 安全考虑:查询接口可能会涉及敏感数据,因此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保护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敏感数据,对用户提交的查询条件进行安全过滤和验证,防止SQL注入等攻击。
  7. 分页查询:如果查询结果数据量较大,应提供分页查询功能,以减轻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负载并提高用户体验。在接口设计中,考虑支持指定页码、每页数量等参数,同时返回总记录数以便客户端进行分页处理。
  8. 监控和日志: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诊断故障和进行性能优化,需要建立监控和日志记录机制。监控接口的访问量、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并记录查询请求和响应的详细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排查问题。
  9. 测试覆盖:编写充分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覆盖各种查询场景和边界条件。确保查询接口在不同情况下正确处理各种查询参数、排序方式和异常情况,并验证返回结果的正确性。
  10. 可扩展性:确保查询接口的设计是可扩展的,能够应对未来的业务需求变化和规模增长。合理划分模块和组件,使用松耦合的架构和设计模式,方便后续的功能迭代和系统升级。

55、迭代器 Iterator 是什么?

迭代器(Iterator)是用来方便处理集合中元素的对象。它提供了一系列方法,用于遍历集合并获取、删除其中的元素。

56、Iterator 怎么使用?有什么特点?

使用迭代器(Iterator)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遍历集合中的元素,同时提供了删除元素的方法。以下是使用迭代器的基本步骤:

  1. 获取迭代器:通过调用集合对象的iterator()方法来获取一个迭代器对象。例如,对于List集合,可以使用list.iterator()来获取迭代器。
  2. 遍历元素:使用迭代器对象的hasNext()方法判断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如果有,则可以使用next()方法获取下一个元素。重复这个步骤,直到遍历完所有元素。
  3. 删除元素(可选):在遍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迭代器对象的remove()方法删除上一次返回的元素。这样可以安全地删除元素,而不会引发并发修改异常。

迭代器的特点如下:

  • 方便的遍历:迭代器提供了方便的遍历集合元素的方式,无需关心底层数据结构的具体实现细节。
  • 安全的删除:通过迭代器的remove()方法可以在遍历过程中安全地删除元素,而不会导致遍历过程出错。
  • 快速失败(Fail-Fast)机制:当通过迭代器修改了集合结构(如添加或删除元素)时,会立即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以避免在遍历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 只读:迭代器提供了对集合的只读访问,不允许修改集合中的元素。如果需要修改集合,可以通过迭代器的remove()方法进行删除操作,或者使用集合本身提供的修改方法。

总之,使用迭代器可以方便地遍历集合并进行元素的访问和删除。它是Java集合框架中常用的工具,能够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读性。注意,在多线程环境下,需要注意迭代器的线程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同步措施。

57、Iterator 和 ListIterator 有什么区别?

Iterator和ListIterator之间的区别包括:

  • 继承关系:ListIterator接口继承了Iterator接口,因此ListIterator包含Iterator的所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了一些额外的方法。
  • 方法差异:ListIterator相对于Iterator增加了一些方法,如add()、set()、hasPrevious()、previous()、previousIndex()和nextIndex()等。这些方法使得ListIterator具备了在迭代过程中插入、删除和修改元素的能力,以及支持双向遍历和索引定位的功能。
  • 使用范围:Iterator适用于所有实现了Iterable接口的集合类,而ListIterator只能应用于实现了List接口的集合类。这是因为ListIterator的功能更加强大,需要支持双向遍历、索引访问和修改操作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Iterator或ListIterator遍历集合时,如果在遍历过程中对集合进行了结构性修改(如添加或删除元素),那么可能会出现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在遍历时修改集合结构,或者使用迭代器自身提供的删除方法。

综上所述,Iterator适用于简单的正向遍历集合,而ListIterator适用于需要在迭代过程中修改集合、实现双向遍历或进行索引定位的场景。

58、Java获取反射有哪些方法?

Java中获取反射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 通过类名获取反射:使用Class.forName(String className)方法可以根据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对应的Class对象。例如: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com.example.MyClass");
  • 通过对象获取反射:通过已存在的对象的getClass()方法可以获取该对象的Class对象。例如:Class<?> clazz = obj.getClass();
  • 直接通过类字面常量获取反射:使用类字面常量(Class Literals)可以直接获取一个类的Class对象。例如:Class<?> clazz = MyClass.class;

这三种方式都可以用于获取类的Class对象,从而实现反射相关的操作。请注意,这些方式都是基于类名或已存在的对象获取Class对象,而不是通过创建新对象来实现反射。

59、int 和 Integer 有什么区别?

int和Integer是Java中表示整数的数据类型,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 基本类型 vs 引用类型:int是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而Integer是一个封装类(包装类)。
  • 可空性:int是原始类型,它不能为null。而Integer是一个对象,可以为null。
  • 自动装箱和拆箱:在需要时,int可以自动转换为Integer,这个过程称为自动装箱;反过来,Integer也可以自动转换为int,这个过程称为自动拆箱。例如,int可以直接通过赋值运算符进行赋值,而Integer必须通过构造函数或静态方法进行初始化。
  • 内存消耗:由于int是基本类型,它的存储空间固定为32位,而Integer是一个对象,它会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因为要额外存储一些对象头信息和其他成员变量。

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如果你只需要存储整数值,并且不需要进行空值检查,那么使用int会更高效。如果你需要处理可能为null的整数值,或者需要在集合中使用整数对象,那么使用Integer更合适,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灵活性。需要注意的是,自动装箱和拆箱可能会引入一些性能损耗,在循环或频繁操作时要特别小心。

60、Integer a= 127 与 Integer b = 127相等吗

在Java中,对于整型的自动装箱,如果整型字面量的值在-128到127之间,那么不会创建新的Integer对象,而是直接引用常量池中的Integer对象。因此,在这个范围内,Integer a=127和Integer b=127是相等的,使用"=="进行比较会得到true的结果。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比如a=128,b=128,使用"=="进行比较会得到false的结果,因为此时会创建新的Integer对象。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 = 127;
        Integer b = 127;
        System.out.println(a == b); // 输出 true

        // 超过范围的情况
        Integer c = 128;
        Integer d = 128;
        System.out.println(c == d); // 输出 false

    }
}


61、什么是集合?

Java的集合是Java编程语言提供的一组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的容器类。Java集合框架(Collection Framework)是Java标准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接口和类来处理各种类型的集合。

Java集合框架包括以下主要组件:

  • 接口(Interfaces):Java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口,如List、Set、Map等,用于定义不同类型的集合的基本行为和操作方法。这些接口通过规范化的方式定义了集合的常用操作,使得不同类型的集合可以方便地进行互操作。
  • 实现类(Implementations):Java提供了多种实现类,用于实现集合接口并提供具体的功能。例如,ArrayList和LinkedList实现了List接口,HashSet和TreeSet实现了Set接口,HashMap和TreeMap实现了Map接口等。每个实现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实现类。
  • 算法(Algorithms):Java集合框架还提供了一些算法,如排序、搜索、复制等,以及对集合的操作方法,如迭代、遍历、过滤等。这些算法和操作方法可以在不同类型的集合上进行操作,提高了开发效率。

Java的集合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性,使得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处理和操作集合数据。通过使用集合框架,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重用性,减少开发时间和工作量。

62、集合的特点

  1. 不重复性: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每个元素只能出现一次。当向集合中添加重复元素时,集合会自动去重。
  2.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即不同元素之间没有前后关系。元素在集合中的存储位置是不确定的。
  3. 动态性:集合的大小和内容可以动态改变,可以随时添加或删除元素。集合具有可变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容或缩减。
  4. 接口统一性:集合框架定义了一组统一的接口,如List、Set、Map等,使得不同类型的集合都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进行操作,提供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和灵活性。
  5. 迭代性:集合可以通过迭代器(Iterator)进行遍历,便于对集合中的元素进行逐个处理。
  6. 快速查找性能:某些集合实现(如哈希集合、哈希映射)提供了快速的查找性能,可以根据元素的哈希值进行快速定位。
  7. 功能丰富性:集合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操作,用于对集合进行排序、搜索、过滤、映射等操作,方便开发人员进行集合处理和数据操作。

63、集合和数组的区别

  1. 数组是固定长度的,一旦创建就无法改变长度,而集合的长度是可变的,可以动态增加或减少元素的个数。
  2. 数组可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而集合只能存储引用数据类型。当需要存储基本数据类型时,可以使用对应的包装类来包装为引用类型。
  3. 数组只能存储同一种数据类型的元素,而集合可以存储不同的数据类型,即可以存储对象的集合。

总结来说,集合相比数组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动态改变长度,并且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对象。而数组则具有确定的长度且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包括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64、使用集合框架的好处

  • 容量自增长:集合框架中的动态数组实现(如ArrayList)和链表实现(如LinkedList)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扩容或缩减容量,无需手动管理容量,方便灵活。
  • 高性能的数据结构和算法:集合框架中的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经过了优化,能够提供高性能的操作,例如HashMap的快速查找,TreeSet的排序特性等。使用集合框架可以避免手动实现这些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减轻开发负担,提高程序的速度和质量。
  • 不同API之间的互操作:集合框架提供了一致的接口和规范,不同的集合类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互操作,比如可以将一个集合对象传递给另一个集合对象进行处理,或者使用集合的转换方法进行类型转换,提升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复用性。
  • 方便扩展和改写集合:集合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抽象类,可以方便地扩展或改写现有的集合类,满足特定需求。通过继承或实现集合框架中的接口和类,可以自定义集合的特性,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操作性。
  • 降低代码维护和学习成本:JDK自带的集合类已经被广泛使用和测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使用这些集合类,可以减少自己编写和维护集合相关的代码,同时降低学习和理解新API的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65、常用的集合类有哪些?

以下是Java中常用的集合类:

  • List(列表):List 是一个有序的元素集合,可以存储重复元素,并且可以按照索引访问。常见的实现类有 ArrayList、LinkedList 和 Vector。
  • Set(集合):Set 是一个不允许重复元素的集合,没有固定的顺序。常见的实现类有 HashSet、TreeSet 和 LinkedHashSet。
  • Map(映射):Map 是一组键值对的集合,每个键都是唯一的,可以根据键查找对应的值。常见的实现类有 HashMap、TreeMap、LinkedHashMap 和 Hashtable。
  • Queue(队列):Queue 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常见的实现类有 LinkedList 和 PriorityQueue。
  • Deque(双端队列):Deque 是一种具有队列和栈性质的数据结构,可以在队列两端插入和删除元素。常见的实现类有 ArrayDeque。

除了以上常用的集合类,Java 还提供了 Stack(栈)、Vector 等集合类。这些集合类是 Java 集合框架的一部分,位于 java.util 包下。

66、List,Set,Map三者的区别?List、Set、Map 是否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List、Map、Set 三个接口存取元素时,各有什么特点?

Java 容器分为 Collection 和 Map 两个主要类别。Collection 是一个接口,它包含了 List、Set 和 Queue 三种子接口。而 Map 是另外一个独立的接口,它不属于 Collection 接口的子接口。

Collection 接口下的主要子接口有:

  • List:有序容器,可以存储重复元素,元素有索引,可以按照索引访问元素。常见实现类有 ArrayList、LinkedList 和 Vector。
  • Set:无序容器,不允许重复元素,只能存储唯一的元素。常见实现类有 HashSet、LinkedHashSet 和 TreeSet。
  • Queue:队列,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常见实现类有 LinkedList 和 PriorityQueue。

而 Map 是键值对的映射集合,它存储了键和对应的值,并且键是唯一的。常见的实现类有 HashMap、TreeMap、LinkedHashMap、Hashtable 和 ConcurrentHashMap。

总结:List 是有序可重复的容器,Set 是无序不重复的容器,Map 是键值对映射的容器。它们在存储方式,元素的唯一性和访问方式上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67、说一下 ArrayList 的优缺点?

ArrayList 是 Java 中常用的动态数组实现,它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高效的随机访问:ArrayList 内部使用数组实现,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因此在随机访问时具有很高的效率。
  2. 快速的插入和删除:ArrayList 支持在末尾进行快速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因为它只需要调整数组的大小即可。在插入和删除频繁的情况下,ArrayList 的性能比 LinkedList 更好。
  3. 支持动态扩容:ArrayList 具有动态扩容的能力,当元素数量超过数组容量时,可以自动进行扩容,无需手动调整数组大小。
  4. 方便的迭代:ArrayList 实现了 Iterable 接口,可以方便地使用增强的 for 循环遍历其中的元素。

缺点:

  1. 插入和删除开销大:在中间位置插入或删除元素时,需要将后续元素向后移动,这会造成一定的时间开销。
  2. 需要连续的内存空间:ArrayList 在创建时需要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在元素数量变化较大时,可能会导致频繁的内存重新分配和拷贝操作。
  3. 不适合频繁的插入和删除:由于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元素,因此在频繁插入和删除元素的场景下,性能可能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ArrayList 的主要优点是高效的随机访问、快速的插入和删除(对于末尾操作),以及动态扩容的能力。缺点是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开销可能较大,并且需要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因此,在选择数据结构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权衡其优缺点。

68、ArrayList 和 Vector 的区别是什么?

ArrayList 和 Vector 都是 Java 中常用的动态数组实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线程安全性:Vector 是线程安全的,而 ArrayList 不是。在多线程环境下,多个线程可以同时对 Vector 进行读写操作,但需要注意同步。而 ArrayList 在多线程环境下不保证线程安全,如果需要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 ArrayList,需要手动进行同步控制。
  2. 扩容方式:Vector 和 ArrayList 在扩容时的机制不同。Vector 在扩容时会自动增加它的容量大小,一般是当前容量的两倍。而 ArrayList 则是根据需要进行扩容,增加一定的额外空间。这导致在进行大量元素添加时,Vector 的扩容代价相对较高,而 ArrayList 的扩容操作相对较轻。
  3. 性能:由于 Vector 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它在执行某些操作时需要进行同步控制,这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相比之下,ArrayList 在不需要考虑线程安全的情况下,性能更好。

综上所述,ArrayList 和 Vector 的主要区别在于线程安全性和扩容方式。如果在单线程环境下使用,并且不需要频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通常推荐使用 ArrayList。如果需要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或者需要在容量不足时自动进行扩容,可以选择 Vector。

69、插入数据时,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谁速度较快?阐述 ArrayList、Vector、LinkedList 的存储性能和特性?

在插入数据时,ArrayList 的插入速度较快,而 LinkedList 的插入速度较慢。Vector 的插入速度与 ArrayList 相当。

关于存储性能和特性,下面是对 ArrayList、Vector 和 LinkedList 的详细阐述:

1、ArrayList:

  • 存储性能:ArrayList 内部是通过数组实现的,可以随机访问元素,在获取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时具有较快的速度,时间复杂度为 O(1)。但在插入或删除元素时,需要移动其他元素来填充空缺或调整位置,这可能导致较慢的性能,时间复杂度为 O(n)。
  • 特性:ArrayList 的内存空间连续,使得它在内存中的存储是紧凑的,这有利于缓存的命中率,提高了读取数据的效率。另外,ArrayList 不支持自动扩容,如果插入的元素数量超过了当前容量,需要手动调用 ensureCapacity() 方法进行扩容。

2、Vector:

  • 存储性能:Vector 与 ArrayList 类似,内部也是通过数组实现的,具有随机访问元素的优势。在获取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时速度较快,时间复杂度为 O(1)。在插入或删除元素时,需要移动其他元素来填充空缺或调整位置,因此性能较慢,时间复杂度为 O(n)。
  • 特性:Vector 与 ArrayList 的最大区别就是 Vector 是线程安全的,它内部使用了同步机制来保证线程安全。这意味着多个线程可以同时对 Vector 进行读写操作,但需要注意同步开销可能会降低性能。Vector 支持自动扩容,当插入的元素数量超过当前容量时,会自动增加容量大小。

3、LinkedList:

  • 存储性能:LinkedList 内部是通过双向链表实现的,插入和删除元素时具有较快的性能,时间复杂度为 O(1)。但在获取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时需要遍历链表,因此速度较慢,时间复杂度为 O(n)。
  • 特性:LinkedList 的存储方式与 ArrayList 和 Vector 不同,它的每个元素都包含了前后两个节点的引用,使得插入、删除操作非常高效。与 ArrayList 和 Vector 相比,LinkedList 的内存空间不连续,这可能导致缓存命中率较低,读取数据的效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如果需要频繁进行随机访问操作,可以选择 ArrayList 或 Vector。如果对于插入和删除操作有较高的要求,可以选择 LinkedList。另外,如果需要考虑多线程安全问题,可以选择 Vector。

70、多线程场景下如何使用 ArrayList?

在多线程场景下使用 ArrayList,需要考虑到 ArrayList 不是线程安全的,即多个线程同时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或出现异常。

以下是一些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 ArrayList 的注意事项:

  • 使用线程安全的类:可以使用线程安全的类来代替 ArrayList,例如 Vector 或者 CopyOnWriteArrayList。这些类提供了内置的同步机制,可以安全地在多线程环境下操作。
  • 手动同步:如果非要使用 ArrayList,并且需要在多线程中访问和修改它,需要手动进行同步操作。可以通过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同步对 ArrayList 的读写操作。例如,在对 ArrayList 进行遍历、添加、删除等操作时,使用同一个锁或监视器对象来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访问 ArrayList。
    ArrayList<Integer>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 共享的锁对象
    
    // 在读取和修改 ArrayList 时进行同步
    synchronized (lock) {
        // 执行读取或修改操作
        // ...
    }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对 ArrayList 的读写操作都必须在同步块中进行,以确保线程安全。
  • 使用线程安全的集合视图:Java 提供了一些线程安全的集合视图类,例如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 方法返回的线程安全的 List 视图。可以通过将 ArrayList 包装成线程安全的集合视图来安全地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String> sync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list);
    
    // 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同步的 list 对象
    synchronized (syncList) {
        // 执行读取或修改操作
        // ...
    }
    
    然后,对于所有对 ArrayList 的访问操作,都使用 synchronizedList 来进行。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并发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确保在多线程环境中正确使用 ArrayList,以避免出现数据不一致或线程安全问题。

71、HashSet如何检查重复?HashSet是如何保证数据不可重复的?

HashSet 内部实际上是由一个 HashMap 支持的。当我们向 HashSet 中添加元素时,HashSet 实际上是调用了底层 HashMap 的 put() 方法,将元素作为 HashMap 的键加入到 HashMap 中。

HashMap 的特点是,它使用哈希表来存储键值对,并根据键的哈希码进行高效的查找和插入操作。在添加键值对时,HashMap 会先计算键的哈希码,然后根据哈希码将键值对存储在哈希表的对应位置上。

HashMap 保证键唯一的原理如下:

  • 首先,HashMap 在插入键值对时,会通过比较键的哈希码来确定该键值对应该存储的位置。
  • 如果两个键的哈希码相同,HashMap 会调用键的 equals() 方法进行进一步比较。只有当两个键的哈希码相等并且 equals() 方法也返回 true 时,HashMap 才认为这两个键是相等的。
  • 如果插入的键已经存在于 HashMap 中(即哈希码相同且通过 equals() 比较也返回 true),HashMap 会用新的值覆盖旧的值,并返回旧的值。这样就实现了键的唯一性。

因此,HashSet 使用底层的 HashMap 来实现元素的不重复性。通过比较元素的哈希码和调用 equals() 方法来确保添加的元素不会与已有元素重复。这使得 HashSet 可以高效地判断元素是否存在并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72、HashMap的put方法的具体流程?

HashMap 的 put() 方法是用来添加元素的,它的具体流程如下:

  1. 首先,put() 方法会计算键的哈希码。HashMap 使用键的哈希码来确定该键值对应该存储的位置。计算哈希码的方法是调用键的 hashCode() 方法。
  2. 接下来,put() 方法会根据哈希码定位到对应的桶(bucket)。桶是 HashMap 中存储键值对的基本单位。每个桶都包含一个单向链表,用于存储哈希值相同的键值对。
  3. 如果当前桶为空,则直接将键值对插入到链表头部。
  4. 如果当前桶不为空,则遍历链表,如果找到了键与要插入的键相同的键值对,则更新该键值对的值;否则,在链表末尾插入新的键值对。
  5. 如果当前桶中键值对的数量大于等于阈值,则进行扩容。HashMap 的负载因子默认为 0.75,当桶中键值对的数量达到负载因子与桶的数量的乘积时,就需要进行扩容操作。扩容的具体过程是创建一个新的数组,然后将所有键值对重新分配到新的桶中。
  6. 最后,put() 方法会返回旧的值,如果这是一个新插入的键值对,则返回 null。

以上就是 HashMap 的 put() 方法的具体流程。通过哈希码和链表结构,HashMap 实现了高效地添加、查找和删除键值对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 HashMap 正常工作,我们需要正确实现键的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以确保正确的哈希码计算和相等性比较。

import java.util.HashMap;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 HashMap 对象
        HashMap<String, Integer> hashMap = new HashMap<>();

        // 添加键值对到 HashMap
        hashMap.put("Apple", 10);
        hashMap.put("Banana", 20);
        hashMap.put("Orange", 30);

        // 打印 HashMap 的内容
        System.out.println("HashMap: " + hashMap);

        // 添加新的键值对,并覆盖已有的键
        hashMap.put("Apple", 15);
        hashMap.put("Grapes", 25);

        // 打印更新后的 HashMap 的内容
        System.out.println("Updated HashMap: " + hashMap);
    }
}
//输出结果:
// HashMap: {Apple=10, Orange=30, Banana=20}
//Updated HashMap: {Apple=15, Grapes=25, Orange=30, Banana=20}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 HashMap 对象 hashMap。然后,使用 put() 方法向 hashMap 中添加了三个键值对。

接着,我们通过再次调用 put() 方法来更新已有的键("Apple")的值,并添加了一个新的键值对("Grapes")。最后,我们分别打印了原始的 HashMap 和更新后的 HashMap 的内容。

73、HashMap的扩容操作是怎么实现的?

HashMap 的扩容操作是通过创建一个新的数组,并将所有的键值对重新分配到新的桶中来实现的。具体的扩容过程如下:

  1. 当桶中键值对的数量达到负载因子与桶的数量的乘积时,即 size >= threshold,HashMap 就会触发扩容操作。
  2. 扩容操作开始时,会创建一个新的数组,其大小是原数组的两倍。
  3. 然后,HashMap 会遍历原数组中的每个桶,并将原桶中的键值对重新分配到新的桶中。
  4. 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HashMap 会计算每个键的新的哈希码,并根据新的哈希码确定在新数组中的位置。这个过程可以保证键值对在新数组中的分布更加均匀。
  5. 在同一个桶中的键值对按照它们在原数组中的顺序被重新分配到新数组中的桶中。如果桶中有多个键值对,则会按照它们在链表中的顺序依次分配。
  6. 最后,所有的键值对都被重新分配完毕后,新数组将替代原数组成为 HashMap 的内部存储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扩容操作可能比较耗时,因为它涉及到重新计算哈希码、重新分配元素等操作。为了尽可能减少扩容操作的发生,我们可以在创建 HashMap 时指定初始容量,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负载因子。

通过扩容操作,HashMap 能够保持较低的桶的填充度,从而保证了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import java.lang.reflect.Field;
import java.util.HashMap;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NoSuchFiel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 创建一个 HashMap 对象,并设置初始容量和负载因子
        HashMap<String, Integer> hashMap = new HashMap<>(4, 0.75f);

        // 添加键值对到 HashMap
        hashMap.put("Apple", 1);
        hashMap.put("Banana", 2);
        hashMap.put("Orange", 3);
        hashMap.put("Grapes", 4);

        // 打印原始 HashMap 的容量和大小
        System.out.println("Original capacity: " + getCapacity(hashMap));
        System.out.println("Original size: " + getSize(hashMap));

        // 添加新的键值对,触发扩容操作
        hashMap.put("Watermelon", 5);

        // 打印扩容后的 HashMap 的容量和大小
        System.out.println("Expanded capacity: " + getCapacity(hashMap));
        System.out.println("Expanded size: " + getSize(hashMap));
    }

    private static int getCapacity(HashMap<?, ?> hashMap) throws NoSuchFiel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Field tableField = HashMap.class.getDeclaredField("table");
        tableField.setAccessible(true);
        Object[] table = (Object[]) tableField.get(hashMap);
        return table == null ? 0 : table.length;
    }

    private static int getSize(HashMap<?, ?> hashMap) {
        return hashMap.size();
    }
}
//输出结果:
// Original capacity: 8
//Original size: 4
//Expanded capacity: 8
//Expanded size: 5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 HashMap 对象 hashMap,并指定初始容量为 4,并设置负载因子为 0.75。然后,我们通过 put() 方法添加了四个键值对到 HashMap 中。接着,我们使用自定义的方法 getCapacity() 和 getSize() 分别获取原始 HashMap 的容量和大小,并打印出来。最后,我们再次调用 put() 方法,添加一个新的键值对 "Watermelon",这个操作将触发扩容操作。最后,我们再次使用 getCapacity() 和 getSize() 获取扩容后的 HashMap 的容量和大小,并打印出来。

74、HashMap是怎么解决哈希冲突的?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哈希冲突,而在了解哈希冲突之前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是哈希。

什么是哈希?

哈希(Hash)是指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数据通过哈希函数(Hash Function)转换为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通常称为哈希值(Hash Value)或散列值(Hash Code)。哈希函数是一种将输入数据映射到固定长度输出的算法。

哈希函数具有以下特点:

  1. 输入数据的变化会导致输出哈希值的变化。
  2. 输出哈希值相同的可能性较低(碰撞概率尽量小)。
  3. 哈希值相同的输入数据也应该相同(唯一性)。

哈希函数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广泛应用。它可以用于数据的唯一标识和验证完整性,例如检查文件的完整性、密码存储和校验等。哈希函数还被广泛用于数据结构中,如哈希表(Hash Table)和哈希集合(Hash Set),以提高数据的查找和存储效率。

常见的哈希函数有MD5、SHA-1、SHA-256等。这些哈希函数具有良好的散列性能和安全性,能够有效地将输入数据转换为唯一的哈希值。

什么是哈希冲突?

哈希冲突(Hash Collision)指的是不同的输入数据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后得到了相同的哈希值。在哈希函数的输出范围有限的情况下,由于输入数据的无限性,不同的输入数据可能会映射到相同的哈希值上。

哈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哈希函数将无限的输入空间映射到有限的输出空间上。无论是简单的哈希函数还是复杂的哈希函数,都无法完全避免哈希冲突的发生。哈希冲突的发生可能导致数据在哈希表等数据结构中存储和查找时出现问题,因为不同的数据对应相同的哈希值,会导致碰撞(哈希碰撞)。

对于HashMap解决哈希冲突的具体方式如下:

  • 链地址法(Separate Chaining):当发生哈希冲突时,HashMap使用链地址法来解决。每个桶中维护一个链表或者红黑树,哈希值相同的元素会被加入同一个桶中。这样,当需要查找某个元素时,只需在对应桶的链表或红黑树上进行遍历即可。
  • 扰动函数(Hash Function):扰动函数是用来将输入的键转换成哈希码(hash code)的函数。HashMap中使用的是JDK提供的默认的扰动函数,它会通过位操作等方式来增加随机性,从而减少哈希冲突的概率。通过良好设计的扰动函数,能够使得元素分布更加均匀,减少哈希冲突的可能性。
  • 红黑树(Red-Black Tree)优化:一旦链表中的元素数量超过阈值(默认为8),HashMap会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查找的性能,因为红黑树的查找复杂度为O(log n),而链表的查找复杂度为O(n)。当红黑树节点的数量降低到阈值以下时,又会将红黑树转化为链表。

综上所述,HashMap通过链地址法解决哈希冲突,并通过扰动函数和红黑树优化来降低哈希冲突的概率以及提高查找的效率。这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哈希冲突问题,使得HashMap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检索数据。

75、能否使用任何类作为 Map 的 key?

在Java中,作为Map的key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类的实例要重写equals()和hashCode()方法:在HashMap等基于哈希表实现的Map中,使用key的hashCode()方法确定存储位置,然后使用equals()方法检查是否找到了正确的键值对。因此,为了正确地插入、查找和删除元素,key类必须实现这两个方法,并且遵循一致性原则。
  • 类的实例要是不可变类型:作为Map的key,推荐使用不可变类型,即创建后不可更改的对象。可变类型的对象如果在作为key使用时发生了改变,可能导致在哈希表中无法正确找到对应的键值对。
  • 类的实例要具有可比较性:如果要使用自定义类作为Map的key,并且希望能够进行排序或比较操作,那么该类需要实现Comparable接口,或者在创建Map对象时提供一个Comparator。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数据类型(如int、double等)和它们对应的包装类(如Integer、Double等)都可以作为Map的key,因为它们已经实现了equals()和hashCode()方法。

总结起来,只要自定义的类符合上述条件,就可以作为Map的key。但需要明确的是,在使用自定义类作为Map的key时,尽量保证key的唯一性,避免出现哈希冲突和不正确的查找结果。

76、如果使用Object作为HashMap的Key,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要将 Object 类型用作 HashMap 的 key,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重写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由于 Object 类的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是基于对象的引用进行比较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重写这两个方法。可以根据对象的属性或其他标识来定义 equals() 方法的逻辑,并确保 hashCode() 方法与 equals() 方法一致。
  • 考虑对象的不可变性:如果 Object 对象是可变的,那么在将其用作 HashMap 的 key 时,如果对象改变了,hashCode() 和 equals() 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无法正确地在 HashMap 中获取值。因此,最好将 Object 对象设计为不可变的。
  • 注意对象的唯一性和相等性:HashMap 的 key 必须是唯一的。因此,在设计 Object 对象时,需要确保 equals() 方法的正确性,使得相同内容的对象返回 true,不同内容的对象返回 false。

总结来说,如果要使用 Object 类型作为 HashMap 的 key,需要重写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考虑对象的不可变性和唯一性。另外,还需要根据具体业务需求来确定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的实现逻辑。

77、HashMap为什么不直接使用hashCode()处理后的哈希值直接作为table的下标?

当使用 hashCode() 返回的哈希码直接作为数组下标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 哈希码的范围限制:hashCode()方法返回的哈希码的范围是有限的,通常是一个32位的整数。而HashMap的容量范围通常是2的幂次方,例如16、32、64等。因此,通过直接使用hashCode()处理后的哈希码值作为数组的下标,会导致很多哈希码超出数组范围的情况发生。
  • 哈希冲突问题:即使哈希码在数组范围内,仍然可能存在不同对象生成相同的哈希码的情况,称为哈希冲突。如果将哈希码直接作为数组下标,会导致不同对象被映射到相同的数组位置,这会增加查找和插入操作的开销,并降低HashMap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HashMap使用自己的hash()方法来处理哈希值。hash()方法通过对hashCode()计算出的哈希码进行两次扰动操作,使得高位和低位进行异或运算,从而减少哈希冲突的概率,使数据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数组中。

此外,HashMap在选择数组下标时,使用位运算(&)来获取数组下标。通过确保数组长度是2的幂次方,并使用hash()方法计算出的值与运算(&)(数组长度 - 1),可以有效地取得数组下标,而不需要使用取余操作。这样做既提高了效率,又可以解决哈希码与数组大小范围不匹配的问题。

总而言之,HashMap通过自己的hash()方法和位运算,克服了直接使用hashCode()处理后的哈希值作为table下标可能产生的问题,提高了哈希映射的性能和正确性。

78、HashMap 的长度为什么是2的幂次方

HashMap的长度选择为2的幂次方是为了提高散列算法在计算数组索引时的效率。具体原因如下:

  • 效率问题:使用2的幂次方作为HashMap的长度,在进行数组索引计算时,可以通过位运算(&)替代取模运算(%),位运算比取模运算的效率更高。计算机底层对于2的幂次方的取模运算可以转化为位运算,即 h & (length - 1),这样可以减少计算的时间复杂度。
  • 均匀分布问题:HashMap中使用哈希函数将键转换为哈希码,然后再对哈希码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索引值。如果HashMap的长度是2的幂次方,那么对哈希码进行位运算时,可以保证在数组范围内均匀分布,减小哈希冲突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一个2的幂次方减去1的结果二进制表示(例如16-1=15:1111),其中每个位置都是1,这样与哈希码进行与运算时,可以更好地利用哈希码的各个位上的信息,使得元素更均匀地分布到数组的不同位置。
  • 空间利用问题:使用2的幂次方作为HashMap的长度,可以更好地利用内存空间。数组长度为2的幂次方时,内存分配是连续且紧凑的,这样可以减少内存碎片,提高空间利用率。

综上所述,选择HashMap的长度为2的幂次方是为了提高散列算法计算索引的效率、降低哈希冲突的概率并优化内存空间利用。这些设计决策使得HashMap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79、HashMap 和 ConcurrentHashMap 的区别

  • 锁机制:ConcurrentHashMap使用分段锁(Segment)进行并发控制,每个分段上都有一个独立的锁,仅锁定当前操作的部分,以提高并发性能。而HashMap没有锁机制,不适用于多线程环境。
  • 并发性能:由于ConcurrentHashMap采用了分段锁机制,它在多线程环境下可以支持更高的并发性能,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进行读取操作,只有在同一分段上的写入操作才会被阻塞。而HashMap在多线程环境下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或抛出异常。
  • null值允许性:HashMap允许键和值为null,即可以将null作为键或值进行存储。而ConcurrentHashMap不允许使用null作为键或值,如果尝试存储null值,将会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JDK 1.8之后的ConcurrentHashMap通过采用CAS算法进行了全新的实现,取代了旧版本中的分段锁机制。这一改进进一步提高了ConcurrentHashMap的并发性能。

总之,ConcurrentHashMap相比于HashMap,在多线程环境下提供了更好的并发性能和线程安全性,并且对null值有限制。因此,在多线程环境下应优先选择ConcurrentHashMap,而在单线程环境或者不需要线程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HashMap。

80、ConcurrentHashMap 和 Hashtable 的区别?

ConcurrentHashMap 和 Hashtable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底层数据结构和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上。

  • 对于底层数据结构,JDK 1.7的ConcurrentHashMap采用了分段数组+链表的结构,而JDK 1.8及之后的版本使用了类似HashMap的数组+链表/红黑树的结构。Hashtable和JDK 1.8之前的HashMap底层数据结构都是数组+链表的形式。
  • 对于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ConcurrentHashMap采用了分段锁(JDK 1.7)或synchronized和CAS操作(JDK 1.8及之后)。每个Segment或Node都有一把锁,不同的线程可以同时对不同的Segment或Node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并发访问率。而Hashtable则使用了同一把锁来保证线程安全,即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锁住整个数据结构。这样就导致在多线程环境下,当一个线程访问Hashtable时,其他线程则需要等待或轮询,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效率降低。

总体来说,ConcurrentHashMap结合了HashMap和Hashtable的优点,既考虑了线程安全性,又提供了较高的并发访问性能。而HashMap 没有考虑同步,Hashtable在每次同步执行时都需要锁住整个数据结构,效率相对较低。

81、Array 和 ArrayList 有何区别?

  1. ​​​​​​​类型存储:数组(Array)可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和对象引用。这意味着可以创建一个int[]数组来存储整数,也可以创建一个String[]数组来存储字符串。而ArrayList只能存储对象引用,无法直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但可以使用包装类(如Integer、Double等)来存储基本类型的值。
  2. 长度可变性:数组的长度在创建时就被固定下来,无法改变。而ArrayList的长度(即元素个数)是可变的,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当向ArrayList中添加或删除元素时,其长度会自动进行扩展或缩减。
  3. 方法功能和灵活性:ArrayList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功能来操作和管理列表。例如,addAll()、removeAll()、iterator()等方法只有ArrayList提供。这些方法使得对集合进行批量操作、元素迭代等变得更加方便。而对于数组,我们需要手动实现这些功能。
  4. 性能:在处理大量固定大小的基本数据类型时,数组的性能可能会优于ArrayList。原因是ArrayList中的元素是通过自动装箱和拆箱实现的,而这种转换过程会导致一些额外的开销。

总结来说,数组和ArrayList有以下主要区别:

  • 数组可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和对象,长度固定且不能改变;
  • ArrayList只能存储对象,长度可变且可以自动扩展;
  • ArrayList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灵活性,但在处理大量固定大小的基本数据类型时可能性能不如数组。

82、如何实现 Array 和 List 之间的转换?

从Array转换为List:

  • 使用Arrays类的asList()方法:这是最简单的方式,可以将数组转换为List。例如:
    String[] array = { "A", "B", "C" };
    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array);
    
  • 手动遍历数组并添加到ArrayList:可以创建一个新的ArrayList,并遍历数组,将数组中的元素逐个添加到ArrayList中。例如:
    String[] array = { "A", "B", "C"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for (String element : array) {
        list.add(element);
    }
    

从List转换为Array:

  • 使用toArray()方法:可以使用List的toArray()方法将List转换为数组。例如: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
    list.add("B");
    list.add("C");
    String[] array = list.toArray(new String[0]);
    
  • 使用toArray(T[] array)方法:可以使用List的toArray(T[] array)方法将List转换为指定类型的数组。例如: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
    list.add("B");
    list.add("C");
    String[] array = list.toArray(new String[list.size()]);
    

需要注意的是,List转换为Array时,由于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可能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数组来存储List的元素。而且,在使用toArray()方法时,可以传入一个具有足够容量的数组作为参数,或者传入一个空数组。但是如果传入的数组长度小于List的大小,会创建一个新的具有适当大小的数组。

83、comparable 和 comparator的区别?

Comparable接口位于java.lang包中,它定义了一个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用于对象之间的比较和排序。

Comparator接口位于java.util包中,它定义了一个compare(Object obj1, Object obj2)方法,用于自定义对象的比较和排序。

对于Comparable接口:

  1. 对象实现Comparable接口后,可以使用Collections.sort()或Arrays.sort()等方法进行排序。排序时会调用对象的compareTo()方法来确定顺序。
  2. Comparable接口只能为对象提供一种自然排序方式。

对于Comparator接口:

  1. Comparator接口允许我们定义多个不同的比较规则,从而在不修改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实现排序。
  2. 通过实现Comparator接口,我们可以创建自定义的比较器,并将其传递给排序方法(如Collections.sort())作为参数,以实现基于不同属性的排序。
  3. Comparator接口使用compare()方法来比较对象。它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实现多种不同的比较规则。

总结:

  • Comparable接口是对象自身的内部比较器,提供对象的自然排序方式。
  • Comparator接口是外部的比较器,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则实现自定义的排序。

84、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 有什么区别?

Collection和Collections之间的区别如下:

  • Collection(接口)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顶级接口,定义了一组用于存储和操作对象的通用方法。它是List、Set等具体集合类的父接口,提供了对集合的基本操作,如添加、删除、查询、迭代等。它为不同类型的集合提供了统一的操作方式。
  • Collections(工具类)是java.util包中的一个工具类,提供了一系列静态方法,用于对Collection集合进行常见操作。这些方法包括排序、搜索、复制、反转、随机化、查找最大/最小值等。Collections工具类提供了对集合的一些通用处理方式,简化了集合操作的编写。

总结:

  • Collection是一个接口,定义了基本的集合操作方法,用于存储和操作对象。
  • Collections是一个工具类,提供了一系列静态方法,用于对Collection集合进行常见的操作。

85、TreeMap 和 TreeSet 在排序时如何比较元素?Collections 工具类中的sort()方法如何比较元素?

对于TreeSet和TreeMap来说,在排序时需要根据元素的比较结果来确定元素的顺序。这要求存放的元素必须实现Comparable接口或者在创建TreeSet/TreeMap时提供一个Comparator比较器来进行元素的比较。

  • 对于TreeSet来说,当插入元素时会调用元素的compareTo()方法进行元素之间的比较。如果元素类没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将会抛出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 对于TreeMap来说,它是基于键值对(key-value)进行排序的,因此要求键(Key)必须实现Comparable接口或者在创建TreeMap时提供一个Comparator比较器来进行键的比较。

而对于Collections工具类的sort()方法,有两种重载形式:

  • 当传入的待排序容器中的元素类型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时,sort()方法会调用元素的compareTo()方法进行比较。

  • 如果元素类型没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可以通过传入Comparator比较器对象作为第二个参数来定义自定义的比较规则,使用Comparator的compare()方法来比较元素。

这样可以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排序规则对容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86、Java异常关键字有哪些?及其作用是什么?

Java中的异常关键字主要有以下几个:

  1. throw:用于手动抛出异常。当代码块中发生了异常情况,可以使用throw关键字抛出自定义的异常对象或者Java内置的异常对象。
  2. throws:用于方法的声明部分,表示该方法可能会抛出异常。当方法内部可能发生异常时,可以在方法签名中使用throws关键字明确指定可能抛出的异常类型,以便调用方进行处理或传递给上层调用者处理。
  3. try:用于包裹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块,表示尝试执行这些代码,并捕获可能发生的异常。
  4. catch:用于捕获和处理try代码块中抛出的异常。可以使用catch关键字后跟异常类型来捕获指定类型的异常,并在catch代码块中进行相应的异常处理逻辑。
  5. finally:用于定义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被执行的代码块。finally块通常用于释放资源或执行必须要做的清理操作,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得到执行。

这些异常关键字的作用如下:

  • throw关键字用于抛出异常,表示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主动抛出异常对象。
  • throws关键字用于方法的声明部分,告诉调用方该方法可能会抛出指定的异常,需要调用方进行处理或传递给上级调用者处理。
  • try关键字用于包裹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块,表示尝试执行这些代码,并在发生异常时捕获异常。
  • catch关键字用于捕获try代码块中抛出的异常,并提供相应的处理逻辑,可以根据不同的异常类型进行区分处理。
  • finally关键字用于定义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被执行的代码块,通常用于释放资源或进行必要的清理操作。

这些异常关键字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处理和管理异常,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87、Error 和 Exception 区别是什么?

  • 错误(Error):
    错误通常与虚拟机相关,表示严重问题,应用程序无法恢复。这些错误不由程序员直接处理,而是由虚拟机来处理。错误可能是系统级的问题,如内存不足(OutOfMemoryError)、栈溢出(StackOverflowError)等。一旦发生错误,应用程序通常会被终止,无法通过程序本身进行恢复。
  • 异常(Exception):
    异常可以被程序捕获并处理。异常表示在程序执行期间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情况,这些情况可以由程序预测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异常派生自Throwable类,分为两种类型:受检查异常(Checked Exception)和未受检查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受检查异常需要在代码中显式处理或声明抛出,而未受检查异常不需要。常见的异常包括空指针异常(NullPointerException)、数组越界异常(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等。

正常的编程实践是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以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处理异常可以使用try-catch语句块捕获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逻辑,或者使用throws关键字将异常向上层方法传递。但对于错误,程序员不需要直接处理,而是让虚拟机来处理。

88、 运行时异常和一般异常(受检异常)区别是什么?

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和一般异常(受检异常,Checked Exception)是Java中异常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在处理方式和编译器检查方面有所不同。

  • 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
    运行时异常是指那些可以在程序运行时触发的异常,它们是RuntimeException类及其子类的实例。运行时异常通常表示程序逻辑错误或不可预测的条件。与一般异常不同,编译器不会强制要求对运行时异常进行显式的捕获或声明抛出。这意味着您可以选择捕获这些异常,但不强制执行。常见的运行时异常包括空指针异常(NullPointerException)、数组越界异常(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算术异常(ArithmeticException)等。
  • 一般异常(受检异常,Checked Exception):
    一般异常是指除了运行时异常以外的所有异常,它们派生自Exception类(但不包括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一般异常通常表示预期的、可控制的异常情况。编译器会强制要求对一般异常进行显式的捕获或声明抛出。这意味着在调用可能抛出一般异常的方法时,您必须使用try-catch块来捕获异常或使用throws关键字将异常向上级方法传递。常见的一般异常包括IOException、SQLException、ClassNotFoundException等。

总结:
运行时异常是可以选择性捕获的异常,而一般异常则必须显式捕获或声明抛出。运行时异常通常表示程序逻辑错误或不可预测的条件,而一般异常通常表示可预期的、可控制的异常情况。在编写代码时,对于可能发生的运行时异常,开发人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处理它们;而对于一般异常,编译器会强制要求进行处理。

89、JVM 是如何处理异常的?

当在一个方法中发生异常时,JVM会创建一个异常对象,并将程序的控制权交给相应的异常处理机制,而不是直接转交给JVM。

  1. 异常抛出:当程序运行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时,如发生了除以零的算术错误或尝试访问空引用等,JVM会创建一个相应的异常对象。
  2. 异常处理机制:JVM会查找当前方法中是否有合适的异常处理代码。这个过程是根据方法中的try-catch块进行匹配的。如果找到对应的catch块,程序的控制流会跳转到该块中执行相关的异常处理逻辑。
  3. 异常传播:如果当前方法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异常处理代码(catch块),异常会被传播至调用者的调用栈中,继续寻找可以处理该异常的catch块。这个过程称为异常传播(Exception Propagation)。
  4. 调用栈回溯:异常传播会沿着方法调用栈进行回溯,直到遇到能够处理该异常的catch块或者最终转交给默认的异常处理机制。
  5. 默认的异常处理机制:如果异常传播到调用栈的最顶层仍未找到匹配的异常处理代码,则默认的异常处理机制会被触发。这包括打印异常信息并终止程序的执行。

所以,在一个方法中发生异常时,JVM并不直接接收异常对象,而是通过异常处理机制进行处理。异常处理机制会根据方法中的try-catch块来匹配和处理异常,并且异常可以在方法调用栈中传播,直到找到合适的异常处理代码或触发默认的异常处理机制。

90、NoClassDefFoundError 和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区别?

  • NoClassDefFoundError是一个Error类型的异常,是由JVM在运行时引起的。当JVM或ClassLoader尝试加载某个类时,在内存中找不到该类的定义,就会抛出NoClassDefFoundError异常。这通常发生在编译时存在该类的依赖关系,但是在运行时缺少相应的类文件的情况下。因为它是Error类型的异常,通常不建议尝试捕获和处理这个异常。
  • ClassNotFoundException是一个受查异常,需要显式地使用try-catch对其进行捕获和处理,或者在方法签名中使用throws关键字进行声明。当使用Class.forName()、ClassLoader.loadClass()或ClassLoader.findSystemClass()等动态加载类到内存时,如果根据传入的类路径参数无法找到该类,就会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另外,当一个类已经被某个类加载器加载到内存中,另一个类加载器再次尝试加载该类时也会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

总结:

  • NoClassDefFoundError是一个Error类型的异常,是由JVM在运行时发现无法找到类定义时引起的,通常是由于缺少运行时的类文件导致的。
  • ClassNotFoundException是一个受查异常,是由于在动态加载类时无法找到类文件而引起的,可能是由于类路径错误或尝试重复加载已经存在内存中的类而导致的。

91、try-catch-finally 中哪个部分可以省略?

在Java的try-catch-finally结构中,catch块和finally块都可以省略,但不能同时省略。

  • 省略catch块:如果在try块中抛出异常后不需要对异常进行处理,可以省略catch块。这意味着异常会被传播到调用栈的上层进行处理。在此情况下,如果try块中的代码抛出异常,但没有相应的catch块来捕获异常,那么该异常将由上层的try-catch块或者调用者进行处理。
  • 省略finally块:如果不需要在发生异常后执行一定要执行的清理或资源释放操作,可以省略finally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try块中发生异常,异常会被传播到调用栈的上层,并且不会执行finally块中的代码。

然而,一般建议在try-catch-finally结构中,至少提供一个catch块或一个finally块来处理或清理异常。这样可以确保在发生异常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资源释放。

92、并发编程的优缺点

优点:

  1. 提高程序的响应性:Java的多线程机制可以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创建多个线程并发执行任务,可以避免等待某些操作完成而造成的阻塞,提高程序的响应性。
  2. 易于实现任务的异步处理:Java提供了多种技术,如Future/Promise、CompletableFuture、Callable等,可以方便地在多线程环境下实现异步处理,提高程序的效率。
  3. 提高系统利用率:Java的多线程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多核CPU的计算能力,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吞吐量。
  4. 灵活性高:Java的多线程机制可以实现任务之间的独立性,可以方便地划分任务并独立执行。

缺点:

  1. 可能导致死锁和数据竞争:Java中并发编程需要使用锁、同步器、原子操作等机制来保证线程之间的同步,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死锁和数据竞争等问题。
  2. 编程复杂度高:Java中并发编程需要考虑线程安全,需要获取锁、处理竞争条件等问题,使得编程变得更加复杂。
  3. 调试困难:Java的多线程机制下,很可能产生难以复现的并发问题,例如竞争条件、死锁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试。
  4. 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性能降低:在Java中使用不当的同步机制或者过度使用同步机制会导致线程切换和内存消耗等性能问题。

93、并发编程三要素是什么?在 Java 程序中怎么保证多线程的运行安全?

在Java的并发编程中,有三个重要的要素需要考虑:

  • 原子性(Atomicity):指操作不可被分割,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不执行。通过原子操作可以保证对共享变量的读写是原子的。
  • 可见性(Visibility):指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即看到最新的值。通过同步机制可以保证线程之间共享变量的可见性。
  • 有序性(Ordering):指程序执行的顺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也可以通过同步机制保证一定的执行顺序。

要保证多线程的运行安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使用锁(Lock):通过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或显式锁(如ReentrantLock)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控制,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共享资源,避免竞争条件。
  2. 使用volatile关键字:将共享变量声明为volatile,可以保证对该变量的读写操作具有可见性,即当一个线程修改了volatile变量的值后,其他线程能够立即感知到这个变化。
  3. 使用原子类(Atomic Class):Java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子类,如AtomicInteger、AtomicLong等,这些类提供了原子性的操作,可以避免使用锁带来的性能开销。
  4. 同步容器类(Synchronized Collection):Java提供了一系列同步容器类,如Vector、Hashtable等,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这些容器可以保证对容器的操作是线程安全的。
  5. 使用并发容器类(Concurrent Collection):Java提供了一系列高效且线程安全的并发容器类,如ConcurrentHashMap、ConcurrentLinkedQueue等,这些容器类在多线程环境中可以安全地并发访问。
  6. 使用线程安全的工具类:Java提供了一些线程安全的工具类,如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等,可以控制线程之间的同步和协调。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使用线程安全的设计模式,例如Immutable(不可变)对象、ThreadLocal等,来保证多线程的运行安全。

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保证多线程的运行安全性,避免出现竞争条件、死锁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94、并行和并发有什么区别?

并发(Concurrency):指多个任务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执行,通过时间片轮转等方式交替执行。在逻辑上看似同时执行,但实际上是快速切换执行的。在单核处理器上,任务通过时间片的划分,让每个任务都能获得处理器时间片段进行执行。

并行(Parallelism):指多个任务真正同时执行,在多核或者分布式系统上,每个核心或者节点都可以独立地执行不同的任务,通过物理并行处理多个任务。

换句话说,可以将并发视为逻辑上的同时执行,而并行则是物理上的同时执行。

对于上述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 并发:两个队列和一台咖啡机,两个顾客交替使用咖啡机,轮流制作咖啡。
  • 并行:两个队列和两台咖啡机,两个顾客同时使用各自的咖啡机,同时制作咖啡。
  • 串行:一个队列和一台咖啡机,一个顾客按照顺序使用咖啡机,一个任务完成后才进行下一个任务。

95、什么是多线程?多线程的优劣?

多线程是指在一个程序中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来执行不同的任务。多线程能够提高CPU的利用率,通过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线程并行执行,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多线程的优点包括:

  1. 提高系统吞吐量:多线程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增加了系统的并发性和吞吐量。特别是在涉及到I/O操作、网络访问等耗时操作时,多线程能够充分利用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 提高用户体验:多线程可以将耗时的任务放到后台线程中执行,保持前台线程的响应性和流畅性,提高用户体验。比如在图形界面程序中,使用多线程可以确保界面的即时更新,避免出现卡顿的情况。
  3. 资源共享和通信简便:多线程可以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全局变量等资源,方便数据共享和通信。线程之间的通信更为高效和方便,不需要像进程之间那样进行复杂的IPC(进程间通信)机制。
  4. 简化编程模型:相较于多进程编程,多线程编程更轻量级和简单,线程的创建和销毁代价较小。多线程编程可以利用线程库或框架提供的API进行开发,减少了手动管理进程间通信的复杂性。

然而,多线程也存在一些劣势:

  1. 线程安全问题:在多线程环境下,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和修改共享数据可能会引起不可预料的结果,如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和死锁等问题。需要使用同步机制如互斥锁、条件变量等来保证共享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2. 调试困难:多线程程序的调试相对复杂,由于线程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因此出现错误时难以重现和定位。需要采用适当的调试工具和技术,如线程级调试器、日志记录等,来辅助调试和排查问题。
  3. 资源消耗:每个线程都需要一定的内存空间和调度开销,过多的线程可能导致系统资源消耗增加,降低整体性能。合理控制线程数量,避免过多的线程同时竞争系统资源。
  4. 并发控制复杂性:多线程编程需要处理线程间的并发控制,确保共享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编写正确、高效的并发控制代码相对困难,需要深入理解并发编程模型和各种同步机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因此,在使用多线程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根据具体场景合理设计和使用多线程,以提高程序性能和用户体验。同时,合理处理线程间的同步和并发控制问题,避免潜在的并发错误和资源竞争。

96、什么是线程和进程?

进程和线程是操作系统中的概念,用于管理程序的执行。

进程是指在计算机中运行的一个程序实体。每个进程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如文件句柄、网络连接等。进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不共享内存数据。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地址空间,需要通过进程间通信(IPC)机制才能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位,是进程中的实际运行单位。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而且这些线程是共享所属进程的资源的,它们共享同一个地址空间和其他系统资源。线程之间可以通过共享的内存空间直接进行通信,数据共享和交换更加方便高效。

97、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 线程是轻量级的进程,进程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 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代码和数据空间(程序上下文),程序之间切换会有较大的开销;而同一类线程共享代码和数据空间,线程之间切换的开销小。

  • 同一进程的线程共享本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进程之间的地址空间和资源是相互独立的。

  • 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他进程产生影响,但是一个线程崩溃整个进程都死掉。所以多进程要比多线程健壮。

  • 每个独立的进程有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出口,但是线程不能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98、什么是上下文切换?

在多线程编程中,为了充分利用CPU的处理能力,通常会创建多个线程来执行任务。由于一个CPU核心在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线程,操作系统会采取时间片轮转的方式来为每个线程分配执行时间。当一个线程的时间片用完后,操作系统会进行上下文切换,即保存当前线程的状态并切换到下一个就绪线程继续执行。

这种上下文切换的过程确实会消耗一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上下文切换涉及到保存和恢复线程的寄存器状态、内存映射表等,因此会有一定的开销。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因此在设计多线程程序时需要注意合理控制线程数量,避免过多的上下文切换。

Linux操作系统在上下文切换和模式切换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较低的时间消耗。这使得Linux成为了很多多线程应用程序的首选操作系统。

99、守护线程和用户线程有什么区别呢?

守护线程(Daemon Thread)和用户线程(User Thread)是多线程编程中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 用户线程(User Thread):用户线程运行在前台,执行具体的任务,如程序的主线程、连接网络的子线程等。当所有的用户线程都结束时,JVM 才会退出。

  • 守护线程(Daemon Thread):守护线程运行在后台,为其他前台线程服务。它被设计为一种支持性线程,当所有的用户线程都结束时,守护线程会随 JVM 一起结束工作。

其他注意事项:

  1. 要将线程设置为守护线程,需要在调用start()方法之前使用setDaemon(true)进行设置。,否则会抛出 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异常
  2. 在守护线程中产生的新线程也是守护线程。
  3. 并非所有任务都适合分配给守护线程执行,比如读写操作或计算逻辑。
  4. 守护线程中不能依靠finally块来确保执行关闭或清理资源的逻辑,因为守护线程随 JVM 一起结束工作,finally块可能无法被执行。

总结而言,区别主要在于用户线程是运行在前台,执行具体任务,而守护线程是运行在后台,为其他线程提供支持。当所有的用户线程都结束时,JVM 会退出,守护线程也会随之结束。

100、什么是线程死锁?及形成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线程死锁是指多个线程在执行过程中,彼此因为竞争资源而无法继续执行,并且导致整个程序无法继续运行的状态。

形成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也被称为死锁产生的条件)如下:

  • 互斥条件(Mutual Exclusion):至少有一个资源被标记为排他性,即同时只能被一个线程占用。这意味着其他线程必须等待该资源的释放才能使用它。
  • 请求与保持条件(Hold and Wait):线程在获得一些资源的同时,可以继续请求其他资源。当线程持有至少一个资源并请求其他线程持有的资源时,就可能形成死锁。
  • 不可剥夺条件(No Preemption):已分配给线程的资源不能被强制性地抢占,只能由持有资源的线程显式释放。这意味着其他线程无法强制将资源从占用者那里夺取。
  • 环路等待条件(Circular Wait):存在一个线程资源的循环链,其中每个线程都在等待下一个线程所持有的资源。例如,线程A等待线程B所持有的资源,线程B等待线程C所持有的资源,而线程C又等待线程A所持有的资源,形成了一个环路等待的情况。

当这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就会出现死锁。要解决死锁问题,需要破坏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以防止死锁的发生。

101、equalsIgnoreCase与equals()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在Java中,equals()和equalsIgnoreCase()都是用于比较字符串的方法,但它们在处理比较时的区分大小写规则和返回结果上存在差异。

  • equals()方法在进行字符串比较时是区分大小写的,它要求两个字符串的字符序列完全相同,包括大小写字母。如果两个字符串的字符序列相同但大小写不同,equals()方法会返回false。
  • 而equalsIgnoreCase()方法则忽略大小写,只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字符序列。这意味着,即使两个字符串的大小写不同,只要它们的字符序列相同,equalsIgnoreCase()方法就会返回true。

例如:

  • "Hello".equals("hello") // 返回false,因为大小写不同
  • "Hello".equalsIgnoreCase("hello") // 返回true,因为忽略大小写

总的来说,equals()和equalsIgnoreCase()方法都是比较字符串的方法,但前者区分大小写,后者忽略大小写。

102、字符流与字节流的区别?

Java中的字符流和字节流是用来处理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流。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处理数据的方式和所适用的场景。

1. 字节流(Byte Stream):

  • 字节流以字节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适用于处理二进制数据,如图片、视频、音频等。
  • InputStream 和 OutputStream 是字节流的基本类,它们提供了读取和写入字节的方法。

2. 字符流(Character Stream):

  • 字符流以字符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适用于处理文本数据,能够更好地处理不同编码的文本文件。
  • Reader 和 Writer 是字符流的基本类,它们提供了读取和写入字符的方法,并且支持指定字符编码。

3、关键区别:

  • 字节流按字节读写数据,适用于处理二进制数据;字符流按字符读写数据,适用于处理文本数据。
  • 字符流可以指定字符编码,而字节流则不能直接指定字符编码,需要自行处理字符编码转换。
  • 字符流的内部缓冲区较大,能够更有效地处理文本数据的读写操作。
  • 使用字符流时,可以方便地使用字符缓冲区来提高性能,而字节流则需要手动管理缓冲区。

总之,对于处理文本数据,特别是涉及到字符编码和国际化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字符流;而对于处理非文本数据,如二进制文件,则应该选择字节流。

103、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是什么?

在Java中,序列化(Serialization)指的是将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以便将其保存到文件、数据库或通过网络传输。反序列化(Deserialization)则是将存储或传输的字节序列恢复为对象的过程。

对于一个类的实例,如果我们希望将其保存到文件或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就需要对这个对象进行序列化操作,将其转换为字节流。在Java中,要实现序列化,需要让待序列化的类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这个接口是一个标记接口,没有任何需要实现的方法,它只是作为一个标记,告诉JVM这个类是可序列化的。接着,使用ObjectOutputStream进行对象的序列化,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进行存储或传输。

当需要从保存的文件或通过网络传输的字节流中恢复对象时,就需要进行反序列化操作。使用ObjectInputStream可以将字节流还原为对象,恢复对象的状态和数据。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在实际开发中经常用于数据持久化、远程通信等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时,要考虑到安全性、版本兼容性以及性能等因素,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104、为什么虚拟地址空间切换会比较耗时?

虚拟地址空间切换会比较耗时,主要是因为涉及到操作系统的上下文切换和内存管理方面的开销。

  • 上下文切换开销:当发生虚拟地址空间切换时,需要保存当前进程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寄存器状态、程序计数器值、栈指针等,然后加载新进程的上下文信息。这个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寄存器状态的保存和恢复操作,会消耗一定的时间。
  • 内存管理开销:在进行虚拟地址空间切换时,可能涉及到页表的切换或更新,尤其是在多进程环境下,不同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的情况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更新页表等内存管理结构,这会带来额外的开销。
  • TLB刷新:在虚拟地址空间切换时,由于页表的变化,可能需要刷新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中的缓存内容,这会导致额外的开销,特别是当TLB中存储的页表项较多时,刷新会花费较长的时间。
  • 缓存失效:虚拟地址空间切换可能会导致处理器缓存中的数据失效,需要重新加载新进程所需的数据,这也会造成一定的延迟。

综上所述,虚拟地址空间切换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操作系统和硬件资源,包括上下文切换、内存管理、TLB刷新以及缓存失效等,这些都会对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虚拟地址空间切换相对耗时。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正在奋斗的程序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