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科技领域,“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这两个术语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并非同义词。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分布式账本技术,了解它与区块链的区别、优势以及实际应用。
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定义与历史
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是一种存储信息的方式。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渊源。“账本”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在互联网、电子收银机等高科技尚未出现的时代,人们会把交易信息记录在一本普通的账本上。比如去银行贷款,银行职员会在纸上记录贷款金额和还款时间。然而,这种纸质记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盗窃风险,任何人都可能偷走账本,删除或更改其中的信息,无论是债权人、银行其他员工,甚至是借款人自己。二是人为因素,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写错金额,给借款人带来麻烦。三是不可抗力,如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可能会摧毁所有记录。
如今,将记录保存在普通服务器或云数据库中,在安全性方面与纸质存储并无太大差异。有人可能会黑客攻击,服务器也可能会自行崩溃,即存在单点故障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有了“分布式”的概念。
“分布式”意味着账本中的信息由所有成员共同保存、管理和使用。它本质上还是一个数据库,但分布在DLT网络的所有参与者(即节点)中。
1991年,研究人员斯图尔特·哈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