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多路复用技术(二)

一、概念

epoll 全称 eventpoll,是 linux 内核实现IO多路复用的一个实现。
epollselectpoll 的升级版,相较于这两个,epoll 改进了工作方式,因此它更加高效。

  • 对于待检测集合 selectpoll 是基于线性方式处理的,需要线性遍历;epoll 是基于红黑树来管理待检测集合的;
  • selectpoll 每次都会线性扫描整个待检测集合,集合越大速度越慢;epoll 使用的是回调机制,效率高,处理效率也不会随着检测集合的变大而下降;
  • 我们需要对 selectpoll 返回的集合进行判断才能知道哪些文件描述符是就绪的;而通过 epoll 可以直接得到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集合,无需再次检测;
  • 使用 epoll 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的限制,仅受系统中进程能打开的最大文件数目限制;

当连接数量比较大,IO处理比较频繁的时候,此时再使用 selectpoll 效率就比较低了。这时最好使用 epoll

二、函数原型

epoll 常用的 API 函数一共有三个:

#include <sys/epoll.h>
// 创建epoll实例,通过一棵红黑树管理待检测集合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 管理红黑树上的文件描述符(添加、修改、删除)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 检测epoll树中是否有就绪的文件描述符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1.epoll_create 是创建一个红黑树的实例,用来管理待检测的文件描述符的集合。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 size :在 Linux 2.6.8 版本以后,这个参数是被忽略的,只需要指定一个大于 0 0 0 的数即可;
    函数返回值:
    • 失败,返回 − 1 -1 1
    • 成功,返回一个有效的文件描述符 epfd ,通过这个文件描述符就能访问 epoll 实例了;

2.epoll_ctl 是管理 epoll 实例上的节点,可以对其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操作。

// 联合体, 多个变量共用同一块内存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
 	void        *ptr;
	int          fd;	// 通常情况下使用这个成员, 和epoll_ctl的第三个参数相同即可
	uint32_t     u32;
	uint64_t     u64;
} epoll_data_t;

struct epoll_event {
	uint32_t     events;      /* Epoll events */
	epoll_data_t data;        /* User data variable */
};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 epfdepoll_create() 的返回值,通过 epfd 就能访问 epoll 实例模型;
  • op :这是一个枚举量,通过它控制 epoll_ctl 进行对应的处理:
    • EPOLL_CTL_ADD:往epoll模型中添加新的节点
    • EPOLL_CTL_MOD:修改epoll模型中已经存在的节点
    • EPOLL_CTL_DEL:删除epoll模型中的指定的节点
  • fd :即要添加、修改、删除的文件描述符;
  • eventepoll 事件,用来指定给这个文件描述符 fd 对应的事件;
    • events :委托 epoll 检测的事件。
      • EPOLLIN :读事件,检测读缓冲区是否有数据;
      • EPOLLOUT:写事件,检测写缓冲区是否有容量;
      • EPOLLERR:异常事件;
    • data:用户数据变量。这是一个联合体类型,我们通常使用里面的 fd ,用于存储待检测的文件描述符的值。在调用 epoll_wait() 的时候,这个值会被传出来;

函数返回值:

  • 成功,返回 0 0 0
  • 失败,返回 − 1 -1 1
  1. epoll_wait 是检测被创建的 epoll 实例中有没有就绪的文件描述符。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 epfdepoll_create() 的返回值,通过 epfd 就能访问 epoll 实例模型;
  • events :这是一个传出参数,它是一个结构体数组的地址,里面存储了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的信息;
  • maxevents :修饰 events ,表示其结构体数组的容量;
  • timeout:如果待检测的 epoll 实例中没有就绪的文件描述符,那么就会阻塞 timeout 毫秒。
    • 0 0 0 ,函数不阻塞。不管 epoll 实例中有没有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函数执行完毕之后都直接返回;
    • > 0 > 0 >0,如果 epoll 实例中没有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函数就会阻塞 timeout 毫秒再返回;
    • − 1 -1 1,函数一直阻塞,直到 epoll 实例中有文件描述符就绪就解除阻塞;

函数返回值:

  • 成功:
    • 0 0 0,函数是被强制解除阻塞了,没有检测到就绪的文件描述符;
    • > 0 > 0 >0,检测到的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的总数量;
  • 失败,返回 − 1 -1 1

三、epoll的使用

在服务端使用 epoll 的步骤如下:

1.创建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lfd

//使用 ipv4 , TCP协议
int l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2.设置端口复用(可选可不选)。

int opt = 1;
setsockopt(l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opt, sizeof(opt));

3.绑定 ip 与 端口号。

int ret = bind(lfd,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4.设置监听。

listen(lfd, 128);

5.创建 epoll 实例。

int epfd = epoll_create(100);

6.将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lfd 添加到 epoll 实例中去。

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vents = EPOLLIN;    // 检测lfd读读缓冲区是否有数据
ev.data.fd = lfd;
int 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lfd, &ev);

7.检测 epoll 实例中是否有文件描述符就绪了,并对这些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做相应的处理。

//cnt 是 epoll 实例中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
int cnt= epoll_wait(epfd, evs, size, -1);

8.如果是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lfd 就绪了,那么就和客户端建立连接,将得到的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 添加到 epoll 实例中。

int cfd = accept(lfd, NULL, NULL);
ev.events = EPOLLIN;
ev.data.fd = cfd;
// 新得到的文件描述符添加到epoll模型中, 下一轮循环的时候就可以被检测了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fd, &ev);

9.如果是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 就绪了,那么就和客户端进行通信。如果连接已经断开,就将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epoll 实例中删除,并且关闭这个文件描述符。

int len = recv(curfd, buf, sizeof(buf), 0);
if(len == 0)
{
    // 将这个文件描述符从epoll模型中删除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DEL, curfd, NULL);
    close(curfd);
}
else if(len > 0)
{
    send(curfd, buf, len, 0);
}

10.重复第 7 7 7 步。

1.代码

客户端的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1.创建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
    int cfd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if(cfd == -1){
        perror("socket");
        return -1;
    }

    printf("1.成功创建了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 %d\n",cfd);

    //2.连接服务器
    unsigned short port = 10000;
    const char* ip = "10.0.8.14";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in_port = htons(port);
    inet_pton(AF_INET,ip,&addr.sin_addr.s_addr);

    int ret = connect(cfd,(struct sockaddr*)&addr,sizeof(addr));
    if(ret == -1){
        perror("connet");
        return -1;
    }
    printf("2.成功连接了服务器 , ip : %s , port : %d\n",ip,port);

    //3.开始通信
    char send_buf[1024];
    char recv_buf[1024];

    int cnt = 0;

    while(1){
        memset(send_buf,0,sizeof send_buf);
        memset(recv_buf,0,sizeof recv_buf);

        sprintf(send_buf,"hello i love you : %d",cnt++);

        //发送数据
        send(cfd,send_buf,strlen(send_buf) + 1,0);
        //接收数据
        int len = recv(cfd,recv_buf,sizeof(recv_buf),0);

        if(len > 0){
            printf("服务端 : %s\n",recv_buf);
        }
        else if(len == 0){
            printf("服务端已经断开了连接...\n");
            break;
        }
        else{
            perror("recv");
            break;
        }

        sleep(1);
    }

    close(cfd);

    return 0;
}

服务端的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s.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epoll.h>

int main()
{

    // 1.创建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int l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lfd == -1)
    {
        perror("socket");
        return -1;
    }

    // 2.绑定 ip 和 端口号
    unsigned short port = 10000;

    struct sockaddr_in saddr;
    s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addr.sin_port = htons(port);
    s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int ret = bind(lfd, (struct sockaddr *)&saddr, sizeof(saddr));
    if (ret == -1)
    {
        perror("bind");
        return -1;
    }

    // 3.设置监听
    ret = listen(lfd, 128);
    if (ret == -1)
    {
        perror("listen");
        return -1;
    }
    printf("设置监听成功...\n");

    // 4.获取连接

    // 创建一个 epoll 模型
    int epfd = epoll_create(1);

    if (epfd == -1)
    {
        perror("epoll_create");
        exit(0);
    }

    // 往 epoll 模型中添加节点 , 目前只有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vents = EPOLLIN;
    ev.data.fd = lfd;

    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lfd, &ev);

    if (ret == -1)
    {
        perror("epoll_ctl");
        exit(0);
    }

    struct epoll_event evs[1024];
    int len = sizeof(evs) / sizeof(evs[0]);
    int addr_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char buf[1024];
    char *str = "ok";

    while (1)
    {

        int cnt = epoll_wait(epfd, evs, len, -1);

        for (int i = 0; i < cnt; i++)
        {
            // 取出当前文件描述符 cur_fd
            int cur_fd = evs[i].data.fd;

            // 这个文件描述符 是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if (cur_fd == lfd)
            {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获取连接 , 返回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
                int cfd = accept(cur_fd, (struct sockaddr *)&addr, &addr_len);

                // 把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 添加到 epoll 模型中
                ev.events = EPOLLIN;
                ev.data.fd = cfd;

                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fd, &ev);

                if (ret == -1)
                {
                    perror("epoll_ctl ... accept");
                    exit(0);
                }

                printf("获取连接成功 , 客户端 ip : %s  , port : %d\n", inet_ntoa(addr.sin_addr), ntohs(addr.sin_port));
            }

            else
            {

                // 开始通信
                memset(buf, 0, sizeof buf);
                int len = read(cur_fd, buf, sizeof buf);
                printf("客户端 : %s\n", buf);

                if (len > 0)
                {
                    write(cur_fd, str, strlen(str) + 1);
                }
                else if (len == 0)
                {
                    // 客户端已经关闭了连接
                    printf("客户端已经关闭了连接...\n");
                    epoll_ctl(epfd,EPOLL_CTL_DEL,cur_fd,NULL);
                    close(cur_fd);
                }
                else
                {
                    perror("read");
                    exit(0);
                }
            }
        }
    }

    close(lfd);

    return 0;
}

四、epoll的工作模式

1.水平工作模式

水平模式,即 LT(level triggered),是默认的工作模式,并且同时支持 block socketno block socket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内核会通知调用者那些文件描述符已经就绪了,我们就可以的对这些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做操作。

水平模式的特点:

读事件: 如果文件描述符对应的读缓冲区还有数据,读事件就会被触发,epoll_wait() 解除阻塞。

  • 当读事件被触发,epoll_wait() 解除阻塞,之后就可以接收数据了;
  • 如果接收数据的缓冲区很小,不能全部将缓冲区数据读出,那么读事件会继续被触发,直到数据被全部读出;如果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相对较大,读数据的效率也会相对较高(减少了读数据的次数);
  • 因为读数据是被动的,必须要通过读事件才能知道有数据到达了,因此对于读事件的检测是必须的;

写事件: 如果文件描述符对应的写缓冲区可写,写事件就会被触发,epoll_wait() 解除阻塞。

  • 当写事件被触发,epoll_wait() 解除阻塞,之后就可以将数据写入到写缓冲区了;
  • 写事件的触发发生在写数据之前而不是之后,被写入到写缓冲区中的数据是由内核自动发送出去的;
  • 如果写缓冲区没有被写满,写事件会一直被触发;
  • 因为写数据是主动的,并且写缓冲区一般情况下都是可写的(缓冲区不满),因此对于写事件的检测不是必须的;

2.边沿工作模式

边沿模式,即 ET(edge-triggered) 是高速工作方式,只支持 no-block socket

在这种模式下,当文件描述符从 未就绪 变为 就绪 时,内核会通过 epoll 通知调用者。然后它会假设调用者知道文件描述符已经就绪,并且不会再为那个文件描述符发送更多的就绪通知(只会发送一次)。如果我们对这个文件描述符做IO操作,从而导致它再次变成未就绪,当这个未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再次变成就绪状态,内核会再次进行通知,并且还是只通知一次。

ET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 epoll 事件被重复触发的次数,因此效率要比LT模式高。

边沿模式的特点:

读事件: 当读缓冲区有新的数据进入,读事件被触发一次,没有新数据不会触发该事件

  • 如果有新数据进入到读缓冲区,读事件被触发,epoll_wait() 解除阻塞;
  • 读事件被触发,可以通过调用 read()/recv() 函数将缓冲区数据读出;
  • 如果数据没有被全部读走,并且没有新数据进入,读事件不会再次触发,只通知一次;
  • 如果数据被全部读走或者只读走一部分,此时有新数据进入,读事件被触发,并且只通知一次;

写事件: 当写缓冲区状态可写,写事件只会触发一次;

  • 如果写缓冲区被检测到可写,写事件被触发,epoll_wait() 解除阻塞;
  • 写事件被触发,就可以通过调用 write()/send() 函数,将数据写入到写缓冲区中;
  • 写缓冲区从 不满被写满,期间写事件只会被触发一次;
  • 写缓冲区从 不满,状态变为可写,写事件只会被触发一次;

综上所述:epoll 的边沿模式下 epoll_wait() 检测到文件描述符有新事件才会通知,如果不是新的事件就不通知,通知的次数比水平模式少,效率比水平模式要高。

1.ET工作模式的设置

边沿模式不是默认的 epoll 模式,需要额外进行设置。

epoll 设置边沿模式是非常简单的,epoll 管理的红黑树示例中每个节点都是 struct epoll_event 类型,只需要将 EPOLLET 添加到结构体的 events 成员中即可:

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 设置边沿模式

代码如下:

int num = epoll_wait(epfd, evs, size, -1);
for(int i=0; i<num; ++i)
{
    // 取出当前的文件描述符
    int curfd = evs[i].data.fd;
    // 判断这个文件描述符是不是用于监听的
    if(curfd == lfd)
    {
        // 建立新的连接
        int cfd = accept(curfd, NULL, NULL);
        // 新得到的文件描述符添加到epoll模型中, 下一轮循环的时候就可以被检测了
        // 读缓冲区是否有数据, 并且将文件描述符设置为边沿模式
        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ev.data.fd = cfd;
        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fd, &ev);
        if(ret == -1)
        {
            perror("epoll_ctl-accept");
            exit(0);
        }
    }
}
2.设置非阻塞

对于写事件的触发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检测的,因为写缓冲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进行数据的写入。

对于读事件的触发就必须要检测了,因为服务器也不知道客户端什么时候发送数据,如果使用 epoll边沿模式 进行读事件的检测,有新数据达到只会通知一次,那么必须要保证得到通知后将数据全部从读缓冲区中读出。那么,应该如何读这些数据呢?

方式1:准备一块特别大的内存,用于存储从读缓冲区中读出的数据,但是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弊端:

  • 内存的大小没有办法界定,太大浪费内存,太小又不够用;
  • 系统能够分配的最大堆内存也是有上限的,栈内存就更小;

方式2:循环接收数据

int len = 0;
while((len = recv(curfd, buf, sizeof(buf), 0)) > 0)
{
    // 数据处理...
}

这样做也是有弊端的,因为套接字操作默认是阻塞的,当读缓冲区数据被读完之后,读操作就阻塞了也就是调用的 read()/recv() 函数被阻塞了,当前进程/线程 被阻塞之后就无法处理其他操作了。

要解决阻塞问题,就需要将套接字默认的阻塞行为修改为非阻塞,需 要使用 fcntl()函数进行处理:

// 设置完成之后, 读写都变成了非阻塞模式
int flag = fcntl(cfd, F_GETFL);
flag |= O_NONBLOCK;                                                        
fcntl(cfd, F_SETFL, flag);

通过上述分析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epoll边沿模式 下,必须要将套接字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但是,这样就会引发另外的一个bug,在非阻塞模式下,循环地将读缓冲区数据读到本地内存中,当缓冲区数据被读完了,调用的 read()/recv() 函数还会继续从缓冲区中读数据,此时函数调用就失败了,返回 − 1 -1 1,对应的全局变量 errno 值为 EAGAIN 或者 EWOULDBLOCK 。如果打印错误信息会得到如下的信息: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 非阻塞模式下recv() / read()函数返回值 len == -1
int len = recv(curfd, buf, sizeof(buf), 0);
if(len == -1)
{
    if(errno == EAGAIN)
    {
        printf("数据读完了...\n");
    }
    else
    {
        perror("recv");
        exit(0);
    }
}
3.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s.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epoll.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errno.h>

int main()
{

    // 1.创建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int l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lfd == -1)
    {
        perror("socket");
        return -1;
    }

    // 2.绑定 ip 和 端口号
    unsigned short port = 10000;

    struct sockaddr_in saddr;
    s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addr.sin_port = htons(port);
    s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 设置端口复用
    int opt = 1;
    setsockopt(l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opt, sizeof(opt));

    int ret = bind(lfd, (struct sockaddr *)&saddr, sizeof(saddr));
    if (ret == -1)
    {
        perror("bind");
        return -1;
    }

    // 3.设置监听
    ret = listen(lfd, 128);
    if (ret == -1)
    {
        perror("listen");
        return -1;
    }
    printf("设置监听成功...\n");

    // 4.获取连接

    // 创建一个 epoll 模型
    int epfd = epoll_create(1);

    if (epfd == -1)
    {
        perror("epoll_create");
        exit(0);
    }

    // 往 epoll 模型中添加节点 , 目前只有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vents = EPOLLIN;
    ev.data.fd = lfd;

    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lfd, &ev);

    if (ret == -1)
    {
        perror("epoll_ctl");
        exit(0);
    }

    struct epoll_event evs[1024];
    int size = sizeof(evs) / sizeof(evs[0]);
    int addr_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char buf[5];

    while (1)
    {

        int cnt = epoll_wait(epfd, evs, size, -1);

        for (int i = 0; i < cnt; i++)
        {
            // 取出当前文件描述符 cur_fd
            int cur_fd = evs[i].data.fd;

            // 这个文件描述符 是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if (cur_fd == lfd)
            {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获取连接 , 返回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
                int cfd = accept(cur_fd, (struct sockaddr *)&addr, &addr_len);

                // 设置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 的属性为非阻塞
                int flag = fcntl(cfd, F_GETFL);
                flag |= O_NONBLOCK;
                fcntl(cfd, F_SETFL, flag);

                // 把用于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cfd 添加到 epoll 模型中 , 设置为边沿模式
                ev.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ev.data.fd = cfd;

                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fd, &ev);

                if (ret == -1)
                {
                    perror("epoll_ctl ... accept");
                    exit(0);
                }

                printf("获取连接成功 , 客户端 ip : %s  , port : %d\n", inet_ntoa(addr.sin_addr), ntohs(addr.sin_port));
            }

            else
            {

                // 开始通信
                memset(buf, 0, sizeof buf);
                while (1)
                {
                    int len = read(cur_fd, buf, sizeof buf);

                    if (len > 0)
                    {
                        printf("客户端 : %s\n", buf);
                        for (int i = 0; i < len; i++)
                            buf[i] = toupper(buf[i]);

                        write(cur_fd, buf, strlen(buf) + 1);
                    }
                    else if (len == 0)
                    {
                        // 客户端已经关闭了连接
                        printf("客户端已经关闭了连接...\n");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DEL, cur_fd, NULL);
                        close(cur_fd);
                        break;
                    }
                    else
                    {
                        if(errno == EAGAIN){
                            printf("数据读完了...\n");
                            break;
                        }
                        else{
                            perror("read");
                            exit(0);
                        }

                    }
                }
            }
        }
    }

    close(lfd);

    return 0;
}

五、参考

IO多路复用 epoll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