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将本地镜像打包部署到服务器上

在容器化应用开发中,将本地构建的 Docker 镜像部署到生产服务器是常见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从镜像打包到服务器部署的全流程,帮助您快速实现应用迁移。

整体流程概览

  1. 打包本地镜像为 tar 文件
  2. 传输镜像包到服务器
  3. 服务器加载镜像运行容器

第一步:打包本地镜像

在开发机上操作:
 

# 1. 查看本地镜像列表
docker images

# 2. 打包镜像为 tar 文件
docker save -o my-app-image.tar my-app-image:latest


 

第二步:传输镜像到服务器

SCP 直接传输
        

        传到指定服务器的文件夹下,要输入密码

scp my-app-image.tar root@server-ip:/path/to/destination/



 

第三步:服务器加载运行

在服务器上操作:
        验证已经传入,然后解压

# 1. 加载镜像
docker load -i my-app-image.tar

# 2. 验证加载成功
docker images




此时镜像已经部署上,现在用docker-compose.yml起一个容器就行
使用nano创建文件并编辑(参考:【linux】如何使用nano创建并编辑文件
 

docker compose up -d

启动服务

此时服务就被正常启动。

### 构建和打包Docker镜像 #### 准备工作环境 为了构建Docker镜像,在Linux环境中首先需要确保已正确安装并配置好Docker服务。对于Docker的安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一种方法是在Linux虚拟机上按照特定指导进行操作,这通常涉及手动编辑`/etc/docker/daemon.json`文件来设置镜像源,并通过执行`systemctl daemon-reload`命令使更改生效[^2]。 #### 获项目代码库 针对具体的软件包或应用,获其对应的Git仓库是一个常见的起点。例如,如果目标是编译OpenNetworkLinux,则可以克隆官方GitHub仓库至本地: ```bas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pencomputeproject/OpenNetworkLinux.git cd OpenNetworkLinux/ ``` 此过程为后续创建基于该项目的自定义Docker镜像奠定了基础[^1]。 #### 创建Dockerfile 在项目的根目录下编写一个名为`Dockerfile`的文本文件,该文件描述了如何组装最终的容器映像。它指定了基础操作系统、所需依赖项以及应用程序本身的安装指令等信息。虽然这里没有给出具体例子中的Dockerfile内容,但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化这些细节。 #### 使用Make工具简化流程 某些开源项目可能已经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来进行自动化构建,比如利用`make`命令配合预设的目标(如`docker`),从而减少手工干预的需求。继续以上述提到的例子为例,只需简单运行如下命令即可启动整个构建过程: ```bash make docker ``` 这条命令会自动处理从准备到打包成可用Docker镜像的所有必要步骤。 #### 测试与验证新镜像 一旦成功构建了一个新的Docker镜像,建议先对其进行基本的功能测试以确认无误后再投入使用。可以通过指定刚刚生成的镜像名称来启动临时性的容器实例,进而访问其中的服务端口或其他资源接口做进一步检验。 #### 打包分发 最后一步就是考虑怎样高效地分享这个精心制作好的成果给其他开发者或是生产环境使用。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推送到公共或私有的注册表服务器去了。当然也可以选择导出tarball形式存档保存起来备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