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其他项目,点击作者主页  

目录

1 系统简介

2 系统相关技术

2.1spring+springMVC+hibernate框架

2.2MySQL数据库

2.3bootstrap前端框架

3 需求分析

​​​​​​​3.1可行性分析

​​​​​​​3.1.1技术可行性

​​​​​​​3.1.2经济可行性

3.1.3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3.2系统需求模型

3.2.1功能描述

​​​​​​​3.2.2管理员功能描述

​​​​​​​3.2.3读者功能描述

4 系统设计

​​​​​​​4.1系统功能模块

4.1.1图书管理

4.1.2系统管理

​​​​​​​4.1.3系统监控

4.1.4  统计管理

4.2数据库设计

4.2.1系统主要E-R图

5 系统实现

​​​​​​​5.1用户登陆

5.2系统管理

5.2.1部门管理

5.3图书管理

5.3.1出版社管理

​​​​​​​5.3.3借阅管理

5.4系统监控

6 总结



1 系统简介

     本文在介绍JAVA技术和MySQL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当前流行的B/S模式,开发一个符合当前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该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四大模块,分别是图书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监控模块,统计管理模块,可实现的功能有图书信息的查询和借阅,图书系统的管理等。既能满足读者借书和还书的需求,还能满足图书管理员方便管理各种图书,实现对用户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以及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测试,达到了设想的设计目标,实现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化。


2 系统相关技术

由于该系统的开发相对而言比较复杂,需要用到多种相关技术来保证系统可以实现预期功能。故本章将对于所使用的技术进行介绍。

2.1spring+springMVC+hibernate框架

该框架可以能够实现通过对象关系模型达到对于数据库的操作,其数据库的移植性较高。Hibernate是一种全自动的技术,能够方便程序员编写程序,减少代码量,极大的提高了开发速度。该技术还拥有完整的日志系统有利于该系统的开发。

2.2MySQL数据库

MySQL数据库占用空间小,执行速度快,使用成本低,故是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首选。该数据库对于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整体开发速度有极大的提高,有利于保证系统开发时正确性和参考性。使用该数据库可以及时保存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有利于使系统更加完善、方便、快捷。

2.3bootstrap前端框架

该框架是一个基于HTML、CSS、JavaScript 开发的便捷、实用、高效的前端开发框架,可以让Web的开发效率达到最佳。该框架是由动态的CSS语言编写而成的有种类繁多的组件,能够实现快速搭建网站的目的,方便修改,有利于编写程序的人员使用。

在本次系统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前端的开发该技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极大的提高了系统设计的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开发的难度。


3 需求分析

​​​​​​​3.1可行性分析

通过图书馆信息系统,能够合理优化馆内资源,使之发挥最大作用。可以为读者提供相对满意的服务。以下就是进行的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

​​​​​​​3.1.1技术可行性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分析软硬件是否能满足要求。软件方面,系统使用网页开发,数据库使用MySQL,可以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见,系统开发平台已经成熟。硬件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可靠性和实用性越来越高。故硬件方面也能满足系统的需要。

​​​​​​​3.1.2经济可行性

经济方面的可行性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的资金投入并不是很高,但可以大大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关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该系统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3.1.3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系统软件采取智能化程序编写方式设计方案每个控制模块,便捷简约[8]。既便捷了系统软件功能的搭配和改动,也便捷了不参加开发设计的技术性维护工作人员的补给和维护;系统软件应具备数据库查询维护功能,依据用户权限可进行增加、删掉、改动和查阅图书资料。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的合理利用和工作效能,进而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3.2系统需求模型

3.2.1功能描述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快捷的检索书籍,方便借用书籍和归还书籍,能让图书馆管理员高效的完成工作需要执行的操作,系统管理员可进行管理用户设置权限的操作。具体如表 2‑1所示。

2‑1 功能描述表

功能类

描述

登陆

想要进入该系统的用户需要登陆,输入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才能够成功登陆

系统设置功能

主要作用是能够对于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设置

用户管理功能

该功能可以对系统中的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查询功能

用户能够使用该功能进行查询图书信息

其他功能

主要是辅助用户更加清晰了解系统的信息

依据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具体需要和特性,本系统软件必须考虑具备相关的角色包括: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用户权限,有全部的权限,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库、图书核对和扣费、以及用户注册等操作。)读者(进行查看图书、借书以及还书等操作[9]。)系统用例图如图 2‑1所示。

 

2‑1 系统用例图

​​​​​​​3.2.2管理员功能描述

图书馆管理员主要包括了五大功能。基本满足其日常的工作需求,可极大提高其的效率。对于功能的描述如表 2‑2所示。

2‑2 管理员功能表

功能类

描述

读者管理功能

可以对于读者进行管理操作,例如:注册或者移除读者信息等操作

图书管理功能

主要是对于书籍信息进行相关的操作和管理

图书借阅功能

主要作用在于实现借阅书籍

系统查询功能

可以根据系统中的查询窗口进行查询

修改密码功能

对于用户的密码可以进行修改

​​​​​​​3.2.3读者功能描述

读者主要包括了两个功能,可以满足读者日常的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的需求,极大的方便读者进行个人信息查询。极大的缩短了借书的流程,对于功能的描述如表 2‑3所示。

2‑3 读者功能表

功能类

描述

登陆功能

在图书馆页面进行登录

查询功能

对书籍的信息进行查询


4 系统设计

​​​​​​​4.1系统功能模块

软件实现功能的强弱是衡量软件最基本的指标。在审查系统要求和具体应用要求后,设计并确定了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 4‑1所示。

 

4‑1 系统功能模块图

4.1.1图书管理

这个模块作为系统最重要的模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12]。整个模块的功能是对于系统图书进行管理操作,不可或缺。可以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所需图书的操作,提供完整的搜索功能,方便读者使用系统搜索图书。如图 4‑2所示。

 

4‑2 执行图书管理操作流程图

4.1.2系统管理

这个模块作为系统中重要的模块。整个模块的功能是对于系统进行管理操作,也是本系统开发关键的地方。这个模块主要有七大功能,是功能最多的模块。如图 4‑3所示。

 

4‑3 执行系统管理操作流程图

​​​​​​​4.1.3系统监控

这个模块作为系统重要的模块。整个模块的功能是对于系统进行整体监控。主要是为了记录和监控系统活动、登录时间、结束时间以及在系统上执行的所有操作。方便管理员查看各种数据信息。如图 4‑4所示

​​​​​​​ 4‑4 执行系统监控操作流程图

4.1.4  统计管理

这个模块作为系统重要的模块。整个模块的功能是对于系统图书种类的分布进行管理操作,方便读者和管理员清楚看出图书种类的分布。管理员也可以及时有效的补充相对应种类较少的图书。如图 4‑5所示。

 

4‑5 执行统计信息管理操作流程图

4.2数据库设计

4.2.1系统主要E-R

数据库的设计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数据库的设计既要满足实际的要求,又要尽量地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尽可能地保障数据与用户操作关联,使他们保持同步更新。在各种信息的给予、储存、升级和查看流程中,规定数据库结构可以全面达到各种信息的输入/输出,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库结构、数据解析等步骤,为后面的实际设计建立基础。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工作流程剖析和程序模块设计,该系统的E-R图如图4-6所示。

图 4‑6 系统主要E-R图


5 系统实现

​​​​​​​5.1用户登陆

图书馆管理系统有用户可以登录的地方,输入数据库中保存的用户名和密码,并填入验证码方可进行登陆。成功后,即可进行各种日常操作。该系统设计有三种风格,能够使界面按照用户喜好进行更换。使得该设置显得非常人性化。如图 5‑1所示。

 

5‑1 登录页面

登陆成功后进入首页界面其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功能模块、导航模块,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显示用户的个人信息。让读者方便能够方便熟悉系统主要功能,在首页中还能明显的看见其系统的四大主要功能,这种设置可以使得整个页面非常简洁有利于用户进行操作。显示的首页界面,使用系统的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具体功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比如浏览系统中的书籍、根据具体的功能模块搜索自己想借的书籍等。如图 5‑2所示。

 

5‑2 首页效果

5.2系统管理

5.2.1部门管理

在系统管理模块中管理员可以通过部门管理,实现对部门进行添加,移除,修改以及查询和导入操作。方便对图书馆人员进行分类,有利于管理员进行管理。如图 5‑3所示。

 

5‑3 部门管理

5.2.2用户管理

在系统管理模块中管理员可以通过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进行添加,移除,修改和导入操作。进行该操作需要管理员权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如图 5‑4所示。

 

5‑4 用户管理

5.2.3角色管理

介绍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角色管理模块。在添加系统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和读者,分别分配页面权限和访问权限。这是整个系统模块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用于给系统中的用户分配权限。如图 5‑5所示。

 

5‑5 角色管理

该代码主要是实现对于角色管理中的用户分别根据系统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和读者,进行分配分别分配页面权限和访问权限。达到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的目的,更好更方便对系统进行操作。

该模块是分配角色权限。可根据系统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和读者,分别在菜单列表中分配相对应的访问权限。这是整个系统最详细的分配模块,用于给系统中的用户进行角色管理分配权限。如图 5‑6所示。

 

5‑6 角色管理分配权限

5.3图书管理

5.3.1出版社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出版社管理可以进行添加,删除,修改以及查询出版社信息并对其进行维护。方便同学们根据出版社查找图书信息,提高查询图书的效率。如图 5‑7所示。

 

5‑7 出版社信息

5.3.2书籍管理

图书馆管理员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添加、删除、改动和查看图书信息,按照书名,作者,图书分类以及状态等信息进行操作并对其进行维护。有利于学生可以阅读到更多的书籍。方便图书馆管理员进行书籍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图 5‑8所示。

 

5‑8 书籍信息

该代码可以实现对于系统中选中书名和其他限制条件进行查询操作时,界面就会显示出符合该查询条件的信息,方便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

​​​​​​​5.3.3借阅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借阅管理中进行查询,借书和还书操作,可以根据书名,编号以及状态方便同学们查看自己借阅信息和图书借阅状态。更有利于同学们进行借阅,信息简洁明了。如图 5‑9所示。

 

5‑9 借阅信息

5.4统计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查看图书种类报表,有利于图书馆管理员明确图书种类,根据种类补充缺少的相对应的图书。普通用户则可以通过图书分类了解到图书种类信息。如图 5‑10所示。

 

5‑10 图书种类信息

5.4系统监控

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系统日志模块中,可以有利于记录和保持用户的操作信息。通过查看系统日志方便图书管理员了解到用户的操作。有利于图书馆管理员的管理工作。如图 5‑11所示。

 

5‑11 系统日志信息


6 总结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终于从最初的简单构想到系统的具体设计以及最后实现系统的运行,达成目标。系统使用的框架为spring+springMVC+hibernate,结合数据库MySQL与前端框架bootstrap实现了在该系统中通过设置不同的角色来分配相对应的权限,可以使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也方便管理人员的管理。经过黑盒测试保证了系统功能的实现与预期设想一致。该系统主要是用于对于图书馆中的书籍进行信息化管理,把书籍信息数据化存储到系统中,能够让使用者了解到图书馆的信息,方便用户。系统中设置主要有四大功能模块是根据用户以及图书馆主要功能进行设计,保证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始终坚持为用户节省时间。系统真正实现网络化和数据化。


源码+过程性文档+论文

  • 4
    点赞
  • 6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主要功能简介 一、适用范围:本软件广泛适用于各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图书馆使用,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二、功能介绍:为了推动企业、单位、学校等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开发了本套软件。此软件界面友好,容易使用而且功能强大。囊括了图书馆管理的所有功能。 该系统主要有几个大的模块:图书信息录入、图书借阅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查询,其中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图书信息录入:图书信息的录入采用联网查询方式,通过条码枪扫描图书的ISBN码,系统会自动搜索图书信息,然后把图书信息录入到系统。通过实验,录入1本书的时间大概是20—40秒,这比原来的繁琐的手工录入效率提高90%,极大的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广大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化突破了录入的瓶颈。 图书借阅管理:根据读者提供的借书证号或借书卡号进行图书的借阅、图书归还操作。 读者信息管理:对读者进行注册登记、注销读者、查阅借阅记录等操作。 图书信息查询:包括导入导出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的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范围、出版日期来查询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形成上级报表等。 三、模块介绍: 1.系统设置: 管理员设置,系统参数设置,初始化系统。 2.图书管理: 导出图书或期刊模板,导入图书或期刊信息,导入图书marc码,图书或期刊信息录入,注销图书期刊,图书类型设置,出版社设置,书架设置。 3.借阅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期刊借阅,期刊归还,图书挂失。4.读者管理:添加读者信息,注销读者信息,批量办证,读者类型设置,读者部门设置。 5.系统查询:图书信息查询,图书借阅查询,图书归还查询,期刊资料查询,期刊借阅查询,期刊归还查询,读者资料查询,超期未还查询,读者档案查询。 6.系统维护:系统备份,系统恢复 7.条码打印: 打印书籍资料条形码,打印读者资料条形码,用户自定义打印条码,借书证打印。 8.软件首次登录 用户名:超级用户 密码:admin 四、系统特点: 1.录入 图书信息时,支持扫描条形码或ISBN号自动弹出出版社名,出版地等。 2.支持Excel数据导入 3.支持书标自动生成 4.支持输入分类号后,自动显示分类名。 5.支持条形码、书标、借阅证、自定义条形码打印。 6.支持分页显示。 7.支持书籍自动编号。 8.支持复本同时录入、上中下册录入、上下册录入。 9.读者卡可以支持磁卡、条码卡、IC卡、ID卡等。 10.软件自带中图分类法详细分类 11.支持图书Marc数据导入。 12.支持互联网检索,录入书籍时扫描条形码或ISBN,软件自动通过互联网检索书籍名称、出版社名、中图分类、内容简介等相关信息,避免繁琐的手工录入,大大提高书籍录入效率。 产品介绍 本图书管理软件是专门针对广大的中小学小图书馆设计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该系统主要有三个大的模块:图书借阅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查询,其中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图书借阅管理:根据读者提供的借书证号或借书卡号进行图书的借阅、图书归还操作。 读者信息管理:对读者进行注册登记、注销读者、查阅借阅记录等操作。 图书信息查询:包括导入导出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的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范围、出版日期来查询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形成上级报表等。 图书信息的录入采用互联网查询方式,比原来的繁琐的手工录入效率提高90%,极大的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广大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化突破了录入的瓶颈。 系统支持磁卡、条形码设备。 本系统分学校版和教育局版,学校版能提供师生借阅情况、图书分类统计等数据上传,教育局版能把全市或某个地区学校传上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并形成Excel格式的表格,使教育局能及时了解辖区各学校图书馆的运行状况。 单机版本采用Accesss数据库管理,安装设置简单易用,操作方便,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的首选。 网络版采用MySql数据库管理,全面支持多用户联网操作,是百万册图书管理学校的选择。 系统支持扫描枪、磁卡、条形码设备。 单机版本采用Accesss数据库管理,安装设置简单易用,操作方便,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的首选。 系统首次启动登录用户是:超级用户 密码是:admin。
主要功能简介 一、适用范围:本软件广泛适用于各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图书馆使用,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二、功能介绍:为了推动企业、单位、学校等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开发了本套软件。此软件界面友好,容易使用而且功能强大。囊括了图书馆管理的所有功能。 该系统主要有几个大的模块:图书信息录入、图书借阅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查询,其中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图书信息录入:图书信息的录入采用联网查询方式,通过条码枪扫描图书的ISBN码,系统会自动搜索图书信息,然后把图书信息录入到系统。通过实验,录入1本书的时间大概是20—40秒,这比原来的繁琐的手工录入效率提高90%,极大的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广大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化突破了录入的瓶颈。 图书借阅管理:根据读者提供的借书证号或借书卡号进行图书的借阅、图书归还操作。 读者信息管理:对读者进行注册登记、注销读者、查阅借阅记录等操作。 图书信息查询:包括导入导出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的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范围、出版日期来查询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形成上级报表等。 三、模块介绍: 1.系统设置: 管理员设置,系统参数设置,初始化系统。 2.图书管理: 导出图书或期刊模板,导入图书或期刊信息,导入图书marc码,图书或期刊信息录入,注销图书期刊,图书类型设置,出版社设置,书架设置。 3.借阅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期刊借阅,期刊归还,图书挂失。4.读者管理:添加读者信息,注销读者信息,批量办证,读者类型设置,读者部门设置。 5.系统查询:图书信息查询,图书借阅查询,图书归还查询,期刊资料查询,期刊借阅查询,期刊归还查询,读者资料查询,超期未还查询,读者档案查询。 6.系统维护:系统备份,系统恢复 7.条码打印: 打印书籍资料条形码,打印读者资料条形码,用户自定义打印条码,借书证打印。 8.软件首次登录 用户名:超级用户 密码:admin 四、系统特点: 1.录入 图书信息时,支持扫描条形码或ISBN号自动弹出出版社名,出版地等。 2.支持Excel数据导入 3.支持书标自动生成 4.支持输入分类号后,自动显示分类名。 5.支持条形码、书标、借阅证、自定义条形码打印。 6.支持分页显示。 7.支持书籍自动编号。 8.支持复本同时录入、上中下册录入、上下册录入。 9.读者卡可以支持磁卡、条码卡、IC卡、ID卡等。 10.软件自带中图分类法详细分类 11.支持图书Marc数据导入。 12.支持互联网检索,录入书籍时扫描条形码或ISBN,软件自动通过互联网检索书籍名称、出版社名、中图分类、内容简介等相关信息,避免繁琐的手工录入,大大提高书籍录入效率。 产品介绍 本图书管理软件是专门针对广大的中小学小图书馆设计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该系统主要有三个大的模块:图书借阅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查询,其中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图书借阅管理:根据读者提供的借书证号或借书卡号进行图书的借阅、图书归还操作。 读者信息管理:对读者进行注册登记、注销读者、查阅借阅记录等操作。 图书信息查询:包括导入导出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的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范围、出版日期来查询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形成上级报表等。 图书信息的录入采用互联网查询方式,比原来的繁琐的手工录入效率提高90%,极大的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广大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化突破了录入的瓶颈。 系统支持磁卡、条形码设备。 本系统分学校版和教育局版,学校版能提供师生借阅情况、图书分类统计等数据上传,教育局版能把全市或某个地区学校传上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并形成Excel格式的表格,使教育局能及时了解辖区各学校图书馆的运行状况。 单机版本采用Accesss数据库管理,安装设置简单易用,操作方便,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的首选。 网络版采用MySql数据库管理,全面支持多用户联网操作,是百万册图书管理学校的选择。 系统支持扫描枪、磁卡、条形码设备。 单机版本采用Accesss数据库管理,安装设置简单易用,操作方便,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的首选。 系统首次启动登录用户是:超级用户 密码是:admin。
  一、序言····················································································································· 4 二、需求分析说明书···································································································· 4 2.1系统介绍................................................................................................................................................. 4 2.2系统面向的用户群体............................................................................................................................. 4 2.3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4 2.4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5 2.4.1用户界面需求.................................................................................................................................. 5 2.4.2软硬件环境需求.............................................................................................................................. 5 2.4.3软件质量需求.................................................................................................................................. 5 三、可行性分析报告···································································································· 5 3.1技术可行性............................................................................................................................................. 5 3.2人员可能性............................................................................................................................................. 5 3.3时间、设备可能性................................................................................................................................. 5 3.4系统工作量............................................................................................................................................. 5 3.5代码工作量............................................................................................................................................. 5 3.6文档要求................................................................................................................................................. 5 四、开发环境与项目规划····························································································· 5 4.1开发环境................................................................................................................................................. 5 4.2项目规划与管理..................................................................................................................................... 5 4.2.1开发人员安排.................................................................................................................................. 5 4.2.2开发进度安排.................................................................................................................................. 6 五、软件界面设计标准与规范······················································································ 6 5.1编写目的................................................................................................................................................. 6 5.2界面设计思想......................................................................................................................................... 6 5.3界面设计原则......................................................................................................................................... 6 5.4界面设计样式......................................................................................................................................... 6 5.5常见提示信息样式................................................................................................................................. 6 5.6常见错误信息样式................................................................................................................................. 7 5.7其他界面约定......................................................................................................................................... 7 六、软件编码设计标准与规范······················································································ 7 6.1对象命名约定......................................................................................................................................... 7 6.2常量和变量命名约定............................................................................................................................. 8 6.3结构化编码约定..................................................................................................................................... 8 6.4数据源的约定......................................................................................................................................... 9 6.5数据库访问约定..................................................................................................................................... 9 6.6其他约定................................................................................................................................................. 9 七、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10 7.1数据库环境说明...................................................................................................................................... 10 7.2数据库命名标准与规范.......................................................................................................................... 10 7.3数据库逻辑设计...................................................................................................................................... 10 7.4数据库物理设计...................................................................................................................................... 10 7.4.1表、视图汇总.................................................................................................................................. 10 7.4.2各表、视图设计详解...................................................................................................................... 11 八、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15 8.1系统概述................................................................................................................................................. 15 8.2设计约束................................................................................................................................................. 15 8.3设计策略................................................................................................................................................. 15 8.4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6 8.4.1图例说明.......................................................................................................................................... 16 8.4.2系统总体结构图.............................................................................................................................. 16 8.4.3销售子系统流程图.......................................................................................................................... 17 8.4.4进货子系统流程图.......................................................................................................................... 17 8.4.5退货子系统流程图.......................................................................................................................... 17 8.5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17 8.5.1系统模块汇总.................................................................................................................................. 17 8.5.2系统核心模块详解.......................................................................................................................... 18 8.5.3系统模块详解.................................................................................................................................. 28 九、用户界面设计报告································································································ 42 9.1界面设计规范......................................................................................................................................... 42 9.2系统窗体汇总......................................................................................................................................... 42 9.3主界面设计............................................................................................................................................. 43 9.4子界面设计............................................................................................................................................. 43 9.5界面资源设计......................................................................................................................................... 44 十、软件测试分析报告································································································ 44 10.1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 44 10.2测试方法............................................................................................................................................... 44 10.3测试报告............................................................................................................................................... 44 10.4改进建议与措施................................................................................................................................... 45 十一、软件使用说明书····························································&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