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与队列练习题(2024/6/2)

1 用栈实现队列

请你仅使用两个栈实现先入先出队列。队列应当支持一般队列支持的所有操作(pushpoppeekempty):

实现 MyQueue 类:

  • void push(int x) 将元素 x 推到队列的末尾
  • int pop() 从队列的开头移除并返回元素
  • int peek() 返回队列开头的元素
  • boolean empty() 如果队列为空,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说明:

  • 你 只能 使用标准的栈操作 —— 也就是只有 push to toppeek/pop from topsize, 和 is empty 操作是合法的。
  • 你所使用的语言也许不支持栈。你可以使用 list 或者 deque(双端队列)来模拟一个栈,只要是标准的栈操作即可。

示例 1:

输入:
["MyQueue", "push", "push", "peek", "pop", "empty"]
[[], [1], [2], [], [], []]
输出:
[null, null, null, 1, 1, false]

解释:
MyQueue myQueue = new MyQueue();
myQueue.push(1); // queue is: [1]
myQueue.push(2); // queue is: [1, 2] (leftmost is front of the queue)
myQueue.peek(); // return 1
myQueue.pop(); // return 1, queue is [2]
myQueue.empty(); // return false

提示:

  • 1 <= x <= 9
  • 最多调用 100 次 pushpoppeek 和 empty
  • 假设所有操作都是有效的 (例如,一个空的队列不会调用 pop 或者 peek 操作)

思路:

使用栈来模式队列的行为,如果仅仅用一个栈,是一定不行的,所以需要两个栈一个输入栈,一个输出栈,这里要注意输入栈和输出栈的关系。

  • 使用两个栈 stIn 和 stOut 分别处理入队和出队操作。
  • 入队操作直接向 stIn 中压入元素。
  • 出队操作需要确保元素按照队列的顺序弹出,因此需要在必要时将 stIn 中的元素转移到 stOut 中,以便实现先进先出的特性。

代码:

class MyQueue {
public:
    stack<int> stIn; // 入队栈
    stack<int> stOut; // 出队栈
    
    /** 初始化数据结构 */
    MyQueue() {

    }
    
    /** 将元素 x 推入队列的末尾 */
    void push(int x) {
        stIn.push(x);
    }

    /** 移除并返回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
    int pop() {
        // 只有当出队栈 stOut 为空时,才从入队栈 stIn 中导入数据(导入 stIn 全部数据)
        if (stOut.empty()) {
            // 从入队栈 stIn 导入数据直到 stIn 为空
            while(!stIn.empty()) {
                stOut.push(stIn.top());
                stIn.pop();
            }
        }
        int result = stOut.top();
        stOut.pop();
        return result;
    }

    /** 返回队列的第一个元素,但不移除该元素 */
    int peek() {
        int res = this->pop(); // 直接使用已有的 pop 函数
        stOut.push(res); // 因为 pop 函数弹出了元素 res,所以再添加回去
        return res;
    }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
    bool empty() {
        return stIn.empty() && stOut.empty();
    }
};

2滑动窗口最大值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有一个大小为 k 的滑动窗口从数组的最左侧移动到数组的最右侧。你只可以看到在滑动窗口内的 k 个数字。滑动窗口每次只向右移动一位。

返回 滑动窗口中的最大值 

示例 1:

输入:nums = [1,3,-1,-3,5,3,6,7], k = 3
输出:[3,3,5,5,6,7]
解释:
滑动窗口的位置                最大值
---------------               -----
[1  3  -1] -3  5  3  6  7       3
 1 [3  -1  -3] 5  3  6  7       3
 1  3 [-1  -3  5] 3  6  7       5
 1  3  -1 [-3  5  3] 6  7       5
 1  3  -1  -3 [5  3  6] 7       6
 1  3  -1  -3  5 [3  6  7]      7

示例 2:

输入:nums = [1], k = 1
输出:[1]

提示:

  • 1 <= nums.length <= 105
  • -104 <= nums[i] <= 104
  • 1 <= k <= nums.length

思路:

  1. 使用一个双端队列来存储窗口中可能成为最大值的元素的索引。
  2. 在初始化阶段,保证队列中的索引对应的元素是递减的,这样队首元素始终为当前窗口中的最大值的索引。
  3. 随着窗口的滑动,维护队列中的索引,保证队首元素始终为最大值的索引。
  4. 将每个窗口的最大值加入结果数组中返回。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maxSlidingWindow(vector<int>& nums, int k) {
        int n = nums.size();
        deque<int> q; // 定义一个双端队列用来存储元素的索引

        // 初始化队列,保证队首元素为当前窗口中最大值的索引
        for (int i = 0; i < k; ++i) {
            // 如果当前元素比队尾元素对应的数组元素大,则弹出队尾元素
            while (!q.empty() && nums[i] >= nums[q.back()]) {
                q.pop_back();
            }
            // 将当前元素的索引压入队列
            q.push_back(i);
        }

        vector<int> ans = {nums[q.front()]}; // 存储结果的数组

        // 遍历剩余数组元素
        for (int i = k; i < n; ++i) {
            // 维护队列,保证队首元素为当前窗口中最大值的索引
            while (!q.empty() && nums[i] >= nums[q.back()]) {
                q.pop_back();
            }
            q.push_back(i); // 将当前元素的索引压入队列
            while (q.front() <= i - k) {
                q.pop_front(); // 移除窗口外的索引
            }
            ans.push_back(nums[q.front()]); // 将当前窗口最大值加入结果数组
        }
        return ans;
    }
};

3前 K 个高频元素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 ,请你返回其中出现频率前 k 高的元素。你可以按 任意顺序 返回答案。

示例 1:

输入: nums = [1,1,1,2,2,3], k = 2
输出: [1,2]

示例 2:

输入: nums = [1], k = 1
输出: [1]

提示:

  • 1 <= nums.length <= 105
  • k 的取值范围是 [1, 数组中不相同的元素的个数]
  • 题目数据保证答案唯一,换句话说,数组中前 k 个高频元素的集合是唯一的

这道题目主要涉及到如下三块内容:

  1. 要统计元素出现频率
  2. 对频率排序
  3. 找出前K个高频元素

堆是一种特殊的树形数据结构,它满足以下两个特性:

  1. 完全二叉树的性质: 堆是一棵完全二叉树,即除了最底层,其它层的节点都被完全填充,并且最底层的节点都集中在左侧。

  2. 堆序性质: 堆中每个节点的值必须满足堆的特定排序性质,即对于小顶堆(Min-Heap)来说,父节点的值小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对于大顶堆(Max-Heap),父节点的值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

    大顶堆(堆头是最大元素),小顶堆(堆头是最小元素)我们要用小顶堆,因为要统计最大前k个元素,只有小顶堆每次将最小的元素弹出,最后小顶堆里积累的才是前k个最大元素。

    思路:

解题思路

  1. 统计元素频率: 使用 unordered_map<int, int> 统计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

  2. 建立小顶堆:

    • 创建一个小顶堆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vector<pair<int, int>>, mycomparison>
    • pair<int, int> 中的第一个元素存储元素值,第二个元素存储该元素出现的次数。
    • 自定义比较器 mycomparison 定义了小顶堆的排序规则,按照出现次数从大到小排序。
  3. 保持堆大小为 k:

    • 遍历统计好的元素频率,将每个元素及其频率作为 pair 放入小顶堆中。
    • 如果堆的大小超过 k,则弹出堆顶元素,以保持堆的大小不超过 k。
  4. 获取前 k 个高频元素:

    • 从小顶堆中依次取出前 k 个高频元素,由于是小顶堆,先弹出的是频率最小的元素。
    • 将这 k 个元素逆序存储在结果数组中。
  5. 返回结果: 返回存储了前 k 个高频元素的数组。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小顶堆
    // 自定义比较器,pair 的 second 作为比较规则,即按照 second 从大到小排序
    class mycomparison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pair<int, int>& m, const pair<int, int>& n) {
            return m.second > n.second;
        }
    };

    vector<int> topKFrequent(vector<int>& nums, int k) {
        // 统计元素出现频率
        unordered_map<int, int> map; // map<nums[i], 对应出现的次数>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map[nums[i]]++;
        }

        // 对频率排序
        // 定义一个小顶堆,大小为 k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vector<pair<int, int>>, mycomparison> pri_que;

        // 使用一个固定大小为 k 的小顶堆,扫描所有频率的数值
        for (unordered_map<int, int>::iterator it = map.begin(); it != map.end(); it++) {
            pri_que.push(*it);
            if (pri_que.size() > k) { // 如果堆的大小大于 k,则队列弹出,保证堆的大小一直为 k
                pri_que.pop();
            }
        }

        // 找出前 k 个高频元素,因为小顶堆先弹出的是最小的,所以倒序将结果存入数组
        vector<int> result(k);
        for (int i = k - 1; i >= 0; i--) {
            result[i] = pri_que.top().first;
            pri_que.pop();
        }
        return result;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