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这波HTTP究极combo,你顶得住吗?(1),程序员面试宝典

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浙江大学毕业,去过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厂,目前阿里P7

深知大多数程序员,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Android移动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Android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Android)
img

正文

  • GET在浏览器回退时是无害的,而POST会再次提交请求。(也就是上文的幂等)
  • GET产生的URL地址可以被Bookmark,而POST不可以。
  • GET请求会被浏览器主动cache,而POST不会,除非手动设置。
  • GET请求只能进行url编码,而POST支持多种编码方式。
  • GET请求参数会被完整保留在浏览器历史记录里,而POST中的参数不会被保留。
  • GET请求在URL中传送的参数是有长度限制的,而POST么有。
  • 对参数的数据类型,GET只接受ASCII字符,而POST没有限制。
  • GET比POST更不安全,因为参数直接暴露在URL上,所以不能用来传递敏感信息。
  • GET参数通过URL传递,POST放在Request body中。

但是,凡是都有但是,HTTP的底层是TCP/IP。所以GET和POST的底层也是TCP/IP,也就是说,GET/POST都是TCP链接。GET和POST能做的事情是一样一样的。只不过因为语义化以及服务器或者浏览器的限制导致出现了区别。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

GET方式的请求,浏览器会把http header和data一并发送出去,服务器响应200(返回数据);

而对于POST,浏览器先发送header,服务器响应100 continue,浏览器再发送data,服务器响应200 ok(返回数据)。

GET产生一个TCP数据包;POST产生两个TCP数据包。

问题: 创建了报文以后如何建立的连接呢?

HTTP是基于TCP/IP的,所以HTTP的请求就是TCP/IP的连接过程。

TCP是什么?

  • TCP 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 在一个 TCP 连接中,仅有两方进行彼此通信。广播和多播不能用于 TCP
  • TCP 给数据分节进行排序,并使用累积确认保证数据的顺序不变和非重复
  • TCP 使用滑动窗口机制来实现流量控制,通过动态改变窗口的大小进行拥塞控制

TCP 并不能保证数据一定会被对方接收到,因为这是不可能的。TCP 能够做到的是,如果有可能,就把数据递送到接收方,否则就(通过放弃重传并且中断连接这一手段)通知用户。因此准确说 TCP 也不是 100% 可靠的协议,它所能提供的是数据的可靠递送或故障的可靠通知。

TCP链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断开连接需要经过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所谓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是指建立一个 TCP 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送3个包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连接服务器指定端口,建立 TCP 连接,并同步连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交换 TCP 窗口大小信息。在 socket 编程中,客户端执行 connect() 时。将触发三次握手

  • 第一次握手(SYN=1, seq=x):

客户端发送一个 TCP 的 SYN 标志位置1的包,指明客户端打算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以及初始序号 X,保存在包头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字段里。

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 SYN_SEND 状态。

  • 第二次握手(SYN=1, ACK=1, seq=y, ACKnum=x+1):

服务器发回确认包(ACK)应答。即 SYN 标志位和 ACK 标志位均为1。服务器端选择自己 ISN 序列号,放到 Seq 域里,同时将确认序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设置为客户的 ISN 加1,即X+1。 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 SYN_RCVD 状态。

  • 第三次握手(ACK=1,ACKnum=y+1)

客户端再次发送确认包(ACK),SYN 标志位为0,ACK 标志位为1,并且把服务器发来 ACK 的序号字段+1,放在确定字段中发送给对方,并且在数据段放写ISN的+1

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当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个包时,也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TCP 握手结束。

四次挥手

TCP 的连接的拆除需要发送四个包,因此称为四次挥手(Four-way handshake),也叫做改进的三次握手。客户端或服务器均可主动发起挥手动作,在 socket 编程中,任何一方执行 close() 操作即可产生挥手操作

  • 第一次挥手(FIN=1,seq=x)

假设客户端想要关闭连接,客户端发送一个 FIN 标志位置为1的包,表示自己已经没有数据可以发送了,但是仍然可以接受数据。

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 FIN_WAIT_1 状态。

  • 第二次挥手(ACK=1,ACKnum=x+1)

服务器端确认客户端的 FIN 包,发送一个确认包,表明自己接受到了客户端关闭连接的请求,但还没有准备好关闭连接。

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 CLOSE_WAIT 状态,客户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包之后,进入 FIN_WAIT_2 状态,等待服务器端关闭连接。

  • 第三次挥手(FIN=1,seq=y)

服务器端准备好关闭连接时,向客户端发送结束连接请求,FIN 置为1。

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 LAST_ACK 状态,等待来自客户端的最后一个ACK。

  • 第四次挥手(ACK=1,ACKnum=y+1)

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端的关闭请求,发送一个确认包,并进入 TIME_WAIT状态,等待可能出现的要求重传的 ACK 包。

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包之后,关闭连接,进入 CLOSED 状态。

客户端等待了某个固定时间(两个最大段生命周期,2MSL,2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之后,没有收到服务器端的 ACK ,认为服务器端已经正常关闭连接,于是自己也关闭连接,进入 CLOSED 状态。

三次握手的原因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网络包,服务端收到了。 这样服务端就能得出结论:客户端的发送能力、服务端的接收能力是正常的。
  •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发包,客户端收到了。 这样客户端就能得出结论:服务端的接收、发送能力,客户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是正常的。不过此时服务器并不能确认客户端的接收能力是否正常。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包,服务端收到了。 这样服务端就能得出结论:客户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正常,服务器自己的发送、接收能力也正常。

四次挥手的原因

客户端发送了 FIN 连接释放报文之后,服务器收到了这个报文,就进入了 CLOSE-WAIT 状态。这个状态是为了让服务器端发送还未传送完毕的数据。

问题: 能通俗的讲一下吗?

计算机通讯与人的通讯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我们日常发微信也是通讯,理解了你自己是如何发微信的你就理解了TCP三次握手。

如上图,小明欠我钱,我在微信上找小明要钱,这是步骤

  1. 我发出:小明,你在吗?我是Mlx。(第一次握手,确认对方在不在,并且发送序号Seq为Mlx)
  2. 小明回复:我是小明,我在,干啥?(第二次握手,接收方确认对方在,并且知道对方能找到自己了,收到了这个Seq的序号,并且发送自己的发送序号为小明)
  3. 我回复:在就行,接下来聊还钱的事!(第三次握手,确认对方在,并且确认对方能收到自己消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谈还钱的事了。并且第三次握手就可以携带数据了)

两次握手可以吗?

显然不行。为啥?

还是上面的例子,你发微信的最后一句话 在就行,聊聊还钱的事一直转圈圈发不出去,你等了很久也没发出去,你想,啊这不对啊, 你又发送了一次。小明看到以后开始和你聊还钱的事情了,正当你们因为关系要好而决定小明过几日在还钱的时候,这句话又发出来了,你说小明这时候看见是啥心理?肯定是觉得刚才不还谈的好好的么,怎么又催一次,决定还钱,和你这个朋友绝交。

四次挥手

你和女朋友聊天,已经晚上十一点了, 你想睡觉了,于是你想停止聊天。

  1. 你: 亲爱的,我想睡觉了(第一次挥手,发送FIN,进入等待女朋友批复的过程也就是FIN_WAIT_1)
  2. 女朋友:知道了,等我把这部剧玩看就睡(第二次挥手,回复ACK),女朋友也知道快睡觉了,倍速播放(进入CLOSE_WAIT状态),收到消息的你此时处于等待女朋友看剧结束的状态(FIN_WAIT_2 )
  3. 过了一会女朋友看完剧了: 亲爱的我看完了,可以睡觉了,晚安哦(第三次挥手,服务器进入等待你说晚安就可以睡觉的阶段)
  4. 你: 好的亲爱的,晚安(第四次挥手,女朋友收到消息知道你也要睡了,然后两个人进入梦乡)

上文说到,客户端等待了某个固定时间(两个最大段生命周期,2MSL,2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之后,没有收到服务器端的 ACK ,认为服务器端已经正常关闭连接,于是自己也关闭连接,进入 CLOSED 状态。那么什么是等待2MSL呢?

对应于上面的第四步,你发送了晚安以后,有两个情况

  1. 你发送的晚安没发出去,这个时候女朋友见你迟迟不发消息会在通知你一次她可以睡觉了
  2. 你发送的晚安发出去了,女朋友看到以后也不回你了直接就去睡了。

面对上面这两种情况,你都得需要等待,等多久呢?假设微信发消息五分钟发不出去就不发了

那么对于第一种情况,你发送的消息是最迟5分钟会送达对方,否则就送不到,女朋友给你发消息也是5分钟,那么你最长只需要等10分钟就能确认消息是发送成功还是失败了。10分钟正好是最长消息的两倍,即MSL*2 ,2MSL。

问题: 你说TCP是可靠传输,是如何保证可靠的呢?

TCP 使用超时重传来实现可靠传输:如果一个已经发送的报文段在超时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那么就重传这个报文段。

问题: 你用的HTTP是什么版本的?有什么区别吗?

HTTP有这么几个重要的版本 HTTP1.0 HTTP1.1 HTTP2.0

目前HTTP1.1用的比较多,2.0则用的比较少。

http1.0特性
  • 无状态:服务器不跟踪不记录请求过的状态
  • 无连接:浏览器每次请求都需要建立tcp连接
无状态

对于无状态的特性可以借助cookie/session机制来做身份认证和状态记录

无连接

无连接导致的性能缺陷有两种:

1. 无法复用连接

每次发送请求,都需要进行一次tcp连接(即3次握手4次挥手),使得网络的利用率非常低

2. 队头阻塞

http1.0规定在前一个请求响应到达之后下一个请求才能发送,如果前一个阻塞,后面的请求也给阻塞的

http1.1特性

为了解决http1.0的性能缺陷,http1.1出现了

http1.1特性:
  • 长连接:新增Connection字段,可以设置keep-alive值保持连接不断开
  • 管道化:基于上面长连接的基础,管道化可以不等第一个请求响应继续发送后面的请求,但响应的顺序还是按照请求的顺序返回
  • 缓存处理:新增字段cache-control
  • 断点传输
长连接

http1.1默认保持长连接,数据传输完成保持tcp连接不断开,继续用这个通道传输数据

管道化

基于长连接的基础,我们先看没有管道化请求响应:

tcp没有断开,用的同一个通道

请求1 > 响应1 --> 请求2 > 响应2 --> 请求3 > 响应3

管道化的请求响应:

请求1 --> 请求2 --> 请求3 > 响应1 --> 响应2 --> 响应3

即使服务器先准备好响应2,也是按照请求顺序先返回响应1

虽然管道化,可以一次发送多个请求,但是响应仍是顺序返回,仍然无法解决队头阻塞的问题

缓存处理

当浏览器请求资源时,先看是否有缓存的资源,如果有缓存,直接取,不会再发请求,如果没有缓存,则发送请求

通过设置字段cache-control来控制

断点传输

在上传/下载资源时,如果资源过大,将其分割为多个部分,分别上传/下载,如果遇到网络故障,可以从已经上传/下载好的地方继续请求,不用从头开始,提高效率

在 Header 里两个参数实现的,客户端发请求时对应的是 Range 服务器端响应时对应的是 Content-Range

host域

HTTP1.0 不支持,因为之前觉得一台服务器只有一个地址 HTTP2.0 支持,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支持

http2.0特性
  • 二进制分帧
  • 多路复用: 在共享TCP链接的基础上同时发送请求和响应
  • 头部压缩
  • 服务器推送:服务器可以额外的向客户端推送资源,而无需客户端明确的请求
二进制分帧

将所有传输的信息分割为更小的消息和帧,并对它们采用二进制格式的编码

多路复用

基于二进制分帧,在同一域名下所有访问都是从同一个tcp连接中走,http消息被分解为独立的帧,乱序发送,服务端根据标识符和首部将消息重新组装起来

区别
  1. http1.0 到http1.1的主要区别,就是从无连接到长连接
  2. http2.0对比1.X版本主要区别就是多路复用

问题:HTTP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

优点

1. 简单

HTTP 基本的报⽂格式就是 header + body ,头部信息也是 key-value 简单⽂本的形式,易于理解,降低了学习和使⽤的⻔槛。

2. 灵活和易于扩展

HTTP协议⾥的各类请求⽅法、URI/URL、状态码、头字段等每个组成要求都没有被固定死,都允许开发⼈员⾃定义和扩充。

3. 应⽤⼴泛和跨平台

缺点

1. ⽆状态双刃剑

⽆状态的好处,因为服务器不会去记忆 HTTP 的状态,所以不需要额外的资源来记录状态信息,这能减轻服务器的负担,能够把更多的 CPU 和内存⽤来对外提供服务。

⽆状态的坏处,既然服务器没有记忆能⼒,它在完成有关联性的操作时会⾮常麻烦。例如登录->添加购物⻋->下单->结算->⽀付,这系列操作都要知道⽤户的身份才⾏。但服务器不知道这些请求是有关联的,每次都要问⼀遍身份信息。

2. 明文传输双刃剑

明⽂意味着在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是可⽅便阅读的,通过浏览器的 F12 控制台或 Wireshark 抓包都可以

直接⾁眼查看,为我们调试⼯作带了极⼤的便利性。但是这正是这样,HTTP 的所有信息都暴露在了光天化⽇下,相当于信息裸奔。在传输的漫⻓的过程中,信息的内容都毫⽆隐私可⾔,很容易就能被窃取

3.HTTP是不安全的,无法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

问题:那该如何解决你所说的缺点呢?

对于无状态:

HTTP/1.1 引入 Cookie 来保存状态信息。

Cookie 是服务器发送到用户浏览器并保存在本地的一小块数据,它会在浏览器之后向同一服务器再次发起请求时被携带上,用于告知服务端两个请求是否来自同一浏览器。由于之后每次请求都会需要携带 Cookie 数据,因此会带来额外的性能开销。

对于明文传输和安全性

HTTPS 则解决 HTTP 不安全的 缺陷,在 TCP 和 HTTP ⽹络层之间加⼊了 SSL/TLS 安全协议,使得报⽂能够加密传输。

问题: 那你说说HTTPS是什么?和HTTP有什么区别呢?

  • HTTP 是超⽂本传输协议,信息是明⽂传输,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HTTPS 则解决 HTTP 不安全的 缺陷,在 TCP 和 HTTP 网络层之间加⼊了 SSL/TLS 安全协议,使得报⽂能够加密传输。
  • HTTP 连接建⽴相对简单, TCP 三次握手之后便可进行HTTP 的报⽂传输。而HTTPS 在 TCP 三 次握手之后,还需进行 SSL/TLS 的握手过程,才可进⼊加密报文传输。
  • HTTP 的端口号是 80,HTTPS 的端⼝号是 443。
  • HTTPS 协议需要向 CA(证书权威机构)申请数字证书,来保证服务器的身份是可信的。

HTTPS 并不是新协议,而是让 HTTP 先和 SSL(Secure Sockets Layer)通信,再由 SSL 和 TCP 通信,也就是说 HTTPS 使用了隧道进行通信。

通过使用 SSL,HTTPS 具有了加密(防窃听)、认证(防伪装)和完整性保护(防篡改)。

HTTPS 是如何解决风险的?

  • 混合加密的⽅式实现信息的机密性,解决了窃听的⻛险。
  • 摘要算法的⽅式来实现完整性,它能够为数据⽣成独⼀⽆⼆的「指纹」,指纹⽤于校验数据的完整 性,解决了篡改的⻛险。
  • 将服务器公钥放⼊到数字证书中,解决了冒充的⻛险。

问题:那么什么是混合加密?

HTTPS 采⽤的是对称加密和⾮对称加密结合的「混合加密」⽅式:

  • 在通信建⽴前采⽤⾮对称加密的⽅式交换「会话秘钥」,后续就不再使⽤⾮对称加密。
  • 在通信过程中全部使⽤对称加密的「会话秘钥」的⽅式加密明⽂数据。

什么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密钥加密

对称密钥加密(Symmetric-Key Encryption),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密钥。简而言之,就是你和小伙伴提前准备好了一模一样的密码本,对着密码本解密就行,缺点是你如何把密码本给你的小伙伴。主流的有DES、AES-GCM等

  • 优点:运算速度快;
  • 缺点:无法安全地将密钥传输给通信方。

非对称密钥加密

非对称密钥加密,又称公开密钥加密(Public-Key Encryption),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公开密钥所有人都可以获得,通信发送方获得接收方的公开密钥之后,就可以使用公开密钥进行加密,接收方收到通信内容后使用私有密钥解密。主流的有RSA、DSA等

  • 优点:可以更安全地将公开密钥传输给通信发送方;
  • 缺点:运算速度慢。

很多人不理解公钥和私钥的意思。其实我换个说法,大家一下子就理解了。非对称加密就是公开锁和私钥共同配合的加密方式。

公开锁就对应着公钥,其实我个人觉得公钥这个称呼不是很好,用公开锁比较好。

比如说我有许多锁,这些锁就是公钥,而这些锁对应着的是一个钥匙,这个钥匙就是私钥。谁想给我发送加密内容,只需要从我这里拿走锁,把他要发送的内容锁住,然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给我传递消息了,而只有我有钥匙,也就代表只有我能打开锁看到里面的内容。

对称加密运算快,但是密码本很难安全给对方。非对称加密可以安全的发送消息给对方,但是运算慢。HTTPS拍脑袋一想,哎,我把你们俩结合一下不就好了吗?你非对称加密安全是吧,那我用你安全的把密码本发送给对方不就行了?

其实非对称加密主要的原理在于单向陷门函数

单向陷门函数是有一个陷门的一类特殊单向函数。单向陷门函数包含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单向性,二是存在陷门。所谓单向性,也称不可逆性,即对于一个函数y=f(x),若已知x要计算出y很容易,但是已知y要计算出x=f ^(-1) (y)则很困难。单向函数的命名就是源于其只有一个方向能够计算。所谓陷门,也成为后门。对于单向函数,若存在一个z使得知道z则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x=f ^(-1) (y),而不知道z则无法计算出x=f ^(-1) (y),则称函数y=f(x)为单向陷门函数,而z称为陷门。

所以基于此,HTTPS是使用非对称加密的方式将对称加密的密钥传送过去,也就是把密码本锁上给了对方。然后对方得到密文用它自己的钥匙打开锁得到密码本之后,随后就可以用对称加密的方式通信了

问题:HTTP2.0都具体做了哪些优化工作呢?

HTTP/2 协议是基于 HTTPS 的,所以 HTTP/2 的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

HTTP/2 会压缩头(Header)如果你同时发出多个请求,他们的头是⼀样的或是相似的,那么,协议会 帮你消除重复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 HPACK 算法

HTTP/2 不再像 HTTP/1.1 ⾥的纯⽂本形式的报⽂,⽽是全⾯采⽤了⼆进制格式,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 ⼆进制,并且统称为帧(frame):头信息帧和数据帧也就是上面说的二进制分帧

HTTP/2 的数据包不是按顺序发送的,同⼀个连接⾥⾯连续的数据包,可能属于不同的回应。因此,必 须要对数据包做标记,指出它属于哪个回应。 每个请求或回应的所有数据包,称为⼀个数据流( Stream )。每个数据流都标记着⼀个独⼀⽆⼆的编 号,其中规定客户端发出的数据流编号为奇数, 服务器发出的数据流编号为偶数

HTTP/2 是可以在⼀个连接中并发多个请求或回应,⽽不⽤按照顺序⼀⼀对应。 移除了 HTTP/1.1 中的串⾏请求,不需要排队等待,也就不会再出现「队头阻塞」问题,降低了延迟, ⼤幅度提⾼了连接的利⽤率。

HTTP/2 还在⼀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请求 - 应答」⼯作模式,服务不再是被动地响应,也可以主动 向客户端发送消息。 举例来说,在浏览器刚请求 HTML 的时候,就提前把可能会⽤到的 JS、CSS ⽂件等静态资源主动发给 客户端,减少延时的等待,也就是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也叫 Cache Push)。

问题: HTTP2.0你说的这么好,那么它有什么缺陷呢?

HTTP/2 主要的问题在于,多个 HTTP 请求在复⽤⼀个 TCP 连接,下层的 TCP 协议是不知道有多少个 HTTP 请求的。所以⼀旦发⽣了丢包现象,就会触发 TCP 的᯿传机制,这样在⼀个 TCP 连接中的所有 的 HTTP 请求都必须等待这个丢了的包被重传回来。

HTTP/1.1 中的管道( pipeline)传输中如果有⼀个请求阻塞了,那么队列后请求也统统被阻塞住了

HTTP/2 多个请求复⽤⼀个TCP连接,⼀旦发生丢包,就会阻塞住所有的 HTTP 请求。

这都是基于 TCP 传输层的问题,所以 HTTP/3 把 HTTP 下层的 TCP 协议改成了 UDP!UDP 发⽣是不管顺序,也不管丢包的,所以不会出现 HTTP/1.1 的队头阻塞 和 HTTP/2 的⼀个丢包全部重传问题。

问题: 那么HTTP报文中的请求头都有哪些呢?

通用首部字段

首部字段名说明
Cache-Control控制缓存的行为
Connection控制不再转发给代理的首部字段、管理持久连接
Date创建报文的日期时间
Pragma报文指令
Trailer报文末端的首部一览
Transfer-Encoding指定报文主体的传输编码方式
Upgrade升级为其他协议
Via代理服务器的相关信息
Warning错误通知

请求首部字段

首部字段名说明
Accept用户代理可处理的媒体类型
Accept-Charset优先的字符集
Accept-Encoding优先的内容编码
Accept-Language优先的语言(自然语言)
AuthorizationWeb 认证信息
Expect期待服务器的特定行为
From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
Host请求资源所在服务器
If-Match比较实体标记(ETag)
If-Modified-Since比较资源的更新时间
If-None-Match比较实体标记(与 If-Match 相反)
If-Range资源未更新时发送实体 Byte 的范围请求
If-Unmodified-Since比较资源的更新时间(与 If-Modified-Since 相反)
Max-Forwards最大传输逐跳数
Proxy-Authorization代理服务器要求客户端的认证信息
Range实体的字节范围请求
Referer对请求中 URI 的原始获取方
TE传输编码的优先级
User-AgentHTTP 客户端程序的信息

响应首部字段

首部字段名说明
Accept-Ranges是否接受字节范围请求
Age推算资源创建经过时间
ETag资源的匹配信息
Location令客户端重定向至指定 URI
Proxy-Authenticate代理服务器对客户端的认证信息
Retry-After对再次发起请求的时机要求

总结

**其实上面说了这么多,钱是永远赚不完的,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知识技能提升才是是根本!我作为一名8年的高级工程师,知识技能已经学习的差不多。**在看这篇文章的可能有刚刚入门,刚刚开始工作,或者大佬级人物。

像刚刚开始学Android开发小白想要快速提升自己,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有人可以带着你一起分析,这样学习起来最为高效,所以这里分享一套高手学习的源码和框架视频等精品Android架构师教程,保证你学了以后保证薪资上升一个台阶。

这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啦!点赞+点赞+点赞!

【Android高级架构师系统学习资料】高级架构师进阶必备——设计思想解读开源框架

第一章、热修复设计
第二章、插件化框架设计
第三章、组件化框架设计
第四章、图片加载框架
第五章、网络访问框架设计
第六章、RXJava 响应式编程框架设计
第七章、IOC 架构设计
第八章、Android 架构组件 Jetpack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Android)
img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资料】高级架构师进阶必备——设计思想解读开源框架

第一章、热修复设计
第二章、插件化框架设计
第三章、组件化框架设计
第四章、图片加载框架
第五章、网络访问框架设计
第六章、RXJava 响应式编程框架设计
第七章、IOC 架构设计
第八章、Android 架构组件 Jetpack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pw0s15xg-1713387798005)]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Android)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iqWZeITN-1713387798006)]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8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