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考点分析
10-2交换机基础
交换机分类
■ 1.根据交换方式分
:::info
· 存储转发式交换(Store and Forward) 完整接收数据帧,缓存、验证、碎片过滤,然后转发。
。优点:可以提供差错校验和非对称交换。 缺点:延迟大。
. 直通式交换 (Cut-through) 输入端口扫描到目标地址后立即开始转发。
。优点:延迟小、交换速度快。 缺点:没有检错能力,不能实现非对称交换。
· 碎片过滤式交换 (Fragment Free) 开始转发前先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个字节,说明是冲突碎片,则丢弃;如果大于等于64个字节,则转发该包。
:::
其他分类方式
■ 2.根据交换的协议层划分: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多层交换机。
■ 3.根据交换机结构划分:固定端口交换机、模块化交换机。
■ 4.根据配置方式划分: 堆叠交换机、非堆叠交换机。
■ 5.根据管理类型划分:网管交换机、非网管交换机、智能交换机。
■ 6.层次结构划分: 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
级联和堆叠
堆叠优劣势
■ 优势
· (1)逻辑上把多台设备虚拟成一台设备,简化运维,方便管理。
(2)一台物理设备故障,其他设备可以接管转发、控制平台,避免了单点故障。 · (3)跨设备的链路聚合,物理上的无环网络,无需再部署STP。
· (4)链路聚合中的链路全部有效使用,链路利用率100%。
■ 劣势
(1)堆叠都是私有协议,不支持跨厂商设备堆叠。
· (2)需要单独购买堆叠线缆。 (现在最新的用光纤也能实现堆叠)
· (3)存在一定资源浪费,特别高端设备,如果2台核心都配置双引擎,堆叠后只有1个引擎工作。
· (4)如果堆叠系统升级或重启, 一般会有20~60s的业务中断。
· (5)可靠性风险:控制层面统一后,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整个逻辑设备的控制平面出现问题(比如说路由表被人攻击破坏),就有可能导致整机瘫痪,影响的范围大。
交换机性能参数
:::info
■ 端口类型: RJ45 电口、光口 (SC/GBIC/ SFP(千兆)/SPF+(万兆)/ SFP28(100G))。
■ 传输模式:半双工、全双工。
■ 交换容量: 端口数端口速率2。
包转发率:单位时间内发送64字节数据包的个数1000Mbps/8/(64+8+12)=1.488Mpps。
■ MAC地址数:交换机MAC地址表中可以存储最大的MAC地址数量。
VLAN 表项:交换机最大支持VLAN数量,现在都是4094个。(重点记忆)
:::
10-3路由器基础
路由器接口
:::info
广 域 网WAN 端口和局域网LAN 端口。
■ RJ45 端口:常规以太网电口。
■ 以太网光口: SC/GBIC/SFP/SPF+/SFP28。
■ AUI端口:用于令牌环或总线型以太网接口。
■ Serial 串口:用于连接DDN 、帧中继、 X.25 、PSTN 等网络。
■ ISDN BRI/PRI端口: ISDN 线路互联。
■ SDH POS接口:155M/622M/2.5G/10G。
:::
交换机路由器管理方式
Console 接口(最基础最常用)
AUX 端口连接Modem
■ Telnet/SSH
浏览器
网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