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基础定义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1. 寄存器:

   - 最快的存储单元,通常集成在CPU内部。

   - 存储容量非常小,通常只有几十到几百字节。

   - 用于存储立即需要的指令和操作数。

 

2. 缓存存储器(Cache Memory):

   - 分为L1、L2、L3缓存,L1最快但容量最小,L3最慢但容量最大。

   - L1缓存通常分为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

   - 使用SRAM技术,具有非常低的存取时间。

   - 缓存行(Cache Line)通常是32到64字节。

 

3. 主存储器(Main Memory/RAM):

   - 通常指的是DRAM,速度比缓存慢但容量大。

   - 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

   - 通过内存控制器与CPU和I/O设备通信。

 

4. 辅助存储器(Secondary Storage):

   - 硬盘驱动器(HDD):使用磁头读写磁盘上的数据。

   - 固态驱动器(SSD):使用闪存芯片,无机械运动,速度快于HDD。

 

5. 离线存储器(Offline Storage):

   - 可移动存储介质,如光盘、U盘、磁带。

   - 通常用于数据备份和归档。

 

存储器分类

 

1.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 SRAM:速度快,使用晶体管作为存储单元,用于缓存。

   - DRAM:较慢,使用电容作为存储单元,用于主存。

 

2. 只读存储器(ROM):

   - PROM:可编程一次。

   - EPROM:可多次编程,但需要紫外线擦除。

   - 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可字节寻址。

 

3. 闪存(Flash Memory):

   - 类似于EEPROM,但以块为单位进行擦写。

   - 用于固态驱动器、USB闪存盘等。

 

存储器性能指标

 

1. 存储容量:

   - 以位(bit)为单位,通常以字节(Byte)或更大单位(KB、MB、GB、TB)表示。

 

2. 存取时间:

   - 包括地址设置时间、数据稳定时间和读取时间。

 

3. 带宽:

   - 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每秒传输的位数(bps)或字节(Bps)表示。

 

4. 功耗:

   - 包括静态功耗(泄漏电流)和动态功耗(读写操作时的功耗)。

 

存储器管理

 

1. 地址映射:

   - 直接映射:每个主存块映射到缓存中的一个固定位置。

   - 全相联映射:主存块可以映射到缓存的任何位置。

   - 组相联映射:是直接映射和全相联映射的折中方案。

 

2. 替换策略:

   - 随机替换:随机选择一个块进行替换。

   - 先进先出(FIFO):替换最早被加载的块。

   - 最少使用(LRU):替换最长时间未被使用的块。

 

3. 写策略:

   - 写直达(Write Through):同时写入缓存和主存。

   - 写回(Write Back):仅写入缓存,并在缓存块被替换时才写入主存。

 

缓存相关

 

1. 缓存一致性:

   -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确保所有处理器看到的共享数据是一致的。

 

2. 缓存行填充:

   - 当缓存行被部分加载时,通常会预加载整个缓存行。

 

存储器技术

 

1. 静态存储器(SRAM):

   - 使用交叉耦合的反相器作为存储单元。

 

2. 动态存储器(DRAM):

   - 使用电容存储电荷,需要定期刷新。

 

3. 相变存储器(PCM):

   - 利用材料在不同相态下的电阻差异来存储数据。

 

4. 磁阻存储器(MRAM):

   - 利用磁性隧道结的磁阻效应来存储数据。

 

存储器接口

 

1. 数据总线:

   - 宽度通常与CPU的字长相同,如32位、64位。

 

2. 地址总线:

   - 宽度决定了存储器的寻址能力,如32位地址总线可以寻址4GB的内存。

 

3. 控制总线:

   - 包括读/写信号、内存选择信号等。

 

存储器层次结构优化

 

1. 空间局部性:

   - 程序和数据通常在内存中连续存储,因此访问了一个位置后,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访问邻近的位置。

 

2. 时间局部性:

   - 指的是如果一个信息项被访问,那么它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再次被访问。这是缓存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存储器技术进展

 

1. 3D NAND:

   - 通过垂直堆叠存储单元来大幅提高存储密度,与传统的平面NAND闪存相比,3D NAND可以在相同的面积内容纳更多的存储单元。

   - 这降低了每比特的成本,提高了存储设备的容量。

 

2. 非易失性内存技术(NVM):

   - Intel Optane:一种基于3D XPoint技术的存储介质,它结合了DRAM的速度和闪存的非易失性特性。

   - NVM Express (NVMe):一种主机控制器接口和存储协议,旨在利用PCI Express (PCIe)总线,为SSD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存储器管理细节

 

1. 地址映射的细节:

   - 直接映射缓存:每个主存块只能映射到缓存中的一个特定位置。这导致冲突失效的可能性较高。

   - 全相联缓存:每个主存块可以映射到缓存的任何位置,这减少了冲突失效,但增加了硬件复杂性和成本。

   - 组相联缓存:将缓存分为多个组,每组包含多个缓存行。每个主存块可以映射到一组中的任何位置,是直接映射和全相联映射的折中方案。

 

2. 替换策略的细节:

   - 随机替换:简单但可能不是最优的,因为它不考虑缓存行的使用历史。

   - FIFO:可能导致Belady异常,即增加缓存大小反而增加了缓存未命中的次数。

   - LRU:是最优的替换策略,但实现成本高,因为它需要跟踪缓存行的使用历史。

 

3. 写策略的细节:

   - 写直达:简单且可靠,但增加了总线流量和写延迟。

   - 写回:减少了总线流量和写延迟,但需要额外的硬件来跟踪哪些缓存行被修改过(脏位)。

 

缓存一致性的细节

 

-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当多个处理器都有自己的缓存时,必须确保它们对共享数据的视图是一致的。

- MESI协议:是最著名的缓存一致性协议之一,它定义了缓存行的四种状态:修改(Modified)、独占(Exclusive)、共享(Shared)和无效(Invalid)。

 

存储器技术的细节

 

- SRAM的细节:由六个晶体管组成一个存储单元,速度快,但面积大,功耗高。

- DRAM的细节:每个存储单元由一个电容和一个访问晶体管组成,面积小,功耗低,但速度慢,需要刷新操作。

- PCM的细节:利用材料的相变特性,如从非晶态到晶态的变化,来存储数据。PCM具有读写速度快、耐用性强等特点。

- MRAM的细节:利用磁性隧道结的磁阻效应,具有非易失性、快速读写、高耐用性和低功耗等特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